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來自不同製藥公司的多款疫苗研發成形,「明年接種」成了全球深受疫情肆虐之苦的人們翹首期盼的頭等大事。然而,有分析指出,「疫苗霸權」的作祟讓事情並不像憧憬中的那麼樂觀,很多國家可能會陷入「沒錢買」或者「有錢也買不到」的困頓中。在這方面,飽受美國制裁之苦的伊朗首當其衝。
伊朗:「應該咒罵川普一百遍」
自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發以來,伊朗一直是中東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目前已有100多萬人感染、約5萬人死亡。而比疫情更嚴重的恐怕是無力應對疫情。
自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之後,川普政府下令對伊朗的銀行業、石油天然氣行業實施制裁。儘管美國宣稱醫藥等人道主義物資不在制裁範圍之內,然而貿易制裁使得別國的銀行、企業因害怕受到美國政府懲罰而不願與伊朗合作。此外,由於被移出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國際資金清算系統),伊朗在國際支付上也遇到困難。
據美聯社報導,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9日稱,美國的制裁讓伊朗難以從國外購買所需的醫療物資,包括新冠肺炎疫苗,而這些物資對於疫情肆虐的中東非常重要。
魯哈尼指出,伊朗現在即使是最簡單的進口醫藥的交易都變得極其困難,轉帳支付周期可能會長達「數周」。
魯哈尼:「伊朗人民應該清楚,無論我們想做什麼,進口藥品也好,進口醫療器械或疫苗也好,川普政府都給我們製造了太多的麻煩。本來很簡單的一件事,打個電話,發條信息,很快就能完成的交易,我們都得花上幾周或幾個月,全國齊心協力地把錢從一個地方轉到另一個地方,就為了買藥。白宮那夥人的邪惡任期已經沒剩幾天了,卻依然充滿惡意。」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對伊朗銀行系統的制裁是華盛頓迄今最嚴厲的制裁,這增加了層層的環節,使人道主義和醫療物資的獲得十分複雜。
全球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發言人說,除了法律問題之外,金融公司和其他企業也不願與伊朗合作,「可能需要兩到三倍的時間」才能完成交易。分析人士表示,除非這些限制被取消,否則伊朗在獲取疫苗方面可能面臨更危險的延遲和進一步的阻礙。
「美國優先」進一步放大疫苗霸權
伊朗主要是因為美國的制裁措施而難以獲得疫苗,可許多並未受到制裁的國家同樣面臨著沒有疫苗可用的困境。
半島電視臺報導了菲律賓人薩爾瓦多的窘境。薩爾瓦多一家人住在馬尼拉的帕亞塔斯村,這是該市最貧窮的社區之一,也是菲律賓的疫情中心之一。儘管有報導稱,菲律賓明年年初將會有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疫苗,但薩爾瓦多不確定他的家人是否真的能獲得這些疫苗。
薩爾瓦多:「你知道嗎,這段時間裡我甚至沒有接到任何現金的援助,所以我根本不覺得我們會得到疫苗。我只是擔心我的孩子,他是我唯一在乎的。」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來自「人民疫苗聯盟」的調查顯示,在全世界67個較貧窮的國家中,每10人中只有一人有望在2021年年底之前接種疫苗。而這些國家的疫情不結束,其醫療系統就將持續承受巨大壓力,導致非新冠肺炎病患得不到正常救治,從而造成更多的生命逝去。
而另一方面,發達國家的疫苗囤積行動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根據美國杜克大學的數據,疫苗還沒面世,就已被各國預購了96億劑,平均來看每人似乎可分得超過1劑,但實際上多數都被發達國家搶先訂購了。
英國廣播公司(BBC)引用數據稱,即使富裕國家的人口約佔世界總人口的14% ,但他們已擁有或將擁有的新冠肺炎疫苗數量卻佔了全球的一半以上。
在這些囤積疫苗的發達國家中,美國又成了最引人注目的「榜樣」。美國總統川普8日籤署了「讓美國人優先獲得疫苗」的行政令,並稱「這項行政令將確保美國政府在將疫苗送往其他國家之前,優先將疫苗發放給美國公民,然後我們將與全球其他國家進行合作」。
△川普8日籤署行政令,優先為美國人分發新冠疫苗
美國的這個行為也引發了輿論廣泛不滿。美國獨立媒體「共同夢想」網站稱,川普下令優先讓美國人獲得疫苗是一個「錯誤選擇」。
《華爾街日報》9日引用知情人士的話稱,美國政府已經籤訂了購買30億劑共6種不同疫苗的合同,還在討論增加其他疫苗的訂單。這意味著美國即將成為繼英國之後,第二個大規模接種輝瑞疫苗的國家。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FDA)10日完成了對輝瑞公司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
國際疫苗監督機構對西方國家將疫苗資源搶購一空的現狀表示無奈。一名國際組織負責人史蒂夫·考克伯恩(Steve Cockburn)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時表示,這些富裕國家買斷世界上絕大多數疫苗供應的做法,完全違反了人權義務。由此可見,西方國家口中所謂的「平等和人權」,也不過是隱藏他們自私和貪婪的華麗外表罷了。
重點關注美國政治新聞的媒體「點名」( Roll Call)網站8日刊文指出,這不是川普第一次祭出「美國優先」的政策了,但該政策未必會有助於美國抗擊疫情。文章援引美國疫苗專家、前FDA官員的話表示,該行政命令傳達的信息太「極端」了,美國此舉更像是貿易保護主義,而非從公共健康角度出發。
此外,文章還援引全球衛生專家的話表示,「美國優先」的信息在一場容易跨越國界的疾病大流行中起到了反作用。倡導在全球範圍內獲得更多疫苗技術的人士將這種立場描述為「疫苗民族主義」。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 高晨晨
流程編輯 劉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