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修廟塑金身,燒香誠拜佛,錢沒少花,屁用沒管!

2020-12-20 七星照臨
圖文無關,下同

相傳古時候有個縣官,姓陳,人品相當的好,他們那裡的老百姓只要是家裡燒得起香的,沒有人不天天求神佛保佑陳老爺早日歸西的......

這人品好到這種程度也是沒誰了,看到這兒,大家也知道我說的是反話,這陳老爺別的本事沒有,就是守財,有句話說的好,「你可以偷走我的心,但偷不走我的錢。」說得就是陳老爺了,視錢如命,所以只要是種了他家的地,借了他家的錢,那你就別想好好活著了。

有人說了,我不種不借總行了吧?好啊,你只要在陳老爺的地頭上,你家有值錢的東西被他知道了,搶你是輕的,就這麼說吧,來要飯都得分陳老爺一半泔水,要不就是找死!打官司告狀更別想了,有理沒錢別進來,這可好,頭一年大家不知道,後來陳老爺連任,連個告狀的都沒有了,上官下來一查,還給了嘉獎,說陳老爺這一縣民風甚佳,連個鄰裡糾紛都沒有......

但就是這樣一個為富不仁,枉法貪贓的人,偏偏還有信仰......

前面說了這陳老爺是個徹底的守財奴,可在對神佛的禮敬上卻從來不含糊,全是真金白銀的出,不光自己花錢修了座大廟,還經常去各處敬道禮佛,甚至把自己縣衙的正廳都改成了佛道堂。

老百姓都說這縣太爺是虧心事做多了想求神佛保佑他,別到時候死了下了地獄,但死後的事兒誰又看得到呢?不過現實擺在眼前的就是陳老爺被嘉獎一次後很可能會升官,看來這有錢能使鬼推磨並不是沒有道理的,老百姓家裡也有信仰,可是這初一十五的才三根清香,估計是幹不過這修廟塑金身的「功德」了,心裡邊恨,可自己又沒辦法,只得每天跟神仙告狀,好矛盾......

很多人背地裡都在罵蒼天無眼,這麼個壞種,活得還這麼滋潤,真的是錢能通神!可自己又有什麼辦法呢,香還是要照燒,還指望著神佛保佑自己發財呢......

話說陳老爺這縣有個老頭兒姓劉,有點小手藝,做豆腐腦(豆花)賣,為人很善良,年輕那會兒家裡窮,快四十了還沒有個媳婦兒,不過他也不著急,實在是急也沒用,可就是這種小生意,接觸的人也最多,一年臨縣大災,他們縣一下子來了不少逃難的人。

大戶們都是把糧食藏起來,等米價上來拿出去賣,可這老劉卻一根筋,豆腐腦還是一個銅板一碗,有那實在是沒錢的,他還白給人家吃,結果這一年下來沒賺著錢不說,還賠了不少,這下老劉也發愁了,可總不能眼看著人餓死不是?說起來也可能是老劉的善良感動了上天,這一年雖說他沒賺到錢,卻因為行善賺了個媳婦兒!

這媳婦兒也是他一碗豆腐腦兒換來的......說是換,其實也不對,當時逃難的人太多,有這麼兩個人,一老一少,老的到了這裡基本人就不行了,連餓帶病的正好倒在老劉的攤子邊上,老劉心一軟,就給老頭灌了碗豆腐腦,沒成想這東西一下肚,那老的還緩過來了,看著老劉心好,就問他娶親了沒有?

老劉實在人,有啥說啥,結果那老頭樂了,「我估計不行了,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家丫頭,我看你人不錯,這丫頭就給你當媳婦吧,你願意嗎?」這老的一指和他一起來的人,老劉一看,長得還挺好看,哪還有個不同意,就這麼著把兩人接到了家裡,可還沒等拜天地,老的就去了,自己也白撿了個媳婦。又過了好幾年這才有了自己的閨女,老來得女,老劉頭還是很高興的,雖然不是兒子,但也算有後了,等自己老了,女兒就算再不孝也不會讓自己餓死。

可惜好景不長,這十來年好日子過了下來,眼看女兒大了,要出閣了,陳老爺來了,本來這也沒有他家什麼事兒,就在陳老爺連任後,老劉身體已經不太好了,自己照顧一個小攤子都有點力不從心了,無奈只能讓女兒出來幫忙,別跟我說什麼古代女人不能拋頭露面,那是說的千金小姐,窮人家的沒那麼多講究!

結果這下可好,正好讓陳老爺家的公子看到了,狗血的事情哪個故事裡都有,欺男霸女這事兒放在老陳家也正常,老劉是死活不同意,他女兒更狠,一鍋熱豆漿全潑到陳少爺身上了,這一下可好,爺倆算是闖了大禍了!

陳老爺聽到消息後急了,帶著三班衙役就到了現場,安排人先把兒子送醫,又一把抓住了老劉的脖領子,話還沒說就是兩個嘴巴扇了上去,老劉本來身體就不好,這兩巴掌一打,人都懵了,眼前一黑就倒在了陳老爺身上,還沒等陳老爺把老劉推開,本來就陰著的天突然打了一個炸雷,一道電光劈了下來,陳老爺和老劉兩個當場就死了!

這一下可好,縣太爺讓雷給劈死了,這事兒不能不報,也沒人管死了的老劉和他女兒了,有人送縣太爺的屍首回府,有人趕緊報給了上官,這消息也隨著陳老爺的死訊擴展開來,可說是幾家歡喜幾家愁,這官場就是這樣,樹倒猢猻散,再者早就有人盯上了陳老爺這個位置還有他的萬貫家財,他在世時,上下打點,還有幾分面子和人脈,這人一死,就什麼都沒有了。

當然,要是他兒子爭點氣也行,可偏偏陳少爺是個不學無術的人,一點本事兒沒有,根本沒人把他放在心上,這陳老爺一死,立即有人上書,說一個好官怎麼會無端被雷劈死呢,這裡面必有蹊蹺,上官們心裡也明白怎麼回事兒,安排自己的人下來走個過場,抄了陳老爺的家,財產上繳國庫不到一成,其餘的就不說了。

新官上任,把陳家給毀了個乾淨,連那被豆漿燙了一身傷的陳少爺也沒放過,全部給發配了邊疆,此事本來就告一段落了,可是民間卻有不同的說法!因為老劉又活了,就在被雷劈死的當天晚上,老劉家都把薄皮棺材買好了,老劉卻又活了,來幫忙的鄰居在一陣騷亂過後確定老劉不是詐屍,這才細問了原因。

結果老劉說,當時死後他和陳老爺被帶到了閻羅殿,那閻王爺卻跟老劉說:「你陽壽本該到今日,可是你半生行善,十幾年前你送出去的豆腐腦又救回了幾條人命,本王給你延壽二十年,你還陽去吧!」老劉磕頭行禮,閻王爺又判陳老爺下地獄,結果陳老爺卻不幹了,當時就開口說道:「閻王爺在上,我一生敬神禮佛,花錢無數,他幾碗豆腐腦都能還陽,我給你們這些神仙上的供換成豆腐腦都能填海了,為什麼不能給我延壽?」

閻王爺一樂,「你什麼時候給我們燒的香上的供啊?你要知道,你那些東西可都是用的別人的錢啊,再者說了,你一生罪行太重,因你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還少嗎?實話告訴你,本來你還可再活二十年,可老劉這邊要加陽壽,我上哪兒找去?正好你有,就拿來用了,你奈我何?記住一句話,其心不正,諸神不佑啊!來人,打入地獄,等他想明白了再說!」

就這樣,老劉這才還陽,此事傳開,很多人都不信,但也有很多人覺得這閻王爺可愛,更近人情,反而更加相信,總之怎麼說的都有。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是這樣了,謝謝大家的支持和關注,本文由作者原創!

相關焦點

  • 佛教:這樣做燒香拜佛的事,才會靈驗!
    現在這個時代,燒香拜佛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有錢的人,去寺院燒香拜佛,求個吉利;無錢的人,去寺院燒香拜佛,討個歡喜。如果有什麼心願,去寺院燒點香,拜下佛,許個願,萬一達成了自己的願望,自是樂事。佛菩薩對待所有人都是一樣的,為什麼不同的人,去拜佛,會有不同的結果呢?也就是說,燒香拜佛,到底有用,還是沒有用呢?第一種:有用對於燒香拜佛有用之說的人,屬於「大多數」。為什麼呢?因為佛教中教人向善,佛菩薩也是慈悲善良的。
  • 花冤枉錢燒香拜佛的人請注意!先要做好一件事,否則拜佛無益!
    每逢過年過節,到寺廟燒香拜佛的人,可謂是人山人海,很多人千裡迢迢花著昂貴的路費,花著寶貴的時間,只為到佛前一拜。若說這些人,是迷信佛教,也不完全是,因為這些人,有自己的信仰,若說這些人不是迷信佛教,怕是都能把佛逗笑。
  • 燒香拜佛時,是先燒香還是先拜佛?來看看修佛人怎麼說
    其實這個順序也不難,有位老修佛人這麼說到"手持香,先三拜,上完香再三拜"。有就是先上香後拜佛。現在大家知道怎麼做了,但是知道為什麼這麼操作嗎?一位老修佛人說出讓大家感到信服,有理有據。下面就讓大家來跟小編一起看看這位老修佛人對順序的看法吧!
  • 燒香拜佛,燒香上供品,是先上供品還是先燒香?寺廟僧人這樣說
    有人進廟後,會隨大流逐個拜佛。僧人告訴我,其實沒有這個必要。佛像不同,表達的意義也不同,每個人來拜佛祈求的需求也不同。應當按照需要去拜認為自己需要什麼就去拜什麼。例如,觀音長相手無寸鐵,地藏神物表孝,文殊普賢表秀,普賢神明表大行,彌勒仙人表雅量,稀罕表大氣。
  • 去寺廟燒香拜佛,這三點常識,一定要知道!
    我們在去寺廟燒香拜佛時,這三點關於拜佛時的常識一定要知道,否則就算你花了再多的錢,拜了再多的佛,也可能會白忙活一場,不僅很難得到菩薩的保佑,甚至還可能被人說成是迷信的行為。第一、燒香拜佛的時間。很多人去寺廟燒香拜佛,都執著於選一個良辰吉日去寺廟,或是燒香要搶頭香,撞頭鍾等,這些行為並不是佛法所提倡的,佛法沒有提到過,選個良辰吉日燒頭香就一定要比其他日子去寺廟更吉利。這些都是民間流傳的一種習俗而已。並沒有佛法上的依據。
  • 燒香拜佛,你拜的是什麼,求的又是什麼?
    在科學如此發達的今天,仍有許多的人去燒香拜佛,有些人求財富,有些人求姻緣,有些人求子嗣,有些人求平安。 因為各種所求,基本上都離不開一個願字,所以民間稱為許願。然後便帶著一些錢財或物品去寺廟等地方。 若所求不願,便會心生抱怨,認為這個廟不靈,那個菩薩不靈。 那求神問佛到底有沒有用,心中的願到底能不能通過求神問佛來實現呢?我們先從求神拜佛的「拜」說起。 所有寺廟的諸佛菩薩像都是法相,是用來表法。
  • 修廟人:塑像佛與仙-虎嗅網
    六個工人,為首秦一川,管吃喝住宿七個人。秦一川塑像修廟20多年,吃了這碗飯,早年皈依佛門,至今吃了20多年素齋。工人們受影響,也跟著吃素。松木,無蟲眼,乾淨,做成骨架,再纏上草人,先粗泥,再細泥。泥是紅膠泥,草是當地淨乾草。人體比例,擬比仙像大小,骨架成形。高2.6米,依東家要求,標準即定。另有接單,看東家意思,仙像要多高,塑多高。
  • 我國的這個寺廟不要門票錢,燒香拜佛一律免費!
    導讀:我國的這個寺廟不要門票錢,燒香拜佛一律免費!佛教最初是外域宗教,從漢朝時期傳入我國並開始逐漸壯大。現在的中國作為佛教信仰大國,佛寺、佛廟,遍布全國。隨著旅遊行業的逐漸商業化,越來越多的寺廟也開始充滿了商業的氣息。
  • 燒香拜佛到底有沒有用
    歷史以來都有很多人喜歡燒香拜佛。有的人喜歡上廟裡去,有的也在自己家裡設了一個佛堂,每天都要做燒香拜佛這些事情。那麼做這些事情到底有沒有用呢?很多人說,燒香拜佛當然有用,不然為什麼從古到今都有那麼多人做這件事情?
  • 古人有云:「寧住廟前,不住廟後,窮算命,富燒香」,這是為何?
    古人有云:「寧住廟前,不住廟後,窮算命,富燒香」,這是為何?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古人說過很多智慧名言,一定要學會聽從,否則吃虧的一定是自己,這可是凝縮了幾代人,數十代人的精華,今天,我們就來解析一句歷史名言,「寧住廟前,不住廟後,窮算命,富燒香」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存在著什麼樣的用意呢?
  • 你是先燒香還是先拜佛?看看修佛人怎麼說
    是的,這是上香之前拜佛。現在你知道怎麼做,但你知道為什麼嗎?一位老修佛的人說,我們是有說服力和正當性的。現在讓我們看看老修佛個人對訂單的看法!一、尊佛燒香的目的是拜佛,燒香是為了讓佛祖聽到他的請求。所以燒香拜佛就是這個道理,先燒香後拜佛,是對佛的尊重。我們必須先燒香讓佛陀知道我們來了,再繼續,然後才能祈禱。燒香拜佛也是對佛的尊重,一些虔誠的信徒甚至每天都這樣做,因此我們不能為了經常這樣做而犯錯誤。
  • 在家佛弟子可以見廟燒香嗎
    (用《十三經註疏》本,下同。)可見,所謂禋祀,一是點火升煙,二是煙氣為香氣。以香菸祭神,那麼這就是後世所謂「燒香」了。所以,中國的燒香起源必早於詩書時代即西周。不只中國燒香,世界上好多民族和國家也燒。所以說燒香起源於印度是不對的,從南傳佛教可以看出,較少燒香的習慣。上座部佛教禮敬佛陀,但幾乎不燒香拜佛。
  • 為何不是「點蠟燭拜佛」,而是燒香拜佛?蠟燭什麼時候用最好?
    導語相信很多人都去寺廟裡燒香拜佛過,也有不少人在家裡供奉佛像,不過相信很多人也注意到了一點,那就是我們拜佛一般都是燒香拜佛而不是點蠟燭拜佛,而寺廟裡從來都是喊蠟燭為香燭,佛前一般也有香燭供奉,我們家裡供的佛面前也有蠟燭擺在兩旁,那麼你知道蠟燭和香到底有什麼不同之處嗎?
  • 燒香拜佛,為什麼要選擇初一和十五?看完你就知道了
    很多人去寺廟燒香拜佛時,都會選擇一個良辰吉日,到底哪一天去燒香,最容易得到菩薩的加持呢?每逢初一和十五,都是寺廟裡香火最旺的時間,很多人都選擇初一或者十五去寺廟燒香禮佛,無論是佛教還是道教,信眾們都願意選擇初一和十五去燒香,究竟是什麼原因?
  • 初一、十五怎樣如法燒香拜佛?
    所謂心香是指修戒定慧,斷貪嗔痴,修身口意善業,如此燒心香才是真正的燒香。「香」是表法的,象徵身口意香,所謂身口意香是指身口意正確的行為,簡單說有「十善業」。這也是提醒我們自己的身口意三業要正確,多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正確,對的努力保持,錯的應立即改,這樣的燒香必獲佛菩薩、龍天護法的加持。
  • 燒香拜佛時,怎樣祈福才會靈驗?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心裡要清楚
    燒香拜佛時,該說些什麼?雖然信仰佛教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其實有很多燒香拜佛的人,他們的動機並不如法。很多人到廟裡去,供養一點錢,就大咧咧地要求佛菩薩保佑自己,保佑發財,保佑一切順利,不久之後就和人抱怨說,這個廟不靈,那個佛菩薩不靈什麼的,但是實際上,他根本就沒有好好發心祈求佛菩薩的幫助,而把這個當成交易在和佛菩薩做,這怎麼可能靈驗?
  • 最精華的南嶽衡山燒香拜佛規矩大廟許願重要注意事項攻略
    南嶽大廟、祝融峰、財神廟、朝拜人最多,觀音廟祝聖寺朝拜得比較少。如果四座寺廟都要朝拜完成,建議住一晚時間比較充裕;如果是計劃當天往返,建議朝拜南嶽大廟和財神廟或者南嶽大廟和財神廟及祝融峰老廟,一定要根據出行時間和抵達時間來安排好,切記燒香拜佛不要太趕太匆忙。每一座寺廟都能許願還願保平安,每一座寺廟都要好好朝拜。
  • 入廟燒香需注意 莫讓淨土變成汙染源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在公共場所會有「禁止吸菸」的公告牌,也看到在一些空氣品質不是很好的地區,人們上街也更願意帶上口罩,藉此希望少吸入一些粉塵。但是,就是在這種全民防塵的大環境下,寺廟這塊淨土卻被有意無意的的忽視了。入廟必須要燒香?顯然不是,但大家早已形成入廟燒香刻板印象。當然,點少許清香也是很好的。
  • 燒香拜佛有多大功德,你會真的燒香嘛
    燒香拜佛有多大功德,你會真的燒香嘛在生活越來越豐富的這個社會,有著很多人開始有了信仰,在中國的本土上有著三大宗教信仰,佛教作為漢代以來就傳入中國的宗教,經久不衰,自然有它獨特的魅力。燒香有著一個巨大的功德利益,就是象徵意義,在佛經中稱之為表法,做到這個層面,那才可以算得上真正的燒香,那才是真的與佛相同,實現有求必應。燒香有著燃燒自己,利益他人的一種意思,真正的燒香應該是象徵著利益他們,損傷自己也在所不惜的。如果你每天做著損害他們,利益自己的事情,那麼你就算你天天燒香也沒有什麼用,而且還會天天被護法神罵。香象徵著薰習之義。
  • 中國官員「燒香腐敗」 求神拜佛折射「潛規則」
    燒香拜佛竟演化為腐敗的一種手段,不僅是對宗教的褻瀆,也是對國家的褻瀆。時光走入21世紀以後,「燒香腐敗」之風日盛,其背後產生的腐敗鏈條也已經枝繁葉茂。當佛祖也能被拿來當腐敗的幌子時,人們不禁要問:對於貪官,還有什麼東西可以制約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