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班」直播名校課程:一塊屏幕改變師生命運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一塊屏幕不僅能改變學生的命運 也能改變教師的命運

  我現在是衛星聯校中的班主任,我們班所有課程同步直播,中間大概會有0.5秒延遲。我也剛剛去一個學校看了直播班級的學生,感觸良多。

  我們學校是老牌名校,2018年高考一本達線率大概在95%,本科達線率100%。文科最高分列全省第二,理科最新分為全省第三。這和成都七中當然沒法比,(接入衛星聯校的)學校和成都七中上百所學校的規模也沒法比。一年前,我們學校開始接入衛星聯校建設,那時候只有一個學校接入。到今年,接入的學校有5個。我們班級(一般稱之為母班)和接入班級(子班)之間是六同(同教材、同課表、同備課、同考核、同作息、同教學管理)。

  基本上每個學校的衛星班都是學校特殊的存在,因為作息時間不一致。當然了,也不是所有課程都要直播,目前直播的只有高考9科。除了班級所有課程同步直播之外,我們任課老師要每周提前上報下周教學進度,還需要和接入班級老師進行一節課的電子備課溝通交流,提前告之下周教學內容和教學注意事項。所有的考試也是同步的,他們的考試試卷和我們一樣。

  我最近走訪交流的子班學校,是所在市最差的普高,學校只能選擇讓學生去學藝術。就這樣,能夠達一本線的學生還是只有三分之一不到,「985」「211」幾乎全軍覆沒。

  可能是剛接觸,子班學校對衛星課堂的教學模式也是心存疑慮的,他們在聽了兩個月課後,期中考試沒有再用我們的試卷,而是自己考了一次。結果是衛星班幾乎每門課(的平均成績)都領先學校其他班級10多分。子班並不是該校入學成績最好的班,這種差距會越拉越大,到最後會有幾百分之大。

  和他們交流後,我發現衛星班成績上不去是不可能的。子班的學生在一開始基本上聽不懂理科,聽得一臉懵。差距最大的是英語,幾乎完全聽不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子班學生加上了3節晚自習,周六補課一天。理科老師再講一遍,學生聽不懂的點慢慢也就搞懂了。也就是說,衛星班的學生投入的學習時長是遠遠多於普通班級的。

  還有一點,衛星班孩子幾乎不需要再在外面找老師補課,所有的直播課程都有錄像,事後有不明白的,反覆看回放,再問問老師基本上可以解決。

  和一般意義上的網絡課程資源不同,衛星班用的是完整的、沒有任何剪輯的、最真實的課程內容錄像,並且是成體系的。網絡上很多資源都是零散的、不成體系的。

  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教師的教學水平是有差距的。對新教師來說,完整地聽一年其他老師的課,尤其是名校老師的課,真的成長很快。我們有個子班(學校),老師在聽了一年課之後,素養迅速提高,一年流失了8個,搞得校長很惱火,認為衛星課堂害人,擾亂教學秩序。

  此前教師交流可能有蹲點學習,支教等形式,但直播課堂是完整地把名校老師所有的課程都原生態地展現了出來,是網上任何錄像課都代替不了的。從這個角度來說,一塊屏幕不僅能改變學生的命運,也能改變教師的命運。

  (有人說)學生成績能提高是因為當地老師肯幹。事實上不是這樣的。每一個老師都是肯幹的,因為每一個老師都是有尊嚴的,都是要面子的。如果引導得好,每一個老師都是可以苦幹、死幹的。但你要讓人看到希望,不能讓人毫無希望。

  來子班上了一節課,孩子們的精神面貌真的很好,雖然他們的考試成績與理想還是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在他們的眼裡可以看到光。我去提問的時候,他們會去想,會去積極思考,雖然他們有時候還想不出來,但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我從他們的身上看不到「混混兒」氣,看不到痞氣,看到的是讀書好進之心。

  報導中說,高一的孩子每次考試都會痛哭流涕,我也看過我們子班的成績,我想也許他們也會痛哭流涕吧。但是他們已經有學生可以追上我們的學生,這樣的人無疑越來越多。

  離開(子班學校)的時候,我甚至不敢回頭,因為我知道孩子們眼中都憋著淚水,成績最好的班長已經哭得稀裡譁啦。就像我看這篇報導,會衝動得想哭,真的感同身受。我不知道我的這塊屏幕能不能改變他們的命運?至少我曾在他們的生命中駐足。

  我喜歡做有趣的事情。這件事情很有趣,還很酷,不是嗎?

  (原文首發於知乎)

  張偉 合肥六中教師

相關焦點

  • 你不知道的,《一塊屏幕改變命運》的背後
    前幾天,冰點周刊一篇《這塊屏幕可能會改變命運》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文章報導了:248所貧困地區的中學,通過網絡屏幕直播,與著名的成都七中同步上課之後發生的改變。這場網絡教育實驗持續達16年,山區孩子開始看到同齡人之間巨大差距。
  • 農村孩子學英語的福音,跨洋直播演繹「屏幕改變命運」
    01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2018年12月,中國青年報一篇名為《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的文章刷屏社交網絡,四川名校成都七中通過直播教學,讓248所貧困地區中學接入同一塊屏幕,進行同步上課。很多學生考上了本科,還有一些學生考上清華北大,通過一塊屏幕,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 直播屏幕後的學子命運
    一塊連接都市名校和縣城中學課堂之間的屏幕,是否在改變學生的前途命運?
  • 《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刷屏!直播課真有萬能「魔力」?
    這兩天,一篇《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的報導戳中了教育不均衡的痛點,刷屏朋友圈。
  • 【懶人周末】高考改革如何穩妥進行,一塊屏幕能否改變命運?
    【懶人周末】高考改革如何穩妥進行,一塊屏幕能否改變命運? 2018-12-16 02:38 【懶人周末】高考改革如何穩妥進行,一塊屏幕能否改變命運
  • 不是屏幕改變命運,而是品牌學校改變了他們命運!
    近日,朋友圈被一篇題為《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的新聞特稿刷屏。
  • 「改變命運的屏幕」到底靠不靠譜?媒體實地探訪雲南祿勸一中
    @中國之聲 12月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這兩天,一篇《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的報導戳中了教育不均衡的痛點,刷屏朋友圈。248所貧困地區的中學通過直播跟隨成都七中同步上課。開設直播班的成都七中東方聞道網校稱,16年來,有7萬2000名學生通過這種方式完成高中課程,其中88人考上清華北大,大多數成功考取本科。
  • 新樣態鄉村學校:用一塊屏幕改變著鄉村孩子的命運
    「我今年已經52歲了,想不到竟會成為一名『網絡主播』……」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果園鄉中心小學教師王莉莉面對電腦鏡頭,打開課程直播軟體,熟練地切屏、播放課件,並不斷地向學生拋出問題。為了直播效果,她還給自己加了個「貓耳朵」濾鏡。
  • 屏幕能不能改變命運?專家:應避免技術異化教育
    共享優質教育,我們在路上(大家談)同步上課,一起作業,共同考試……「屏幕與命運」,一對因教育信息化而聯動的組合,持續引發熱議。屏幕能不能改變命運?遠程教育如何更有實效?前不久,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教育信息化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這項工作「還在路上,還需要繼續下更大的力氣」。
  • 一塊屏幕改變不了命運,AI或許可以試試
    最近兩天《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刷爆了朋友圈,筆者身處教育行業,自然也免不了收到不少朋友的私信:「你怎麼看?」一塊改變屏幕的命運,解決優質教師稀缺問題索性不吐不快,結合今年教育行業和人工智慧行業的融資熱,把很多積壓在心裡的話一次性說個痛快。
  • 小縣城普通高中的「衛星班」要和一流高中「掰腕子」,太難了
    什麼是「衛星班」,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接收衛星信號來獲得教育效果的課堂,換句話說就是名校同步課堂,也可以理解為網絡同步課堂。其中縣城的三高就另闢蹊徑開展了「衛星班」要和縣一高「掰腕子」。我們這裡錄取分數是一高分數最高,農高分數最低。其中三高的中招最低錄取分要比一高的錄取分低一百分。平均分更是相差超過120分。三高低於一高一百多分的成績通過「衛星班」就能和一高「掰腕子」嗎?
  • 這塊直播屏幕的前世今生
    成都七中的一塊直播屏幕改變學生的命運,這幾天因為中青報冰點周刊的一篇報導而刷屏,讓更多的灰姑娘看到了希望:原來,這塊神奇的屏幕,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讓他也能進北大清華。關於屏幕的文章連結,請閱讀:16年了,成都七中的這塊屏,改變了多少人的命運?(看哭了)這塊屏幕已經在成都七中存在了16年,到今天才刷屏。16年世事滄桑,有了很多故事。
  • 「直播屏幕」前的學生們
    數百所貧困地區的中學,通過直播屏幕,與西南地區最好的高中之一成都七中同步上課。而這一塊連接都市名校和縣城中學課堂之間的屏幕,是否在改變學生的前途命運?被寄予厚望的尖子生宿舍裡,李維國一遍又一遍撥打著媽媽的視頻電話,他目不轉睛地盯著手機屏幕,始終沒有收到另一端的應答。
  • 直播改變命運:端穩教育的水平線有多難
    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教育的水平線》(網絡標題《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刊發以後,引發網絡熱議。報導以位於國家級貧困縣的雲南祿勸第一中學為主要樣本,介紹了通過網絡直播教學,當地學校獲得了四川名校成都七中的優質教學資源和理念,實現「低進高出」,甚至有學生考上北大、清華的故事。一個個鮮活的例子,讓很多讀者收穫了滿滿的感動。
  • 教育信息化2.0:「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千億級市場更寵個性產品
    教育信息化2.0:「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千億級市場更寵個性產品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6-20 15:39
  • 冰花男孩、改變命運的屏幕……2018年,我們用這些關鍵詞認識孩子
    如何給予他們溫暖的圍爐,改變他們的生存困境,應該是更深刻的社會治理議題。冰花男孩的故事劃了根火柴,讓我們注意到了他,但那些注視著我們的「大眼睛」,還有很多。事件二:學區或屏幕,公平在何處2018年12月13日,中青報冰點周刊展示了一塊「可能改變命運的屏幕」和它前後的兩個不同世界。
  • 88人考上清華北大,一塊屏幕真有那麼神?
    「那塊屏幕」的故事,講述的是國內貧困地區的248所中學,通過直播與名校成都七中同步上課,升學率大為改善,其中有88人考上了清華、北大。報導推出後,在網上形成刷屏之勢。但隨著另一篇題材相同的報導出現,網課背後更為完整的故事,引起了種種議論。
  • 又一塊改變命運的屏幕:這家診所讓2000萬燒燙傷患者病有所醫
    所有的信息互通,都來自一塊原本冰冷的屏幕。雲拜年、網課、數瓜子殼,甚至看病。2月,全國大面積復工的前一天。大街上並沒有出現人潮湧動,屋內亦是氛圍緊張,且只坐著謝爾凡和一塊屏幕。他正在指導屏幕那頭的醫生,進行一場重度燒燙傷的治療。這在問蘭醫療的辦公大樓。這家專注燒燙傷診療的醫療品牌,在全國開出來10多家診所。
  • 一塊屏幕改變不了命運!AI教育誰在裸泳?16家公司大起底
    最近《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刷爆朋友圈,一塊屏幕改變的是優質教師稀缺問題,但仍然沒有解決教育核心,這也是網際網路教育推廣艱難的原因之一。國內AI+教育玩家眾多,產業泡沫究竟幾何?筆者不禁反思,從事在線教育這麼長時間,真的到了一塊屏幕就可以全面戰勝人類的時刻了嗎?一塊屏幕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優質老師資源稀缺。沒有解決的是什麼?個性化學習因材施教。
  • 一塊中學裡的屏幕,怎麼改變了幾百公裡外幾十萬學生的學習?
    這是成都七中一節「普通」的前端網班課,黑板上有一塊播放課件的電子屏幕,屏幕背後有10萬+遠端師生在同步學習。這塊屏幕已經和正在改變許多孩子的人生軌跡。這所百年名校每年向清華北大輸送七八十個學生,七中學生被看作整個西南地區「學霸」的代名詞。19年前,一連串衛星信號從這裡出發,傳輸至邊遠、少數民族地區的學校教室,七中將原汁原味的課堂教學常態化地向教育薄弱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遠端學校進行直播。「四個同時」「四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堅持至今,全日制遠程教學重塑了遠端學校的教育生態。最初,這種後來廣受讚譽的教學方式卻並不被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