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一塊屏幕改變命運》的背後

2020-12-19 悅享親子時光

前幾天,冰點周刊一篇《這塊屏幕可能會改變命運》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文章報導了:248所貧困地區的中學,通過網絡屏幕直播,與著名的成都七中同步上課之後發生的改變。

這場網絡教育實驗持續達16年,山區孩子開始看到同齡人之間巨大差距。而這塊屏幕也給偏遠山區的孩子們帶去了東西遠不止課本知識那麼簡單,比如視野、比如習慣、比如煎熬之後的目標與希望。

以下內容主要引自《這塊屏幕可能會改變命運》:

開設屏幕直播班的網校負責人王紅接說,16年來,7.2萬名學生——他們稱之為「遠端」,跟隨成都七中走完了高中三年。其中88人考上了清北,大多數成功考取了本科。

那種感覺就像,往井下打了光,丟下繩子,井裡的人看到了天空,才會拼命向上爬。

網校導播室

一開始很多人因為貧困地區孩子的命運被改變而感動不已,丁磊甚至轉發了此內容並表示:表示要拿出1億,支持更多學校落實直播同步上課的模式,讓知識無階層流動。

而後熊丙奇的《真是一塊屏幕改變命運嗎?貧困地區學生上北清歸功於在線教育?》一問認為:把貧困地區學校學生上北大清華,全部歸於在線教育的成功,是不妥當的,甚至可以說,最主要的功勞是國家的扶貧定向招生政策。於是事情出現反轉。因此,引來了不少有關教育話題的熱議。

那麼筆者就來幫你理一下思路:

一、參加網絡屏幕直播班的學生基礎並不是那麼「不堪入目」

雖然報導裡說是周邊大城市「挑剩的」但是也是縣城裡成績優秀的學生。

以上是微博網友的留言,由此可見,只有全縣成績優異的學生才有資格進直播班。客觀地講,這些孩子考上北大清華還是有基礎的,那麼在國家扶貧定向招生的帶動下,考上北大清華的機率就更高了。也就是說考上北清確實不可全歸功於直播班的影響。

同時,這也說明屏幕直播班並沒有一刀切,這也是為何16年了,那麼多省份的偏遠貧困山區才僅僅7.2萬名學生跟隨完直播課程。

二、、跟上直播課的學生是個例

在《這塊屏幕可能會改變命運》,重點跟蹤了2名學生,他們因為跟不上直播課很是洩氣。

而實際上,這樣的學生佔了班級的絕大部分,能跟上直播課的學生是鳳毛麟角。

筆者認為頂級教育資源通過網絡分享當然是好事,但是如果讓不適應屏幕直播的學生跟隨內容,不僅佔據了學生原來的學習時間,而且更學生帶來巨大的心理負擔。丁磊的一個億對於教育資源分享雖好,但還是先做好調研,再以合適的形式給予。

三、遠端任課老師才是關鍵

屏幕直播班這樣的教學方式,比較像這兩年興趣的雙師課堂,線上線下老師配合。線上老師負責知識點的講解,線下老師負責課堂紀律的維護、答疑解。而現實並非如此,部分老師對直播課是牴觸的。

另外也有一些學生反應,因為安裝了網絡屏幕,他們課餘時間花了不少時間看電視上面。

筆者認為,屏幕直播班提供優質資源,提供風,但本班的老師才是掌舵者。

當然也有相當部分的遠端老師是非常睿智的。屏幕直播課堂提問,老師也請自己的學生回答。每周與成都七中的老師共同備課;利用自習時間內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再梳理與總結。甚至取捨直播內容,自己有針對性地教學。

四、網絡直播班的成績比不上傳統快班

根據大象公社《那些沒有被屏幕改變的命運》的採訪,我們知道:網路班的大部分同學幾乎拿出所有的時間來學習,但成績並不理想,甚至比不上傳統的快班。甚至有些學校,2017高考第一名反而出現在普通班級。

五、收費問題

在網絡上看到一些人質疑直播課程組織者---成都東方聞道網校賺取巨額財富。其實,這家公司不是公益組織,提供網絡直播課的技術和服務收取相關費用,是正常不過的市場經濟行為。

而王紅接希望學生們看到外面的世界,給他們目標,看到更多可能,更讓他們焦慮,擊碎他們的惰性。然後只需做一件事:重建。

而收費部分,更多的是學校的支出。有些學生是免費學習,有些學生是付費學習。(不同學校針對不同學生的政策不一樣)

【筆者有話說】

拆了一些直播課的臺,但其實直播課也許沒有傳說中那麼給力,它的作用也依然不可否認。

1、貧困地區學生開始形成預習、複習的習慣;

要知道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離不開每次課堂累積的影響。

2、直播給任課老師帶來壓力,也帶來動力。

嶄新的教學方法讓教師反思並改進教學方法;

3、打開了學生的視野;

雖然有不少直播的學生提起過往的經歷,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但不可否認的是學生對直播班對成都七中以及原來的母校是心懷感恩,儘管他可能不是被改變命運的那一個。但是收穫不能止於成績。

4、提供的優秀的教育資源。

筆者認為:優質教育資源雖好,但不適合廣大的屏幕遠端學生特別是自制能力差的學生。這個直播可以作為輔助工具,讓學生理性選擇。又或者這樣的類似這樣的資源,首先用來培訓欠發達地區的教師,會更符合當地學生的需求。

最後,屏幕直播只是一種教學方式,不是教育的全部。沒有考上名校不代表教育失敗,做個快樂自足的農民更不代表教育失敗。人是教育的核心,教育是用心培養人。使之成為一個完整的有獨立人格的健康的人。

相關焦點

  • 「衛星班」直播名校課程:一塊屏幕改變師生命運
    一塊屏幕不僅能改變學生的命運 也能改變教師的命運  我現在是衛星聯校中的班主任,我們班所有課程同步直播,中間大概會有0.5秒延遲。我也剛剛去一個學校看了直播班級的學生,感觸良多。  我們學校是老牌名校,2018年高考一本達線率大概在95%,本科達線率100%。文科最高分列全省第二,理科最新分為全省第三。
  • 【懶人周末】高考改革如何穩妥進行,一塊屏幕能否改變命運?
    【懶人周末】高考改革如何穩妥進行,一塊屏幕能否改變命運? 2018-12-16 02:38 【懶人周末】高考改革如何穩妥進行,一塊屏幕能否改變命運
  • 不是屏幕改變命運,而是品牌學校改變了他們命運!
    近日,朋友圈被一篇題為《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的新聞特稿刷屏。
  • 新樣態鄉村學校:用一塊屏幕改變著鄉村孩子的命運
    在王莉莉30多年的教師生涯中,五年級語文下冊第15課《自相矛盾》她已經講過數不清多少次,而以直播的方式講這篇課文卻還是人生第一次;在屏幕另一端,590名孩子專心地聽著課,在討論區「扣1」「扣2」甚至畫圖,與王莉莉互動。不少學生還被王莉莉「點名」做起線上小主播,「連麥」回答王莉莉的問題。
  • 一塊屏幕改變不了命運,AI或許可以試試
    最近兩天《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刷爆了朋友圈,筆者身處教育行業,自然也免不了收到不少朋友的私信:「你怎麼看?」一塊改變屏幕的命運,解決優質教師稀缺問題索性不吐不快,結合今年教育行業和人工智慧行業的融資熱,把很多積壓在心裡的話一次性說個痛快。
  • 農村孩子學英語的福音,跨洋直播演繹「屏幕改變命運」
    正如廣州市教育研究院原院長、博士生導師、深圳中學校長朱華偉所說:「學校之大,不在大樓之大,而在大師之大。」 這句話最初是清華大學副校長、西湖大學創建人施一公提出的,看來英雄所見略同。由此可見,東西部的教育差距,不在高樓,而在「大師」。東部一線城市是中國經濟的領頭羊,也是頂尖人才的高地。縱觀各國經濟發展史,這已是一個普遍規律。
  • 又一塊改變命運的屏幕:這家診所讓2000萬燒燙傷患者病有所醫
    所有的信息互通,都來自一塊原本冰冷的屏幕。雲拜年、網課、數瓜子殼,甚至看病。2月,全國大面積復工的前一天。大街上並沒有出現人潮湧動,屋內亦是氛圍緊張,且只坐著謝爾凡和一塊屏幕。他正在指導屏幕那頭的醫生,進行一場重度燒燙傷的治療。這在問蘭醫療的辦公大樓。這家專注燒燙傷診療的醫療品牌,在全國開出來10多家診所。
  • 「改變命運的屏幕」到底靠不靠譜?媒體實地探訪雲南祿勸一中
    @中國之聲 12月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這兩天,一篇《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的報導戳中了教育不均衡的痛點,刷屏朋友圈。248所貧困地區的中學通過直播跟隨成都七中同步上課。開設直播班的成都七中東方聞道網校稱,16年來,有7萬2000名學生通過這種方式完成高中課程,其中88人考上清華北大,大多數成功考取本科。
  • 直播屏幕後的學子命運
    一塊連接都市名校和縣城中學課堂之間的屏幕,是否在改變學生的前途命運?
  • 《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刷屏!直播課真有萬能「魔力」?
    這兩天,一篇《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的報導戳中了教育不均衡的痛點,刷屏朋友圈。
  • 一塊屏幕改變不了命運!AI教育誰在裸泳?16家公司大起底
    最近《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刷爆朋友圈,一塊屏幕改變的是優質教師稀缺問題,但仍然沒有解決教育核心,這也是網際網路教育推廣艱難的原因之一。國內AI+教育玩家眾多,產業泡沫究竟幾何?筆者身處教育行業,自然也免不了收到不少朋友的私信:「你怎麼看?」索性不吐不快,結合今年教育行業和人工智慧行業的融資熱,把很多積壓在心裡的話一次性說個痛快。筆者不禁反思,從事在線教育這麼長時間,真的到了一塊屏幕就可以全面戰勝人類的時刻了嗎?一塊屏幕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優質老師資源稀缺。沒有解決的是什麼?個性化學習因材施教。
  • 屏幕能不能改變命運?專家:應避免技術異化教育
    共享優質教育,我們在路上(大家談)同步上課,一起作業,共同考試……「屏幕與命運」,一對因教育信息化而聯動的組合,持續引發熱議。屏幕能不能改變命運?遠程教育如何更有實效?前不久,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教育信息化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這項工作「還在路上,還需要繼續下更大的力氣」。
  • 冰花男孩、改變命運的屏幕……2018年,我們用這些關鍵詞認識孩子
    如何給予他們溫暖的圍爐,改變他們的生存困境,應該是更深刻的社會治理議題。冰花男孩的故事劃了根火柴,讓我們注意到了他,但那些注視著我們的「大眼睛」,還有很多。事件二:學區或屏幕,公平在何處2018年12月13日,中青報冰點周刊展示了一塊「可能改變命運的屏幕」和它前後的兩個不同世界。
  • 屏幕改變的命運:貧困縣中學88人考上清華北大背後
    遠端的孩子透過屏幕,感受著這些差距。祿勸的很多學生至今沒出過縣城,聽著七中學生的課堂發言「遊覽」了英國、美國,圍觀他們用自己聞所未聞的材料去分析政史地。一位山區的名列前茅的高三女生說:「沒辦法,貧窮限制了想像力。」3一塊屏幕帶來了想像不到的震蕩。祿勸一中的老師說,高一班裡總充滿哭聲——小考完有人哭,大考完更多。
  • 致北上廣的你:教育改變你的命運了嗎?
    「教育改變你的命運了嗎?」北漂、滬漂的年輕人無法回答。撰文 | 許諾  編輯 | 韓萌 宋曉曉在北京的某所校園裡,我遇到了本科時的一位老師。她說起自己正在給女兒物色一個英語家教,選擇標準有一條,必須得是土生土長的英美人。
  • 心理學與算命 | 命運可以改變嗎?
    上回我們說到,心理學和算命視角下的命運分別是什麼。簡而言之,心理學視角下的命運是內在潛意識的指引,而佔卜/玄學視角下的命運是一種能量學說。寫到這裡,很多小夥伴肯定就要問了,知道命運是什麼固然重要,可是我更想知道怎麼逆天改命呀! 這期我們就來聊聊這兩個視角下如何改變命運。
  • 你相信命運嗎?你相信命運能改變嗎?
    你相信命運嗎?你相信命運能改變嗎?
  • 一塊中學裡的屏幕,怎麼改變了幾百公裡外幾十萬學生的學習?
    這是成都七中一節「普通」的前端網班課,黑板上有一塊播放課件的電子屏幕,屏幕背後有10萬+遠端師生在同步學習。這塊屏幕已經和正在改變許多孩子的人生軌跡。許多遠端老師看到這份計劃的第一反應是「操作性不強」,沒想到跟著計劃走了一學期,自己教授的學科甚至能成為全年級的優勢學科。課堂內容的合理安排、課堂知識的精準把握、課外知識的拓展、高質量的試題,處處體現著前端老師的專業素養。張瑜的快速成長,正是長期堅持認真「跟課」的結果。「作為一名網班教師,每當你發現七中老師又在講新東西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惶恐,只好逼著自己不能停下學習的腳步。」張瑜說。
  • 教育信息化2.0:「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千億級市場更寵個性產品
    教育信息化2.0:「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千億級市場更寵個性產品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6-20 15:39
  • 「知識」不一定改變命運,改變命運的是,人類的智慧和能力
    知識改變命運是我們從小到大都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我們都深信不疑,因為這句話確實是改變人生的一個道理,而且也誕生了很多成功的案例,但是很多人都在疑問,我擁有了很多的知識但為什麼不能獲得成功呢?首先我們要把知識和智慧分開,你得到了知識但不一定能夠得到智慧,你所擁有的知識到底算不算一種能力,這就看你自己的選擇了。在現在這個網絡發達的年代,知識的獲取方法變得更加快捷,你所想要解決的事情都能夠從網絡上尋求答案,解決問題。你覺得你自己得到了答案,獲得了知識,但是你沒有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能力,只是一味地尋求結果,那麼到最後你獲得的只有那些知識,而沒有得到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