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六院精神科馬弘:不要把我們的孩子逼上絕路

2020-12-20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搜狐健康】 最近接診的幾位患者,讓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精神科馬弘主任醫師的心情久久難以平復。明明是朝氣蓬勃的年紀,卻身心靈「傷痕累累」,一處處觸目驚心的自傷疤痕、一個個自殺計劃甚至險些實施的行為,讓馬弘醫生在診療過程中充滿後怕和憂慮。      

○ 文 / 幹玎竹 編 / 袁月

2月27日下午,馬弘接診了一位絕望的年輕人,在門診諮詢的過程中,年輕人暴露了自己服毒自殺的計劃。馬弘不停地運用專業素養和愛心感動了Ta,打消了Ta的自殺企圖。第二天,Ta又來到了馬弘的門診。這次,Ta把一小瓶準備好自殺的藥品交給馬弘。

馬弘說,每次接診完這樣年輕無助的患者,她就會很生氣,生家長的氣、生教育部門的氣、生媒體平臺的氣……每一個絕望的年輕人周圍,都有一群失職的人。

馬弘告訴搜狐健康記者,為了孩子的健康,為了祖國的未來,這幾件事情,希望全社會都重視起來。

不想把孩子逼上絕路,家長需要做什麼?

1.和孩子做朋友,做朋友!陪伴成長!陪他們玩!不要只做提款機!

2.自己努力做個好人,正派人!不能給孩子樹立不好的榜樣,你不讓孩子學的壞毛病自己首先不能有。

3.不準孩子欺負別人家的孩子。

4.發現孩子可能受了欺負要及時幫助他們,不要指責孩子。

5.學習成績不是唯一標準!上大學不是唯一出路!

6.鼓勵孩子運動。

7.做一個肯花時間聽孩子說話的父母。

不想把孩子逼上絕路,學校需要做什麼?

1 不能把考上好的學校(初中、高中和大學)作為目標,受教育是個過程,是健康成長的手段,手段不能目的化!不要讓學生建立「成績不好=人生無望」的概念。

2 比具體教學內容更重要的是,教育學生有理想有追求有興趣愛好有運動習慣,同時又能直面困難和敢於求助。

不想把孩子逼上絕路,媒體需要做什麼?

1 不要過度傳播放那些「聚會上工裝出席被嘲笑,結果竟是巨富總裁」所謂打臉視頻和「霸道總裁愛上我」的瑪麗蘇作品。讓孩子們知道金錢地位外貌不是受尊敬、被喜愛的唯一砝碼。

2 不要在科學家或著名工匠去世時才宣傳,要讓孩子們知道人生努力追求是有意義的。成功是多元化的,關愛他人,奮鬥的生命才有意義。

基於看病經驗,馬弘也希望成年人儘量做到:

1 別去示好(撩撥,勾引)有家室的人,替人家的孩子想想。

2 別老喊有家室的人出來喝酒聚餐,讓他們回家吃晚飯。

3 別總讓你的員工周末加班或出差,讓他們呆在家裡。

4 別說工作忙,掙錢也是為家人。孩子更需要父母。


相關焦點

  • 北大六院召開社會監督員座談會
    為加強社會監督,提高責任意識,從而進一步推進醫院發展,2014年3月25日下午,北大六院在行政一樓會議室組織召開社會監督員座談會,會議由北大六院黨委書記王向群主持。北大六院院長陸林,副院長董問天、郭延慶,副書記劉靖,院長助理原巖波,黨院辦主任張霞參加會議。北大六院自去年8月份起,聘用7位來自社會各界的人士為監督員,聘期三年。
  • 控制與反控制 | 我們是怎麼把孩子一步一步逼上絕路的?
    我看沒這麼簡單,今天,我來為孩子們正名,看看我們是怎麼一步一步把孩子逼上絕路的。而當孩子抗拒的時候,她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分析,直到孩子精疲力盡,不得已藏起「自我意志」,然後從思想上屈服,從行為上服從,才算完。孩子一開始比較配合,也很容易被說服,一步一步順著要求做,反反覆覆不斷隱藏自己,不斷調整自己。但隨著孩子長大,她的「自我意志」也越來越強大,要壓制這種自我意志慢慢變得不可能,孩子的表現就是經常莫名其妙的發脾氣,煩躁,大哭。
  • 孩子摔東西時,媽媽這樣做是把他往絕路上逼,別再做了
    導讀:孩子摔東西時,媽媽這樣做是把他往絕路上逼,別再做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摔東西時,媽媽這樣做是把他往絕路上逼,別再做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成績差是遺傳的嗎?李玫瑾提醒:父母不要成為孩子的絕路!
    導語:孩子成績差是遺傳的嗎?李玫瑾提醒:父母不要成為孩子的絕路!在某個育兒節目裡,有嘉賓說自己和老婆不是學霸,女兒的成績也很差,班裡倒數的那種,他提出疑問,孩子的成績是遺傳的嗎?本來這位家長也覺得成績差沒什麼,孩子能快快樂樂長大就行。
  • 穿透吳謝宇殺母案:把自己逼上絕路,是唯一的出路!(深度好文)
    最近「北大弒母案」再次登上各大媒體熱搜榜!悲劇已然發生,震驚!痛心!惋惜!但更值得我們反思,反思,再反思!「悲劇就是把所有美好的東西撕碎了給人看!」 ——魯迅吳謝宇從小喜愛鑽研,中考全校第一,高考通過北大自主招生成為北大學子,直至GRE(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進入全球前五十名,獎學金不斷,一路長紅,被同學譽為「學霸」、「學神」。
  • 是什麼把億萬富翁周成海,逼上了絕路?
    如果不是和白靜結婚的話,或者他現在和前妻一家三口相處融洽,帶上自己的老母親和家人一起到處開心快樂地暢遊,兒子如今也成年,自己也可以安心地享樂。只是他最後選擇了白靜,從此他的人生軌跡開近一條絕路。是什麼把億萬富翁周成海,逼上了絕路?是他遇見錯誤的人,讓自己悔恨一生。
  •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代表團訪問北大六院
    2019年1月9日上午,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生物、醫學與健康學院副院長Nigel Hooper教授一行五人來北大六院訪問交流,並在行政樓一層會議室舉行了座談。北大六院院長陸林會見了代表團並主持座談會。
  • 北大六院舉辦精神病理學與臨床思維論壇
    2015年11月13日,北大六院教育處在門診五樓正誼廳舉辦了精神病理學與臨床思維論壇,本次論壇的主題為「老林雜談」。主講人為北大六院特診科林凱醫生。北大六院臨床醫生、研究生、規範化培訓住院醫師及進修醫生參加了本次論壇的學習和討論。睡眠醫學科孫偉醫生主持此次論壇。
  • 北大六院醫生被砍 誰來保障精神科醫護安全
    3月7日中午,有網友發微博稱:北京大學第六醫院(以下簡稱「北大六院」)門診部副主任黃劍大夫,在門診診室內,被一名候診患者用錘子砸傷頭枕部,現正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以下簡稱「北醫三院」)急診室搶救。這一消息在微博、微信上被網友大量轉發,不少轉發者都是經過身份認證的醫生,他們對此事均表示憤慨。健康界第一時間向北大六院核實消息,一位知情的工作人員告訴健康界,3月7日上午,該院黃劍大夫確實遭到一名候診患者的襲擊,目前正在北醫三院搶救,對於患者是否是精神病人,目前沒有確診,還不清楚。
  • 北大六院召開2018年度科研表彰會暨第十二屆學術年會
    此次會議得到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北大六院院長陸林院士,黨委書記王向群,副院長嶽偉華、張霞,黨委副書記劉靖出席,會議由科研處處長陳冬雪主持。陸林對各位嘉賓一直以來對北大六院科研工作的支持表達了誠摯的謝意。他指出,過去一年北大六院科研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未來我們仍需繼續努力,力爭建成國家精神醫學中心,為北大醫學和北京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添磚加瓦,引領全國精神衛生事業發展,這也是我們科研工作發展的意義所在。嶽偉華對北大六院2018年度科研工作進行了總結。
  • 北大六院與墨爾本大學、北大醫療產業集團就開發精神病學高級培訓...
    2016年4月5日下午,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墨爾本大學精神病學系和北大醫療產業集團「精神病學高級培訓課程開發三方合作備忘錄」籤約儀式在北大六院舉行。北大六院院長陸林、副院長郭延慶、副院長嶽偉華、主任黨院辦張霞、教育處副處長唐妮,和來自墨爾本大學精神病學系的系主任Ian Everall教授、David Israel教授、Chee Ng教授、Julia Fraser女士和李粵女士,以及北大醫療產業集團腦健康產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磊、總經理助理於姝、陳小燕女士和王琳女士共同見證三方合作備忘錄的籤署。
  • 萬物有靈且美:別讓生活殘酷,將你逼上絕路
    別讓生活殘酷,將你逼上絕路梁詠琪《凹凸》的歌詞這樣寫:你說你很孤獨,日子過得很辛苦,想走的路還是有點凹凸......別讓生活殘酷把你逼上絕路。00後面臨著升學、擇業、規劃的選擇期;90後面對著工作、成家立業、辛苦打拼的尷尬;80後面對著撫養孩子,贍養父母,負責生計的生活重擔;70後承擔著生活、子女
  • 北大六院原綜合三科主任張大榮任怡寧醫院院長
    2016年4月11日,健康界從溫州康寧醫院股份有限公司公共關係總監張錫林處獲悉,北大六院原綜合三科主任、我國治療「厭食症」首批頂級專家張大榮教授正式擔任北京怡寧醫院院長一職。據悉,北京怡寧醫院是溫州康寧醫院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創辦的高端心理精神衛生醫療機構,張錫林表示,正式任命於今年3月12日起生效。
  • 孩子摔東西時,媽媽這樣做是把他往絕路上逼,別再做了
    現在一提到管教孩子,想必很多媽媽都要犯頭疼病了,孩子好的時候是很乖巧的,但是淘氣的時候簡直能把人給氣死。媽媽有時候也不知道要怎麼管教他們。特別是在孩子發脾氣摔東西的時候,罵他兩句他也不聽,簡直是油鹽不進。媽媽也犯愁。然而,如何管教孩子也是講究一定方式方法的。在孩子摔東西時,媽媽這樣做是把他往絕路上逼,別再做了。
  • 網課把親子關係「逼上絕路」:孩子,讀書苦一時,不讀書苦一輩子
    這段時間孩子在家上網課,已經把我們的親子關係「逼上絕路」:神獸要出籠,爸媽要歸西……無比貼切的描述。面對隨時想逃離上網課的孩子,做父母的只能咬牙堅持。但是,再苦再累,我們還是會逼你讀書的。中國的疫情剛剛有所緩解,國外卻是大爆發。很慶幸我們活在中國,國家全力救治每一個人,但是你知道國外是什麼一個情況嗎?高額的醫療費用,多數國家只有有條件的人才能得到治療,而窮人基本上得不到保障。
  • 北大六院舉辦認知障礙社區防治與照護工作研討會暨首都臨床特色...
    北京市科委生物醫藥處處長曹巍、北京市衛生計生委科教處王馮彬、北大六院黨委書記王向群主任醫師出席本次會議並致辭。北京市科技獎勵辦公室主任崔玉琴,科委生物醫藥處王岱娟,北大六院院長助理、海澱區衛生計生委主任助理原巖波主任醫師,房山區衛計委副主任張文豔,海澱區精神衛生防治院院長李文秀,豐臺區鐵營醫院院長孫培雲,朝陽區第三醫院副院長馬萬欣,北大六院臨床研究室主任、痴呆社區篩查與居家照料輔導技術推廣工作負責人王華麗教授以及來自海澱區、朝陽區、豐臺區、房山區等地推廣基地和基層衛生機構的近百名代表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 三級醫院患者滿意度調查:北大六院等名列後三位
    北京市衛生局一項調查顯示:50家三級醫院平均滿意度為97.6%,患者滿意度排名最後的三家醫院是北大六院、天壇醫院、人民醫院。   中新網11月17日電 北京市衛生局一項調查顯示:50家三級醫院平均滿意度為97.6%,患者滿意度排名最後的三家醫院是北大六院
  • 馬雲開啟賣車新模式,日均銷量破萬,4S店:要逼上絕路?
    導讀:馬雲開啟賣車新模式,日均銷量破萬,4S店:要逼上絕路?文|農民伯伯的百家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汽車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馬雲開啟賣車新模式,日均銷量破萬,4S店:要逼上絕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北大六院心理科專家要來市立三院坐診 時間為11月30日,患者可提前...
    此次北大六院心理科專家來院坐診的診治範圍包括焦慮症、抑鬱症、失眠等相關心理疾病,要求患者年齡在15周歲以上,限號數量10個,請患者提前預約,不要錯過最佳治療時機。董問天是主任醫師,精神衛生系博士,博士研究方向為腦影像學。近5年來,他採用近紅外光學成像、腦電和人工智慧技術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患者的腦功能進行研究,發表了多篇論文。
  • 北大六院兒童病房
    本期《尋醫》記者走進北大六院兒童病房,在這裡,記者見證了溫馨的病房環境和醫護人員專業的護理素養。  【權威檔案】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兒童病房  成立於1992年,是全國最早收治各種精神及心理障礙兒童少年的專科病房之一,是該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現設床位40張,年收治患兒400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