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蓬頭垢面,邋裡邋遢,沒有自我
1,一個人照顧孩子
照顧孩子是全職媽媽的主要任務。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兩個小時餵一次奶,聽話的寶寶吃完奶就睡了。愛鬧的孩子,吃完奶要麼陪著玩,要麼哭鬧。每晚都不得不醒來n次,給孩子換尿布,蓋被子。
哪怕你困的眼皮想用棉棒撐起來,也不得不哄孩子。一個人伺候孩子的媽媽或許為了多睡幾分鐘,臉不洗,腳不洗,吃飯沒點,飯菜湊合。
寶寶六個月開始添加輔食,平時除了餵奶,還要給寶寶做輔食,食材要新鮮多樣,做的也要營養好吸收,菜都要切的碎碎的,不是蒸就得煮,一樣東西一點點試探,生怕寶寶吃了過敏不消化。一旦積食或拉吐,小心臟都害怕的不得了。
等到寶寶一歲左右學走路,每天彎著腰扶著寶寶學邁步,累的直不起腰來,一般寶寶從開始學走路到自己獨立走路大概有一到兩個月左右。
等到寶寶學會走路以後,你會發現你的家裡他所到之處到處都是扔的玩具,零食渣子,愛乾淨的寶媽會不停的打掃,不愛乾淨的寶媽,家裡像豬拱過一樣。
等到寶寶學著自己吃飯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吃飯的時候會把飯菜弄的餐椅,地上,身上,撒的到處都是,這個時候的寶寶是不喜歡你餵的。他執著於自己探索。你不得不每頓飯後都要把餐椅刷了,把地打掃完,然後拖乾淨。
作為寶媽你不能跟一個不懂事的孩子計較。生氣又無奈,發火也不得不收拾,有怨氣又不得不去伺候,想撂挑子又不捨得。
2,婆媳矛盾
在家做全職媽媽,婆婆不幫忙,孩子磕了碰了,罵你不會照顧孩子,說你連個孩子都看不好,說你連個兒子都生不出來,說你做的飯鹹了淡了,說你衛生收拾的不乾淨……
你沒能力養孩子,不忍孩子離開爸爸,不忍自己離開孩子。你要麼忍,要麼吵,要麼跟他兒子離婚,哪種結果都讓你心力交瘁。
3,老公不體諒,沒能力
自己帶孩子,洗衣做飯家務活也都是你做了,老公不體諒帶孩子的辛苦,他認為這是媽媽的職責,他覺得你既然在家就應該你做,他不會分擔,不懂體諒,能力不足,掙錢不多,你還要節衣縮食,辛苦度日。
你要麼忍,要麼離婚。然而你還不想孩子離開爸爸,自己離開孩子,你還指望他那點雖然不多,但不至於吃不上飯的工資。
4,自己沒收入
自己學歷低,不懂設計,不會畫圖,不懂自媒體,不會寫文章……做寶媽以後找不到一份可以掙錢的工作,哪怕兼職。
這是一類寶媽的狀態,做了全職媽媽以後,蓬頭垢面,邋裡邋遢,沒有自我,二十幾歲看著像三十幾歲,三十幾歲看著像四十幾歲,生生把自己過成了黃臉婆。
二,光彩依舊,獨立自主
1,照顧寶寶沒壓力
對於新手媽媽,也就是前兩個月不太適應,當你找到規律以後,無非就是給寶寶餵奶換尿布,拉粑粑洗屁屁。
等寶寶大點以後,給寶寶弄點飯,自己吃點飯,收拾一下。
家裡如果有老人幫忙,那就更輕鬆了。老人幫忙帶孩子的時候,寶媽還可以做點兼職。
2,婆媳沒矛盾
婆媳相處和諧,互相理解幫助。婆婆待你如女兒,你帶婆婆像親媽。
3,老公體諒
老公體晾帶孩子的不容易,在家的時候主動帶孩子,主動分擔家務。
4,獨立自主,有經濟來源
聰明的寶媽在做全職媽媽前,會為自己想好退路,讓老公上交工資,或者每個月讓老公給多少生活費。自己要掌握家裡的經濟大權。
有的寶媽有自己的特長,和擅長的領域,自己在帶孩子的同時,也可以有自己的收入。
這一類的寶媽活的有底氣,有自我。所以依然明媚,自信動人。
希望每位寶媽自信獨立,生活不易且現實,要學會都要為自己打算,握在自己手裡的才是踏實的。
不管你學歷高或低,不管你能力大與否,都要盡力有一份自己的經濟來源,無關他人,才有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