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存在一種痛,它大多和你的老朋友——月經攜手而來,它可以是鈍鈍的脹痛。
有時漲得感覺隨時要爆掉了!
可以是尖銳的刺痛
難道我的熊熊受到容嬤嬤的詛咒?!
可以是隱隱作痛,轉移一下注意力可能就不會感覺到它。它也可以痛得相當囂張,甚至放射到咯吱窩、肩背甚至整隻手,讓你抬個手都齜牙咧嘴;那就是本期主角,讓人又愛又恨的——乳房痛Mastalgia.
01
乳房痛到底是個什麼病?
乳房痛嚴格說來還真不是病,而是一種症狀。
讓人恨的是,門診很多就診者都是因乳房痛而來,多達70%女性在一生中會經歷乳房痛。那麼多姐妹為之痛苦煩惱,林醫生也往往會說:「沒事,年齡大了痛就會減輕,我也是過來人~_~......」
讓人恨不起來的是,它多發於年輕女性,有很多女性在閉經後,這個症狀就隨之消失了。
其中大部分(約2/3)的乳房痛屬於周期性疼痛,在年輕女性中常見。它一般在月經來潮前1周發生,並隨著月經到來而消失;通常為雙側瀰漫性酸痛,伴沉重感,定位常不清晰,但乳房外上象限的疼痛最為嚴重。
餘下小部分的乳房痛則是非周期性的,大多發生在40歲以上的女性中。而且其中一部分乳房疼痛實際上是來源於乳房外的牽涉痛,例如胸壁疼痛、脊柱或脊柱旁問題。
還有創傷或創傷引起的脂肪壞死導致的胸壁疼痛,肋軟骨炎及肋間神經痛,以及潛在的胸膜炎病變,這些都可出現類似於良性乳房疾病引起的疼痛。
02
乳房痛和癌症有關係嗎?
先說結論:單純的乳腺疼痛與乳腺癌風險及病理改變幾乎沒有相關性!那為什麼我們會讀到一些與乳房痛相關的聳人聽聞的新聞呢?例如:
乳腺癌的情況更多的是和乳房痛同時存在,甚至被疼痛掩蓋的乳腺腫塊、乳頭溢液、或乳頭凹陷等異常情況引起的。
所以對乳房痛,我們應該在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不過度緊張,也不對異常情況視而不見,諱疾忌醫。
03
如何解決乳房痛?
一天某位姐妹突發奇想跑來問我:「既然經痛是痛,乳房痛也是痛,而且都和月經周期相關,那我像對付經痛一樣吃芬必得、喝紅糖水外加保暖不就能解決乳腺疼痛嗎?」
很有道理的亞子??經痛是由於局部前列腺素大量釋放引起的疼痛,而nsaids類藥物(如芬必得、西樂葆等)可以阻斷前列腺素的合成,從而阻止經痛的發生(所以經痛最好提前吃止痛藥,痛起來再吃的話前列腺素已經生成了,止痛效果就不好了)。
紅糖水的話......就挺好喝的。雖然乳痛症發生機制尚不明確,還是有辦法去處理和緩解的:
01
對年輕女性朋友的建議:
建立良好生活方式,保持身心愉悅
乳腺是個內分泌器官,熬夜、壓力、焦慮等都容易引起神經內分泌的紊亂,引起乳房疼痛。所以我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健康生活,身心愉悅~
男士們也應該特別呵護這段時間尤其敏感脆弱的女孩紙吖,不要掉入【女孩紙乳腺痛男性朋友不以為然/「多喝熱水」女孩紙更加生氣乳房更痛了】的惡性循環裡。
這段時間仍然可以保持適量的較為舒緩的運動(例如瑜伽),保證規律睡眠,整體狀態好了,疼痛也就自然而然地少了。
而飲食方面,有研究表明低脂肪(脂肪供能只佔總熱量的15%)高複合碳水化合物(主食裡加入適量的粗糧)的飲食對緩解乳房疼痛有效。戒菸也可能會減少乳房痛。
還有不要去資質不明的診所或美容院進行按摩噢!
02
對40歲以上女性朋友的建議:
還要注意排除乳房外疾病
上文提到,40歲以上的女性除了要注意排除伴隨甚至被乳房痛掩蓋的乳房疾病外,還要關注「乳房痛」可能是由乳房外的情況引起的。
部分持續性疼痛,如肋軟骨炎,表現為乳房內側(實際上是肋骨和胸骨交界處)的刺痛,按壓、活動上肢或咳嗽時疼痛更為明顯,大多可以通過休息和避免劇烈活動後自行緩解。
如胸肌勞損,主要表現也是胸部疼痛,按壓胸肌部位時疼痛明顯加劇,通常和長時間伏案活動(例如趴桌子上一加班就不知道時間的白領們)或者經常性的提重物(例如每天都要上街大量採購的媽媽們)有關,通過休息、外用藥物,恢復後堅持瑜伽等運動鍛鍊就可以大大改善了。
03
對絕經後女性朋友的建議:
尤需關注呼吸及心血管系統疾病
絕經後,隨著卵巢的退化,體內雌激素等水平慢慢下降,乳房腺體也逐漸退化,所以基本不會再出現「乳房痛」的情況了。
此時若出現胸痛,甚至逐漸加重,更需要注意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炎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房顫動等,都是必要時要及時來院處理的。
尤其是最近天氣急劇轉冷,大家更要注意保暖以及留意自己和家人的身體情況哦。
醫學指導:中山一院甲狀腺乳腺外科 林穎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甲狀腺乳腺外科副主任
中國醫藥教育學會乳腺疾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廣東省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乳腺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醫療專長:
(1)乳腺癌等惡性腫瘤的手術治療及乳房重建手術;
(2)乳腺癌的化療、靶向和內分泌等綜合性治療;
(3)乳腺各類良性疾病的診治。
文章來源:乳腺科林潁醫生
初審:林穎
審核:潘曼琪
審定發布:彭福祥
點好看,和更多人分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