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老師——盡職盡責該點讚,可是,爭搶時間為哪般?

2020-08-27 無畏無爭的平凡人

聲明:1.關注,持續更新。

2.本文已開啟原創保護,任何形式的抄襲、搬運、截取等等都是侵權行為。

3.文中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告知刪除。


這是一篇註定要挨罵的文章,寫完之後,不敢發出來,因為凡是直擊痛點的問題,往往會給自己帶來麻煩,你懂得。於是,放了一個月,思來想去,最後還鼓起勇氣,把它發出來,實在難受,不吐不快。

我並不是想爆料什麼內幕,只是想讓現實更加美好。

從教20年,在教育圈裡絕不能算是老教師,根本沒有資格談論教育圈的「尖銳問題」。可是,20年來,送走了9屆畢業生,有些學生教了兩、三年,還有的只教了一年。無論時間長短,每一屆都要與多位教師合作,目標是共同努力,教好一個班。


可是,現實並非如我所願。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打造優秀班級的情況雖有過幾次,但是太少。(以前的合作夥伴,真的很抱歉)我的意思,不是說這些老師不優秀,反而我自己所教學科的成績,往往是班級的六個學科中最差的。正因如此,我才想寫這篇文章,給自己的不優秀找個臺階吧。

不繞彎子了,直接說吧。

我的意思是說,很多中學老師的內心,絕對把自己所教學科的成績放在第一位,多多少少也會關心所教班級的總成績,往往並不關心這個班級的其他學科的成績是否很差,是否影響了班級的總成績。換句挨罵的話:我的科目考好了我光榮,你考差了,關我什麼事——各自為戰,缺乏團隊精神和配合意識。

比如(或是假設),現在有六位老師共同教一個班級,理論上來說,各個學科互不影響,按照課表安排,各上各的課,相安無事。但從實際上來說,學生的成績是多個學科的總和,學生只有把多個學科都學到了一定水平,總成績才能好。如果有瘸腿學科,根據木桶理論,學生的總成績很難說「好」。

相應的,六個學科的教學應該齊頭並進,對學生才是好事。

而實際上,每個學生都要應對六個學科的教學,面對六位老師不同的教學安排,除了上課,還有「自習、課餘、周末和假期」四塊學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每個科目有很多練習,需要時間完成,有些科目,需要花費一些時間,記憶大量知識,而往往課表上分給各科的時間有限,各科都不足以完成學習任務。所以,「學生自由支配的四塊時間」就成了老師們爭搶的「肥肉」。

無論家有初中生還是高中生,如果你問孩子,你各科的作業都能做完嗎?孩子的回答往往是:不能。你可能會問:那麼多自習時間還不夠用嗎?孩子會說,每一科都認為自己布置的任務不太多,可是六科放到一起就受不了了。

這就是事實——每個老師都能看到「肥肉」,我不啃一口,別人就會多啃,我憑什麼不啃?有些學校為了避免出現「爭搶肥肉」的不良競爭,把學生的自習時間進行了嚴格精細的分配,似乎能夠緩解爭搶的局面,可是,仍然會有人進行爭搶或「變相爭搶」

  • 加大任務量,逼迫學生自己去爭搶公共自習時間。
  • 自習是大家的,你能用,我為什麼不能用——這就是大多數老師的內心獨白。有些老師只管布置所教的學科作業,告訴學生收繳作業的截止時間和不交作業的嚴厲懲罰,至於學生用什麼時間做,老師非常清楚,但絕對不說。或者就是在課堂上提問,只要沒有回答上來,要麼站到教室後面,要麼站到教室外面,每個學生都膽戰心驚,把課外能用的時間都用到這個科目上,否則就會被「說一不二」的鐵腕老師重罰。

    • 擠佔學生的休息、課間或吃飯時間。

    很多學校都有一定時間的午休,或者每周都有一到二次短暫的活動休息時間,主要是想讓學生們解決生活上的後顧之憂,洗洗衣服,洗洗頭,整理內務。現實是,有一些同學怕被老師懲罰,為了完成作業,只能「廢寢忘食」,午休不休息,吃飯很迅速,衣服一般不在學校洗,至於洗頭,算了,忍一忍吧,周末回家了再解決這些問題,把這些時間都騰出來,完成「強勢學科」的作業,否則會被重罰的。

    • 擠佔課間時間。

    為了能延長每節課的時間,有一些老師總是提前上課5分鐘,推遲下課5分鐘,每節課又多出來10分鐘,如果一個班級的每個老師都這樣做,學生連課間去廁所的時間都沒有,更有甚者,對學生宣布規定:比老師晚進教室的,都算遲到,遲到的後果就是罰站,甚至不讓聽課。學生怕遲到,乾脆忍著不上廁所。

  • 擠佔周末時間。
  • 大多數中學生,尤其是高二高三學生的周末時間很短,加上來迴路途的奔波,周末的時間本來就不多,可是各科老師又看到了這塊「肥肉」,周末布置一堆作業。有無數次學生告訴我,周末比平時在學校還累,摘抄筆記十幾頁,卷子好幾張,為了完成作業,周末也要寫到晚上12點以後,周末回家不是休息,是補作業。

    說實在的,在外行看來,這樣的老師是多麼的敬業,應該得到嘉獎。可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學生會真的喜歡這些老師嗎?學生會認為這些老師優秀嗎?

    看到這裡,或許您會問一連串的問題: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難道學校的領導不知道嗎?難道沒有什麼措施解決嗎?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 原因之一:考評機制惹的禍。

    任何考評機制都是一把雙刃劍——考評能夠督促後進,表彰先進。體制內的人都知道,各種評價是必須的。我們也知道,任何評價機制都有弊端,好的評價機制應該是儘可能規避弊端,儘量全面、客觀、公正、公正。

    當然,考評機制考評出來的是教師的「業績」、「尊嚴」、「收入」、「榮譽」、「能力」等等,如果和『「職稱晉級」掛鈎,考評的作用就更大了,甚至影響教師的職業前途。

    現實中,很多評價機制的通病是:只評價結果,而忽視過程。

    只要結果好,過程沒人關注你採用了什麼方法,更沒有人計算你的「投入和收益」是否成比例。只要看透了這一點,其實已經完全明白了「爭搶時間」、「不良競爭」的原因了。

    教育體系的評價機制,在任何人看來,考試成績絕對是排在第一位的因素,而且是決定性因素。

    好成績才是硬道理!

    大多數學校採用的考評成績的方法是相似的,都傾向於單一的考評成績(注重結果),成績的好壞基本上等於教學水平的高低、收入的高低、地位的高低。沒有人關注你,「成績第一」的背後擠佔用了多少不屬於自己的時間(忽視過程),更沒有人去查,你採取了什麼並不光明磊落的手段。或者說,對某個學生而言,一科特別優秀,往往是以犧牲其他科目為代價的,沒有均衡發展,對總結成績的提升沒有任何好處。

    內心獨白:制度如此,我也很無奈!我不這麼拼命的努力工作,沒有安全感!

    一個班要是有一個「強勢」的老師,這個班基本上就好不到哪去了。

    一個班要是有兩個「強勢」的老師,這個班基本上就廢了。

    六個學科齊頭並進,才是一個班級優秀的基礎。

    為了規避上面的弊端,有些學校採取而所謂的「捆綁考核」或「綜合考核」,初衷是好的,目的是讓一個班級的所有老師形成團隊,形成合力,為班級總成績努力。「班級成績好,每個老師都光榮」的想法,在現實中是沒有價值的,是極其冒險的,因為就普通教師而言,這個班級的總成績並不是我一個人決定的,我也決定不了,乾脆,退而求其次,我抓好我的學科,這才是根本。萬一班級總成績差了,至少我的學科成績不差,不至於被「評價機制」打壓或淘汰。

    在考評機制的影響下,每個人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每天都在考慮如何提高自己學科的成績,而不是考慮這個班級其他學科還很差,我應該讓出一些時間,提高其他學科的成績。

  • 原因之二:教師性格要背鍋
  • 不得不承認,有些人從性格上來說,十分上進,十分要強,十分強勢,有先必爭,有爭必先。換句話說,只要大家做同一件事情,必須要分個「好中差」,而自己必須做到「好」。

    即使有些人天生的性格並非如此,但是,長時間接觸「強勢」的老師,要麼被薰陶感染,要麼被逼無奈,只能模仿,不然的話,沒有時間做保證,無論你教學水平多高,你的教學成績也不會好,如果與「強勢」的老師同教一班,三年時間,「你若不成長,必然會淘汰」——不是制度淘汰了你,而是某些人淘汰了你,你絕對會有「既生瑜何生亮」的鬱悶。

    所以,說到底,在競爭和制度的壓力下,成績的競爭基本上淪落為「性格」競爭,脾氣好、性格溫順的老師,大多數都有說不出的苦。學生也很無奈,哪個老師手段強硬,就先完成哪個老師的作業。每個學校都有所謂的「牛人、能人、常勝將軍」,他們對待工作的盡職盡責、敬業奉獻,確實應該點讚。可是,我們不能只看到結果,忽視過程。

    20年來,不知道有多少次,在課堂上發現學生做其他學科的作業,問其原因,幾乎理由一致:交遲了會被嚴厲的懲罰學生為了不被懲罰,只能冒險,「欺負」性格溫順的老師

    還有更不可思議的事情。班主任本來應該是班級所有老師的協調者、組織者,應該站在大局的高度,為整個班級謀劃,提升班級的弱勢學科,提升班級的總體成績。但是,有些班主任,也因為壓力太大,往往會藉助班主任的身份和權威,變本加厲的為自己所教學科搶佔時間,不會顧及其他學科老師的感受。

    再來回答第二個問題:難道學校的領導不知道嗎?

    我不想正面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太冒險了。我只想說,它有點像皇帝的新裝或者禿子頭上的蝨子,你懂得。

    最後回答第三個問題:難道沒有什麼措施解決嗎?

    肯定有!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有些措施的初衷非常好,可實施起來太難了。痼疾難除啊!

    比如前面提到的「捆綁考評」——班級總成績如果考好了,每個老師都榮耀。可實施的時候,每次考試成績公布,並不是只公布班級總成績,各個學科的分析數據詳盡無比,每個人都能看到,所有的人都會不自覺的關注自己的學科成績,比第一名差多少,比平均分高多少,我完成指標超額多少人等等,只有班主任才會關注班級總成績。氛圍如此,你奈我何?!

    最後總結一下吧!

    盡職盡責應該點讚,不擇手段爭搶時間!

    惡性競爭有失體面,老師學生叫苦連天!

    其實說到底,還是觀念的問題——如果普通教師和學校領導雙方的觀念都統一到了一個高度,這個問題其實就已經解決了。只要兩方有一方不能提升觀念,出現錯位,現狀就仍然會維持下去。

    老師們,教育不是只有成績,教師的眼裡不能只有成績,更有情感的融合——理解學生疾苦,體諒同事難處,相互合作協調,成績水到渠成。

    如有同感,敬請留言。如有得罪,歡迎吐槽!

    相關焦點

    • 副校長當眾吃下學生的剩飯,是該點讚還是該喊停?
      副校長當眾吃下學生的剩飯,是該點讚還是該喊停? 當前,全國範圍內的反對鋪張浪費、厲行勤儉節約活動掀起了新高潮,好多單位和餐飲店鋪相繼推出「N-1」「N-2」計劃,主要目的就是夠吃不剩。對於這位副校長的這一舉動,是該點讚呢還是該吐槽?甩開膀子不出幹出樣子。中小學提倡幹部教師在學生面前要言傳身教,並且一直強調身教重於言教。當著學生的面,把學生們吃剩的飯全部吃下,這位副校長無疑是在用行動教育引導學生節約不浪費。這位副校長的舉動,和那些光說不幹、光說不練的人們比起來,應該點個大大的贊。
    • 教育局沒寒暑假,比學校累,老師爭搶為哪般?老師:我不怕累
      但前段時間一個調查發現,學校裡的很多老師卻爭相想調進教育局,這讓很多看客困惑不已,教育局又沒有寒暑假,比學校累,為什麼老師都想進呢!有不少老師表示,我根本不怕累,只願能進,下面筆者帶大家一起分析一下:第一、教育局收入更高教育局是政府教育管理工作的一個職能部門,但學校則是教育局下屬的專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
    • 說話像「吵架」為哪般
      (原標題:說話像「吵架」為哪般)    劉天放
    • 大學老師工資不高,為何還會成為碩士、博士「爭搶」的對象?
      而且大家普遍認為,學校級別越高,老師的福利待遇就越好。在看到很多碩士生、博士生畢業後,都去爭搶大學教職工作後,很多人都猜測大學教師的待遇一定是教師行業中最好的。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大學教師的工資並不高,甚至和一些著名的中學,例如深圳中學、人大附中的老師相比,還有些低。看到這裡,不少讀者朋友們都會想,明明大學教師工資低,為何還有這麼多名校碩博生去爭搶?
    • 為衡陽高考的好成績點個讚
      上周到省局培訓了幾天,把這事給耽誤下來了,還沒有來得及點讚,朱健市長去了。 看來這位年輕的市長是真懂教育,也是真重視教育。距離4月14日在教育系統調研,在八中開座談會還只有113天,8月5日再次來到教育局開了個座談會。 如果說上次座談會有為高考加油的成分,這次則更多是為點讚而來。
    • 萬人點讚!在車流和泥濘中為生命狂奔的王世齋老師
      抖音視頻回放在這個抖音視頻中,嶠山鎮中心初級中學七年級九班的班主任王世齋背著突發疾病的學生穿過擁堵的車流,踏著泥濘的道路狂奔而去。在嶠山鎮中心初中,記者見到了王世齋老師,對於那天發生的事情王老師記憶猶新。嶠山鎮中心初級中學七年級九班班主任 王世齋:9月3號下午六點半左右,我在家吃飯,接到了我們軍訓教官的一個電話,說我們班有個女生在餐廳吃飯的時候,突發疾病,呼吸困難,手腳抽搐非常難受,我家離學校大約有兩公裡,我就開車,快速的趕往學校。同時我打電話告知了,在學校值班的田子明書記,田子明書記也快速的趕到了現場。
    • 敬業就是對工作盡職盡責
      可是,從事於夕陽事業的人,是不是就註定失敗了呢?不一定,只要你有一種敬業精神,肯為事業奉獻一顆真誠而執著的心,對工作盡職盡責,並沒有失敗與成功的區別。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世界之大,哪行哪業都得有人去幹,一百個人不能都做同樣的事情,各有不同的工作方式。
    • 當了21年老師,我第一次為自己的盡職盡責感到害怕
      其他幾個原本沒做的人趕緊拿出來做了,唯獨剛才那個男生還是一臉的無動於衷,我忍不住再次走到他旁邊,說,現在給時間寫你都不寫 說句實在話,我平時很少叫學生到辦公室,也很少懲罰學生,就連說話的聲音也都不大,我主要是讓他們覺得我這個老師對上課的要求挺嚴格的,不能放肆,要守紀律,一直來也樹立了嚴格的名聲,所以我上課不用河東吼師也可以維持良好的紀律。
    • 這些中學的高考喜報星光黯淡,但我為何還要為這些中學點讚?
      昨天我寫了一篇文章,說的是我們縣中的高考喜報星光有些暗淡,再也回不到以前縣中的輝煌局面,但我依舊為縣中的老師們和學生點讚。近些年縣中的優質生源,尤其是頂尖生源流失嚴重,同時骨幹教師流失也比較嚴重,雙重流失,讓不少曾經輝煌一時的縣級中學陷入窘境。以前縣中還經常有學生考上北大清華,現在縣中很難有學生考上北大清華。
    • 學校會議過多為哪般?
      學校的會多,一直為教師所詬病。會議過多的背後存在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甚至嚴重幹擾著教育教學的規律,一線教師深受其擾,那麼,學校會議過多為哪般?,最擔心的就是接到通知開會,老師經常掛在嘴邊的就是:今天不開會吧?
    • 600分復讀為哪般?
      這段時間各地高考結果紛紛出爐,一部分考生收穫豐收的果實挑選專業和大學,一部分結果不如人願黯然神傷,有的棄學有的則暗暗作出另外的打算——復讀!那麼,高分考生復讀究竟為哪般?有人說像達到600分復讀是衝清華北大去的,達到一本線復讀是衝985、211去的……如果是這樣我只能說復讀也瘋狂沒點實力還真不敢去復讀了!
    • 嚮往的生活佟麗婭花了5分鐘吃它為哪般?
      節目中網友發現佟麗婭吃一片小餅乾,吃了節目播出時長五分多,一小口一小口的,這期間劉憲華拉完了一曲梁祝,何老師唱完了一首歌。佟麗婭吃小餅乾的細節截圖,花了5分鐘吃一小塊小餅乾為哪般?網友2認為:江中猴姑餅乾的硬廣告,按出鏡時間算錢的,佟麗婭是賣廣告的。其實我覺得她就是嘴巴無聊想吃點什麼,又不是很想吃東西。
    • 騾眼看衡陽丨為衡陽高考的好成績點個讚
      上周到省局培訓了幾天,把這事給耽誤下來了,還沒有來得及點讚,朱健市長已點讚了。看來這位年輕的市長是真懂教育,也是真重視教育。距離4月14日在教育系統調研,在八中開座談會還只有113天,8月5日再次來到教育局開了個座談會。如果說上次座談會有為高考加油的成分,這次則更多是為點讚而來。
    • 阿衰漫畫:阿衰給大臉妹「拜年」把頭磕腫還不要壓歲錢,為哪般?
      hello小夥伴們,大家好,今天為各位帶來的是阿衰漫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和支持,祝大家有一個愉快的寒假假期,阿衰給大臉妹「拜年」把頭磕腫還不要壓歲錢,為哪般?原來阿衰同學是為了抄作業啊,難怪磕頭都這麼用力,自己的頭就不說了,把大臉妹的桌子砸爛怎麼辦,破壞公物可是要賠償的。最後,小夥伴們假期可別只顧著玩耍,假期布置的作業也要及時完成哦!
    • 老師:我更想退群!家長老師互撕為哪般
      這件事情不僅上了熱搜,把老師推上了風口浪尖,而且還鬧上了央視,央視的晚間新聞點評:家長批改作業,是老師的缺位。接著引起了多米諾效應,從剛開始短視頻平臺上被眾多網友關注點讚,到影響了十幾個城市宣布禁止教師讓家長批改作業,再到後來教育部作出回應:明令禁止違規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 在幼兒園孩子反覆生病發燒,這是為哪般?
      在幼兒園孩子反覆生病發燒,這是為哪般?文/許小美最近馨姥姥接小溫馨放學,了解到班級裡很多孩子都生病了,有的咳嗽,有的發燒,有的流鼻涕等等。很多媽媽擔心不已:孩子入園的時候還活蹦亂跳的,可入園後就各種不適應。這是為哪般?
    • 這種俄羅斯紫皮糖果,在中國變身「網紅糖」到底是為哪般?
      這種俄羅斯紫皮糖果,在中國變身「網紅糖」到底是為哪般?最近幾年間,隨著網絡的發展各種「網紅食品」是層出不窮!很多食品卻紅一段時間之後銷聲匿跡,唯獨這種來自戰鬥民族俄羅斯的紫皮糖過牢牢地站穩了腳跟,深受各年齡層國人的喜愛,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十指連心,日夜脹痛為哪般
      以前好像看到網上說,電腦使用時間過長引起的。腎結石,甲狀腺結節……有沒有關係?一通胡思亂想,就是不願去看醫生。如何說服她呢?且看她用艾灸試試,再熬幾天自己想通!十指連心,不懂她死扛硬熬為哪般!但願趕快好起來吧,這個倔強的女人!
    • 江蘇小學女生課後墜亡,事後家長集體為涉事老師點讚?意欲何為
      據悉,可馨對作文非常擅長,是班上作文寫得最好的學生,而可馨非常懂事,對自己的要求很高,目標是考上常州一個很好的封閉式中學。痛失愛女,可馨父母非常悲痛,他們想知道那兩節課到底發生了什麼。這件事最迷幻的地方,其實是在事發之後,班級裡的其他學生家長在班級群給老師點讚的行為。
    • 李佳薇兼職房產中介 明星轉行為哪般?
      李佳薇兼職房產中介 明星轉行為哪般?時間:2020-08-26 18:0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李佳薇兼職房產中介 明星轉行為哪般? 有著代表作《煎熬》、曾經上過《我是歌手》第三季的女歌手李佳薇,近日被曝光做起了房產中介的兼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