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而過,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也消逝過半了。
不過作為一名影視喜好者我們並不孤單,除了《棋魂》《女王的棋局》《進擊的巨人》等等口碑大作的先後上線之外。
就在剛剛過去的12月11日,我們也迎來了被一眾影評人譽為「年度最後爆款」的《沐浴之王》---
如今的它已經憑藉大半天就累計的近6千萬票房一騎絕塵在票房榜單之上,而在開播之後也確實有很多很多大V予以了「爆笑」、「值得一看」、「一秒笑到開裂」等等溢美讚嘆---
不過在另一方面,《沐浴之王》卻又似乎有點兒「悽慘」。
01.所謂的年度爆款這就翻車了?
首先是豆瓣評分,如今它的成績已經掉落到6.6的程度,而超過1.2萬人次的評價也基本坐實它的評分不可能再有多大的變動了---
不過豆瓣評分低還不是最糟糕的,對於這部本該是年度爆款的電影來說,居然在上線當天便遭到了韓國媒體的「怒罵」,他們指責《沐浴之王》涉嫌抄襲了韓國漫畫《沐浴之神》。
國內的觀眾對所謂的抄襲和盜版的容忍度是極低的,於是在上述事件爆發之後,相關話題的熱議度也被助推到了近億程度,討論量也超過1.1萬之高---
那如此說來,難道所謂的年度爆款也只是媒體人的通稿尬吹?而易小星導演根本就是齷齪至極的抄襲者嗎?
如果你們評判的依據來源於某些義憤填膺的網友---
「果然,丟我們臉的事情就該曝光」
「眾所周知,國內沒有編劇」
以及你們評判作品是否抄襲的標準也僅停留於表層,認為《沐浴之王》和《沐浴之神》僅一字之差,而且題材同樣是搓澡。
那很顯然,你對事實的認定一定是「抄襲」,並認為易小星是齷齪不堪的。
但幸虧易叫獸並非軟捏的柿子,在面對輿論非議的時候他選擇了據理力爭,並給我們擺出了一系列的證據---
02.與其說是抄襲,還不如說是情緒的不滿
從易叫獸回懟的說辭和配圖當中,我們不難知道《沐浴之王》早在2019年就取得了相關了劇作版權,而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實錘劇本是易叫獸原創的。
再來就是所謂的人設、劇情等等,雖然都是以搓澡的題材來開展,但只要你曾打開過《沐浴之神》的漫畫,你定然知道這兩者存在何其巨大的差別---
這兩部作品如果非要尋找共同點,那主角搓澡技術的提升、搞笑和熱血的內核、以及整一個以搓澡文化構建的世界觀之外,就不再具備相似的地方。
類比來說,這就好像《足球小將》和《勝利十一人》以及《野狼前鋒》的關係,也可以說是《美少女戰士》和《菲夢少女》《巴啦啦小魔仙》兩部國產劇的聯繫。
這些作品可以歸類到同一個類別當中,但劇中的故事發展以及具體每一位角色的心路歷程全都毫無相似性。
你說題材致敬那是可以的,但如果一上來就蓋上抄襲和侵權的帽子,那就有點兒過分了---
事實上,隨著《沐浴之王》抄襲事件被熱議起來後,專業媒體們也陸續挖出了韓方和中方的糾葛所在。
依據@新浪娛樂的介紹,原來《沐浴之神》漫畫在老早之前就已經和國內的萬達影業商談「改編電影」的事兒,而當時的叫獸易小星正正服務於萬達影業,據聞也曾接觸過這個搓澡的項目。
但奈何後來萬達影業出於資金問題而放棄了後續投資,而改編的合作也就自此廢棄了---
但望月人公司和萬達公司的合作崩裂,不代表易小星就得步調一致的跟隨下去。他或許在接觸該項目的時候就感知到了這部電影的良好前景,於是在離開公司之後也毅然決然的繼續完善後續的劇本編排,以及籌備正片的拍攝。
最終在12月11日終於將完整版電影《沐浴之王》給帶到我們面前了。
我知道了解了大概緣由之後,相信會有一部分網友怒噴易小星「盜竊創意」。
但在我看來,這又何嘗不是「胡亂蓋帽子」的體現,畢竟自始至終《沐浴之王》已經是在網絡上連載了N年之久而且也已經有了不少人氣的韓國漫畫。
這也代表著它的這個題材已經成為了如同《足球小將》《美少女戰士》般的「創作指引」,而易小星在萬達時的接觸,也只能算是「有人將創作指引搬到了他眼前」,這只是一種減少了「篩選成本」的作為而已,那是遠稱不上抄襲的---
我們都知道去年爆火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曾深陷到抄襲囹圄當中,而當時的五維記憶之所以能夠讓法院立案憑藉的可不是空乏的「創作理念」,而是具體的一幕幕看起來有點兒相似的場景畫面。
當然,我舉《哪吒》的例子不是為了說明《哪吒》齷齪了,相反我一直都是力挺這部國漫的。
我只是想強調目前國內的版權法並不對寬泛的想法予以保護,而真正值得維護的還得屬「具體的橋段和設計」,否則一切都只是空談而已---
因此在我看來,作為《沐浴之神》韓國代理人的望月人公司之所以會指責易叫獸的《沐浴之王》侵權,最本質的動機在於「洩憤」。
哪怕作品的具體內容存在一天一地的差別,但因為自己本可以作為第一個在中國內地推出搓澡題材電影,但卻因為萬達的撤資而將資格假手於易小星。因此怒不可遏,並藉助韓國當地的媒體來發洩這份怒氣。
但就正如易叫獸所說:「奉陪任何法律上的行動,但不參與口水仗」,不如乖乖的通過法律途徑來維權吧---
03.豆瓣評分的尷尬設定
至於所謂的豆瓣低分,我能夠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這部電影真的被6.6分低估了。
但低估有低估的原因,那就是如今的豆瓣評分規則只能夠打出「偶數位分值」,也就是用戶只能夠選擇6分和8分,而不能選中間的7分---
如此評分設定便會導致某些題材作品的尷尬分值,比如所謂的無釐頭喜劇。
哪怕笑點密集,哪怕觀眾能夠在觀影過程中感受到濃厚的周星馳的feel,但在《沐浴之王》的影評區中我們還是看到海量的一邊打著吹爆和讚嘆的評語,一邊又只給這部作品標記上3星的用戶---
或許在他們看來,或缺了劇情深度,沒有什麼價值內涵,沒有過多的染指所謂的社會事件的作品都沒有資格獲得4星的質量評價吧?
相類似的事情也在2018年票房爆炸的《西虹市首富》身上發生過。
哪怕自此之後沈騰就被掛上「長在笑點上的男人」的頭銜,而這部作品也被很多影評大V吹爆,而劇中的燃燒我的卡路裡的歌曲也成為了年度網絡歌曲的基礎上---
這部喜劇也依舊只能獲得6.6低分,似乎也足夠實錘純喜劇類的電影,不太可能受到豆瓣高分的宿命了。
好了,說了那麼多無非就是那麼一句話:別去理會網上的抄襲指責,也別被豆瓣評分給誤導了,《沐浴之王》是絕對配得上本年度最後的爆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