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搜狐健康】 最近接診的幾位患者,讓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精神科馬弘主任醫師的心情久久難以平復。明明是朝氣蓬勃的年紀,卻身心靈「傷痕累累」,一處處觸目驚心的自傷疤痕、一個個自殺計劃甚至險些實施的行為,讓馬弘醫生在診療過程中充滿後怕和憂慮。
○ 文 / 幹玎竹 編 / 袁月
2月27日下午,馬弘接診了一位絕望的年輕人,在門診諮詢的過程中,年輕人暴露了自己服毒自殺的計劃。馬弘不停地運用專業素養和愛心感動了Ta,打消了Ta的自殺企圖。第二天,Ta又來到了馬弘的門診。這次,Ta把一小瓶準備好自殺的藥品交給馬弘。
馬弘說,每次接診完這樣年輕無助的患者,她就會很生氣,生家長的氣、生教育部門的氣、生媒體平臺的氣……每一個絕望的年輕人周圍,都有一群失職的人。
馬弘告訴搜狐健康記者,為了孩子的健康,為了祖國的未來,這幾件事情,希望全社會都重視起來。
不想把孩子逼上絕路,家長需要做什麼?
1.和孩子做朋友,做朋友!陪伴成長!陪他們玩!不要只做提款機!
2.自己努力做個好人,正派人!不能給孩子樹立不好的榜樣,你不讓孩子學的壞毛病自己首先不能有。
3.不準孩子欺負別人家的孩子。
4.發現孩子可能受了欺負要及時幫助他們,不要指責孩子。
5.學習成績不是唯一標準!上大學不是唯一出路!
6.鼓勵孩子運動。
7.做一個肯花時間聽孩子說話的父母。
不想把孩子逼上絕路,學校需要做什麼?
1 不能把考上好的學校(初中、高中和大學)作為目標,受教育是個過程,是健康成長的手段,手段不能目的化!不要讓學生建立「成績不好=人生無望」的概念。
2 比具體教學內容更重要的是,教育學生有理想有追求有興趣愛好有運動習慣,同時又能直面困難和敢於求助。
不想把孩子逼上絕路,媒體需要做什麼?
1 不要過度傳播放那些「聚會上工裝出席被嘲笑,結果竟是巨富總裁」所謂打臉視頻和「霸道總裁愛上我」的瑪麗蘇作品。讓孩子們知道金錢地位外貌不是受尊敬、被喜愛的唯一砝碼。
2 不要在科學家或著名工匠去世時才宣傳,要讓孩子們知道人生努力追求是有意義的。成功是多元化的,關愛他人,奮鬥的生命才有意義。
基於看病經驗,馬弘也希望成年人儘量做到:
1 別去示好(撩撥,勾引)有家室的人,替人家的孩子想想。
2 別老喊有家室的人出來喝酒聚餐,讓他們回家吃晚飯。
3 別總讓你的員工周末加班或出差,讓他們呆在家裡。
4 別說工作忙,掙錢也是為家人。孩子更需要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