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等 實現滷化物鈣鈦礦材料最佳發光性能

2020-12-25 化工網

  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呂旭傑課題組與美國西北大學教授Mercouri G Kanatzidis等人合作,通過調控晶格畸變實現了滷化物鈣鈦礦材料最佳發光性能。同時,他們利用高壓調控結合化學方法,系統研究了一系列具有獨特畸變結構的鍺基鈣鈦礦材料,揭示了滷化物鈣鈦礦定量構效關係並提出實現最佳發光性能的結構參數。相關成果近期發表於《國家科學評論》。

  目前,高效鈣鈦礦材料的毒性和不穩定性問題極大地阻礙了其發展。為獲得安全、穩定的高性能鈣鈦礦光電材料,需要對其結構物性關係有深刻的理解。該團隊通過優選具有畸變結構的鍺基滷化物鈣鈦礦,利用高壓原位表徵技術,結合理論計算對其晶格、電子結構與物性的演變規律進行了研究。研究發現,隨著壓力的升高,MAGeI3與FAGeI3的螢光強度和發光顏色均顯示出極大的可調節性。

  作者通過引入偏心畸變參數D,定量論述了八面體畸變與發光強度的關係,即調控偏心參數至0.2可實現最大發光強度。研究人員進一步將此規律應用於材料設計,通過化學摻雜銫離子調控鍺基鈣鈦礦的晶格畸變,同樣實現了發光效率的可控提升。實驗結果進一步驗證了高壓研究發現的定量構效關係。

  專家表示,該工作不僅通過高壓研究揭示了滷化物鈣鈦礦材料中重要的定量構效關係,而且直接將高壓研究的成果用於新材料設計開發,有望進一步促進高壓技術在材料、化學等領域的應用。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93/nsr/nwaa288

【版權聲明】秉承網際網路開放、包容的精神,化工網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要嚴格註明來源化工網;同時,我們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將版權疑問、授權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info@netsun.com,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

相關焦點

  • 高壓調控實現一維金屬滷化物90%螢光效率—新聞—科學網
    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呂旭傑、楊文革和美國佛羅裡達州立大學教授Ma Biwu等組成的國際合作團隊,對一種新型一維金屬滷化物C4
  • 這種純無機鈣鈦礦「骨子錳」—新聞—科學網
    新型鈣鈦礦「骨子錳」 鈣鈦礦優越的光電性能是靠B位陽離子與滷素陰離子之間的軌道雜化實現的。如果要替代掉有毒的鉛,嘗試與鉛類似但毒性較低的B位金屬元素是可行的思路。 「我們課題組在非鉛材料研究方面做了很多嘗試,之前報導的純銦(In)基鈣鈦礦有較大的Stokes位移,可以減少自吸收,從而得到較高的發光量子效率。」
  • 發光效率接近100%!南京大學鄧正濤團隊鈣鈦礦方面獲進展
    南京大學鄧正濤教授團隊製備發光效率接近100%非鉛滷化物鈣鈦礦材料並應用於高效環保的白光LED光源。
  • 《Adv Mater》高效又穩定的鈣鈦礦發光二極體!
    更重要的是,PeLEDs顯示出顯著增強的操作穩定性,實現了3600分鐘的半衰期。鈣鈦礦型發光二極體(PeLEDs)穩定性差是阻礙其商業化的關鍵問題。論文連結: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1907786近年來,溶液法製備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引起了包括發光二極體在內的科學界的極大興趣。
  • 科學網—這種鈣鈦礦「骨子」裡很「錳」
    給鈣鈦礦配錳骨架行嗎? 鈣鈦礦優越的光電性能是靠B位陽離子與滷素陰離子之間的軌道雜化實現的。如果要替代有毒的鉛,嘗試與鉛類似但毒性較低的B位金屬元素是可行的思路。 「我們課題組在非鉛材料研究方面做了很多嘗試,之前報導的純銦基鈣鈦礦有較大的Stokes位移,可以減少自吸收,從而得到較高的發光量子效率。」
  • 鈣鈦礦微納雷射器研究進展
    《雷射與光電子學進展》於2020年4月份出版「固體雷射材料」專題(點擊查看專題)。中科院上海光機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從鈣鈦礦材料的結構及其特性出發,根據不同的發射模式介紹鈣鈦礦微納雷射的發展狀況,並分析鈣鈦礦雷射器進一步的發展的關鍵問題和趨勢。
  • Nature Photonics:異相鈣鈦礦型白光LED
    為了進一步降低WLED的製造成本,南京理工大學的曾海波教授團隊和華盛頓大學的David Ginger教授團隊合作,研究人員基於溶液處理的單層異相滷化物鈣鈦礦設計並製備了一種WLED,該LED不僅不需要螢光粉塗層實現白光發射,而且具備較大的寬帶發射層和極高的峰值亮度,並且隨著該製備方法的繼續研究,其效率和亮度還能進一步得到提高。
  • 雙重保護的穩定金屬滷化物鈣鈦礦納米片
    雙重保護的穩定金屬滷化物鈣鈦礦納米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7 13:18:06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林志群團隊報導了一種製備雙重保護的穩定金屬滷化物鈣鈦礦納米片的方法。
  • 南科大副教授王愷團隊在鈣鈦礦發光二極體領域取得系列研究進展
    近期,南方科技大學電子與電氣工程系(下簡稱「電子系」)副教授王愷課題組在鈣鈦礦發光二極體領域取得系列研究進展,先後在信息材料和光學領域高水平期刊Advanced Materials,ACS Energy Letters,Communications
  • 鈣鈦礦結構半導體材料簡介
    鈣鈦礦最初指的是一種鈦酸鈣材料(化學式:CaTiO3)的晶體結構,現在泛指一類具有這種結構的材料。圖1給出了鈣鈦礦結構CaTiO3的結構圖,我們能很清晰地看到紅色的氧原子居於面心,藍色的鈣原子居於頂點,黃色的鈦原子居於體心(即X=O,A=Ca,B=Ti)。
  • . | 雙光發射多組分零維有機金屬滷化物
    Schlueter, Theo Siegrist and Biwu Ma多組分單相材料是當今功能材料研究領域的一個熱門課題。其集多功能組分於一體的特點使此類材料有著廣闊的應用空間。對於發光材料而言,多組分單相材料可以是一個優異的平臺實現同時多色發光,從而達到寬光譜白光應用於照明。然而,高效的多組分單相白光材料並不多見,時至今日此類材料還未能滿足實際應用要求。
  • 電荷傳輸層對滷化物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電容測量的影響
    電荷傳輸層對滷化物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電容測量的影響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成果簡介】基於電容的測量技術被廣泛的應用於檢測滷化物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各項電學參數,包括缺陷激活能和濃度,載流子濃度,和介電常數。
  • 效率23.1%,NREL科學家構建全鈣鈦礦疊層太陽電池
    該結構基於一種稱為Apex Flex的新型寬帶隙鈣鈦礦複合層,可以承受熱、光和運行測試,同時提供可靠的高壓。隨著原子層沉積(ALD)的發展,這種新材料被描述為「由具有親核羥基和胺官能團的超薄聚合物組成的成核層,用於使共形的低導電鋁氧化鋅層成核。」
  • 日本東京工業大學設計出明亮且高效的鈣鈦礦基LED
    我們對於量子力學、固態物理學的理解以及替代性材料的使用,讓這一切變成現實。各種形狀和尺寸的LED(圖片來源:維基百科)電致發光器件由幾層組成,最重要的是發光層(EML),它會發出光線來響應電流。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化學式為CsPbX3 (X = I, Br, Cl),最近被成為是非常有望用於製造發光層的材料。
  • 鈣鈦礦材料的製備方法含溶膠-凝膠法、水熱合成法、高能球磨法
    17)摻雜鈦酸鋇的有機金屬滷化物鈣鈦礦CaO 41.24%|TiO2 58.76%薄膜材料摻雜BaTiO3的有機金屬滷化物Perovskite薄膜材料,Sn型有機金屬滷化物鈣鈦礦薄膜描述:採用摻雜的方法把鈦酸鋇材料加入到鈣鈦礦材料當中,使其均勻的分散到鈣鈦礦溶液當中,然後採用旋塗的方法在介孔二氧化鈦薄膜上旋塗含有鈦酸鋇的鈣鈦礦層,作為太陽能電池的光吸收層材料
  • 了解鈣鈦礦內部的電流如何激發新型Blue LED
    加州的研究人員已經將鈣鈦礦發光二極體的光譜範圍擴大到藍色。他們是怎麼做到的?通過破解電流流過材料時,材料的光學和電子特性為何會發生變化的謎團。艱苦的測量顯示電流感應加熱使半導體晶體中的細胞變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化學教授Peidong Yang,說,這一觀察結果使研究小組能夠製造出第一個單晶鈣鈦礦二極體。
  • AMI:銀納米線基可拉伸觸敏鈣鈦礦型發光二極體
    近年來,鈣鈦礦型發光二極體得到了蓬勃發展。其在剛性基板上表現良好,然而,可伸展的觸摸響應型鈣鈦礦型LED很少被開發,並且由於鈣鈦礦型LED的內在不穩定性,不能形變,且其生產仍然具有挑戰性。下一個重要方向是與可拉伸組件集成,以實現可拉伸、響應的器件。
  • Cs4PbBr6納米晶為什麼發光?高壓實驗來揭示
    吉林大學肖冠軍教授和鄒勃教授課題組利用高壓的方法驗證了Cs4PbBr6納米晶的發光機制,證實Cs4PbBr6納米晶的綠色發射主要來自嵌入Cs4PbBr6 基質中的CsPbBr3 納米顆粒,而並非滷素空位引起的固有發射。高壓研究有望成為解決常壓下部分科學爭議的有效工具。
  • 通過將鈣鈦礦沉積在氟化物界面上製成的高效發光二極體
    發光二極體(LED)是一種在電流流過時會發光的設備,傳統上是使用半導體材料製造的。在過去的幾年中,科學家和電子工程師一直在探索由鈣鈦礦製成的LED的潛力,鈣鈦礦是常用於創建光伏(PV)技術的一類材料,具有許多可能的成分和許多潛在的特性,例如超導性和磁阻。 儘管一些基於鈣鈦礦的LED最近已經實現了超過20%的外部量子效率,特別是由滷化鈣鈦礦製成的那些,但其性能會受到非輻射複合損失的負面影響。
  • 【綜述】二維雜化鈣鈦礦材料及其異質結構
    三維滷素鈣鈦礦材料的太陽能電池近年來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光電轉換效率已達到22.7%,其製備工藝簡單、成本較低,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同時,人們對二維鈣鈦礦材料的研究也方興未艾。二維鈣鈦礦載流子壽命較長、發光效率很高、光電性質可調,對缺陷具有很大的容錯空間,因此將其與其他的二維材料,包括過渡金屬二硫族化合物(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 TMDs,如MoS2、WS2等)和石墨烯等結合可以拓寬二維材料的應用領域,已經的研究報導了這種異質結構在高性能太陽能電池、光探測器、電晶體、存儲器等領域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