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統一宇宙的弦理論如此難以驗證?

2020-12-15 遨遊世界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今天,我們來面對一個統一宇宙的理論,名為「弦理論」。在這個所謂的「萬能」理論當中,一切都可以合理的解釋,那麼它是否真的存在呢?讓我們來探索一下如何檢驗這個可能的「萬物理論」。

我們知道,在弦理論中,微小的弦取代了傳統的亞原子粒子。弦理論希望成為一個萬物統一的理論,變成一個統一的框架來解釋所有物質現象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從我們看到的宇宙到微小的粒子,從宏觀到微觀,這是一個強大的理論,如果它被解鎖,將徹底改變我們對物理世界的理解,但它從未被人們測試過。

然而,也有一些方法來探索弦理論的基礎和潛在的結果。雖然這些測試不會直接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證明弦理論,但它們將有助於支持它的論點。讓我們探索。

驗證弦理論的挑戰

不過,首先,我們必須研究為什麼弦理論如此難以驗證,其實有兩個原因。

首先弦理論的弦小得驚人,它被認為在普朗克尺度附近,只有10-34米寬,普朗克長度,為1.6×10-33釐米,這遠遠小於原子核的尺度。測量任何長度不可能比這個更精確,而且比普朗克長度更短的長度是沒有意義的。同樣,作為時間量子的最小間隔,即普朗克時間,為10-43秒。因此這比我們用最精確的儀器所能探測到的任何東西都要小得多。事實上,弦在我們看來它們是點狀的粒子,比如電子、光子和中子。我們無法直接看到一根弦。

還有一個就是探索弦理論所需要的能量尺度。我們知道在今天,我們有兩種不同的方法來解釋自然的四種力量。一方面,我們有量子場論的技術,它提供了電磁學和兩種核力的微觀描述。另一方面,我們有廣義相對論,它讓我們把重力理解為時空的彎曲和扭曲。

對於我們所有可以直接檢查的所有情況,僅僅使用其中一個就可以了。因為弦理論只有在我們試圖將所有四種力結合成一個描述時才會起作用,而這隻有在最高的能量尺度下才會起作用,它所需要的能量尺度如此之高以至於我們永遠都不可能造出一臺機器來達到如此的高度。

但即使我們可以設計這樣一個強大的粒子對撞機來直接探測量子引力的能量,我們也無法測試弦理論,因為弦理論還不完整。它只是我們的理論,我們只有近似,我們希望接近實際的理論,但我們不知道我們有多正確或錯誤。所以弦理論甚至無法預測,但是我們可以把它和假設實驗做比較。

宇宙弦

儘管我們無法獲得粒子對撞機所需的能量來深入研究弦的潛在世界,但138億年前,我們的整個宇宙是一個基本力的混合世界。也許我們可以通過研究大爆炸的歷史來獲得一些深刻的見解。

因此弦理論家提出的一個建議是另一種理論弦:宇宙弦。宇宙弦是時空中跨越宇宙的缺陷,是大爆炸早期遺留下來的,它們是對那些宇宙時代物理學的一個相當普遍的預測。

但宇宙弦也可能是超弦理論中延伸出來的弦,這些弦通常很小,即便是用「微觀」這個詞描述它們也會顯得太大了,不過它們已經被宇宙的不斷膨脹拉伸了。所以如果我們在宇宙中發現一根宇宙弦,我們可以仔細研究它,看看它是否真的是弦理論所預測的。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在我們的宇宙中還沒有發現宇宙弦。

儘管如此,搜尋工作仍在進行。如果我們發現了一根宇宙弦,那並不一定證明了弦理論的正確性。在理論和觀測上,我們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才能把弦理論的預測和時空中的裂縫區分開來。

線索:超對稱性

儘管如此,我們可能會發現一些有趣的線索,其中之一就是超對稱性。超對稱性是一種假設的自然對稱性,它將所有費米子(如電子和夸克等構成現實的元素)與玻色子(如膠子和光子等力的載體)連接在一個單一的框架下。

超對稱機制最初是由弦理論學家提出的,後來成為所有高能物理學家利用標準模型解決一些問題和預測新物理學的有趣途徑。在弦理論中,超對稱性讓弦不僅能描述自然力,還能描述基本力,這讓弦理論有了成為萬物理論的力量。因此如果我們找到超對稱性的證據,雖然它不會證明弦理論的存在,但它會是一個重要的線索。然而我們還沒有發現任何超對稱性的證據。

目前地球上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被明確設計用來探索超對稱性,或者至少是一些最簡單、最容易達到的超對稱性版本,通過尋找該理論預測的新粒子。但是大型強子對撞機已經完全空無一物,甚至沒有一絲新的超對稱粒子的跡象,將所有最簡單的超對稱概念完全從地圖上抹去。

那麼我們有一天會有證據支持弦理論的任何一個基礎理論嗎?這很難說。人們把很多希望寄托在超對稱上,但到目前為止,超對稱還沒有實現。人們仍然質疑,是否值得建造更大的對撞機來更努力地推進超對稱,或者我們是否應該放棄,嘗試其他東西。你認為呢?

相關焦點

  • 比夸克更小的也可能是弦,超弦理論為宇宙大統一模型構建新可能
    宇宙在普朗克時間內被創造,但我以我們目前的研究,我們並不知道這段時間內到底發生了什麼,於是科學家在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超弦理論。宇宙弦,是1981年被維綸金等人提出來的。他們認為,無數混亂的粒子在宇宙大爆炸時並不是隨機散射,而是利用其巨大的威力形成了能量高度聚集的管子,這些管子被叫做宇宙弦。
  • 弦理論
    更深的弦理論學說不只是描述弦狀物體,還包含了點狀、薄膜狀物體,更高維度的空間,甚至平行宇宙。值得注意的是,弦理論目前尚未能做出可以實驗驗證的準確預測,關於這一點,以下內文會說明。閉弦但不是所有的弦都屬於P-膜。閉弦類似於引力子,可以隨意在膜間移動。在四種力(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電磁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的粒子中,引力子因此很特別。研究人員推測這或許就是為什麼對其他三種力的研究都沒有辦法找到高維空間的存在。這三種力的媒介粒子就是將它們自己限制在P膜裡的開弦。現階段所需要做的就是對引力子進行更詳實的研究來證明其他維度的空間的存在。
  • 科學家為什麼說弦理論據稱是「唯一」能夠統一四種基本力的理論?
    一些宇宙學家也開始放棄對用實驗驗證基本假設的堅持,這些研究領域包括多重宇宙(包含無數的宇宙)、量子現實的多重世界解釋(觀測行為會使得現實出現平行的分支)和宇宙大爆炸之前。 從宇宙的穩恆態理論到粒子物理學中意圖統一弱電力和強力的SU( 5 )大統一理論,實驗已經證明許多優美而簡單的理論是錯誤的。波普爾和其他 20 世紀的哲學家已經否定了不以事實為根據就推斷出真理的做法(歸納法優越論)。
  • 弦理論創造的宇宙可能比想像的要少得多?
    根據一些物理學家的說法,弦理論的問題在於它產生了太多宇宙。它預測的不是一個而是10^500個宇宙版本,每個都有各自的物理定律。但是有這麼多的宇宙,這個理論怎麼能解釋為什麼我們有它的特性呢?現在一些理論家提出(如果不是全部的話)這些宇宙實際上都是被「禁止」的,至少如果我們想讓它們擁有穩定的暗能量,即加速宇宙膨脹的假想力量。
  • 為什麼弦理論不是科學理論?
    ,並藉此對其他現象做出預測;5.然後對其進行進一步測試和驗證(在這種情況下,尋求值得測試的新現象,返回步驟3),如果推翻了假設,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提出新的可檢驗假設(返回到步驟2)...第一個預測是一個棘手的問題:我們需要擺脫六個維度,才能回到我們所能看到的宇宙,而實現這一目標的方法比在宇宙存在的原子還多。更糟糕的是,每種方法都會給弦理論帶來不同的「真空」,而且沒有明確的方法能夠描述我們所居住的宇宙的基本常數,這是第二個預測。第三個預測是沒有意義的,我們需要獲得比大型強子對撞機所能產生的能量高約1015倍的能量,僅能證明弦理論不能被排除在外,而不能證明它是對的。
  • 宇宙弦理論或許能在實驗室驗證
    自弦理論提出25年來,雖已成為「終極理論」中最熱門的候選,但一直無法得到驗證。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9月1日報導,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的一個科研小組提出了一種數學模型,用弦理論來預測「量子糾纏」系統中量子位的行為,然後通過在實驗室檢驗量子位,以此來驗證弦理論學說是否正確。研究論文發表在9月2日的《物理評論快報》上。
  • 宇宙誕生大邏輯(科學)
    為什麼宇宙空間中遙遠的各處看上去相互關聯?這使宇宙暴漲理論獲得了許多支持者。隨後,支持這個理論最有力的證據——宇宙背景輻射被發現,這是在137億年前宇宙暴漲時留在空間內的迴響,這個證據使得暴漲理論成為被宇宙學家們普遍接受的科學理論。疑問與矛盾依然存在。如果初生宇宙經歷過一次從極小到極大的暴漲,那麼,宇宙在誕生之後、暴漲之前,又發生了什麼?
  • 平行宇宙:多世界理論?弦理論?
    自科學發展以來,物理學家開始逆向分析宇宙:研究各種觀測現象,將思路向更微觀的物理世界拓展。通過這種方式,物理學家正在一步步接近宇宙最終的、最基礎的層面。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理解世界上所有的事物。愛因斯坦在提出相對論之後,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了對宇宙的本質的探索,這個本質的發現將能夠解答所有的物理問題。
  • 揭開弦理論的真面目:弦理論是解釋宇宙所有問題的終極理論嗎?
    早期的弦理論還需要26維時空及理論推導出的超光速的「快子」問題,這讓持4維時空和光速不變觀點的主流學家們難以理解。因此,人們逐漸對這個簡陋且怪異的弦理論失去了興趣。普朗克尺度是一個鬼門關,人類觀測能力的極限阻礙了人們對微觀世界的了解。弦理論這個解決思路行不通,那麼,回到建立在波粒二象性基礎上的量子力學還有前途嗎?
  • 弦理論到底在說啥?
    在這樣的背景下,有物理學家提出了弦理論,認為它是能夠統一這兩大學說的「萬有理論」。你聽說過弦理論嗎?它真的能解答宇宙的終極問題嗎?為什麼要用弦來代替粒子作為萬物基元,而不是其他東西?弦理論所提出的高維空間真的存在嗎?它可以被證實嗎?關於弦理論,你不知道、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 夢一般的弦理論,卻是個噩夢
    一方面,它是一個數學上令人信服的框架,它提供了將標準模型與廣義相對論統一起來的潛力,提供了對引力的量描述,並提供了關於我們如何看待整個宇宙的深刻見解。另一方面,它的預測在地圖上到處都是,在實踐中是不穩定的,並且需要大量的假設,而這些假設又沒有大量的科學證據支持。
  • 宇宙的維度會比我們想像的更多嗎?弦理論是萬能理論嗎?
    弦理論在弦理論中,弦振動的小環(在理論中,它們是現實的基本對象)表現為不同的粒子(電子、夸克、中微子等)和自然的力載體(光子、膠子、引力子等)。它們在宇宙中表現的方式是通過震動,每根弦都很小,在我們看來不過是點狀的粒子,但每根弦都可以以不同的模式振動,就像你可以從吉他弦中得到不同的音符一樣。
  • 為什麼科學家說,宇宙是11維空間?「11」這個數字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科學家說,宇宙是11維空間?「11」這個數字是怎麼來的?相信但凡是對宇宙感興趣,了解一些物理學知識的朋友,應該都對宇宙的空間維度有所了解。目前根據科學家的說法,宇宙是一個11維的空間。但是為什麼科學家會說宇宙是11維的呢?
  • 為什麼弦理論/M理論是萬物理論的主要候選者?
    弦理論是一個廣泛而多樣的學科,它試圖解決一些基礎物理學的深奧問題。弦理論已被應用於黑洞物理學、早期宇宙宇宙學、核物理和凝聚態物理等領域的各種問題,並在純數學領域引發了一系列重大的發展。因為弦理論潛在地提供了對重力和粒子物理學的統一描述,它是萬物理論的候選,一個獨立的數學模型,描述所有的基本力和物質的形式。
  • 平行宇宙,多維度空間,怎麼用「弦理論」去解釋呢?
    最後經過多方驗證,終於發現問題了。問題出在某個概率計算的時候,這個概率竟然出現了大於1或者小於0的情況。按正常邏輯,一件事情如果必然發生,那概率就是1;如果絕對不會發生,那概率就是0。所以這個大於1或者小於0的概率,結果完全是沒有意義的。
  • 弦理論:來自天堂的傳說,想要統一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超級理論
    問題是,如果空間由以太或其他物質構成,星體在太空中運行時為什麼沒有明顯的阻力呢?如果光是實實在在的粒子,為什麼光存在波長和振動的頻率呢?如果宇宙空間由任何物質構成,光將因為空間阻力而無法保持恆定的速度。這是一個看似無解的問題。粒子說和波動說為此爭論了300多年,經歷了3次波粒之爭。第一次波粒之爭,笛卡爾、胡克和惠更斯的波動說失敗,牛頓的粒子說獲得勝利。
  • 「弦理論」完美升級,科學解釋:為什麼「萬物皆有意識」?
    但是靈魂深處的印記,卻本能地驅動著人類的好奇心,不斷地向宇宙的深處,探索,探索,再探索。那遙遠的宇宙深處究竟隱藏著什麼?宇宙的盡頭究竟隱藏著什麼?探索科學,探索宇宙,水木長龍與您繼續我們的探索之旅。根據弦理論,宇宙萬物的最小組成單元不是基本粒子,而是由非常微小的一根根不停振動的線狀「弦」所致。
  • 宇宙的終極候選理論知之超弦理論
    超弦理論是怎麼來的,首先說說目前宇宙中存在四種基本力,及電磁力,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和引力。電磁相互作用產生的力是通過交換虛光子產生的電荷之間的電磁力,由此誕生了量子電動力學。弦理論就是一個數學和邏輯都比較符合的一個理論,這種理論認為物質的基本單元不是粒子而是很小很小的線狀的「弦」包括有端點的「開口弦」和圈狀的「閉合弦」。閒的尺度非常小,也就是普朗克尺度1.6乘以十的負35次方米。如此小的尺度,我們人類目前觀測不到,因此還沒有辦法驗證這個理論。
  • 平行宇宙這麼不靠譜的理論,為什麼會成為主流的科學理論?
    量子力學最流行的兩種解釋是哥本哈根解釋和平行宇宙解釋。哥本哈根學派對波函數的解釋——可分可合的宇宙    哥本哈根解釋說,波函數一定會崩潰,因為我們只經歷一種現實版本。也就是說,對於一個量子系統,我們只有一個確定的測量方法。波函數中包含的粒子有許多可能的結果,那麼為什麼我們只記錄一個結果呢?
  • 解讀弦理論,它擁有無數種創造宇宙的方法!
    ,它們與我們的宇宙中存在的物質粒子集相同。根據弦理論,所有粒子和基本力都來自於微小弦的振動態。為了數學上的一致性,這些弦在10維時空中振動。為了與我們熟悉的日常宇宙(包括三個空間維度和一個時間維度)體驗保持一致,額外的六個維度被「壓縮」,因此無法被檢測到。不同的壓縮導致不同的解決方案。在弦理論中,「解」是指由愛因斯坦引力理論和量子場論耦合而成的時空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