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能不能改變命運?專家:應避免技術異化教育

2020-12-27 中國青年網

共享優質教育,我們在路上(大家談)

同步上課,一起作業,共同考試……「屏幕與命運」,一對因教育信息化而聯動的組合,持續引發熱議。屏幕能不能改變命運?遠程教育如何更有實效?前不久,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教育信息化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這項工作「還在路上,還需要繼續下更大的力氣」。面對技術進步給教育變革帶來的影響,我們邀請了三位教育專家,與讀者一起探索教育均衡問題的解決之道。

——編 者

教育信息化要發揮更大作用,迫切需要在建設、使用、改革、管理四個方面協調推進

通過教育信息化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既需要硬體方面的支持,也需要軟體方面的支撐

網際網路是教育的手段和工具,這決定了「網際網路+教育」時,只能遵從教育的規律,而不是網際網路的規律

高質量發展教育信息化

瞿振元

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在教育領域,無論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還是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教育信息化都受到高度重視,都以大量投入建成了相當水平的信息化教育環境。

但遺憾的是,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雖有成效,但不如人們期待的那樣高。信息技術對教育公平且高質量的發展有幫助,但還沒有產生「革命性的影響」。蘋果公司創始人賈伯斯曾發問:「為什麼計算機改變了幾乎所有領域,卻唯獨對學校教育的影響小得令人吃驚?」這個問題,正是全球教育者需要深入研究和認真回答的大課題。

為什麼教育信息化未能發揮期待的作用?究其實質,是因為現代信息技術並不直接帶來教育現代化,還需要一系列相協調的其他工作,諸如理念變革、課堂革命、師生互動、制度改革等等,這些因素共同作用才能使技術發揮作用。沒有這些深層次的革新,現代化的裝備和技術就只會是「身外之物」「錦上添花」。

儘管未能發揮期待的作用,但以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現代化、促進教育公平且高質量發展是世界教育發展大勢。我國順此大勢,積極推進教育信息化。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說的那樣:「中國堅持不懈推進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為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教育信息化要發揮更大作用,迫切需要在建設、使用、改革、管理四個方面協調推進。建設是基礎,沒有這個物質基礎,就談不上信息化和現代化。使用是關鍵,建設是為了使用,不用就成了擺設。改革是動力,推動教育各方面的改革,才能建立起信息化時代的人才培養、教育服務新模式。而實現這一切,都需要以管理來保障。

總之,堅持以建為基、以用為本、以改為先、以管為重,協調推進,就能在更大程度上實現「屏幕改變命運」的夢想,教育信息化就能在推動教育均衡的進程中發揮更加耀眼的作用。

(作者為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原會長)

提升教育水平仍需反求諸己

陳志文

近年來,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匯聚成我國教育發展的強大推力,推進教育現代化前行。然而,如果說一張屏同步好學校的課程,就能明顯提高農村學校、縣城中學的教學水平,這個結論顯然也放大了這張屏的作用。如果按這個邏輯,我們把中國最著名的中學課程在全國直播,我們的教育資源不就均衡了?從實踐來看,顯然是不可能的。

10多年前,有學者聯合人大附中在貴州扶貧,其中一個做法就是把人大附中的課程送到當地,但發現根本沒有辦法直接用,不得不對當地老師再培訓、對人大附中課程進行再編輯後才能用。好的未必適合所有人,直接照搬可能會產生「南橘北枳」的效果。

事實上,每年都有一些窮且益堅的學生考進清華北大。大凡在一線的老師都明白,支撐學校的首先是優秀的生源和優秀的老師,教學相長,良性循環,才有整個學校教育水平的提升。如果僅從欠發達地區出優秀大學生的角度來說,採取綜合措施,留住優秀生源,培養優秀老師,遠比僅僅寄希望於一張屏更實際。

當然,我們不能抹殺教育信息化對教育公平的意義,教育部近年利用信息化手段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需清醒地認識到,通過教育信息化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既需要硬體方面的支持,如提升教室、實驗室、器材的配備,也需要軟體方面的支撐,如鄉村教師素質的提升等。在技術不斷發展的情況下探索不同的教學模式,才能夠逐步消除教育發展的不平衡。

與其迷信一張屏,更需要反求諸己。要知道,高考使一代又一代人從中受益,給了更多人流動上升的渠道。但最終能否改變命運,還是取決於時代發展背景下個人的努力。

(作者為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

避免技術異化教育

儲朝暉

有了網際網路技術,將它充分且有效地運用於教學是理所當然的。但任何技術都是把雙刃劍,直播課堂也不例外。

放在教育均衡的視野下,網際網路技術可以通過更大範圍的信息傳播,使得原本不均衡的兩地教育變得更均衡,讓更多的人享受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同時,如果這種技術使用的方向或者目的發生了偏差,就很可能在客觀上壓抑了相對落後地區教師的自主教學和成長,一段時間後反而可能拉大了兩地的教育差距。

正因如此,對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在教育上的運用,都要不僅僅看到好處、看到進步,同樣需要思考它可能帶來的負效應,防患於未然,因為教育關乎人的命運、關乎社會進步,容不得隨意「試錯」。

應該看到,教育本身的內在邏輯遠比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複雜。網際網路是教育的手段和工具,這決定了「網際網路+教育」時,只能遵從教育的規律,而不是網際網路的規律。遠程教學也好,大數據分析也好,技術手段最終都要服務於教育的本質。

在教育領域使用現代信息技術時,尤其要注意遵循人的成長規律,尊重天性,教學相長,讓學生的能力得到更多元的發展,成為更好的自己,創造更美好的社會。

(作者為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相關焦點

  • 不是屏幕改變命運,而是品牌學校改變了他們命運!
    近日,朋友圈被一篇題為《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的新聞特稿刷屏。
  • 你不知道的,《一塊屏幕改變命運》的背後
    前幾天,冰點周刊一篇《這塊屏幕可能會改變命運》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文章報導了:248所貧困地區的中學,通過網絡屏幕直播,與著名的成都七中同步上課之後發生的改變。這場網絡教育實驗持續達16年,山區孩子開始看到同齡人之間巨大差距。
  • 「衛星班」直播名校課程:一塊屏幕改變師生命運
    一塊屏幕不僅能改變學生的命運 也能改變教師的命運  我現在是衛星聯校中的班主任,我們班所有課程同步直播,中間大概會有0.5秒延遲。我也剛剛去一個學校看了直播班級的學生,感觸良多。  我們學校是老牌名校,2018年高考一本達線率大概在95%,本科達線率100%。文科最高分列全省第二,理科最新分為全省第三。
  • 高考不能改變命運,但WTO能
    說句良心話,從1977年到1997年,這二十年,高考確實給很多窮人家孩子改變命運的機會。原因也很簡單,當時的高校畢業生還包分配,聰穎刻苦的農家子弟通過高考上大學,取得了城鎮戶口,進了體制,獲得了一份穩定的收入。 在1999年大學擴招之前,本科畢業生確實很吃香,因為人數稀少,稱其為「天之驕子」也不算過分。
  • 《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刷屏!直播課真有萬能「魔力」?
    這兩天,一篇《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的報導戳中了教育不均衡的痛點,刷屏朋友圈。
  • 農村孩子學英語的福音,跨洋直播演繹「屏幕改變命運」
    01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2018年12月,中國青年報一篇名為《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的文章刷屏社交網絡,四川名校成都七中通過直播教學,讓248所貧困地區中學接入同一塊屏幕,進行同步上課。很多學生考上了本科,還有一些學生考上清華北大,通過一塊屏幕,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 「改變命運的屏幕」到底靠不靠譜?媒體實地探訪雲南祿勸一中
    實地探訪祿勸一中班主任:「有了這個東西你才會去艱苦奮鬥」一篇《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的爆款文章,讓這座名不見經傳的祿勸一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祿勸一中始建於1928年,學校歷史很久遠,但教學質量在雲南省並不突出。
  • 高考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嗎?
    有人曾經說過,一個人的出生無法選擇,但是卻有兩個可以改變命運的機會,一個是高考,一個是結婚。選對了是成功,選錯了是終身的遺憾。那究竟高考到底能不能改變你的命運呢?當你考完試看到分數,填哪所大學,選哪座城市,這就是你的第一個選擇。有多少人因為撞車導致無學可上,又有多少人因為自己過分保守錯過了更好的大學?學校選對了,選擇專業又是第二道門檻。
  • 學習不能改變命運,是我結婚後才知道的
    學習不能改變命運,是我結婚後才知道的文|煙火生活學習知識到底能否改變命運?但這些顯然不是命運的全部,甚至連最重要的一部分都算不上。那麼命運的核心是什麼呢?我的答案是:有意義地幸福著。若想在婚姻裡有意義地幸福著,學習知識能有多大作用呢?
  • 分數不能定義你的人生,但能改變你的命運
    ,只有我們知道我是誰,只有我們自己能決定我們自己的樣子!」——《我的少女時代》這句話是對的,分數不能定義你的人生。但是,分數真的會影響甚至改變你的命運。工作的時候,你討厭加班,你拒絕做工作以外的任何事情,你覺得那都是剝削,是壓榨,你的同事在勤勤懇懇的工作,認認真真的對著電腦屏幕,手指在不停的敲打。
  • 新樣態鄉村學校:用一塊屏幕改變著鄉村孩子的命運
    也會讓家長儘量給孩子提供一個可以上網的智慧型手機,如果真的不能參加直播,還可以通過電視收看『名師課堂』,那裡有一樣的資源。」 疫情期間,學校把生命教育、美術課、手工課等優質公益課程通過網絡推送給孩子們,讓他們即使宅在家裡,也不覺得無聊和枯燥。有的孩子還在線上做起了小主播,有模有樣,遊刃有餘。
  • 高考真的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嗎
    畢竟矛盾有特殊性和普遍性,特殊的個人成就不能代表整體性,你再認真觀察一下身邊不同學歷的人收入就知道了。對於農村學子來說通過高考走進大城市,增加人的閱歷見識、豐富眼界,大學圖書館圖書廣博,能查閱和學習更多的知識,同時有更多的學者專家、名人等講座傳授知識,同學們來自五湖四海,自帶地域文化風情,這些都能增加我們知識見聞。
  • 貧困女碩士自絕前程 專家:別盲信知識改變命運
    當代「範進」就業無門 貧困女碩士自絕前程被喻為「當代範進」的41歲大學生曹湘凡,臨近畢業卻空嘆就業無門「前景迷茫」;考了4次才考上研究生的貧困女生楊元元前些時自殺身亡,臨死前發出感慨:「知識改變命運,而自己學了那麼多知識,卻沒見有什麼改變。」
  • 高考改變命運?錯!改變命運的是一本
    不論什麼樣的家庭都把這句話奉為信仰:農村的孩子希望通過高考上大學,將來有知識有文化能成為人上人,城市的孩子希望通過高考改變原生家庭的固有階層,將來成為行業精英待在社會中上層,有錢人的孩子當然不止高考一條路走,他們有錢,可以很小就出國,可以曲線考名校,沒錢的大多數人的命運都指望在高考這件神器中變魔法。
  • 【懶人周末】高考改革如何穩妥進行,一塊屏幕能否改變命運?
    【懶人周末】高考改革如何穩妥進行,一塊屏幕能否改變命運?2018-12-16 02:38 【懶人周末】高考改革如何穩妥進行,一塊屏幕能否改變命運
  • 能改變命運的從來不是高考
    看到這一個個為了今後能讀個好大學而拼命讀書,拼命複習的高三學子。不由得,回想起了當時自己在高三的那一年。看著一批又一批的高三學子,就像當年的自己一樣,對著美好的大學生活,無比憧憬、期望,然後奮力拼搏,不畏將來多麼艱辛! 高三學子們,我想告訴你們。大學生活不是你讀了以後,就可以不用像現在這樣辛苦了。
  • 2020下半年考試的3個全國大考,個個都能改變命運,應往屆均可報
    有的考試無關緊要,而有的考試則能影響一個人的命運。也許很多人覺得考試定終生未免有些不太好,畢竟,誰都有考試發揮好或者發揮不好的時候,這樣可能會讓一部分優秀的人錯失一些好的改變命運的機會。但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考試似乎又是比較合適的改變命運的方式,畢竟,這個世界很難有一個特別完美的方案去解決所有人的問題。考試,在筆者看來,最關鍵的部分是學習備考、積累知識的階段。
  • 冰花男孩、改變命運的屏幕……2018年,我們用這些關鍵詞認識孩子
    如何給予他們溫暖的圍爐,改變他們的生存困境,應該是更深刻的社會治理議題。冰花男孩的故事劃了根火柴,讓我們注意到了他,但那些注視著我們的「大眼睛」,還有很多。事件二:學區或屏幕,公平在何處2018年12月13日,中青報冰點周刊展示了一塊「可能改變命運的屏幕」和它前後的兩個不同世界。
  • 改變命運九大定律,做得到定能改變命
    人如果能控制自己的心念(思想),使之專注於有利自己的、積極的和善良的人、事、物上,那這個人就會把有利的、積極的和善良的人、事、物吸引到其生活中去,而有利的、積極的和善良的人、事、物也會把這個人吸引過去。所以控制心念(思想),是命運修造的基本思路。三、深信定律:人如果真正深信某件事會發生,則不管這件事是善是惡、是好是壞,這件事就一定能會發生在這個人身上。
  • 你相信命運嗎?你相信命運能改變嗎?
    你相信命運嗎?你相信命運能改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