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哪些消費模式逆勢發展?生活必需品消費穩中有增

2021-01-10 至誠財經網

  商務部消費促進司負責人王斌:據國家統計局統計,疫情發生後,生活必需品消費穩中有增,1至2月份食品的銷售同比增長了9.7%。

  無接觸配送、無人零售、直播零售等消費新模式、新方式快速發展,人工智慧、遠程辦公、網際網路+醫療+藥店等逆勢發展,信息消費等顯著增長。

相關推薦

萬人圍獵!深圳現網紅樓盤 深圳房價會下跌嗎?

澳總理:脫貧人數上沒國家可比中國 中國脫貧攻堅完成了沒

十四五規劃是哪一年到哪一年?十四五規劃重點項目有哪些?

相關焦點

  • 商務部:元旦節日消費市場運行活躍有序 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
    2021年元旦假期,各地積極採取措施做好防疫安全,保障市場供應,滿足群眾節日多樣化消費需求。據商務部監測,節日期間全國消費市場運行平穩有序,供銷順暢活躍,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一、促銷活動組織有序消費市場繁榮活躍 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按照商務部《歲末年初促消費工作指引》,根據節日市場特點,積極組織開展各類促消費活動。據商務部監測,節日三天,全國重點零售企業日均銷售額同比增長6.2%。 一是促銷活動精彩紛呈。
  • 疫情影響下我國消費展現強大韌性 長期穩定和持續升級的發展趨勢不...
    商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消費短期影響較大,但隨著國家和地方出臺一系列的促進消費回補、潛力釋放的政策逐步落地見效,疫情不會改變我國消費長期穩定和持續升級的發展趨勢。在3月18號下午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副司長王斌表示,儘管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後,居民的外出急劇減少,使消費市場受到較大衝擊,但我國的消費也展現出強大的韌性、活力和新的增長點,「疫情發生以後生活必需品消費穩中有增,餐館的堂食轉外賣、外出用餐變成了居家做飯,1-2月份食品銷售同比增長9.7%。
  • 消費洞察報告:疫情重塑消費習慣
    1、核心觀點一場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改變了人們日常生活軌跡,無形中培養諸多新 型消費習慣,對消費行業影響深遠。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雖然偏服務性 行業:旅遊、餐飲、交運等受到較大衝擊,但網路遊戲、到家服務、網 購等傳統「宅經濟」逆勢大漲,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短視頻、直播等 新型「宅經濟」極力爆發。
  • 疫情期間消費需求減弱,為何小家電可以逆勢...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央視財經《正點財經》)疫情期間,在消費需求減弱的大環境下,各類小家電卻逆勢走紅在疫情期間,不少線下實體零售店閉店,商場客流量銳減,為了應對衝擊,一些家電品牌先後試水直播賣貨。一個小家電品牌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從年初至今4個月的時間裡,公司幾乎是全員上陣,在全國每天都有3000場直播。
  • 商務部:組織開展歲末年初促消費活動 保障生活必需品供應
    來源:商務部網站原標題:消費促進司負責人談2020年11月份我國消費市場情況 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統籌疫情防控和消費促進工作紮實推進,一系列激發市場活力、促進消費復甦的政策舉措持續見效,11月份我國消費市場繼續朝回穩向好方向發展。
  • 2021年元旦節日消費市場運行活躍有序 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
    2021年元旦假期,各地積極採取措施做好防疫安全,保障市場供應,滿足群眾節日多樣化消費需求。據商務部監測,節日期間全國消費市場運行平穩有序,供銷順暢活躍,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 據商務部監測,元旦節日三天,全國重點零售企業日均銷售額同比增長6.2%。促銷活動精彩紛呈,消費市場人氣活躍。據銀聯商務數據,全國重點監測商戶線下消費規模同比增長7.4%。
  • 逆勢前行,品質書店陸續新開南京書業構建消費新矩陣_南報網
    早在今年1月8日,南京就印發了《南京市推進實體書店發展的實施意見》,要求根據實體書店兼具產業經營與公共文化服務的雙重屬性,加大政策扶持引導力度,激發企業內生動力,鼓勵主業突出、多業態融合的複合型發展模式。3月中旬起,南京也率先行動起來,積極支持和幫助全市實體書店行業緩解疫情影響,克服經營困難。
  • 中國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出爐網上消費有哪些新風向?
    日前,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發布中國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從消費者、業態、品牌、營銷四大維度出發,描繪出網際網路消費生態的新格局。2021年,有哪些消費新風向值得我們關注?健康需求空前高漲新冠肺炎疫情給全民上了一堂提升健康衛生意識的公開課,也促使人們的消費理念加快轉變,健康消費需求空前高漲。
  • 疫情改變中國消費觀點,中低端產品變得更受喜愛
    中國消費品市場一直以高端化為發展方向,從2017年開始一直也會這樣做的,但今年因為疫情發生了變化。 隨著新冠疫情的擴大影響,消費者的消費意願普遍下降,從此前的高端遊走至中低端產品。與此同時,上半年的電子商務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線上零售渠道活動頻繁,吸引大量消費者。中低端消費數量因此提升,均價落差同比在5%以上。 業內人士表示,大量消費者在經歷過疫情期間的『封城』措施後,冷凍食品和旁邊面是其主要的囤積對象。
  • 特殊時期的上海田子坊:消費升級模式難以為繼,衰落較明顯
    究其原因,這裡面原本的消費升級模式難以為繼,打著小資情懷的終究非長遠,因此衰落較明顯。下面是上海田子坊的實景。在疫情已經平穩後,上海田子坊的遊客還是有的,但是此處的商業氛圍已經今非昔比,不僅僅是看起來冷清一些,而且消費的比例也是比較低的。上海田子坊在全市的位置地圖如下所示。
  • 以高質量生活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
    消費是一切社會生產活動的最終目的,居民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拓展新消費領域,激發消費市場活力是當前我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造成的負面衝擊和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戰略立足點。
  • 疫情反彈,618電商節消費低迷!摩飛刀具砧板消毒機逆勢翻盤
    疫情反彈,618電商節消費低迷!摩飛刀具砧板消毒機逆勢翻盤 今年的618電商購物節即將落下帷幕,不同往日的輝煌戰績,此次618消費低迷,令人唏噓。
  • 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消費維權認知及行為調查報告 疫情期間線上消費...
    疫情期間線上消費比例增大的消費類型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日常生活類消費線上化。調查結果顯示,與以往相比,受訪者對日常生活商品和服務的線上消費類型變動較大。商品類消費中,59.4%的受訪者表示日用百貨類商品的線上消費佔比增大,57.6%的受訪者表示食品類商品的線上消費比例增大,36.8%的受訪者表示醫藥及醫療用品類商品的線上消費比例增大。
  • 亞馬遜取消非必需品發貨數量限制,Shopee公布疫情期東南亞線上消費...
    Shopee公布疫情期東南亞線上消費四大趨勢 近日,Shopee公布了疫情期間東南亞地區的線上消費的四大趨勢。 1、使用時長持續增加,線上購物日常化。新加坡消費者每周瀏覽Shopee APP時間增加了40%,越南、馬來西亞分別增加了25%、20%。 2、消費偏好發生改變,電子支付迅速普及。
  • 「報復性消費」一直都在,上半年新型消費為主,下半年線下發力
    「地攤經濟」突然火了,有點出人意料,畢竟這並經濟發展模式在中國已經經歷了幾千年歷史,但仔細想想,又在情理之中,地攤經濟以小、碎、散、廉商品為主,操作方式簡單易行,消費群體更是橫掃全國人民
  • 理論周刊 | 以高質量生活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
    拓展新消費領域,激發消費市場活力是當前我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造成的負面衝擊和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戰略立足點。 高質量發展生活服務業是全面促進消費的關鍵。 居民消費內容繁多,消費市場複雜多變,但從發達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實踐來看,居民消費結構也有規律可循。
  • 提振消費政策專題研究:新消費模式開啟中國新經濟窗口
    我們認為,相關政策的陸續出臺將推動消費的增質擴容,持續助力居民消費需求的快速回 升,規範消費市場的運轉,樹立民族消費品牌,鼓勵新興消費模式繼續發展,提振內需, 維持經濟的平穩運行。 繼國家層面的政策和意見陸續出臺後,地方政府或將不斷推出各自的提振消費政策。
  • 南京書業構建消費新矩陣
    在這值得被銘記的特殊一年,南京的書店逆勢前進、頻繁開新,書香更加濃鬱,並以創新的姿態更加融入大眾生活,在激活新消費的同時,引領全民閱讀新風尚,在全國帶起一股書業創新風潮。  地標  品質書店逆勢走入大眾視野  推開太平門附近文都書店的大門,代表南京文化特質的山水城林元素,盡顯眼前。
  • 降薪、輪班的後疫情時代,實體消費如何「解封」?
    非生活剛需的消費,又該如何承接疫情的考驗?備受衝擊的實體店,在後疫情時代的出路何在?開始成為後疫情時代,大家更為關注的話題。考驗:無錢可花和無欲消費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使我國經濟發展遭遇「大考」。小型企業停業、倒閉,大型企業降薪、裁員,874萬應屆畢業生的求職壓力突增,焦慮和不安成為職場人的常規心態。
  • 疫情期間預付卡消費問題
    江蘇致邦律師事務所律師  徐燕  一、預付卡消費延期計算問題   因此,即便經營者對預付卡有消費期限約定,且因為疫情而超過該期限的,消費者有權繼續使用預付卡,所以不用擔心預付卡過期問題。   二、部分商品三包延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