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區、107個鎮和2個鄉 上海各級行政區劃調整,遵循什麼邏輯

2020-12-20 東方網

原標題:市民政局公布最新版行政區劃名稱表,截至今年6月30日,上海16個區共有105個街道、107個鎮和2個鄉 上海各級行政區劃調整,遵循怎樣的邏輯

靜安、閘北撤二建一後,優勢互補,促進蘇州河南北協調發展。大悅城摩天輪已成新靜安區的地標之一。蔣迪雯攝

依託松江新城的廣富林街道,19萬常住人口中,11萬是大學城的師生,另外8萬也以年輕人為主。街道根據年輕人特點,配置資源、提供服務。(資料)

  不久前,上海市民政局公布最新版行政區劃名稱表,截至今年6月30日,上海16個區共有105個街道、107個鎮和2個鄉。其中黃浦和虹口兩區內都是「街道」,上海僅有的2個鄉在崇明區。

  回顧上海近年來的區劃調整,從區級範圍看,2000年以後,分別經歷南市區併入黃浦區、南匯區併入浦東新區、黃浦區和盧灣區撤二建一、靜安區和閘北區撤二建一、崇明撤縣設區幾次大調整。從街鎮層面看,2014年以來,上海先後析出一批街道。近十多年來,近郊和新城地區新建街道,中心城區面積較小的街道則被撤併,郊區鄉鎮也經歷了一系列調整。

  可以說,隨著這些年的發展,上海的行政區劃調整從未停止。那麼在其背後,遵循著怎樣的邏輯?

  區區合併,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幾乎每一次大的行政區劃調整,總會引起市民熱議。近年來經歷的5次大調整,尤其如此。仔細研究數據,就會更客觀看待。

  2010年之前,在上海中心城區,楊浦、徐匯區經過多次擴區,區域面積達54.7—60.7平方公裡,常住人口96.2萬—120.6萬;曾經的黃浦、盧灣、靜安等區的區域面積分別只有12.4平方公裡、8平方公裡和7.6平方公裡,常住人口分別為53.2萬、26.9萬和24.8萬。尤其是靜安和盧灣兩區面積過小,缺乏進一步發展空間。通過調整行政區劃,在更大範圍內統籌資源配置,有利於拓展核心城區的輻射面,增強城市後續發展能力。

  相關專家曾表示,上海中心城區各區的面積和人口相差過大,不利於提高行政管理的有效性。通過調整行政區劃,撤併規模過小的區,可以精簡行政機構,減少管理成本,提高行政效能。同時,也有利於使各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相對均衡,形成公平合理的考核與激勵機制,更好地調動各區發展的積極性。

  上海中心城區各區由於財力懸殊,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參差不齊。由於歷史基礎不同,導致教育、醫療、文化領域的社會優質資源大量集中在老黃浦、靜安、盧灣等中心區,外圍區的優質社會資源相對缺乏,公共服務資源分布極不均衡。各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差也很大,發展能力和後勁差異懸殊。通過調整行政區劃,可以加強外圍區的建設實力,促進中心城區公共服務均等化,有利於改善民生,並能以強帶弱,增強弱區的發展能力和後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撤併效應有目共睹。南匯併入浦東,著眼於國家戰略和全球競爭,極大拓展發展空間和創新布局,成為上海走向海洋時代的橋頭堡乃至中國經濟發展的新亮點;黃浦區和盧灣區歷史文脈相似,發展任務相似,兩區撤二建一後更好地聯動發展,併集中財力加大黃浦區舊區改造等民生工作;靜安、閘北撤二建一後,發展空間大大拓展,實現優勢互補,促進蘇州河南北區域的協調發展。

  街道析出,城市化的必然選擇

  2014年以來,上海先後析出一批街道,包括普陀區萬裡街道、閔行區浦錦街道、松江區九裡亭街道和廣富林街道、奉賢區西渡街道和奉浦街道。另外,普陀區真如鎮轉為街道。

  記者從市民政局了解到,上海將在今後一段時間內完成中心城區6個鎮轉街道工作,屆時中心城區將不再有「鎮」這一建制。這6個鎮分別是徐匯區華涇鎮、靜安區彭浦鎮、長寧區新涇鎮、楊浦區五角場鎮、普陀區長徵鎮和桃浦鎮。它們大部分已完成撤村改制,很多地方早已沒有村民,社區工作生活與一般街道社區無異。

  對於這6個鎮,當前面臨的一項重點任務是要剝離招商引資職能。上海鎮改街道的路徑十分清晰,要先剝離招商引資職能,之後加強公共資源和公共服務的配置。對此,上海社科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院副研究員李健認為,街道析出,是城市化進程中的必然選擇。這些析出的街道,大多位於城郊接合部和郊區新城,隨著中心城區向外擴展,大居不斷建成,一些戶籍人口向此遷移,大量流動人口也聚集於此。再加上中外環間是商業地產開發最活躍的地方,政策和市場幾重力量的疊加,導致其人口高度集聚,不少鎮都出現外來戶籍人口和當地戶籍人口嚴重倒掛現象。

  由於教育、警力等公共資源一般按戶籍人口配置,鎮屬的獨立財政力量顯然已力不從心,易造成公共服務可及性和便捷性不夠、公共管理相對薄弱等問題。析出街道後,由區財政進行更大範圍的統籌,而街道則加強公共管理和服務功能,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當地發展的問題。

  比如,依託松江新城的廣富林街道,在19萬常住人口中,有11萬是松江大學城的師生,另外8萬也是以年輕人為主。街道將根據年輕化的人口特點,來配置資源、提供服務。

  鄉鎮合併,未來將形成城鎮圈

  上世紀50年代末,原由江蘇省管轄的嘉定、寶山等10個縣劃歸上海後,全市街道辦事處為139個,鄉鎮為208個。當時郊區人口總量較小,每個鄉鎮平均規模不足萬人。上世紀90年代末,全市街道總數98個,鄉鎮總數212個。

  經過多次調整,上海的鄉鎮區劃發生明顯變化。和上世紀90年代末相比,鄉鎮總量減少近一半,每個鎮轄區平均面積增長近一倍,每個鎮平均戶籍人口增長一倍多。

  在建制鎮的撤併過程中,一些鎮規模越來越大,一些鎮則成了「撤制鎮」,只能被稱為「某鎮某社區」。在一次次的變遷中,那些鎮的地位、規模、功能也出現「上上下下」的落差。李健認為,鄉鎮撤併的主要依據是促進要素互補和流通,實現最優配置,並減少行政管理成本。不過,一些「撤制鎮」所在地的經濟發展和文化傳承等相對有所弱化,也應引起關注。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上海現有的107個鎮平均常住人口約12.2萬,常住人口超過20萬的鎮有21個,已建、在建、規劃的大型居住區45個,共涉及22個鎮,平均規劃人口3.3萬。

  根據相關規劃,未來上海將以新城、核心鎮、中心鎮等為引領,形成23個城鎮圈,打破傳統城鎮體系以行政層級配置公共資源的方式,實現郊區地區的城鄉統籌發展。

  在規劃藍圖中,上海100多個建制鎮被分為四類。兩個核心鎮,分別在崇明城橋地區、金山濱海地區。中心鎮,主要指位於郊區發展廊道、發展基礎良好的城鎮,比如羅店、安亭、朱家角等。中心城周邊鎮,指外環線周邊的鎮,比如南翔、江橋、九亭等。一般鎮則指城鎮化水平相對較低的獨立型城鎮。

  從人口來說,核心鎮的規劃規模為15萬至30萬,中心鎮的規模為10萬至30萬,一般鎮的規劃人口規模為10萬至15萬。中心城周邊鎮普遍已有一定規模,但規劃導向上是抑制做大的。它們的職能主要是完善公共服務與交通設施配置,提升建成區環境品質,強化空間管控,維護生態底線,控制人口增長。

  李健表示,到底多大的鎮最為合適其實並無定論,關鍵看其所處的自然環境、經濟條件、發展機遇等。劃分不同等級的四類鎮,提高了發展的效率,但如何進行資源配置,還需進一步深化研究落實,最終讓生活在每個地方的百姓更幸福。

  普通百姓也不必糾結於「我所在的小鎮,到底是中心鎮、中心城周邊鎮,還是一般鎮」,因為未來的上海郊區,將會越來越淡化一個個小鎮的獨立概念,將被「打包」進一個個城鎮圈,在一個「圈」內進行公共資源的互補共享。在同一個城鎮圈內,也許這個鎮教育資源優良,隔壁鎮商業發達,另一鎮是交通樞紐,單個鎮都不是全能的,但「抱成圈」後,大家享受的資源和服務將會更加豐富周到,力求避免以往按照行政建制配置公共資源所造成的不均衡。

  新中國成立後,行政區劃幾經變遷

  上海已進入「無縣」時代

  1949年解放後的上海有30個區,其中市區20個區,分別是黃浦、老閘、新成、靜安、江寧、普陀、長寧、邑廟、蓬萊、嵩山、盧灣、常熟、徐匯、閘北、北站、虹口、北四川、提籃橋、榆林、楊浦;郊區10個區,分別是新市、江灣、吳淞、大場、真如、新徑、龍華、高橋、洋徑、楊思。

  此後,老閘區撤銷,轄地劃歸黃浦區。常熟區撤銷,轄地劃歸徐匯區。嵩山區撤銷,大部併入盧灣區,部分劃入邑廟區。北站區撤銷,轄地劃歸閘北區。北四川區撤銷建制,轄地劃歸虹口區。

  1958年是上海行政區劃調整力度最大的一年。年初,先把鄰近江蘇省的寶山、嘉定、上海3縣劃入上海,同時,撤江寧、新成兩個區,設立靜安區;撤邑廟、蓬萊區,設立南市區;榆林區併入楊浦,提籃橋併入虹口;增設吳淞、閔行兩個區。到這一年的年底,又將江蘇省的川沙、南匯、奉賢、松江、金山、青浦、崇明7縣劃歸上海。

  到了1965年,上海全市共設10個區、10個縣,這種行政體制一直保留到1980年。10個區分別是:黃浦、靜安、南市、普陀、長寧、盧灣、徐匯、閘北、虹口、楊浦;10個縣分別是:寶山、嘉定、川沙、上海、南匯、奉賢、松江、金山、青浦、崇明。

  改革開放後,上海經歷三輪區縣調整——

  第一輪是市區擴容,大約從1981年到1992年,主要從郊縣劃出部分地區併入市區或新設市區。例如,1981年從上海縣析出部分地區設立閔行區,從寶山縣析出部分地區設立吳淞區;1984年,長寧區、徐匯區、黃浦區、普陀區、虹口區和楊浦區等相繼大幅擴容;1989年川沙縣楊思地區劃入原南市區。

  第二輪是改縣設區。1988年撤寶山縣和吳淞區設立寶山區,這也是全國最早的撤縣設區。1992年撤上海縣和閔行區設立新的閔行區,此後嘉定、金山、松江、青浦、南匯、奉賢等相繼改縣設區,1992年設立浦東新區。到2001年底,上海共有19個區、1個縣。

  2000年上海城市化率達74.6%,行政區劃調整從城鄉區縣重組轉向城區內部重組,從2000年開始啟動第三輪調整。2000年撤黃浦區和南市區設立新的黃浦區,2009年南匯區劃入浦東新區,2011年撤銷黃浦區和盧灣區設立新的黃浦區。2015年撤銷靜安區和閘北區組成新的靜安區。2016年,崇明撤縣設區後,上海共轄黃浦、徐匯、長寧、靜安、普陀、虹口、楊浦、閔行、寶山、嘉定、浦東新、松江、金山、青浦、奉賢、崇明16個區,進入「無縣」時代。

相關焦點

  • 調整後蓬安13鎮6鄉2個街道辦行政區域地圖
    調整後蓬安13鎮6鄉2個街道辦行政區域地圖
  • 四川省德陽市羅江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十個鎮撤銷三個
    11月15日,四川省民政廳網站發布的《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德陽市調整羅江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以下簡稱《批覆》)顯示,德陽市羅江區近日獲批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撤銷了十個建制鎮中的三個。這意味著,羅江區建制鎮由之前的10個調整為7個。德陽市羅江區位於成都平原東北部邊緣。羅江區政府網站今年9月24日發布的「羅江概況」稱,「(羅江區)戶籍人口24.38萬人,常住人口28.96萬人。共轄建制鎮10個、下設98個村民委員會、29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和1445個村(居)民小組。」
  • 四川成都行政區劃調整:2020年成都15個縣將「撤鎮設區」
    12月24日,我從省民政廳官網獲悉,23日,省政府同意對成都市15個縣(市、區)和其他15個縣(市、區)的行政區划進行調整。答覆如下。一、對龍泉沂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調整一、廢除西河鎮,設立西河街。西河鎮所屬行政區域為西河街行政區域。西河街辦事處設於成洛路3789號。
  • 上海行政區劃調整設想:16個區合併為11個
    上海是中國第一大城市,並且在第一的位子上已經坐了一百多年了,同時上海還是中國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 ,國家物流樞紐,實力強悍。可是上海的行政區劃也有一些不太合理的地方,上海目前有16個市轄區,中心的靜安區虹口區黃浦區等7個區面積太小了,浦東新區崇明區面積又太大了。
  • 上海近年來行政區劃調整解析,成立6個街道對城市意義何在?
    在上海,鄉級的行政區劃主要有街道辦事處和鎮兩種,從本質上來說街道辦事處不代表城市化高,鎮也不代表城市化低。但是近年來,上海還是在近年來在城市化地區調整行政區劃成立了六大街道辦事處,它們是:普陀區真如鎮街道、閔行區浦錦路街道、松江區九裡亭街道、松江區廣富林街道、奉賢區西渡街道、奉賢區奉浦街道。
  • 東區街道(鎮)行政區劃調整全面啟動
    10月21日,東區在陽光酒店三樓會議室召開街道(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工作會議,貫徹落實省、市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動員會議精神,安排部署全區街道(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工作,標誌著東區街道(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工作全面啟動。
  • 達州市5個縣(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名單公布!
    達州市人民政府:你市《關於達州市通川區等5縣(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的請示》(達市府〔2019〕71號)收悉。經研究,現批覆如下。(四)撤銷北外鎮,設立鳳北街道,以原北外鎮所屬行政區域為鳳北街道的行政區域,鳳北街道辦事處駐高家壩路511號。二、關於達川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五)撤銷香隆鄉、沿河鄉、永進鄉、洛車鄉和道讓鄉,將原香隆鄉、原沿河鄉、原永進鄉、原洛車鄉和原道讓鄉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石橋鎮管轄,石橋鎮人民政府駐園丁街148號。
  • 內江這5個縣(市、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據省民政廳官網消息,省政府同意內江市市中區、內江市東興區、隆昌市、資中縣、威遠縣等5個縣(市、區)部分鄉鎮(街道)行政區劃調整,具體如下:| 一、關於市中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 忻州這一地鄉級行政區劃調整:3鄉鎮撤併,城區劃為4個街道
    》,提出「原則上撤併調整全市1萬人以下的非省級邊界鄉和街道,鄉的撤併比例最高不超過各縣(市、區)所轄鄉鎮數的17%,新設街道的常住人口應在2萬人以上」的要求,鄉級行政區劃的調整要有適用性、長遠性、科學性,結合採煤沉陷區的搬遷調整鄉級行政區域。
  • 南充7個縣(市、區)部分鄉鎮(街道) 行政區劃調整獲省政府批覆
    記者從省民政廳官網獲悉,日前,南充市《關於高坪區等7縣(市、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的請示》(南府〔2019〕45號)獲省政府批覆,本次調整涉及南充市高坪區
  • 樂山市市中區鄉鎮(街道)行政區劃調整改革方案(草案)!
    樂山市市中區鄉鎮(街道)行政區劃調整改革方案(草案)一、總體設立情況樂山市市中區現設立鄉鎮(街道)32個,其中:鄉10個、鎮15個、街道7個。此次鄉鎮(街道)行政區劃調整改革,我區鄉鎮(街道)實際減少15個,減幅47%。現擬設立鄉鎮(街道)17個,其中:鄉2個、鎮10個、街道5個。
  • 哪些是中心鎮?三十多年來蒙城縣行政區劃變更
    其中壇城區轄壇城鎮和芮集、大張集、範集等1鎮3鄉;板橋區轄板橋、許疃、北趙集、烏集、瓦埠等5個鄉;小澗區轄小澗鎮和小澗、郭店、吳圩等一鎮三鄉;渦北區轄香山、唐集、泰山、全集等四鄉;嶽坊區轄嶽坊、駝澗、馬廟、母集、馬家集、牛王等六鄉;城南區轄莊周、小辛集、望月、關帝、小馬店等五鄉;雙澗區轄雙澗鎮和東王集、移村、馬窪、李寨、阜廟鄉等1鎮5鄉;三義區轄三義、河溝、籬笆
  • 你知道遼寧省一共有多少個鄉,多少個鎮,多少個街道嗎?
    到說遼寧,熟悉遼寧的或許知道遼寧擁有瀋陽市、大連市、鞍山市、撫順市、本溪市、丹東市等等14個地級市,但更進一步細問,遼寧有多少個縣級市,多少個縣,多少個區,知道的人屈指可數。據統計,目前遼寧設有14個地級市、16個縣級市、25個縣(8個少數民族自治縣)、59個市轄區,合計100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在遼寧的地級市裡,瀋陽市的縣級行政單位的個數最多,達到13個,其中10個是市轄區,2個是縣與一個代管縣級市新民市。
  • 四川一市鄉鎮行政區劃調整草案公布,覆蓋各縣!
    此次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減少12個,減幅48%,擬設置鄉鎮(街道)13個,其中:鎮6個、街道7個。涪城區屬:現設置鄉鎮(街道)18個,其中:鄉1個、鎮9個、街道8個。此次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減少9個,減幅50%,擬設置鄉鎮(街道)9個,其中:鎮5個、街道4個。高新區:現代管鄉鎮(街道)4個,其中:鎮3個、街道1個。本次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減少2個,減幅50%,擬設置鄉鎮(街道)2個,其中:鎮1個、街道1個。
  • 2020中國上海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16個區,總面積6340.5平方千米,2019年,常住人口2428.14萬人,戶籍常住人口1450.43萬人,外來常住人口977.71萬人。上海地處中國東部、長江入海口、東臨東海,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界於東經120°52′-122°12′,北緯30°40′-31°53′之間。截止到2019年12月,全市轄107個街道、106個鎮、2個鄉,合計215個鄉級區劃。
  • 近期,江蘇部分地區行政區劃調整
    據徐州市人民政府官網2020年4月24日消息,經徐州市政府第46次常務會議審議同意,雲龍區部分行政區劃作出調整:新城片區增設漢風街道辦事處,從大龍湖街道辦事處析出張屯、大韓、趙武、蝶夢、崑崙、太行路6個居委會設立漢風街道辦事處
  • 王聖學:對西安城三區和市區行政區劃調整的意見
    (4)在目前西安的行政區劃、人口規模沒有過大的變化情況下,市區的行政區劃調整應以微調為主。2.關於城三區的行政區劃調整意見(1)將蓮湖、碑林、新城區老「城三區」撤併為二個區。「城三區」是歷史形成的城鄉分離管理的產物,伴隨著城市發展和擴大,特別是城市骨幹路網的形成,已不適應現在城市管理的需要,亟待撤併。
  • 新中國70年行政區劃調整的歷程、特徵與展望
    市轄區在這一時期從845個增加到860個,年平均增加不到2個,產生這個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一是全國地級市數量增長十分緩慢;二是由於土地城市化速度快於人口城市化,國家收緊了對撤縣(市)設區的審批;三是一些城市為了做大市轄區進行了區區合併。〔11〕此外,由圖4可以看出,建制鎮在2004—2012年經歷了數量先減少後增加的過程。暫停撤鄉設鎮和積極推行鄉鎮撤併之後,全國建制鎮數量持續減少。
  • 陝西:撤鄉並鎮「一刀切」 五市一區沒了「鄉」
    可是,撤鄉並鎮為何要「一刀切」?公共服務保障如何跟上?富餘幹部安置問題怎麼解決?一系列問題依然擺在眼前。  日前,陝西省發布撤鄉並鎮及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情況公告:全省撤併鄉鎮330個,撤鄉設鎮210個,撤鄉鎮設街道辦事處19個。目前全省共有鄉鎮1224個,其中鄉只有90個。
  • 河間行政區劃重大調整:撤銷這幾個鄉鎮,新設立1鎮2街道辦事處...
    經省政府同意,我市行政區劃作如下調整:撤銷瀛州鎮,設立瀛州路街道辦事處;撤銷城區辦事處,設立城垣西路街道辦事處;撤銷詩經村鄉,撤銷郭家村鄉,設立詩經村鎮。揭牌儀式前,分別召開了所在街道、鎮領導班子會和街道(社區)、鎮(村)幹部大會。市委副書記段勇,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李國德分別在會上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