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成長規劃|孩子不愛說話很內向是性格缺陷嗎?與生俱來的天賦

2020-08-27 一賦一涵

內向是性格缺陷嗎?不是,是天賦。

今日,無意間看到一個微博熱搜話題

讓我想起了大暑期間發生的一件小事。

大暑期間去了閨蜜家聚餐,她家女兒一向話不多,愛一個人待著,也不喜歡跟我們交流,她媽媽就覺得這種性格不好,將來會吃虧,一直逼女兒外向。

吃飯的時候,閨蜜打算趁著人多,讓女兒敬酒給練練膽。

小女孩聽到後臉一下子就漲紅了,手握著筷子用力到泛白。

悶聲的說:「我不要。」

閨蜜覺得拂了面子,就怒了:「連敬酒都不敢,你還能幹什麼?!」

孩子瞬間淚如雨下,哭著跑進了房間,直到我們離開都沒有出來。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煩惱,認為孩子內向不好,容易被冷落排擠,在社交上也會吃虧。

總是希望通過一些方法,讓孩子變得善於言辭、擅於社交,更活潑開朗,更加的討人喜歡。

其實孩子內向是一種天然的性格,沒有對錯之分,強行的糾正只會適得其反。讓孩子反感和恐懼。

內向是性格,不是缺陷。

美國心理學家卡根曾測試了462位嬰兒,對其進行了長達十幾年的追蹤研究。

測試很簡單:嬰兒單獨坐在椅子上,他們會聽點兒新聲音,聞點兒新味道,還有一些新玩具等等,

結果,有的寶寶表現平靜放鬆,甚至對新事物產生興趣有的寶寶表現平靜放鬆,甚至對新事物產生興趣,有的寶寶則手腳蜷縮,極度不安進而大哭了起來。

卡根在視頻裡說道:

「令我們驚訝和滿意的是,我們能夠在小孩四個月大的時候透過一個非常簡單的行為,預測出這兩種氣質,他將來是內向的還是外向的。

在四個月時表現出手腳蜷縮、極度不安甚至大哭的小朋友之後可能會變得十分安靜,通常一到兩歲時就會傾向於靦腆和內向,即使在他們長大到18歲,他們的性格還是內向的。

這是與生俱來的神經化學特質使得小孩子有那樣的表現。」

通過這個實驗可見,無論性格外向還是內向,都只是不同性格的不同表現形式而已,並不是一種缺陷。

孩子內向的話,我們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納,並且幫助孩子找尋自我認同感。

內向也是一種天賦。

內向的人天生喜靜,不愛與人交往。這也往往專注力比較強,父母發掘出了TA們的天賦之後,培養起來也簡單許多,因為TA們能摒棄一切幹擾和誘惑,沉浸在一件事情中。

作家三毛,一直都是個寡言少語的人。

在班上不和同學打交道,沒有朋友,我行我素。

對於她來說,最幸福的事情就是低頭撿破爛,逃課看書。

在破爛中發現寶貝,在閱讀中洞悉美好。

相信很多不理解的父母都會認為孩子不認真上課,會指責批評孩子的逃學。

但是三毛的父母沒有,他們尊重三毛的行為,尊重孩子的天賦,讓三毛自由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內向並沒有妨礙她擁有豐富的世界,反而賦予她細膩的情感,強大的同理心,所以才創作出傳世的著作。

內向者不只有沉默,還在沉默中野蠻生長。

內向並不是一種性格缺陷,相反,只要找對了方向,站對了方向,內向反而會是一種性格優勢。

而如何把內向轉化為天賦,需要父母的助力。父母發掘出孩子的天賦,培養孩子在其專業優勢的領域成才,內向是一把有利武器。這是上天賜予的禮物。

想知道你的孩子性格天賦是什麼嗎?

想知道如何把孩子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嗎?

想知道孩子天賦激發點的最佳時間嗎?

相關焦點

  • 別強迫內向的孩子變外向,內向是與生俱來的天賦,擁有自己的優勢
    於是,他們就會對自己孩子內向的性格感到擔憂,害怕孩子會因為不好的性格而吃虧,就會強迫著孩子去交友變得更積極外向一些。但這種做法往往最後的結果都不盡人意,有的孩子甚至會因此而受到傷害,難道性格內向的孩子就真的有問題嗎?其實,我們作為家長別強迫內向的孩子變得外向,因為內向同樣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天賦,內向的性格同樣擁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
  • 孩子性格內向不愛說話怎麼辦?
    我是啟志CBP兒童成長中心,點擊上方「關注」,每天為你分享兒童成長教育知識,私信回復我「01」,送您一份家庭兒童教育禮包。每位家長都想自己的孩子能夠伶牙俐齒,但內向本身並不是什麼性格上的缺陷,只是性格中的一種,家長不必為此過於擔憂。那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孩子的性格變得外向一點呢?
  • 孩子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孩子膽小不自信,怎麼辦?
    在家長眼中,自己的孩子各方面都是最棒的、最優秀的。但在有些親戚、朋友的口中自己的孩子是內向、性格害羞的。儘管外人的評價並不一定準確,但家長也會發現自己的孩子比較內向、不愛說話、不擅長交流等。
  • 孩子不願意和人說話,是性格內向還是語言發育遲緩?
    ,從病理學到心理學,可謂包含了兒童成長所必須的幾乎所有學科和領域。我們都知道語言發育遲緩的定義,就是孩子的口頭表達或語言理解能力落後於同齡人的現象。語遲的幾個明顯症狀是不會說話、說話晚、聽不懂別人說話和口齒不清當然最主要的是不會說話。案例中孩子的表現被父母認為是性格內向、不善社交,這也是很多家長犯過的錯誤,經常把語言發育遲緩和性格相混淆。這樣的錯誤認知該如何破局呢?
  • 小孩性格內向不愛說話怎麼辦?
    小孩性格內向不愛說話怎麼辦? 小孩性格內向不愛說話怎麼辦?細心的家長這時候就會發現孩子年齡越大卻越膽小起來,家裡來親戚的時候會開朗點,有的見了親戚也是扭扭捏捏的,不願意表達自己的情感,好像不敢見人一樣,家長都希望孩子大大方方的。孩子內向不善於交流對孩子的成長非常的不利,長此以往孩子會孤僻會自閉。
  • 《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性格不分優劣,只有不同
    在社會主流價值觀中,內向的人被認為不愛表達,不擅長交際,遇事容易退縮,性格孤僻,喜歡獨來獨往......於是,二十多年來我一直覺得自身性格有巨大缺陷,並且把很多失敗都歸結到「內向」上。《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這本書告訴我們事實並非如此。作者馬蒂·蘭妮認為內向性格與外向性格本身並無優劣之分,擁有內向性格的人並不像傳統意義上認為的那樣具有諸多缺陷。
  • 內向是一種性格缺陷嗎?
    而內向的人,似乎從小就被貼上了「性格缺陷」的標籤,在人際關係當中「放不開」成為人人指點的切入口,一句「哪都好,就是不愛說話」仿佛是千斤重的巨石,壓在胸口,讓人喘不過氣來。在校園裡更是如此,外向者散發出的光芒讓許多內向者承受著莫大的壓力。這些內向者生活在性格外向者主導的環境中,身心都備受考驗。小a就是一個內向的同學。
  • 話癆的孩子性格活潑,不愛說話的孩子就內向?別一錘定音
    導讀:話癆的孩子性格活潑,不愛說話的孩子就內向?別一錘定音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話癆的孩子性格活潑,不愛說話的孩子就內向?別一錘定音!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內向,不愛說話是天生的嗎?
    經常聽到有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很內向,天生就不愛說話。果真如此嗎?這個媽媽能言善道,話語又多又密,怎麼就有這麼不愛說話的孩子呢?真是一點都不像自己啊!一開始他想表達的時候,你要是插嘴,他還會捂著你的嘴巴不讓你說,他來說。如果你每次都不讓他說話,他就自然不想說了,形成了性格。2、家長給孩子的心理暗示。這是小編要重點強調的一點。特別是你當著孩子的面跟別人說:「哎呀,我的孩子才是真的內向,悶悶的,不愛說話......見到不熟的人就不愛親近,膽子特別小。」
  • 內向性格的孩子需要改變嗎?大多數父母都錯了
    20歲的英國少女娜塔莎·阿布拉哈特,從小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如果讓她和別人說話,她便會臉紅、冒汗、呼吸急促。父母聽過醫生的諮詢後,發現孩子患有嚴重焦慮症和社交恐慌症。於是他們開始嘗試給她更多的私人空間,讓她自己在家裡彈彈琴、發發呆。一直到大學那一次的300人演講,這個女孩的生活都是安然無恙的。學攀巖、學烘焙,甚至和朋友參加社團活動。
  • 孩子怕生內向是性格缺陷嗎?
    在這個強調競爭的社會,大人們下意識地會賦予「外向」的孩子「更有能力」「討人喜歡」的頭銜;而內向的孩子卻總是被大多數人貼上「性格有問題」「缺陷性格」「沒出息」「慫蛋」等負面標籤。內向不等於沒出息有研究表明,IQ(Intelligence Quotient,智商)越高的人,性格越明顯傾向於內向型。據統計,有接近70%的成功人士都屬於內向型性格。
  • 孩子內向≠性格缺陷,父母做好這4點,內向的孩子不吃虧只會更成功
    是啊,誰不喜歡嘴甜會說話的人呢?不然你看為什麼上學的時候那個活潑的孩子總是人緣更好;工作的時候會說話自來熟的人也更容易受到領導和同事的喜歡。很多父母對自己內向的孩子恨鐵不成鋼,想著法子讓孩子變「外向」。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 不愛說話、害怕陌生人、朋友少......孩子太內向了怎麼辦?
    很多家長都說自己的孩子太內向了,不愛說話,遇到陌生人總是躲在後面,上課回答問題也不積極......怎麼說也改不了,在一旁干著急的家人總擔心著:這樣的孩子以後到了社會可怎麼辦啊......著名歌星毛不易就是一個內向的人,有一次採訪被問到:「內向性格,是需要改變的嗎?
  • 虎爸把孩子扔火車站「練膽」,內向性格真的需要糾正嗎
    在學校,他們熱衷於參加各種團體活動,在講臺上高談闊論;他們也喜歡和同學們交往,擁有自己的社交圈,與同學在一起總是談笑風生;陽光、開朗、自信,幾乎是外向孩子的代名詞;而與之相對的,內向的孩子不愛說話,喜歡自娛自樂,往往容易被忽略,說不上喜歡,也說不上不喜歡,幾乎成了集體裡的「透明人」,這在家庭學校裡還好,一旦工作了,往往都是勤勤懇懇卻得不到領導重視,缺少競爭力。
  • 70%的成功人士都是「內向」性格?把握性格特點,助力孩子成長
    有一天,一位媽媽帶著孩子來我們教室參觀,當時媽媽對孩子說:「叫老師好。」孩子看了看我,站定,低著頭,也不說話。孩子媽媽很不好意思,說:「我們不能沒有禮貌!」邊說邊推著孩子到跟前,孩子卻躲進媽媽的背後。孩子媽媽特別苦惱的跟我說:「這孩子就是太內向了,不愛說話,我們一家人都為這個操碎了心。」
  • 毛不易:性格內向不是一種缺陷
    前幾天偶然在微博上看到歌手毛不易關於內向型性格的一段採訪,其中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我一直覺得內向不是性格缺陷,它是性格的一種,我們希望大家都能坦然地接納自己、擁抱自己的性格。我聽過最惡毒的話是:「學習成績好有什麼用,不會說話以後長大了照樣沒出息。」仿佛前途和未來僅由性格就可以決定,而內向是一種缺陷,是能被人任意嘲諷而無可反駁的原罪。
  • 性格內向,不愛說話的人,是如何一步步成為領導的
    之前看過一則數據,在中國,內向的人佔比70%,也就是說在座的各位大部分都是內向的人。在我們的認知裡,內向、不愛說話的人往往當不了什麼領導,只能老老實實的打一輩子工,很多內向的人因為有這樣一個認知,所以在明白自己內向之後就徹底斷了做領導的想法,真的只想打一輩子工了。
  • 孩子性格內向,不願說話怎麼辦?4P法讓你發現內向孩子的優勢
    其實很多家庭裡都有內向型性格的孩子,內向的孩子不愛說話、不願展示自己,常常被人忽視,被家人責怪。蘇珊·凱恩在《內向性格的競爭力》一書中寫道:「如果內向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因為自己的性格問題,使家長經常向別人表達歉意,或被家長有意或無意地糾正,那麼孩子就會對自己的性格自卑,不僅不會去尋找自己這種性格的優勢,反而還會因為讓家長失望,於是痛恨自己為何是這樣的人。」
  • 孩子性格內向不愛說話?這三點建議可以幫你讓孩子活潑開朗一些
    小雅依然不吭聲,弄得人家問幾句得不到回應就算了。一、為什麼會有內向、外向之分?生活中,有些孩子不愛說話,尤其是到了陌生環境中,幾乎不與人交流,人們稱這樣的孩子為內向。通常情況下,這種內向不愛說話的現象多在 3—6歲之間開始出現。
  • 孩子內向是性格缺陷?家長別再亂「貼標籤」,三點優勢助力成長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生活中,許多家長都會有一個刻板印象,他們覺得孩子性格內向是一種缺陷,不利於未來成長。家長的刻板印象不無道理,現如今社會都喜歡外向、開朗的人,而對內向、悶悶不樂的人都不是太友好。這種情況也導致許多家長都在強行扭曲孩子的性格,把他們的內向性格轉變成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