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屏幕不僅能改變學生的命運 也能改變教師的命運
我現在是衛星聯校中的班主任,我們班所有課程同步直播,中間大概會有0.5秒延遲。我也剛剛去一個學校看了直播班級的學生,感觸良多。
我們學校是老牌名校,2018年高考一本達線率大概在95%,本科達線率100%。文科最高分列全省第二,理科最新分為全省第三。這和成都七中當然沒法比,(接入衛星聯校的)學校和成都七中上百所學校的規模也沒法比。一年前,我們學校開始接入衛星聯校建設,那時候只有一個學校接入。到今年,接入的學校有5個。我們班級(一般稱之為母班)和接入班級(子班)之間是六同(同教材、同課表、同備課、同考核、同作息、同教學管理)。
基本上每個學校的衛星班都是學校特殊的存在,因為作息時間不一致。當然了,也不是所有課程都要直播,目前直播的只有高考9科。除了班級所有課程同步直播之外,我們任課老師要每周提前上報下周教學進度,還需要和接入班級老師進行一節課的電子備課溝通交流,提前告之下周教學內容和教學注意事項。所有的考試也是同步的,他們的考試試卷和我們一樣。
我最近走訪交流的子班學校,是所在市最差的普高,學校只能選擇讓學生去學藝術。就這樣,能夠達一本線的學生還是只有三分之一不到,「985」「211」幾乎全軍覆沒。
可能是剛接觸,子班學校對衛星課堂的教學模式也是心存疑慮的,他們在聽了兩個月課後,期中考試沒有再用我們的試卷,而是自己考了一次。結果是衛星班幾乎每門課(的平均成績)都領先學校其他班級10多分。子班並不是該校入學成績最好的班,這種差距會越拉越大,到最後會有幾百分之大。
和他們交流後,我發現衛星班成績上不去是不可能的。子班的學生在一開始基本上聽不懂理科,聽得一臉懵。差距最大的是英語,幾乎完全聽不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子班學生加上了3節晚自習,周六補課一天。理科老師再講一遍,學生聽不懂的點慢慢也就搞懂了。也就是說,衛星班的學生投入的學習時長是遠遠多於普通班級的。
還有一點,衛星班孩子幾乎不需要再在外面找老師補課,所有的直播課程都有錄像,事後有不明白的,反覆看回放,再問問老師基本上可以解決。
和一般意義上的網絡課程資源不同,衛星班用的是完整的、沒有任何剪輯的、最真實的課程內容錄像,並且是成體系的。網絡上很多資源都是零散的、不成體系的。
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教師的教學水平是有差距的。對新教師來說,完整地聽一年其他老師的課,尤其是名校老師的課,真的成長很快。我們有個子班(學校),老師在聽了一年課之後,素養迅速提高,一年流失了8個,搞得校長很惱火,認為衛星課堂害人,擾亂教學秩序。
此前教師交流可能有蹲點學習,支教等形式,但直播課堂是完整地把名校老師所有的課程都原生態地展現了出來,是網上任何錄像課都代替不了的。從這個角度來說,一塊屏幕不僅能改變學生的命運,也能改變教師的命運。
(有人說)學生成績能提高是因為當地老師肯幹。事實上不是這樣的。每一個老師都是肯幹的,因為每一個老師都是有尊嚴的,都是要面子的。如果引導得好,每一個老師都是可以苦幹、死幹的。但你要讓人看到希望,不能讓人毫無希望。
來子班上了一節課,孩子們的精神面貌真的很好,雖然他們的考試成績與理想還是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在他們的眼裡可以看到光。我去提問的時候,他們會去想,會去積極思考,雖然他們有時候還想不出來,但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我從他們的身上看不到「混混兒」氣,看不到痞氣,看到的是讀書好進之心。
報導中說,高一的孩子每次考試都會痛哭流涕,我也看過我們子班的成績,我想也許他們也會痛哭流涕吧。但是他們已經有學生可以追上我們的學生,這樣的人無疑越來越多。
離開(子班學校)的時候,我甚至不敢回頭,因為我知道孩子們眼中都憋著淚水,成績最好的班長已經哭得稀裡譁啦。就像我看這篇報導,會衝動得想哭,真的感同身受。我不知道我的這塊屏幕能不能改變他們的命運?至少我曾在他們的生命中駐足。
我喜歡做有趣的事情。這件事情很有趣,還很酷,不是嗎?
(原文首發於知乎)
張偉 合肥六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