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鎮樓
小導這幾天在家除了吃就是喝,各種肥宅快樂水各種噸噸噸噸,搞得現在都不敢量體重了。各位看官最多胖了幾斤呢?
言歸正傳,小導我是很喜歡韓國電影的,咱不提這個國家,民族咋樣,但是人家的電影確實拍的棒。單論電影政策,電影行業工業程度,我們這邊確實是比不過人家,客觀事實該承認還是要承認的。
去年年底《白頭山》在韓國上映,這部《與神同行》班底拍攝的災難動作片不管是在觀影人次和票房上,都可以稱得上」爆款」兩字。於是小導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下載了這部電影,待兩個多小時觀影完畢後,卻著實有些大失所望。於是小導我打開豆瓣瞟了一眼,6.4分,好的,和我心裡的判斷差不多。
很多人把《白頭山》和我們的《流浪地球》做對比,但是在小導我的觀念中,我覺得《戰狼》系列更合適與它對位。雖然《白頭山》在類型上更接近《流浪地球》,但是拋開電影工業程度的問題,讓《白頭山》成為爆款的原因,恐怕還是要歸功於韓國民眾的愛國主義情懷。
影片開場的地震還算是比較精彩場面,從陷入地下的貨車車頂駛過也算比較有心意的橋段,但是對於被好萊塢大片狂轟亂炸過的小導我,這場戲並沒有太過亮眼的地方,只能算作工整。
作為一部商業大片,特效當然要作為考量的標準之一,但又並不是絕對,單從特效一向來看,《白頭山》只能稱得上是及格,原因在於真實感不錯,偶有小亮眼橋段,但是卻缺乏細節和故事的支撐,容易讓人產生視覺疲勞。
一部合格的商業大片,故事情節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不要以為商業片中的情節不重要,不然《變形金剛》系列為什麼票房越來越低?難道是特效不夠好麼?而《白頭山》最大的弱點就是在故事上。
影片剛剛開始執行任務的時候,兩架軍用飛機分別搭載著技術隊和爆破隊穿越國境線,然後技術隊搭載的飛機墜毀。所有任務的重擔都壓在了男主角帶領的爆破隊身上,這是誰腦子進水了麼?執行任務之前對pm10濃度估計不足,導致引擎爆炸?軍隊明明就是實時監控的啊!同樣的飛機,技術隊的飛機爆了兩個引擎,爆破隊引擎反而一地那兒事兒都沒有,符合常理麼?後邊更匪夷所思,爆破隊飛機一點兒屁事兒沒有,全員跳傘了,技術隊飛機爆了兩個引擎,每一個人試圖跳傘,然後隊員和飛機一起墜毀了,一個都沒活下來。這是正常人類的思路麼?
這部電影的情節導向太過生硬,這是問題之一。為了引導故事情節的發展,太多情節實在是不甚合理。比如主角從李準平聊天中推斷出他公寓的位置,這是一個間諜應該犯的錯誤麼?就算他是故意的,但是他作為韓國方面的簡單,體內還有追蹤器,韓國方面連他家在哪兒都不知道麼?還要我們的主角找半天然後推理出來?這合理麼?
每一部電影的故事,其實都可以總結為一句話,一個或一群人因為某些原因要去做什麼事情。
然後編劇要做的事情就是往這條線中不斷的填充重重阻礙和故事背景,而填充的阻礙才是電影成功的關鍵。這就是這部電影劇情第二個問題,阻礙不夠以及不合理。
墜機後第一個任務,營救李準基獲得朝鮮核彈位置。男主角率隊來到收容所,卻發現整個收容所人都跑光了,於是本來可以成為一個小高潮的營救任務,變成了不費一槍一彈就找到了目標人物。這樣的設計讓這個多面間諜李準基的出場弱了不止一籌,編劇和導演為了挽救這個問題,就安排了李準平和全副武裝的隊員們的一場對峙戲,結果呈現的效果卻顯得很是尷尬。
同樣的問題出現在最終兩位主角前往礦坑。火山爆發,大火球哐哐砸,場景倒是挺好看的,但是沒用啊!我們都知道兩位主角肯定會到達礦坑,我們需要的是一點兒意外,讓故事更加的曲折,比如車壞了兩人扛著引爆器步行進入礦坑,比如礦坑塌了兩人找路進入礦坑。然而電影中兩人則是直接開著車就進去了,又毫無意外的引爆成功。就感覺像是坐在馬桶上,使勁,使勁,馬上出來了!然後沒出來,憋回去了。明白這種感受麼?
我之所以給這不電影及格,其實是完全看在河正宇和李秉憲兩位大叔努力相愛相殺的蜜汁CP感身上。這也是電影中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了。在我看來這部電影可以在韓國取得如此成績完全就是因為片中主人公多面臨的環境與韓國這個國家面臨的環境出奇的統一,韓國民眾同樣想的是像電影中的河正宇一般,在兩個大國的夾擊中幹出一項偉大的事業。
總的來說,各位看官實在閒得無聊了還是可以湊合看看的,畢竟大叔CP不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