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廟燒香需注意 莫讓淨土變成汙染源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淡淡檀香很美(圖片來源:資料圖)

如今,「可吸入顆粒物」「pm2.5」「霧靄」等詞彙日漸成為大眾談論的熱點內容,在這些熱點詞彙背後實際上折射出的是民眾對於空氣品質的憂慮。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在公共場所會有「禁止吸菸」的公告牌,也看到在一些空氣品質不是很好的地區,人們上街也更願意帶上口罩,藉此希望少吸入一些粉塵。但是,就是在這種全民防塵的大環境下,寺廟這塊淨土卻被有意無意的的忽視了。

入廟必須要燒香?顯然不是,但大家早已形成入廟燒香刻板印象。當然,點少許清香也是很好的。在淡淡的檀香中,遊覽古色古香、莊嚴大氣的寺廟定是賞心悅目的美事一樁,但如果不以節制,逼得遊人只得是在滾滾煙塵中,視線模糊的去逛古寺,並且隨時擔心著火災的發生,這也就讓美事不美了。

煙雲滾滾(圖片來源:資料圖)

在佛教中其實有很多種供佛方法,但是最為人們所喜愛的供養方式是以香供佛。每到春節或是「十一」黃金周這類假日時,去寺廟燒香拜佛的遊人、信眾就絡繹不絕了。隨著燒香的人多了,加之少數遊客不加節制在一些不該上香的地方燒香,很容易就使得寺廟內煙霧繚繞起來,人們遠遠的就能聞到濃烈的香火燃燒的味道,有時刺得人睜不開眼睛。這種情況對於年輕人來說可能還可以接受,對於一些上了年紀的人來說,就是實實在在的受罪。筆者就經常聽到一些老者抱怨說:「出來旅遊逛廟,本想呼吸呼吸新鮮空氣,可被這香火弄得烏煙瘴氣,空氣中都是嗆人的味道,風一吹,香灰揚得滿天都是。不是享受是難受啊!」

實際上,旅遊時燒點香以香供佛表示虔誠,是佛涅槃後最好的供佛方式之一。但是,長期以來,在民間形成了一種錯誤觀念,認為香燒得越多表示自己越虔誠。於是很多信徒來到寺院中就會拿成把的香來燒,有的寺院為迎合善男信女的求福之心,還向信徒兜售形同棍棒的棒香。燒香數量的增多,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汙染,同時還嚴重影響了人的身體健康。對於此類情況,寺廟更需自律,莫迎合錯誤觀點,莫多做錢財收入之想,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才是。

棍棒粗細的香(圖片來源:資料圖)

另外,我們也應該看到,其實很多寺院都已採取了不少措施來減少空氣汙染,比如:要求在固定地點燒香,嚴禁外來香進入寺院,由寺院在信徒買門票時贈送三支香的方式減少汙染。但種種舉措,大都收效甚微,效果仍然很不理想。

為了減少燒香對人帶來的危害,筆者覺得對信徒的燒香觀念進行引導才是第一位的。其實,燒有形的香只是一種表達恭敬的形式,求福,不一定非要燒香,何況亦有其他供佛的方式。佛教所講的真正恭敬在於內心的虔誠,內心的清淨、慈悲和虔誠,是「真供養」,比形式上的敬香要重要得多,故稱「心香」。對佛菩薩的虔誠關鍵在於我們的一念心,心中有佛,即便不燒香,也能蒙諸佛菩薩慈力加被。

總之,燒香拜佛,表達一下美好的祝願,本無可厚非,但在燒香拜佛之餘,還應想著不要汙染了這清淨之地。 在如今注重環保的大形勢下,不如我們少燒些有形之香,多點些「心香」吧。

《鳳凰茶館》新春開張,歡迎各路好友茶人作客鳳凰,喝茶、論道,品人生。

相關焦點

  • 寺廟燒香的基礎知識:燒香的規矩,正確上香的注意事項
    旅遊途中參觀名寺大剎,燒香拜佛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如何燒香拜佛,為使十方善信種植福田、廣獲法益、正善正行,以滿所願,特將燒香祈福應該注意的事項介紹給大家,以祈共沾法益。下面聽我細細道來,為你講解燒香拜佛的規矩。一、進門禮數寺廟建築都有許多道門,從哪一道門進入都有講究的。
  • 進廟燒香不能隨便,道教朝拜禮儀淺說
    因為住在泰山腳下,又是做傳統文化行業,所以我經常被問到上山燒香的注意事項,大眾常識缺乏,有的問題也是讓人哭笑不得。普及工作總得做一下,考慮到泰山還是以道教為主,於是簡單整理了一下道教進廟燒香禮拜的禮儀基本常識,給各位做參考。
  • 在家佛弟子可以見廟燒香嗎
    以香菸祭神,那麼這就是後世所謂「燒香」了。所以,中國的燒香起源必早於詩書時代即西周。不只中國燒香,世界上好多民族和國家也燒。所以說燒香起源於印度是不對的,從南傳佛教可以看出,較少燒香的習慣。上座部佛教禮敬佛陀,但幾乎不燒香拜佛。
  • 老祖宗說「一人不入廟,雙人不看井」,什麼意思?一句話說盡人心
    什麼叫一人不入廟呢,這裡的「入廟」不是說的進廟裡燒香拜佛。古人在外行走,或者是經商,或者是趕考,行走在外就要考慮住宿問題。古代很多廟宇一方面要廣結善緣,一方面也為廟宇香火,因此古代廟宇往往也兼備旅店的功能。
  • 國內最純淨的寺廟,燒香拜佛門票一律免費,在你家鄉嗎
    這個本來是很平常的事,但很多廟宇失去了原來的味道,開始商業化,有些廟宇的收費問題非常嚴重,不僅入廟燒香,還要花錢,買特產,真有許多廟宇都很髒,今天介紹一下國內最漂亮的廟宇,入香的話是免費的,但這樣的人就進不了。
  • 古人有云:「寧住廟前,不住廟後,窮算命,富燒香」,這是為何?
    古人有云:「寧住廟前,不住廟後,窮算命,富燒香」,這是為何?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古人說過很多智慧名言,一定要學會聽從,否則吃虧的一定是自己,這可是凝縮了幾代人,數十代人的精華,今天,我們就來解析一句歷史名言,「寧住廟前,不住廟後,窮算命,富燒香」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存在著什麼樣的用意呢?
  • 我國最純淨的寺廟:門票和燒香求佛都免費,禁止這種人入內!
    如今十座佛教寺廟裡面有九座都是充滿著濃濃的商業氣息,進門要買門票費、祈佛燒香也要燒香錢、求籤錢更是貴的離譜,很多遊客來到佛教寺廟都會生出來到商業街的感覺,那麼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我國最純淨的寺廟,不收門票,燒香求佛一律免費,但卻禁止這種人入內。
  • 南嶽大廟衡山祝融峰老廟燒香當月求子許願很靈
    一定要特別注意飲食起居不要太勞累,等著你帶寶寶過來還願.南嶽衡山四大主廟燒香拜佛必靈驗規矩南嶽衡山燒香拜佛四大主廟進香朝拜:南嶽大廟、財神廟、祝融峰老廟、祝聖寺觀音廟。前三座寺廟在山腳下。祝融峰老廟在山頂需登山。
  • 最精華的南嶽衡山燒香拜佛規矩大廟許願重要注意事項攻略
    南嶽衡山燒香拜佛有很多講究,不管是在哪裡請香,一定要好好認真正確寫香,帶著虔誠心正確上香拜佛、熟悉拜佛規矩流程和禮佛禁忌,根據出行時間安排行程和行走路線規劃好,進入寺廟注意事項,分享總結上述敬香關鍵重要幾大點助力每位過來南嶽衡山燒香拜佛朋友心想事成是一種感恩回報一種福報。
  • 廟有陰陽之分,陽廟拜神,陰廟拜鬼
    昨天我們講了「寺」與「廟」的區別,「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今天我們來重點講一講「廟」。生活中常聽人說要「去廟裡燒香」此類的話,可見普通認知中廟只是燒香拜佛或者求神祈願的地方,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廟是分陰陽,不可亂進,陽廟自然可以燒香拜神,只是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誤入陰廟。
  • 端午節去燒香許願不靈?因為90%的人不懂這些燒香禮儀
    環山有廟、庵、寺、觀200餘處,其中最主要的四座寺廟分別為南嶽大廟、財神廟、祝聖寺和祝融峰。南嶽菩薩可以說是有求必應,不管是專門來祈福許願,還是慕名而來參觀的,每年都有數不清的遊客到衡山。到南嶽衡山可以求事業、求學業、求平安、求姻緣,但是在燒香祈願過程中,有很多禮儀需要遵守,疏忽的話可能會導致祈願不會實現。
  • 燒香拜佛,你拜的是什麼,求的又是什麼?
    在科學如此發達的今天,仍有許多的人去燒香拜佛,有些人求財富,有些人求姻緣,有些人求子嗣,有些人求平安。 若所求不願,便會心生抱怨,認為這個廟不靈,那個菩薩不靈。 那求神問佛到底有沒有用,心中的願到底能不能通過求神問佛來實現呢?我們先從求神拜佛的「拜」說起。 所有寺廟的諸佛菩薩像都是法相,是用來表法。簡單點說就是通過事物看本質。
  • 燒香拜佛,燒香上供品,是先上供品還是先燒香?寺廟僧人這樣說
    有人進廟後,會隨大流逐個拜佛。僧人告訴我,其實沒有這個必要。佛像不同,表達的意義也不同,每個人來拜佛祈求的需求也不同。應當按照需要去拜認為自己需要什麼就去拜什麼。例如,觀音長相手無寸鐵,地藏神物表孝,文殊普賢表秀,普賢神明表大行,彌勒仙人表雅量,稀罕表大氣。
  • 我國最純淨的寺廟,禁止一種人入內,不收門票、燒香求佛一律免費
    想進寺廟拜拜佛得先花錢買門票,進了寺廟各種燒香錢、求籤錢花樣百出,不禁讓人懷疑,這還是佛門重地嗎?那麼今天我們來介紹一座中國最出淤泥而不染的寺廟。這是一處佛家難得的淨土,它就是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西麓的東林寺。因為位於西林寺東面,因此得名東林寺。此廟建於東晉大元九年,由佛學大師慧遠所建,距今已經有1600多年的歷史,是廬山上歷史最悠久的寺院之一。
  • 臺北行天宮帶頭"不燒香" 宗教改革與時俱進
    對民間佛道信眾而言,行天宮帶頭宣示「不燒香」行動,除表達了重要的環保概念,也有與時俱進的宗教改革意義。     從環保層面看,行天宮每年六百萬香客,一人三支香,就是一千八百萬支香,要燒掉許多樹木。個別香客持香敬拜不過數分鐘,但對廟內志工而言,則是一天十幾個小時浸在香薰的惡劣環境,健康受到影響;對城市而言,鼎盛的香火同時是個不斷排放碳及甲苯的汙染源。
  • 一人不入廟,二人不觀井,三人不抬樹,獨坐莫倚欄是什麼意思?
    一人不入廟,二人不觀井,三人不抬樹,獨坐莫倚欄指的啥?如題,上述幾句話來源是啥,有什麼典故嗎?這是一句俗語。一人不進廟古時候的廟宇大都在深山老林,都是在孤獨清幽所在,可能有和尚,也可能早就年久失修,被強盜、流民佔據,甚至成為野獸容身之所。一個人不要冒冒失失進去,不知道會發生什麼狀況。而在那些大型寺廟中,如果大殿內寂靜無人,只有羅漢雕塑,一般都是極其高大。
  • 過年燒香別怪神佛不靈,可能是你不懂這些禮儀
    燒香祈福的具體禮儀1到廟中拜神可有發覺除了廟中主神外,還有許多香爐例如福德、天地、門神或其他神祗也需要參拜,入廟拜神,入屋叫人」 這是一種尊重及禮貌是與神靈打招呼的方式。進門:寺廟建築都有許多道門,從哪一道門進入都有講究的。
  • 佛教:去寺廟燒香拜佛,不要迷信3點女性要注意4點,才是真正供佛
    佛教:去寺廟燒香拜佛,不要迷信3點女性要注意4點,才是真正供佛。很多人空閒時都有去寺廟燒香拜佛的習慣,希望能保佑自己和家人,這樣做是無可厚非的。佛菩薩出現在世間,會以不同的身份示現,利益眾生是佛菩薩的慈悲,可能當佛菩薩走了,我們才覺察到。
  • 一人不進廟,兩人不看井,仨人不上樹,獨坐莫憑欄,都是啥意思
    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和小夥伴一起出去玩,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進水涵道,滾滾的河水打著漩渦進入裡面,很是壯觀,小時候不知道怎麼稱呼這個東西,就說這是一口大井,然後回到家裡把這事兒告訴了媽媽,沒想到媽媽聽了很是害怕,說不許我在去那裡玩,因為她覺得那井邊太危險,並且還跟我講了這樣一句老話,就是「一人不進廟,
  • 200歲下海廟香火旺 香燭店代客燒香 居民不敢開窗
    200歲下海廟香火旺 香燭店代客燒香 居民不敢開窗 2015-05-22 09:44:06  怪象:馬路邊上燒香  周邊居民告訴記者,讓人聞之色變的「霧霾」源頭是下海廟周邊道路上大量的香燭,尤其是大香、高香。有著200多年歷史的下海廟久負盛名,香火常年旺盛,特別是到了農曆每月的初一、十五,或臨近升學、考試,大量香客從四面八方趕來,聚集於此,成為提籃橋地區的一個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