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即原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作出決定,將5月1日確定為勞動節。
1989年後,國務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
勞動模範是我們學習工作的榜樣。今天,@清城發布帶您一起來認識一位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電力設備診斷師劉惠玲。她是清城供電局配電試驗一班的副班長,是電力設備的「診斷師」。
剛榮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的劉惠玲,外表溫柔嫻靜,但是她的勇敢、她的執著,面對困難迎難而上的精神、面對專業技術的追求,面對挑戰的堅持,她的汗與淚、勤奮與奉獻,實幹和責任讓她的人生譜寫出了不一樣的輝煌。
試驗班是清城供電局唯一負責配網高壓試驗和自動化專業班組,工作量大,搶修任務多。作為一名女同志,劉惠玲對剛進班組時的那段經歷記憶尤為深刻。在大山建水電站工作的那段時間裡,工作環境惡劣。而且劉惠玲由於水土不服一直在發燒。但是為了趕工期,劉惠玲和同事們每天晚上基本都加班。加班、深夜出任務都是常事,而且還總會面對非常惡劣的環境。無論風吹雨打,還是烈陽高照,為了不延慢工程進度,劉惠玲和她的同事會爭分奪秒地去完成工作,不管是衣服被汗水溼透了,還是手指被凍得打顫,劉惠玲也不喊一聲苦;平時工作中抬幾十斤重的試驗儀器設備更是家常便飯。同事們都笑說她是精緻的「女漢子」。
電纜故障搶修是一項專業技術要求和難度一樣高的工作,但無論故障是在什麼時候發生,無論白天、黑夜,盛夏、寒冬,一旦有搶修任務,劉惠玲總是帶頭第一時間奔赴搶修現場,親力親為、盡職盡責地組織好搶修工作的實施,為快速復電爭分奪秒。
劉惠玲的同事也十分欽佩她的工作精神。作為一個女性同時也是一名母親,儘管孩子還小,晚上但凡發生搶修任務,劉惠玲都會親自回來,爬上鐵桿,拿著三四十斤那些設備進行高空作業。
劉惠玲也表示,每一次自己遇到很多工作上的一些困難或者挫折的時候,也會覺得很累,甚至哭過,有時候想過要放棄的想法,每當這個時候,還是選擇繼續堅持下來,不忘初心。
2200多個(臺)變壓器、350多間電房、2000多個開關……這些龐大數據以及背後對應的錯綜複雜的設備線路早已熟透於劉惠玲的心中。2017年,劉惠玲帶領的配電試驗班共完成1448臺設備預試、定檢、局放工作,及時發現並消除48處隱蔽性缺陷。作為清遠局「自動化設備質量檢測小組」的主要成員單位,配電試驗班全年共完成10餘家廠家樣機抽檢試驗工作,為配網自動化建設把好設備質量關。
2015年,劉惠玲帶領工作室成員歷時一年時間,自主研發了10千伏配變站直流屏蓄電池自投切裝置,並獲得國家專利證書。
2016年9月,清城供電局成立了以劉惠玲為組長的「配電女職工創新工作室」,開展交流等活動,成為女職工崗位成才的大舞臺。2017年,該工作室獲得「廣東省女職工創新工作室示範點」和「青年創客空間」榮譽稱號。
2017年,劉惠玲獲得清遠市清城區道德模範獎,同年還獲得了南方電網公司三等功、廣東電網2017年度「優秀班組長」、廣東電網「三八紅旗手」稱號等榮譽。
2018年3月6日,劉惠玲作為全省唯一電力行業女性代表,獲得廣東省總工會授予的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
工作之餘,劉惠玲只要有時間就會陪著兒子。她說,由於工作的忙碌,不得不捨棄很多陪伴家人的時間,為此覺得很虧欠兒子。而對於媽媽工作的辛苦,劉惠玲的兒子也都看在眼裡。劉惠玲的兒子覺得母親的工作很有價值,每一盞亮著的燈火背後都有媽媽留下的汗水。
劉惠玲在獲獎後表示:得到這個榮譽後可以更好地鞭策自己繼續努力、上進。在做好本崗工作的同時,希望可以帶領全體班員實現下一年創建五星級班組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