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為母則剛」背後,其實是對如今女性的道德綁架

2020-08-26 壞媽媽日記

本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有一個視頻刷爆了網絡,一個湖南的媽媽要生二胎,在沒有任何家屬陪同的情況下獨自走向了產房,當孕婦從產房裡面出來的時候,他的旁邊躺著的是他四五歲大的孩子,護士懷裡抱著的是剛剛出生的小寶寶。

看到這一幕不僅讓人十分心疼,為什麼生孩子那麼大的事情,卻沒有人來陪伴他呢?根據網友爆料,出現這種原因是因為媽媽在半夜羊水破了,但是老公在外出差趕不回來,於是媽媽就獨自帶著孩子去醫院生產,並且還告訴丈夫一切安好。

是的,這是一個偉大的母親,他非常的堅強,很多人都在評論說,女本柔弱,為母則剛,但是我們思考一下,丈夫這種做法真的正確嗎?

難道孕婦在這種時候不應該特殊對待嗎?為什麼還要出差呢?我們不應該用為母則剛這一句話,就把母親所做的一切當做為利所當然的。

一,什麼是為母則剛

女子應該是柔情似水,窈窕淑女,纖纖玉手,在我們印象裡總是那麼的溫柔,似乎女士本來就與剛強這個詞毫無關聯。

但是身為母親的女子卻比普通女子多了一份必須的堅韌,哪個母親不愛自己的孩子,怎能忍心讓自己的小小孩子面對人生中的酸甜苦辣?

所以,再柔弱的女子,此時也應該站在孩子面前,為孩子遮風擋雨,網絡上曾經有一個這樣的照片,一為母親背著很大的包裹,包括已經把她的腰壓彎了,但是她的右手還是牽著她自己的孩子,這一幕讓很多人紛紛淚目,感慨母愛的偉大。

為母則剛起源於梁啓超的《新民說》,原句是「婦人弱也,而為母則強,孺子弱也,而失母則強」。

從這幾句簡簡單單的話語中,我們可以體驗到人生中的艱難,不論是讓一個女子或是一個孩子,獨自撐起一片天地,那麼其中忍受的苦難自然不言而喻。

二,怎麼看待「為母則剛」這句話?

1:為母則剛正在毀掉一個女人的努力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這句話看起來是像讚美母親的,但是我們仔細想來,這似乎是一種怪圈,一個女子。

當上了母親之後就會自然而然變得堅強,這種說法怎麼可能正確,一個人變堅強肯定是經歷了磨難,然後做出的改變,沒有一個人能夠隨隨便便的成功,也沒有一個人立馬變得堅強。

心態是一點一點發生變化的,沒有人可以不用努力,不用成長的忽然變得優秀,變得堅強,也沒有一個女人在生完孩子之後就立馬會變得堅強。

他的堅強是在每天晚上夜不能寐,被疼痛折磨的翻來覆去之時一點點習得的,這是一位母親做出的巨大改變,應該被人所讚揚,而不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2:說法並不全面

我們要知道,社會價值觀是不斷的在變化和前進的,真理也有一定的適用範圍,梁啓超所說的話代表了當時那個時代的價值取向。

並不代表如今的價值取向,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不是一味的去古板理解詞語,其實「為母則剛」的標籤,並不是友好。

我們看前半句:女子柔弱,這句話向我們傳達出女子就應該被保護的意思,除非女子當上了母親,否則她一直就是個被保護的對象,一點也不堅強,這與我們如意唱的的獨立女性是不相符的。

難道說如果一個女子她拒絕婚姻,拒絕生孩子,那麼她就是不堅強的嗎?我想能做出這種決定的女生,心理素質非常強大能夠站到社會潮流對面,我們能夠說他不堅持嗎?

3:做不到為母則剛就會受到人們的指責

其實我們仔細想來社會對一個女子的要求高不高?在傳統男耕女織的思想下,女人必須是要照顧家庭的,所以說大部分的家務活,做飯,洗衣,拖地都是由女性完成。

但是這並不是意味著你要做一個全職的家庭太太,畢竟很多時候一個人的薪水養不起一個家庭,所以女人要平衡好家庭和工作的關係,這難道很輕鬆嗎?

三,人們眼中為母則剛的表現

我們現在看到的堅強的媽媽,只不過是經歷過孩子一次次哭鬧,以及生活一次次重擊之後的結果 ,這句話是在讚美偉大的母愛。

但是如今卻有很多人把這個詞語用來綁架女性,成為了每個女生都要做到的一項標準,用來道德綁架女性。

日劇《坡道上的家》有一句這樣的臺詞:「我再也沒聽說過,有哪個組合比年輕的媽媽和幼兒這個組合更糟糕,每個人在做父母以前的經驗都是零,千萬不要覺得你面對的只是一個小孩,他可能也是一個小野獸。

大家千萬不要用這個詞語來綁架女性,就像女性不應該用是否有錢評判一個男人是否成功,我曾經在網上看到一個這樣的帖子。

他發現自己的老婆有了身孕之後高興的不得了,連忙把這個喜訊通知了給家裡人,公婆公母知道後,自然也是喜上眉梢,趕忙把自己的兒媳婦接到家裡來細心照料。

在男人眼裡自己的父母對老婆已經很好了,婆婆天天為兒媳婦做一些營養套餐,整天問兒媳婦想吃什,自己的父母,那麼無微不至的照顧老婆。

但是老婆卻依然很愛折騰,這讓男人十分不解,甚至覺得自己的老婆有些嬌氣,整天哭鬧,為了一些小事大發雷霆,甚至哭著說把孩子打掉,中西醫都看過,說這是正常的妊娠現象而已。

男人還是不解的說,自己的父母對老婆一樣那麼好了,為什麼她還是不知足,不都說為母則剛嗎?為什麼在自己的老婆身上一點沒有發現?

為什麼不來一件皆大歡喜的事情被弄得那麼糟糕,他覺得自己的老婆一點沒有為家庭和孩子考慮過。

真的是這樣嗎?孕婦在懷孕期間確實心理活動會比較頻繁,情緒變化會非常的大,老婆懷孕了,確實是一件值得皆大歡喜的事情。

但是只有這位剛剛懷孕的母親經歷著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折磨,每個人都盼望著新生命的到來,但是要經歷的痛苦,只有他自己一個人獨自承受。

但是這種情緒的爆發會讓周圍的人感覺自己是矯情的,可能表面上關懷備至,背地裡要說矯情鬼,大家要理性的看待事物,仔細思考是我,而不是跟隨社會的風評去思考,為母則剛並不是理所當然的要被所有人不理解。

四,為母則剛對如今女性的道德綁架

你可能沒有想過在懷孕期間別人的話語能對孕婦手上多大的傷害,在日劇《坡道上的家》裡的全職太太裡沙子就是如此。

但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當選為陪審員,他也通過這個案情從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生活中似乎充滿了質疑,在懷孕期間,婆婆說自己的母乳不夠,不能夠讓孩子健康的成長。

我自己的父母覺得男方的條件並不好,嫁給他十分丟人,育嬰師也說她的孩子發育不好,就連她的老公發現她自己的孩子身上有傷,也會懷疑是他做的,懷疑她虐待兒童。

在生活中無聲無息的質疑,卻像一把無形的手,悄悄地纏繞她的脖子,使她不能呼吸,這些質疑聲逐漸的也會轉化為自我懷疑,每天都會懷疑自己能夠帶給孩子快樂嗎?

自己的孩子能夠快樂的健康成長嗎?自己越是擔心也就越做不好,最終會被這鋪天蓋地來的質疑所打倒,你甚至不知道,在你倒下的時候,你不知道摧毀自己的稻草到底是哪一個。

每個人似乎都要把你逼上絕路,把你逼上崩潰的邊緣,每個人要求著你為母則剛,不管自己內心有多麼的天崩地裂,這就是如今赤裸裸的道德綁架。

五,如何走出為母則剛的怪圈

1,親人的理解與體諒

如果母親覺得自己壓力實在過大,那麼也可以和親人朋友進行分享訴說,讓人交流的時候,或者是傾吐自己的痛苦之時。

其實也是在緩解痛苦的一種方式,有時候朋友間不經意的一句話甚至能夠見到很大的鼓勵作用,也可以在交流中獲得教育孩子,培養孩子的一些技巧方法。

《坡道上的家》裡沙子就是如此,有一次無意間獲得了公公的肯定,他頓時覺得豁然開朗,原本不快樂的心情也頓時撥開雲霧見光明。

2,丈夫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這個家庭並不是女人自己的家庭,家庭丈夫的角色是不能缺失的,家庭中需要兩個人同舟共濟,共渡難關,而不是一句為母則剛,就可以讓丈夫逃避一些自己的責任,生活的酸甜苦辣都需要兩個人一起度過。

懷孕期間,需要多多在意妻子的感受,男人並不是在外面掙錢養家就可以了,要知道自己妻子是個新手媽媽,多多去幫助照顧孩子,明白自己妻子如今的精神壓力。

這時候需要多多幫助自己的妻子,不僅是在生活上,更多的是體現在心理方面,要對妻子多安撫,多指導,多溝通,就像《坡道上的家》中女檢察官說的那樣:「不是你幫我,是兩人一起分擔。

3,媽媽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剛剛新手上路的媽媽也是非常的害怕,不知道怎麼與這個人畜無害的小傢伙怎樣生活?初為人母,肯定有很多做的不好的地方,但是不要緊人生的路還長,這些技巧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學習到的,新手媽媽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要知道自己也是第一次做母親,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沒有人能夠在一朝一夕內修煉神功,所以先生媽媽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這樣反而會弄巧成拙,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也不要太過責怪自己。

在成為一個合格的媽媽,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學習到的,這個路上充滿坎坷與艱辛,需要周邊的人給予鼓勵,而不是冷嘲熱諷,不是用一句為母則剛就可以輕鬆的代替媽媽們復出的努力。

這也不是理所當然的,我相信,當一個母親為了保護自己的小不點時候,總會表現出堅強的一面,就像那個背著幾十斤重物依舊要牽著孩子手的媽媽一樣,帶著孩子走向遠方。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淺談「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女性標籤背後,所隱藏的生存逆境
    這次的網友評論不再只是順應媒體的呼號大喊」女性本弱,為母則剛」,而是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比如「什麼為母則剛,不過是不得不剛罷了」、「別再為母則剛了,爸爸去哪了?社會保障到位了沒?」每次看到類似的新聞,都是在稱讚新聞裡的媽媽多麼堅強,多麼偉大,多麼愛孩子,「女子本弱,為母則剛」這句話更是已經成為標籤式的存在,緊緊貼在女性的身上。
  • 「我不喜歡女子本弱,為母則剛,這是道德綁架」
    短片只有七分鐘,但卻展現了兩代女人在面對自己孩子時候,「殊途同歸」的女子本弱,為母則剛的本性。有人說,很不喜歡將「女子本弱,為母則剛」這句話,仿佛作為女子,就應該為了孩子變得堅強。世界上有幾十億人,有好的母親,也有不負責任的母親。
  • 請不要再對媽媽說為母則剛了
    不知道什麼時候「為母則剛」變成了對媽媽最高的誇讚。仿佛如果沒有被別人說過這句話,那你一定不是一個合格的媽媽一樣。而我聽到這些詞反而有種被冒犯的感覺,這個詞天然有種把媽媽所付出的一切變成了理所應當。一句「為母則剛」把媽媽的付出變成了「你應該的」,這碗毒雞湯真的有點難以下咽。孩子不只是媽媽一個人的,爸爸也要承擔起養育孩子的責任,不要再用「為母則剛」變成逃避自己責任的遮羞布。不要再讓「喪偶式育兒」出現在自己的孩子以及伴侶身上。
  • 「為母則剛」從來不是說說而已,這幾張實拍圖,你被哪一張感動了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最近在網上有這樣一種論調,說最討厭「為母則剛」這句話,有人覺得這是對女性的道德綁架,尤其是前一句「女子本弱」,這樣的論調也有不少人附和,其實這句話真的是被曲解了,明明是對母愛偉大的讚揚
  • 何為「為母則剛」?奉勸女人別喝這碗毒雞湯
    其實醫學發展還是挺快的,這種沒有必要承受的痛苦可以拒絕的,醫生說有的麻醉對胎兒基本不會產生什麼危害,可是孕媽媽還是選擇不打麻醉。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為母則剛」就是作為媽媽們是不是偉大的判斷標準,不能忍痛,不偉大,不犧牲自我就「不配當媽」。難道作為媽媽,就要犧牲自己嗎?自從做了媽媽,才知道「為母則剛」真的很讓人崩潰,如果不堅強,真的要被這句話壓垮了。
  • 老人為老不尊,是道德綁架?還是壞人變老了
    老人為老不尊,是道德綁架?還是壞人變老了我們國家目前一直在倡導和諧社會,要不斷的去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追溯到5000年以前的文明古國,咱們國家可以說傳統文化的發揚和傳承做的挺好的,對於一些東西還申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說如今國家對這些方面都在進行積極的保護。
  • 懂事的孩子背後,是父母的道德綁架
    的確,這樣的孩子不會讓父母很操心,不用讓父母勞神費力,他們會主動學習,主動寫作業,不需要父母大呼小叫地輔導;他們會主動幫忙承擔起一部分家務,因為擔心父母上班太累;他們總是站在父母的角度為他們著想,不管自己多麼委屈。
  • 「為母則剛」的背後,她們承受了多少苦痛
    想來是一件多麼傻的事情全世界卻有幾億甚至幾十億人在從事那就是母親我們總說母親偉大一句「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卻忘了母親也是人會脆弱也會無助從懷孕到生產再到帶娃原來每個看似輕鬆和遊刃有餘的母親其實背後多得是不為人知的艱辛
  • 哄騙百萬女性最毒的謊言,就是「為母則剛」
    從「重男輕女」、再到「職業潛規則」、以及今天我們討論的「為母則剛」,不得不說女性在當今社會仍然屬於弱勢群體,比如:懷孕後的女性在工作中很難得到重視,甚至會遭到排擠;產後的女性很難得到家人的理解和幫助,更多的是「為母則剛」這句鬼話!
  •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是世界對女性最大的惡意」
    為母則剛,是我聽見過最大的謊言。書中的女主人公裡沙子是小女孩文香的母親。在像絕大多數女性一樣,當年為了懷上孩子並順利生產的裡沙子在丈夫陽一郎的勸說下,辭掉了工作,減少了在社會上的存在感,專心撫養女兒。在女兒稍稍長大後,她嘗試著回歸社會,參加了陪審員工作。 帶孩子和工作不可兼得,這種困擾一直纏繞著裡沙子。
  • 為母則剛?抱歉,誰愛剛誰剛——我們無須活在別人的標準裡
    「女本弱,為母則剛」,常被當做恭維話掛在嘴邊,但聽多了,讓人隱隱有些抗拒。奇葩說裡有一期,討論話題:「媽媽是超人」算稱讚嗎?我同意其中反方的觀點。這個世界得把媽媽們逼成什麼樣,才需要媽媽去當一個無所不能的超人?
  • 父母老是說我是為你好的的背後隱藏著道德的綁架
    實際上稍加大深度說,家長的「為你好」,實際上只是從她們自己角度思想,打著「為你好」的形式來關涉你的生存,以達到自己的希望,稱心了自己欲望卻根本沒想過會損害到到你。能和你說這樣的話,也必然是和你關係較近的人,這樣一說,礙於情分體面,有時刻候還真非常不好反駁,畢竟人家也是」為你好「,只要是假定站在你的角度為你著想,就是底氣十足的。生存中,總會有人在你耳邊說:「我是為你好「,只為這一句,會給你帶來多大不暢快的苦惱?
  • 什麼是道德綁架?遇到道德綁架該怎麼辦?
    何為道德綁架?(也可以百度下,詳細了解)簡單來說,道德綁架,是指人們以道德的名義,利用過高的甚至不切實際的標準要求、脅迫或攻擊別人並左右其行為的一種現象。道德綁架在生活中很常見,比如插隊,吐痰,乞討的要錢,這類行為本身道德低下,人們本能會拒絕,但他們會以「急事兒」「弱勢群體」「公德心」「別人都這樣」等反駁,插隊這個事,其實可大可小,大的話就是它侵犯的不是你個人的權利,而是集體的權利,道德就這個時候,就應該站出來,把不道德揪出來,公示於人。
  • 別讓你的善良,再被所謂的道德綁架了
    比如:在坐公交的時候,沒有給身邊的老大爺讓座,然後就被指指點點,被罵沒教養在等外賣的時候,因為外賣晚點,打個電話催一下,結果卻換來身邊人的一句,人家也不容易多體諒體諒,在醫院看病的時候,一個婦女抱著個孩子,插隊到你前面,你剛想說話,人家卻回你一句
  • 為母則剛背後:生孩子冒風險,養孩子耗精力,教孩子落埋怨
    如果把孕育新生命的能力算作特殊能力,那麼大自然選擇女性繼承這種特殊能力,是恩賜還是意欲懲罰呢?「為母則剛」是溢美之詞?以前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現在一手抱娃另一手還能提著東西上樓;經常草草吃一頓飯可以頂一天……為母則剛似乎成了對媽媽們的讚譽之詞
  • 中青報:「道德綁架」實質上是一種道德衝突
    原標題:「道德綁架」實質上是一種道德衝突   道德標尺是模糊的,不同人對道德的運用也不同。一個群體聲嘶力竭地主張某種道德,另一個群體可能就覺得自己被「綁架」了。   這幾天,題為《阿姨,對不起,我不能給你讓座》的視頻火了,這段視頻由幾個小片段串聯起來,喊出了「拒絕道德綁架」的口號。視頻中「最煩非讓人喝的酒桌文化」「最怕逼著我讓座的阿姨」「最怕不管熊孩子的家長」等橋段,因為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親身經歷,所以引發了大量網友的共鳴。   很多人對「道德綁架」深惡痛絕,但是,究竟什麼是「道德綁架」呢?
  • 女性原本柔弱,為母則剛
    【感謝諸位在茫茫文海中看到並且閱讀這篇文章,本文為作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抄襲,侵權必究】原來,炎熱的夏天也有這麼清涼的時候陰雨連綿了幾天我在這天氣變換之中倘若當時的我能明白……我應該做的正確的事是去藥店為我媽包點特效藥而不是沒有意義的勸說,還帶有僥倖的祈禱「睡一覺能好起來的」心理。
  • 素質和道德很重要,可是請不要道德綁架!
    很多人其實都不是貪圖那些座椅,而是不好意思起身讓座而已,大部分的年輕人,特別是年紀小的女性。其實在公共場合裡不太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看見老人和孕婦沒座的時候,其實很多人都會主動去讓座,有些不好意思的,其實心裡也是很願意的,只是怕羞而已。
  • 37歲應採兒二胎剖腹產直播:為母則剛,其實是世上最毒的雞湯
    母子平安背後的心酸恐懼,你根本想像不到。 01 對於女性來說,最佳生育年齡是24~28歲,超過35歲,就屬於高齡產婦。 中國精神科研究協會曾做過這樣一個調查,高達80%的媽媽都曾有產後抑鬱的傾向,其中接近1/3的人被確診為產後抑鬱。
  • 《安家》被道德綁架的親情:房似錦和嚴老夫婦心地善良有錯?
    可是為什么正在熱播的《安家》電視劇裡的房似錦和嚴老夫婦卻被道德綁架折磨得如此悲哀?難道心地善良也有錯?原來比道德綁架更可怕的是親情綁架。02她(房似錦)被母親用道德綁架。這位母親枉為人母,不但沒有盡到母親的職責,還是一個典型的啃女者,當然這位母親的做法惹怒眾人。房似錦在劇中是一個果斷獨立的女強人,她滿身的智慧,把工作做到極致,可是太善良的她最終被親情所綁架。有時候太善良難道是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