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摔東西時,媽媽這樣做是把他往絕路上逼,別再做了

2021-03-04 小穎家家說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養成了動不動就摔東西的習慣,他的玩具,遙控器都被他摔壞過。昨天,他甚至把一個杯子給摔到了地上,幸好是杯子是塑料的,否則還不知道會有什麼後果。不過這也把我給惹火了,罰他去面壁反省半小時。

現在一提到管教孩子,想必很多媽媽都要犯頭疼病了,孩子好的時候是很乖巧的,但是淘氣的時候簡直能把人給氣死。媽媽有時候也不知道要怎麼管教他們。特別是在孩子發脾氣摔東西的時候,罵他兩句他也不聽,簡直是油鹽不進。媽媽也犯愁。然而,如何管教孩子也是講究一定方式方法的。在孩子摔東西時,媽媽這樣做是把他往絕路上逼,別再做了。

不問清楚原因,直接「以暴制暴」

對於孩子來說,他發洩情緒的時候其實是想要獲得大人的關注,想要被安慰和關心。在他摔東西的時候也是一樣。而且這種摔東西的行為本身就屬於輕微的暴力行為,這代表孩子的情緒很激動,已經處於即將崩潰的邊緣。這時候如果媽媽不問清楚原因,直接採取「以暴制暴」的態度,把孩子給修理一頓,孩子內心的情緒就會直接崩潰,但是媽媽這個時候是毫無察覺的,只覺得孩子欠收拾,也不管孩子是何感受,不顧他的哭鬧把人給教訓一頓。想著這樣就能讓孩子改掉這個壞習慣,讓他以後再也不敢摔東西。但是,這種做法根本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反而會起到相反的效果。

孩子雖然性格單純,但是也是最容易受到影響的。對於媽媽的這種暴力的行為,他受到的觸動會很大。本來他摔東西的行為可能就是一個簡單的發洩,但是遭受到媽媽這樣的對待,沒有得到她的關心。這對於孩子來說,無疑是最大的打擊。他的心理防線一旦崩潰,內心的暴力因子就會被觸發。他的行為也會跟著變得越來越暴力。所以在這個時候,媽媽的這個行為是大錯特錯的。

要先弄清楚孩子摔東西的原因和心裡的感受,再對他進行正確的引導

孩子發脾氣摔東西總要有一個理由,他可能是受了什麼委屈,或者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才可最需要的是媽媽的安慰和關心,不是暴力的對待。所以,在這個時候媽媽就要壓住自己的脾氣,好好的和孩子交流,詢問他這樣做的原因,對症下藥,不能不分重點就打孩子。了解了原因,平復了孩子的情緒之後,再對他說摔東西是不對的,對他進行正確的引導,這時候孩子更能夠接受,避免讓孩子成為暴力狂,將來走上彎路。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點擊下方連結獲取更多資訊!!!!!!

過來人親歷:想要晚年過得舒坦,養兒防老不可靠,養老防兒是正道

女兒找對象結婚,這位爸爸只有兩個要求,真的很有遠見

晚年過得舒坦的老人,大都有自私和貪財的特徵,很有道理

相關焦點

  • 孩子摔東西時,媽媽這樣做是把他往絕路上逼,別再做了
    導讀:孩子摔東西時,媽媽這樣做是把他往絕路上逼,別再做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摔東西時,媽媽這樣做是把他往絕路上逼,別再做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北大六院精神科馬弘:不要把我們的孩子逼上絕路
    馬弘告訴搜狐健康記者,為了孩子的健康,為了祖國的未來,這幾件事情,希望全社會都重視起來。不想把孩子逼上絕路,家長需要做什麼?1.和孩子做朋友,做朋友!陪伴成長!陪他們玩!不要只做提款機!2.自己努力做個好人,正派人!不能給孩子樹立不好的榜樣,你不讓孩子學的壞毛病自己首先不能有。3.不準孩子欺負別人家的孩子。4.發現孩子可能受了欺負要及時幫助他們,不要指責孩子。5.學習成績不是唯一標準!上大學不是唯一出路!6.鼓勵孩子運動。7.做一個肯花時間聽孩子說話的父母。
  • 孩子發脾氣愛摔東西,打罵不管用,聰明媽媽這麼做一招「治服」
    看到有位媽媽分享的方法,她說自己家孩子也有發脾氣亂摔東西的毛病,小時候就是批評教育,但當大一點後,發現說教對孩子並沒有什麼效果,她想到一個懲治孩子的辦法,那就是孩子發脾氣可以,摔壞了什麼東西,就要進行照價賠償。那可能有家長會說,孩子沒錢怎麼賠償呀?
  • 是什麼把億萬富翁周成海,逼上了絕路?
    只是他最後選擇了白靜,從此他的人生軌跡開近一條絕路。是什麼把億萬富翁周成海,逼上了絕路?是他遇見錯誤的人,讓自己悔恨一生。錯誤的開始周成海和大律師前妻李某婚後生活美滿,還有一個乖巧的兒子。周成海本是一個孝子,最聽媽媽的話,可此時的他被愛情衝昏了頭腦,顧不得媽媽苦口婆心地勸說,親手毀了一個家。他腦海中只有一個人,那就是他心愛的女子白靜,他將白靜扶正,為的是要給白靜一個名分。白靜愛周成海嗎?
  • 控制與反控制 | 我們是怎麼把孩子一步一步逼上絕路的?
    我看沒這麼簡單,今天,我來為孩子們正名,看看我們是怎麼一步一步把孩子逼上絕路的。而當孩子抗拒的時候,她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分析,直到孩子精疲力盡,不得已藏起「自我意志」,然後從思想上屈服,從行為上服從,才算完。孩子一開始比較配合,也很容易被說服,一步一步順著要求做,反反覆覆不斷隱藏自己,不斷調整自己。但隨著孩子長大,她的「自我意志」也越來越強大,要壓制這種自我意志慢慢變得不可能,孩子的表現就是經常莫名其妙的發脾氣,煩躁,大哭。
  • 萬物有靈且美:別讓生活殘酷,將你逼上絕路
    別讓生活殘酷,將你逼上絕路梁詠琪《凹凸》的歌詞這樣寫:你說你很孤獨,日子過得很辛苦,想走的路還是有點凹凸......別讓生活殘酷把你逼上絕路。>旅行、讀書、自我成長是風景; 行走、運動、美食是風景; 做一切愛做的事亦是風景。
  • 事不如意,降格以求,不把自己往絕路上逼,也是一種智慧
    能上這樣的好學校,在我們這裡都要接近600分才行。能在這樣的好學校讀書並且讀研,說明自身也是非常優秀的,是什麼導致讓她萬念俱灰?是自身原因還是其他原因?致使一個花樣年華的人走上了不歸路?把無盡的悲傷留給了生她養她父母?
  • 3歲前,別逼孩子做這6件事
    圖片來源:站酷網所以在孩子3歲前,這6件事千萬別逼孩子做。家長覺得很丟人,用了很多辦法想要逼孩子分享玩具,但都不奏效。其實,這樣的情況對三歲的孩子來說,再正常不過了。在孩子3歲前,我們要做的是:媽媽應該尊重寶寶自我意識發展特定時期的這個表現,承認一些東西的確是寶寶的,讓他感到安全。
  • 孩子發脾氣摔東西,這麼做,比你吼一千句有用
    一生氣,就拿東西往地上砸,砸完了,還蹬著眼睛挑釁的看著你。如果不理他,他撿起來再砸一遍。這孩子平時知道砸東西是不對的,不會砸東西取樂。但是一生氣就會有這種行為,而且拒不認錯,不知道怎麼教育好了。看著熊孩子故意不停砸東西給你看,是不是會氣的七竅生煙啊?那就對了,孩子的目的成功達成了。
  • 任何時候,別逼孩子做這三件事
    任何時候,別逼孩子做這三件事:01不要逼孩子勇敢媽媽帶著4歲兒子去樂園滑滑梯,滑梯很高,兒子不敢往下滑。我鄰居的孩子6歲時特別怕黑,晚上上廁所必須陪同。後來媽媽給他買了可調節亮度的檯燈,慢慢地把光調小,再加上繪本故事慢慢引導,後來對黑暗的恐懼也煙消雲散了。
  • 3歲前,千萬別逼孩子做這4件事
    傍晚回家,路過小區的中心花園,在拐角處,撞到一個正歇斯底裡訓斥孩子的媽媽。小男孩也就3、4歲的模樣,可能已經受了委屈,啜泣不止,可一旁的媽媽卻越說越憤怒。「你給我把手伸出來,往我身上打,使勁打啊!」孩子哭著喊不要,可做媽的,依然咆哮著拽住孩子的拳頭就往自己身上砸。
  • 孩子為什麼會摔東西、打人、發脾氣?這樣做讓他學會正確表達需求
    我很困惑,後來經過一位在育兒專家的指點,我才意識到自己整天忙於工作,沒有給孩子足夠的陪伴時間,孩子這是在發洩心中的不滿、委屈。所以,從那以後我會把家務放一放,晚上陪孩子看繪本、講故事,周末帶他去公園、遊樂場、爬山,儘可能多給他些陪伴,孩子之後就很少有摔東西發洩的行為了。
  • 3歲孩子不買東西直接摔地上,媽媽的處理方法,值得父母學習
    案例麗麗帶著3歲的孩子去逛商場,兩人本很開心的在逛,孩子拉著麗麗的手要去玩具店。一進門孩子便拿起一個玩具飛機要媽媽給他買。麗麗很溫柔的告訴孩子家裡有同樣的玩具飛機了,這個就不買了。誰知孩子一聽媽媽說不給買了就把手裡的東西直接摔地上。
  • 8歲前,有4件事千萬別逼孩子去做
    孩子8歲前,千萬別逼他做這4件事:>逼孩子勇敢記得兒子5歲時,下雨天出門總是很緊張,死死拽著我的胳膊……我知道他是因為害怕踩到蝸牛。「媽媽也有害怕的動物?」我讓他猜,他一連猜了很多個,老虎、獅子、蛇……後來我告訴他,是青蛙。他聽了哈哈大笑,「媽媽怎麼會害怕青蛙呢?哈哈哈哈哈……我不怕,我來保護你!」用這種方式,他明白了每個人都有自己害怕的東西,大人也一樣,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需要難為情。
  • 穿透吳謝宇殺母案:把自己逼上絕路,是唯一的出路!(深度好文)
    關注【實戰家庭教育】做智慧父母!最近「北大弒母案」再次登上各大媒體熱搜榜!悲劇已然發生,震驚!痛心!惋惜!但更值得我們反思,反思,再反思!「悲劇就是把所有美好的東西撕碎了給人看!」在很多父母眼中,成績優秀可以掩蓋所有缺點,而吳謝宇不是這樣,他學習優秀又自律,生活上陽光而有禮貌,即便是節日的簡訊都要一個一個發,而不是群發,一位父親生前好友沈之回憶起簡訊內容:「叔叔,謝謝你對我的關心,節日快樂!每年都有,每個節日都有。」不僅對長輩,對同學也是如此。用吳謝宇一位老師的話評價:「他最大的缺點,就是似乎沒有缺點。」
  • 3歲前,父母千萬別逼孩子做這5件事
    3歲前,這5件事千萬別逼孩子做。爸爸始終認為男孩子就是要練膽量,所以經常像這樣逼著孩子去面對那些他恐懼的事物,媽媽看到孩子害怕又捨不得,不知道如何是好。以前有個說法:耗子陪貓睡覺,練膽子。閨蜜就曾遇到過這樣的難題,孩子哭鬧著也要和媽媽一起,結果只能是每次孩子睡著了,把孩子抱去小屋,可是半夜孩子醒了之後,往往哭得更兇。
  • 寶寶摔下床,不要立刻抱起!最好這樣做
    不少家庭都有寶寶掉床的經歷,寶寶摔下床,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馬上衝過去把寶寶抱起來。這動作確實是關心和疼愛寶寶的表現,但這樣的關心和疼愛方式,有可能害了寶寶。為什麼呢?難道寶寶摔下床還不能把他抱起來?不,不是不能抱,是不能太著急抱起。那麼,寶寶不小心從床上摔下來,家長該怎麼做呢?
  • 2歲前別逼孩子做這6件事,留下的心理陰影,影響孩子一輩子
    懂事的孩子,其實不是他自己。如果家長過於主觀,對孩子需求刻意壓制甚至忽視,就會讓孩子產生懷疑:是不是爸爸媽媽不愛他才會這麼做。臨床心理學家Dr.Jonice Webb曾經提出過一個概念叫做「童年期情感忽視」。
  • 8歲前,千萬別逼孩子做這4件事,否則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朋友每次看他這樣,就氣不打一處來,「蟲子才多大,能吃了你?」,逼他長大,逼他懂事,卻忽略了他還只是一個孩子,有自己的成長曆程。孩子8歲前,千萬別逼他做這4件事:「我害怕」時,我們應該怎麼做?,在「家長千萬別做的10件事」裡,提出的第一條就是:不要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
  • 這三碗「毒雞湯」不知道毀了多少孩子,哪怕再疼愛孩子也別這樣做
    在一家餐館裡,有一個七八歲的孩子亂跑亂撞,一服務員提醒家長別讓孩子這樣亂跑,以免摔倒或燙傷。這樣做的父母,該醒醒了!法國教育家盧梭曾說:&34;人人都想孩子生活幸福,無憂無慮,然而溺愛和縱容,最終會&34;孩子一生。自由永遠是和規則相伴隨的,釋放孩子天性一定要建立在遵守相應規則的前提之下才行。孩子該管教的時候,就管教,千萬別手軟。否則,等他長大了再來管教就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