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特產·冬菜的醃製方法
食材:天津青麻葉白菜一棵大蒜 食鹽 白酒
製作:
1.先將整棵白菜晾曬2-3天,去除一些水分,然後將外面2層老幫去除,將白菜切成1釐米見方的塊,放到室外晾曬2-3天,期間每天翻弄幾次便於快速晾曬,晾到半乾程度就成了要醃製的白菜胚。
2.將大蒜搗成蒜泥。
3.食材比例:白菜胚:食鹽:大蒜=10:1.6:2 將白菜胚放到無油水容器裡,加入一定比例的食鹽和蒜泥,拌勻再倒入白酒,我是一棵4斤左右的白菜晾曬後加入了1兩50度的白酒。開始1—2天要勤翻弄要讓鹽和蒜均勻滲透到白菜裡,1-2天後將白菜倒入密封的容器裡,將菜用蒜錘搗結實,然後密封好,醃製1個多月就可以開蓋食用了。用大口玻璃瓶醃製也可以的。
小知識:
津冬菜
原產於天津市靜海縣南部,京杭運河兩側一帶。它是將大白菜切成小塊,曬至半乾,每100公斤加鹽12公斤,充分揉搓,入缸壓實,撒蓋食鹽,封缸2~3天,然後將菜取出,每100公斤菜坯再加蒜泥10~20公斤,裝缸發醉至第二年春即成。因加有蒜泥,故又稱「葷冬菜」。暢銷北京、天津及河北等地。成品有特殊香味,即可直接作菜食用,又可作調味用。
川冬菜
川冬菜,主產於四川的南充、資中。其製法是:將芥菜類的箭杆、青菜的菜苔(高17~20釐米時)採回切成數片,晾軟。每100公斤幹到20公斤,割下嫩尖,每100公斤先用鹽11公斤醃。次日起每天揉一次,共揉5~6次,待髮油光後,放圍屯內,並加香料翻幾次。半月左右裝入壇壓緊,用老葉和泥土封口,倒置讓其曝曬6~7個月或一年,待泥頭上潤溼了,菜就成熟了。每年農曆八月清理轉一次壇。經二三年充分成熟後出售。每100公斤冬菜用的香料為半碎花椒200~300克,八角250克,小茴100克,陳皮100克,松香50克。
川冬菜中南充冬菜譽滿全國、四川四大名菜之一。南充冬菜生產加工歷史悠久,距今已有225年。《南充縣誌》中有這樣的記載:「清嘉慶年間(1796至1820),順慶就有冬菜出售。」「道光年間(1821至1850),縣人張德興在縣城經營德興老號醬園鋪,製作冬菜,頗有名氣。」1981年南充冬菜在四川省「四菜」評比會上,以光澤油潤、清香脆嫩、風味濃鬱取勝,評為全省第一名。南充冬菜與涪陵榨菜、宜賓芽菜、內江大頭菜並稱為四川「四大名醃菜」。南充冬菜以芥菜為原料,花椒、八角等香辛料為輔料,經過20道工序,歷時1-3年加工而成。既可用作餐桌上的小菜,又可作為烹飪的佐料使用。川菜中有名的冬菜扣肉和冬菜擔擔麵等都是以南充冬菜為主要原料。
南充冬菜菜型均勻,褐黑色、油潤、有光澤;具有南充冬菜獨有的醬香味和辛香味,香氣濃鬱;味道鮮美、質地脆嫩、鹹淡適口。富含胺基酸、乳酸、蛋白質、維生素和多種微量元素。有開胃健脾、增進食慾、增強人體機能之功效。
大足冬菜
大足冬菜,已有近千年的生產製作歷史,是西南地區民眾喜愛的美食。
其做法和川冬菜相似,但是大多都是三年釀製開壇,在進行深加工,製作而成。
冬菜是川渝特產,被列為「中國傳統名醃菜之一」。大足人從古到今,有好種冬菜習俗,追溯歷史始創於1180年。每顆冬菜「白露播種」,「立春收穫」,歷經播種、收穫、晾曬、醃製、裝壇、開壇六道工序。冬菜裝壇蘊藏,密封發酵,吸山水之靈氣,採日月之精華,三年釀製方可開壇。此法製作的冬菜油潤嫩脆、香味濃鬱,享有「菜味精」的美譽。冬菜既是烹製川菜的重要輔料,也是重要的調味品。
醃菜網官方微信公眾號:yancaiwang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