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上一年級了,在長沙該不該辭去工作,做全職媽媽陪孩子?

2020-09-23 張在怪珈

這段時間有一個問題一直在困擾朋友小菲,她在糾結9月份孩子就要上小學,是不是該辭去工作全身心地陪伴孩子。她說:「身邊很多媽媽們都說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孩子很難,比較有挑戰。孩子升入小學,學習任務會越來越重,要陪孩子寫作業,幫孩子檢查作業,早中晚接送上小學,很多事情要忙。如果工作的話,會分心」。

的確,孩子升入小學之後,很多時間上我們需要協調。曾經有一位全職媽媽做過一個時間表:

按照這張時間表來看,媽媽們一天的任務確實很繁重,而且上班和接送孩子的時間會有所重合,看起來似乎做全職會更有利於平衡家庭與孩子教育的問題。

那麼該不該辭職做全職媽媽?

其實要平衡家庭與孩子的教育問題,沒有該不該。就像羅伯特的《發展心理學》中講到關於兒童中期舉了美國實驗案例,媽媽是全職還是職場媽媽這件事情本身,對孩子的影響差別不大,關鍵在於媽媽對自身狀態的滿意程度。

首先,做全職媽媽,要接受的是沒有自己的經濟來源,這就意味著一切要依靠於丈夫。丈夫是否能夠理解你作為全職媽媽的辛苦,尊重你的勞動成果,在你忙不過來的時候幫你一把,或者在請個,這些顯得尤為重要,決定著家庭幸福指數。

同時,全職媽媽還面臨的是與社會脫節,當你認為適合返回職場工作時,會發現社會進步太快,自己的那些技能已經成為了過去式。

其次,做職場媽媽,要具備平衡工作、家庭、孩子教育問題的能力。比起全職媽媽,兼顧工作、生活的女性,需要一顆更強大的心。不僅要面對生活中的瑣碎,孩子教育上的各種問題,還要將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但這樣的媽媽們,有屬於自己的生活圈,不與社會脫軌,還能為家庭收入增值。

值得注意的是,職場媽媽還可以做孩子的榜樣。她們為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努力的態度,積極打拼的精神,會給孩子樹立榜樣。孩子會更愛媽媽,尊重媽媽,懂得媽媽的不容易。

所以,關於孩子上小學是否應該辭職的事情,見仁見智,重要是看媽媽是否能夠接受生活帶來的些許考驗。

孩子的教育,父母共同參與

仔細看上面的表格會發現一個問題,整天的生活中一切都是以媽媽為主,看不到爸爸的任何蹤跡。所以,為了陪伴孩子成長,讓媽媽辭職在家,是有一些不平衡存在的。

我的朋友大李是一個二胎全職媽媽,她每天的工作除了接送兩個孩子上下學以外,其餘的時間基本都用在了照顧家庭當中,幾乎沒有屬於私人樂趣的時間。而大李的先生每天只負責自己的工作,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從來不插手,信奉的是「男主外女主內」。

開家長會5次就有4次都會走錯教室,我曾經跟孩子聊的時候,發現爸爸對他們的教育參與過少,會影響他們與爸爸之間的親子關係。所以,關於孩子教育的問題,父母應該參與,並且與孩子共同成長。

更好的陪伴是有質量的陪伴

很多全職媽媽都有一種共性,負責孩子的一日三餐,接送上下學,還要負責陪孩子寫作業。這樣24個小時當中,除了睡眠時間,其餘幾乎做到了全程陪伴孩子。但這樣的陪伴並不能稱為好的陪伴,相反會因為跟孩子之間沒有距離,而產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尤其體現在陪孩子寫作業這個部分。

經常看到網上發出一些因為輔導孩子寫作業,家長崩潰的視頻。其實不要採用保姆式的陪伴,幫助孩子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會讓陪伴變得更加溫馨。

對於上一天班的我來說,每天晚飯後是屬於最輕鬆的時間。從小就幫哥哥、妹妹養成了自主學習的意識。

他們的作業基本不需要我跟爸爸操心,通常放學後,他們會自己去寫作業。飯後就是我們一家聊天與看書的時間,這樣的安排,會讓彼此的陪伴更加的有意義。

所以,無論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幫助孩子養成好的習慣,會讓自己擁有更多的時間去做喜歡的事情。

凌晨媽媽來叨叨:

我個人認為,不必因為孩子升入小學就選擇辭職。應從小讓孩子明白,媽媽有屬於自己的工作、私人時間。這樣的認知,會更有利於孩子獨立。你說呢?

相關焦點

  • 女人該不該做全職媽媽?陶虹這句話說出千萬媽媽的心聲
    女人該不該辭去工作全職在家帶孩子? 陶虹曾公開回答過這個問題。一次活動中記者問陶虹:「都知道您為了孩子在事業當紅期退居幕後,您怎麼看待自己這樣的犧牲?」 「這不是犧牲吧,這個詞有點重了,這是我的選擇。」
  • 孩子上學後,全職媽媽還能做什麼?這3位媽媽說的很實在
    看到一位網友說,三歲的兒子上了幼兒園,頓感輕鬆自由了,可是又突然迷茫起來,不知道該幹什麼了?從孩子出生,一直到現在,已經全職在家3年多,每天都是孩子、老公、灶頭地忙活,好不容易有時間了,又想追追劇放鬆一下,就這樣忙忙碌碌,不溫不火地,轉眼已經離開職場這麼久了。最近孩子上學了,才意識到,自己這麼年輕,總不能一直這樣待在家裡,卻又迷茫能做什麼了,尤其還能兼顧到孩子。
  • 女人該不該做一個全職媽媽
    畢竟這個社會裡,男人在賺錢方面的優勢一定程度上是大於女人的,當然,不能說完全絕對,至少大部分家庭來說收入方面男人會高於女人的。所以從咱們的傳統文化延伸過來就造成了有些家庭的男人除了上班就是休閒,他們本質上會認為自己每個月拿了錢回來養家了,那麼自己在家庭方面的付出相對的就會少一些。
  • 不起身吃飯,打了孩子又後悔!全職媽媽該以什麼狀態面對生活?
    再了解,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太好,丈夫又長年在外地工作……我一個學妹,孩子出生後就當了全職媽媽。以前覺得她是個特別有想法有主意的女孩;現在孩子開始上小學了,空閒的時間越來越多,我就問她可有什麼好想法?她說想找個清閒,時間自由的工作。然後就去投了好幾份offer,結果沒有一份工作幹了超過一個月的,就又閒在家裡。那天跟我說,準備去學校當個看門的,說這份工作除了有夜班不好,別的都符合她的要求。
  • 兒子辭去幾十萬年薪的工作,回家做全職爸爸,婆婆:白費了
    原來兒子做了爸爸後,辭掉工作做了全職奶爸,這成了老人心裡不可跨越的「坎」,覺得自己再也抬不起頭來了,如果是兒媳婦辭了工作做了全職媽媽,婆婆又做何感想呢? 最後為了孩子,這位媽媽只好自己辭職帶孩子,但是家中的少了一大部分收入,生活質量一下降了好多個臺階,大人還好,媽媽覺得自己最對不起的就是孩子。
  • 「等孩子上了三年級,全職媽媽就多了」班主任說出的理由,很真實
    班主任:「等孩子上了三年級以後,全職媽媽就會多了」 小荷的媽媽原本在一家公司當財務,工作忙碌無暇照顧孩子,加之一二年級,孩子成績尚可,小荷的媽媽也很佛系。 不過,自從孩子開始上網課以後,情況就發生了變化,畢竟網課這考驗著孩子的學習能力,也考驗著家長指導孩子學習的能力。
  • 為了孤獨症\自閉症孩子,是否該選擇做全職星媽?
    那麼,對於特殊孩子的家庭,是否更應該為了孩子選擇做全職媽媽呢?在這裡,作為曾經的全職媽媽,我想從自身經歷出發,來談談自己對此的感受和建議。等孩子的情況趨於穩定後,再考慮對工作做進一步安排。我的幾點小建議:① 是否要為特殊孩子做全職媽媽?這個沒有標準答案,要視孩子情況及家庭的具體條件而定。
  • 全職媽媽,該不該幫鄰居帶孩子補貼家用?
    我好朋友君君問我:全職媽媽,該不該幫鄰居帶孩子補貼家用?君君兒子再過1個月就可以上幼兒園了,她鄰居玲玲的孩子那個時候剛好7個月。玲玲產假快結束了,來找君君商量,讓君君白天幫她帶小孩,早上7點到晚上七點,工資按照「走家」保姆的標準,一個月4000元,需要給孩子做輔食、洗澡,做輔食的食材和奶粉由玲玲自己提供。君君有點心動,所以來問我的意見。
  • 適合全職媽媽的工作,真的能即賺錢又顧家嗎?聽聽這些媽媽怎麼說
    1、 厲害的媽媽當老師曾經班上有學生的媽媽非常厲害,從孩子上幼兒園起,就辭去了原來的工作,通過學習和努力,考取了教師證,開始孩子在哪學習我就在哪教書的職業計劃。和這位媽媽聊天中得知,在幼兒園的時候,是簡直法語老師,為幼兒園的小朋友一周上兩次法語課。
  • 全職媽媽忘性大?記憶力下降要重視,陪伴孩子的同時別忘提升自己
    丈夫的西服要送去乾洗,兒子還說晚上想吃水果,家裡的馬桶似乎又有一些堵,這個月的物業費又該交了……劉女士送兒子去學校後回到家就要開始收拾房間,打掃衛生。全職媽媽要操心的事並不比職場女性少。她們每天要把家裡收拾的整整齊齊,為孩子和丈夫準備好可口的飯菜。丈夫如果可以理解妻子的付出倒還好,那麼妻子的辛苦也是值得的。
  • 該不該給全職媽媽發工資?24h全年無休,媽媽的價值如何衡量?
    媽媽的神聖不能用金錢衡量,但是媽媽貢獻出的價值卻應該被認同,被珍惜,甚至是可以用金錢補償。 很多人都認為做媽媽是一項偉大的工作,但是仍然有不少人不認可全職媽媽的價值。 一些人怒斥全職媽媽是寄生蟲,還有不少男性會給妻子臉色看,將妻子當作傭人一樣呼來喚去。
  • 孩子上了幼兒園,我卻找不到工作了!3位全職媽媽心酸的求職經歷
    你似乎總在閒著、卻又似乎一直在忙;你享受不需要打卡的自由,但也意味著你開始了全年無休、工作與生活完全不分離、付出與收穫都無法量化的一份「不像工作的工作」,這就是全職媽媽。一位二胎孕育中的媽媽:第一次懷孕時孕吐特別厲害,而且出現了孕早期的不適症狀,醫生建議臥床休息,對胎兒比較好,就這樣她辭去了工作,生完孩子以後自然就成了全職媽媽,想著熬過孩子3歲,上了幼兒園,就可以重返職場了。
  • 下半年孩子要上一年級了,這個暑假該不該讓他讀學前班?
    作者:寶寶知道 燕揚天眼看著大寶幼兒園快畢業了,下半年上小學了,現在規定幼兒園不能教學,那幼兒園讀三年有什麼意義,還不是顧學校帶孩子,馬上就讀一年級了,那問題也來了,給孩子的第一道坎是上課的紀律和坐姿,然後能否聽的進老師講的課,還有就是學習和接收能力,很快,各種的學前班接種而來
  • 不工作的媽媽能教育好孩子嗎?這個鍋,全職媽媽不背
    「不工作的媽媽能教育好孩子嗎?」看到這個話題,忍不住想吐槽一下,孩子的教育與媽媽是否工作沒有因果關係。每個媽媽都有自己獨特的育兒觀念,無論媽媽有沒有工作,父母雙方的教育方式才是決定孩子未來的主要因素。很多時候,因為生娃後對孩子的不舍,這個退居二線的人選就是媽媽。在此期間,媽媽們會想著等過了哺乳期就可以去工作,等孩子讀了幼兒園就可以去工作,等孩子上了小學就可以去工作……然而,卻發現孩子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而家中老人年邁根本幫不上忙,等了一年又一年,最終自己還是全職媽媽。
  • 媽媽全職照顧孩子有什麼好處呢?
    媽媽全職照顧孩子有什麼好處呢?一是增加了孩子的安全感。我本人原來也是事業心很強的媽媽,快二年級時老公說公婆已經跟進不了孩子的學習了,從那時開始我就全職照顧孩子了。原來忙著事業,和孩子的關係並不是很親密,二年級時孩子因為公婆的離開有一段時間並不那麼適應,經常表現出肚子痛,不愛上學,但是這個現象一兩學期後就沒有了。
  • 三年級是道「坎」,全職媽媽焦慮又急躁,下定決心這樣做
    英語倒還好,我們是從一年級開始學習英語的,而三年級的英語跟一年級內容差不多,所以英語方面沒什麼難點。孩子開始出現有不會做的題,最要命的是反覆講述後還是懵懵懂懂,或者當時感覺是明白了,再次遇到同樣的題也是屢做屢錯。我也變得更加焦慮和急躁。有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會大發脾氣。而等孩子睡著了的時候,看著她們可愛又稚嫩的臉龐,又追悔莫及。
  • 全職爸爸能帶好孩子嗎 質疑背後的社會癥結
    最近全職爸爸群體在網際網路上引起了廣泛關注。上海知名專欄女作家毛利的「全職爸爸一周工作報告」有廣泛的讀者群,毛利的丈夫辭去工作專心育兒,為此毛利每月支付丈夫2萬元的月薪;澎湃的「口述中國」也做過全職爸爸的專題。顧名思義,全職爸爸即沒有負擔家庭經濟責任的父親,他們的生活重心以料理家務、照顧子女或自我休閒為主。
  • 孩子跳樓自殺:在陪寫作業這件事情上,家長該不該放手?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河東獅吼,暴跳如雷。相信這是現在很多父母都經歷過或者正在經歷的。陪寫,對於媽媽們來說,不管你曾經學的是什麼專業,這會,你要重新再去學習一下兒童心理學,教育學,還要有足夠的耐心與孩子鬥志鬥勇;而對於孩子,陪寫,卻包含著很多的壓力。
  • 最傷害全職媽媽的,是老公的「自以為是」
    妻子也許掙的錢不如丈夫多,但她同樣是苦讀出來有知識有理想的人,有自己的工作、愛好、朋友圈,她的身份原不止是誰的妻子,或誰的母親。但是做了全職媽媽,重心不得不轉移到家庭和孩子上來,其他的都退到其次。有幾個妻子會甘願做全職媽媽呢?
  •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只能做全職媽媽?別再被道德綁架了
    為了寶寶的營養,建議媽媽母乳餵養到孩子自然離乳;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不主張隔代帶娃;為了孩子有個伴,一堆人還在催二胎;同時,又強調女性一定要經濟獨立,畢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不少媽媽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