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菜,又稱「甏裡菜」

2021-02-17 張明兒

請點擊以上「張明兒」關注我,獲取更多內容

在新市,很多人喜歡吃冬菜,水鄉人對這種菜情有獨鍾,寵愛有加。從早餐,到午餐或晚餐,菜譜上都能找到它的名字。冬菜雖姓「冬」,卻活躍於一年四季,這裡的人們天天伴著它的影子,快樂而又有知味情趣。人們常說,它是佐餐的好幫手,有了它,愚婦也能生出巧味來。冬菜可以單獨蒸,可以與鮮魚、鮮肉、豆乳製品與一些蔬菜爆燒烹飪出很好的美味,更可以做成餡料,用於圓子、餛飩、餅、素卷類菜餚等。可以說,幾乎沒有一種菜,能夠與冬菜的食用廣譜性相匹敵,它讓貧富差距一下子縮短,既讓平民獲得食中美味,也讓富人領悟菜根之美。

冬菜,又稱「甏裡菜」,兩個名稱反映出一種菜的兩大特性,一是指製作的時間是在冬季,故稱「冬菜」,二是指製作需要一種特製的容器——甏,來進行醃製和封藏,故有「甏裡菜」之稱。現在還沒有足夠的史料可以考證出「甏裡菜」究竟源於何處,又有多少歷史。但可以推定,這種「甏裡菜」似乎應該與江南水鄉植物生長特性與和百姓生活習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它不同於「鹽齏菜」,無論是所用食材,還是鹹制方式,以及製作效果,都有風馬牛不相及的差別。從技術難度看,「甏裡菜」難於「鹽齏菜」,大致推測,「甏裡菜」技術應該晚於「鹽齏菜」的時間形成。目前,「鹽齏菜」食用的地域覆蓋面,比「甏裡菜」要大得多,前者所擁有的食眾數,絕對大於後者。

做「甏裡菜」既是力氣活,也是技術活,本人嘗試過這種菜的製作,食味效果絕對呼爾嘿喲。不過,本人的「甏裡菜」所用的容器已經改朝換代,不再用甏,而是使用更為輕巧的瓶,應改名「瓶裡菜」了。但製作原料、鹹制方式還是原有傳統不變,只是容器作了改革,容器一改,讓「甏裡菜」製作,竟然一下子變得簡單又實用,日常家庭操作更方便,每個人的製作可行性大大增強。從市場上買來新鮮的芥菜先晾曬(有的是先將其洗淨),然後至稍乾癟時,再水洗,切碎(比較細碎一些),攤曬,風乾到柔韌的樣子,但必須含有一定的潮度。再準備一隻可以揉菜的盆子,把菜放進盆子裡,放鹽、少量辣椒等,用手揉醃。同時,需準備一隻0.5——1公升容量的玻璃瓶,最好口大一些,把揉醃的菜放入,一直放到瓶口為止,讓容器沒有空氣,用木棍塞打,至十分緊密。最後在瓶口上,放蓑葉一類的草葉填滿塞緊,再用瓶蓋用力旋緊,不能有透風洩氣。

把這一瓶做好的菜,用一張保鮮紙包裹起來,然後倒置於陰涼處。一個月內,瓶內會有滷水隨著瓶蓋溢出來,溢流在保鮮袋內,而瓶內的菜依然保持緊密狀態,這些溢出來的菜汁已成多餘,需要排掉,瓶內的菜依然保持發酵所需水份。一般兩三個月的儲放之後,瓶裡的菜就開始轉色,從青色轉向黑青色,或稍有土黃。這樣就說明,生的蔬菜經歷了發酵過程,生澀味已經排出,伴之而來的是菜的香味,這樣就可以開封食用了。數月後,把瓶蓋打開,裡面就有菜香衝出來,你的鼻子會聞到香中帶酸的味氣,令人開胃又舒腸。可以把菜從瓶裡取出來,看它的顏色,黑青,稍帶一些些黃,嗅覺告訴我這樣的冬菜算是上好的品類,不那麼酸,卻有一絲絲酸味,蔬菜已完全發酵轉為成熟的菜香味了。抓一撮放在手上,感覺水份控制極妥,不幹不溼,有溼嫩卻鬆散勻和的那種手感。 

好的,可以蒸一大盆,放上本地機榨菜籽油,放在水鍋裡沸蒸。蒸熟的冬菜,顏色烏青發亮,聞上去的味道更誘人,酸鮮可口,入口不忘。讓它來做早粥佐餐,原味美美,嘗到了百姓生活的平樸開胃味;把它與魚一起烹煮,魚味則有去腥味、提鮮味的神效,魚肉與魚湯真教人愛得放不下;把它與豬肉絲一起炒,鮮香美味傾間提升了好多倍;把它與豆製品一起蒸或炒,這是本地最為常見的「黃金伴侶」烹飪;把它與較淡味的蔬果類一起炒,菜味特好,立即感受到那種妙不可言的味道。

現值立冬農節氣候,但新市卻未有半點冬意,仍是秋色濃濃。我想起詩人北島譯的奧地利詩人裡爾克一首《秋日》,中間有很美的詩句可以比喻這個時段:讓風吹過牧場。
讓枝頭最後的果實飽滿。
再給兩天南方的好天氣,
催它們成熟,把最後的甘甜壓進濃酒。

是時候了,友人邀宴於家,開軒處,池塘裡的小野鴨在秋色裡徐徐回望,而場圃裡的芥菜長得肥大壯盛。就等西北風一吹,天氣大寒,隨之便現霜凍,那麼,做冬菜的時間就到了。世間事物如此繁亂,這冬菜的製作過程,恰好是自己的情緒,等待洗淨、醃製收藏,等待在時空裡發酵,然後讓自己完全冷靜下來。


   文學讓人懂得高貴,心飛遼闊。

詩歌 、美文、民俗、兒歌。

博客:新浪(七十二座橋)  

http://blog.sina.com.cn/byjn

博客:新浪(浙江兒歌原創)

http://blog.sina.com.cn/u/2298091104

我煮時光之茶等你,你攜來紅塵之酒!

相關焦點

  • 往事如煙:甏醃冬菜
    因此,真正的「齏」應該是切碎醃製的鹹菜,這不能不讓人想到吾鄉的另一種醃菜——甏裡菜。甏是一種小口大腹的陶製罈子,普通話讀bènɡ,方言讀pánɡ。甏與吾地居民日常生活關係緊密,用途廣泛,俗見的有酒甏、醬甏、薴頭甏、臭滷甏、鹹菜甏……甏裡菜,就是將芥菜切碎後在鹹菜甏裡醃成的。甏裡菜,又稱甏頭菜,也叫冬菜。醃冬菜用的是芥菜。
  • 冬菜的醃製方法·青麻葉白菜
    因加有蒜泥,故又稱「葷冬菜」。暢銷北京、天津及河北等地。成品有特殊香味,即可直接作菜食用,又可作調味用。 川冬菜 川冬菜,主產於四川的南充、資中。其製法是:將芥菜類的箭杆、青菜的菜苔(高17~20釐米時)採回切成數片,晾軟。
  • 來做冬菜蒸肉餅,兼談這一老少鹹宜的家常粵菜
    冬菜要用天津冬菜(津白菜做的),不要用潮汕產地的冬菜(包菜做的,也有標著天津冬菜的),要看包裝成分表。冬菜泡半小時,中途用手擠幹換水幾次,鹹度就剛剛好。豬肉和冬菜的量2或3:1,半肥瘦腿肉剁細(今天是梅頭肉),不要絞肉機,口感不好。加入泡淡的冬菜,繼續剁碎,到均勻混合到這個狀態就好。如果是老人或很小的小朋友吃,可以繼續躲得更碎。
  • 冬菜腰片湯是一道湯類美食,既清熱明目,又行水消腫
    冬菜腰片湯是一道湯類美食,以豬腰子、冬莧菜等為原料,以味精、精糖、白糖等為調料。該道菜通過將食材倒入鍋中燉煮製作而成。飲食特點:質地細嫩,味美湯鮮。功用為通膀胱,理腎氣,清熱明目,行水消腫。用於水腫、腰痛、盜汗、兩便不通、目赤、丹毒等症。
  • 冬菜胡蘿蔔雲南小瓜絲排骨粥:開胃健脾、味鮮美,寶媽幼兒食譜篇
    芥菜,苦澀而清熱冬菜冬菜,冬季的菜,宋陸遊《秋晚村舍雜詠》:「園丁種冬菜,鄰女賣秋茶。」那什麼是冬菜:冬菜就是用白菜或芥菜葉做成的乾菜;冬菜可以與任何素菜、葷菜配合,滾湯煲粥都可以,拿來配花螃蟹、蛤蜊、田螺煲粥煮湯都很提鮮美!可以在家備一瓶!甚至有時我試過在沒有菜的情況下,直接用冬菜和米飯炒,味道不錯!
  • 冬菜5種最好吃的做法,每種都簡單美味,看看你喜歡吃哪種?
    說到冬菜呢,可能有不少的朋友都沒有吃過,甚至聽都沒有聽說過,冬菜其實是一種醃菜,可以直接下飯,也可以做配菜,冬菜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具有開胃健腦的作用。NO.1 冬菜肉丸蒸魚頭準備食材如下:魚頭1個,肉丸10個,冬菜3湯匙,大蒜5瓣,青紅椒各1個,食鹽1茶匙,雞精1茶匙具體做法如下: 首先將魚頭處理乾淨,然後塗上一層料酒,再塗上一層食鹽,放盤子裡面備用,把肉丸放在魚頭邊上,準備個碗,加入3湯匙的冬菜,大蒜拍扁剁末跟冬菜放一起,加入
  • 重陽佳餚,冬菜鱸魚湯,湯鮮魚嫩,無細骨,老人吃著安全
    今日重陽,我來推薦一道對老人特別友好的菜,冬菜鱸魚湯。鱸魚無細骨,老人吃著很安全,而且鱸魚能補肝腎、健脾胃、化痰止咳,對肝腎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補益作用,重要的是,吃魚補腦。冬菜呢?用的是津冬菜,做調味料,湯特別鮮美。
  • 「油酥皮鴨」和冬菜「鴨」,汁水濃甜,清爽不油膩的素鴨!
    大家好,又到了更新今天的美味時間了,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兩道名菜:「油酥皮鴨」和冬菜「鴨」。如果你不喜歡油膩的鴨肉,試試這兩種新鮮蔬菜。第一個「油酥皮鴨」是一種蔬菜,它是豆腐衣包裹著各色食材,蘸著濃湯調味,柔軟可口,口中充滿香味;第二道冬菜「鴨」,精選冬菜、草菇、冬筍、麵筋,它是用青豆裝飾的,百吃不厭。
  • 寒冷的冬天,喝上一碗大黃瓜貢丸湯,加入冬菜既能提香又美味
    在一年四季當中都是大黃瓜的產季,很容易購買到,這道菜做法簡單又快速,加入冬菜提香更好喝,喝起來清爽不膩口,飯前飯後喝上幾口都是非常棒的。 在做著道湯,它的調味料是缺一不可,芹菜和冬菜也不能省略,這樣湯頭的味道最好喝。我的配方是3人份,如果不想跟我一樣一次只煮半條大黃瓜,也可以煮一條,就將所有食材和調味料×2即可。
  • 冬菜最營養,清爽不油膩,當飯又當菜,簡單的炒一炒就好了
    冬菜最營養,清爽不油膩,當飯又當菜,簡單的炒一炒就好了。江蘇人的餐桌上少了點年糕,以前過年吃,現在可以從十月起做年糕了,冬天吃一點點年糕就可以抗寒,年糕可以用來炸、煎、燙、炒,都是很好吃的,軟糯的,可以當菜,也可以當主食。
  • 美食推薦:香辣雞煲,冬菜絲瓜炒木耳,泰汁雞翅,醬味茶幹炒蒜苗
    冬菜絲瓜炒木耳材料:幹木耳10g,絲瓜320g,葵花籽油適量,調味雞汁適量,天津冬菜適量,生粉適量,砂糖適量,清水適量做法:1.食材:絲瓜和幹木耳。2.將絲瓜洗淨,去皮,切塊。8.放入適量的天津冬菜。9.放入木耳。10.倒入芡汁(適量的調味雞汁、砂糖、生粉和清水拌勻)。11.煸炒收汁,即可關火上碟。
  • 除夕 又稱大年夜你知道它的來歷嗎?
    除夕 又稱大年夜你知道它的來歷嗎?時間:2020-01-24 12:2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除夕,又稱大年夜你知道它的來歷嗎? 除夕,又稱大年夜,是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上,故又稱年三十晚。
  • 十一月,又稱冬月,遇見最美的冬月詩詞
    農曆十一月,為「冬月」 ,又稱辜月、暢月、後十月、仲冬。一年十二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的話,又稱「子月」稱「建子」。
  • 黎山老母,又稱驪山老母
    黎山老母,又稱驪山老母,她是我國民間信仰中一位有著很大影響的人物,在我國很多的道觀中都會有驪山老母之像。 至於黎山老母的來歷,據說,驪山老母,居於驪山。秦國祖先戎胥軒,嬴姓,是伯益長子大廉之後。在商朝時期,戎胥軒奉命駐守西部邊境,並娶驪山女為妻,生下中潏,後來秦國歷代的君王都是他的後人。
  • 託普卡帕宮:又稱老皇宮,坐落於伊斯坦堡!
    託普卡帕宮(Topkap Palace),又稱老皇宮,坐落於伊斯坦堡的一個充滿歷史遺蹟的半島海角上,是昔日舉行國家儀式及皇室娛樂的場所,也是歷任蘇丹工作和居住的地方。在此可以俯瞰馬爾馬拉海和博斯普魯斯海峽。
  • 薄山湖湖面煙波浩淼、水天相接,又稱龍湖,是絕好的旅遊休閒勝地
    薄山湖湖面煙波浩淼、水天相接,又稱龍湖,是絕好的旅遊休閒勝地薄山湖湖面煙波浩淼、水天相接,又稱龍湖,是絕好的旅遊休閒勝地薄山湖湖面煙波浩淼、水天相接,又稱龍湖,是絕好的旅遊休閒勝地薄山湖湖面煙波浩淼、水天相接,又稱龍湖,是絕好的旅遊休閒勝地
  • 卡爾加裡(Calgary)又稱卡城,加拿大第四大城市
    卡爾加裡(Calgary)又稱卡城,加拿大第四大城市,是一座位於加拿大艾伯塔省南部落基山脈的城市,面積789.9平方公裡,海拔約1048米。是艾伯塔省經濟、金融、和文化中心。卡爾加裡一詞的意思是"清澈流動的水"。這裡早先是一個牧場,二十世紀發現了石油和天然氣,經濟得到迅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