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敬業,是指尊重自己的事業,說到底就是對工作盡職盡責。一個人的尊嚴,並不在於他能賺多少錢,或獲得了什麼社會地位,而在於有沒有敬業精神,能不能發揮自己的專長,兢兢業業地安心工作,過有意義的生活。
有人認為事業有「適合時代」與「不適合時代」的區別,還說某種事業是「夕陽事業」,某種事業是「成長事業」。從某種角度看,也許是正確的。可是,從事於夕陽事業的人,是不是就註定失敗了呢?不一定,只要你有一種敬業精神,肯為事業奉獻一顆真誠而執著的心,對工作盡職盡責,並沒有失敗與成功的區別。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世界之大,哪行哪業都得有人去幹,一百個人不能都做同樣的事情,各有不同的工作方式。工作雖然不同,可是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天份與專長,並使自己陶醉在這種喜悅之中,與社會大眾共享,在奉獻中領悟自己的人生價值,相信這是大家所期望的。
世界石油大王年輕的洛克菲勒初入石油公司工作時,既沒有學歷,又沒有技術,因此被分配去檢查石油罐蓋有沒有自動焊接好的工作。這是整個公司最簡單、枯燥的工序,人們戲稱連3歲小孩子都能做。半個月後,洛克菲勒忍無可忍,他找到主管申請改換其它工種,但被回絕了。無計可施的洛克菲勒只好重新回到焊接機旁。心想,既然換不到更好的工作,那就把眼前這個不好的工作做好再說。
於是,洛克菲勒開始認真觀察罐蓋的焊接質量,並仔細研究焊接劑的滴速與滴量,他發現,當時每焊接一個罐蓋,焊接劑要滴落39滴,而經過周密計算,結果實際只要38滴焊接劑就可以將罐蓋完全焊接好。經過反覆測試、實驗,最後,洛克菲勒終於研製出「38滴型」焊接機,也就是說,用這種焊接機,每隻罐蓋比原先節約了一滴焊接劑。可是,就這一滴焊接劑,一年下來卻為公司節約出5億美元的支出。年輕的洛克菲勒就此邁出日後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直到成為世界石油大王。
當今時代,是一個注重敬業的時代。無論做什麼工作,都要有一種敬業精神。敬業是一種習慣,儘管一開始並不能為你帶來可觀的收益,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些缺乏敬業精神的人,是無法取得真正的成就的;敬業是事業成功的前提,因為敬業的人一定樂業,樂業的人必然成功。如果一個人在乏味的被動的情況下工作,甚至對工作敷衍塞責,他不可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也不可能在工作上發揮創意。只有我們每個人都敬重自己的事業,才使我們大家具有了對工作盡職盡責的力量。成功與失敗就差一點點,就在於我們對工作是否有責任心,是否盡職盡責,是否將其貫穿於我們工作的始終。
敬業就是對工作盡職盡責,盡心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很多人都以為自己已經做得足夠好了。 是這樣嗎?你真的把自己的工作已經做得足夠好了嗎?你真的已經發揮了自己最大的潛能嗎?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徑是敬業,這是被古今中外的無數成功者所證明了的。你要比別人做得更出色,,就要精通所從事行業的方方面面。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學業由於勤奮而專精,由於玩樂而荒廢;德行由於獨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於因循隨俗而敗壞。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