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內心一直不主張媽媽們全職帶孩子,儘管我非常佩服她們!這些媽媽們為了家庭付出的特別多,特別的偉大和受人尊敬,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女人。
但我總覺得全職媽媽們為了家庭放棄了自我,放棄了更廣闊的舞臺和人生。
尤其我身邊的全職媽媽們在孩子越來越大,自己卻越來越迷惘的時候。回想起她們年輕時意氣風發、風華絕代的樣子。就想鼓勵她們,勸勸她們,可時光荏苒,哪怕她們再想回首,改變不了的是與社會的脫節,是適應不了的社會變化。
她們或許都意識到這個問題,但孩子讓她們具備了強大的勇氣。她們任勞任怨的為了家庭付出,可反饋回來的卻不一定是美滿。
我一個女性朋友是全職媽媽。有次見到她的孩子,有15歲了,長得高高大大。聊天中發現他手上青一道紫一道的,問怎麼搞的,說是被媽媽打的。原因僅僅是媽媽喊他吃飯,他沒有及時起身。
我們就私下責怪她,她說當時不知道怎麼的,氣不打一出來,打完了心裡又心疼又後悔。在繼續聊天中,發現她的夫妻關係也變得不太好,她笑著說是不是更年期到了。
可我總覺得她心裡有種怒氣想發卻發不出來。再了解,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太好,丈夫又長年在外地工作……
我一個學妹,孩子出生後就當了全職媽媽。以前覺得她是個特別有想法有主意的女孩;現在孩子開始上小學了,空閒的時間越來越多,我就問她可有什麼好想法?她說想找個清閒,時間自由的工作。然後就去投了好幾份offer,結果沒有一份工作幹了超過一個月的,就又閒在家裡。那天跟我說,準備去學校當個看門的,說這份工作除了有夜班不好,別的都符合她的要求。我看著她一陣無語,今年才30出點頭,就去當門衛?
所以我一直不主張當全職媽媽,因為覺得這些媽媽們付出太多了,多得幾乎沒有了自我。
直到遇見唐姐,我恍然大悟,全職媽媽原來可以當成一份工作來幹。
唐姐當年因為愛人工作調動,加上剛生寶寶,所以辭去了薪水很高的金領工作,當了全職媽媽。她跟我說最初一段時間也有過迷惘和不甘。
過了好久,轉念一想,如果把全職媽媽當成一份工作來看,那麼,會是不一樣的體驗嗎?
唐姐覺得全職媽媽這份工作的意義是教育和陪伴孩子。
全職媽媽對孩子的陪伴是長期的,長期到甚至會忽略和感受孩子成長中正面的東西。所以唐姐會適時的進行放手,一般一周會讓孩子在爺爺奶奶那呆個一兩天,一是給自己思考的時間,二是進行自我心理調整。
在教育上,唐姐是教孩子形成學習習慣。她有意識的選擇固定時間進行閱讀。孩子特別小就抱著她一起看書,長大了與孩子達成默契:在唐姐學習的時間,孩子也坐在一邊進行學習。這種共同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從小就喜歡上了閱讀。在寶寶上小學一年級時,就認識了近3000個漢字,並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全職媽媽天天帶孩子,哪裡來的收入與回報呢?
首先是家庭理財。唐姐精心研究了理財的各種方法,並形成了自己的理財理念。她把家庭資產分為日常開支、風險投資、穩定收益、風險保障四個部分。
日常開支一般佔收入的40%,風險投資主要是股票和基金,佔比30%左右,如果財富積累足夠的話,還會進行部分固定資產投資;穩定收益佔比有10%左右,一般購買能靈活支取有穩定收益的理財產品;風險保障是購買商業保險,佔比20%。
經過二十多年的理財,唐姐購買了一套住房,兩部汽車;股票基金平均年收益在10-15%左右;風險保障是商業保險,除一家三口的健康險種外,唐姐在55歲的時候開始,就能每月領取2萬元左右的養老金。而且在唐姐過世後,孩子還能一次性拿到數百萬的身故金。
其次是兼職收入。最初幾年,唐姐找到一些文案類工作、半銷售類工作,每個月總能賺些銀子;現今孩子上大學了,唐姐不僅有穩定的兼職工作渠道,又在研究自媒體。因為一直在與社會互動,從她的身上,沒有感覺到與社會的脫節。
全職媽媽有一個特點是精神狀態沒有職場媽媽好。因為全身心都投入到孩子身上,對自身會有很大的忽略,包括衣著打扮,形象氣質等等。
在孩子心中,全職媽媽一步不離地看管著孩子,會讓孩子感受到極大壓力,她們會覺得屬於自己的空間很小。
在配偶眼裡,他們認為帶孩子比上班輕鬆自由多了,不太容易接受一個母親全天帶孩子都帶不好,因此導致了全職媽媽過於緊張,對孩子的成長帶來不利的影響。
所以說儘管是全職媽媽,也要有獨立和完善的自我。哪怕只在家裡不出門,也要打扮得美美的,讓生活擁有儀式感;對孩子不要抓得太緊,要給他們一定的自由空間,隨著孩子越來越大,要從管理者漸漸轉變成輔助者;要儘量與社會產生交集,不要脫離社會太久。
將全職媽媽當成一份工作,我們就要在工作中找到快樂,實現自我的提升和價值。
祝天下所有的媽媽們心想事成,美麗永恆!
謝謝大家!我是「走進職場的家庭」,我喜歡分享!更多分享內容,敬請點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