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三年來,動輒花費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到月子中心或者月子會所坐月子,已經成為很多寶媽的選擇。但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採訪中了解到,高消費的背後並不一定代表高品質。有專業人士向記者透露,如今的月子中心、月子會所多被包裝得「高大上」,然而各種「坑」卻層出不窮。廣西家政服務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也直言,護理不專業、服務不到位、餐飲無統一標準……月子市場走俏的背後,亂象不少。
亂象1:套餐大同小異 定價卻很隨性
採訪中,不少消費者稱,走出月子中心,總感覺動輒數萬的月子套餐並不如宣傳所說。
這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的套餐,究竟給消費者提供了怎樣的服務?記者在一家月子中心的套餐上看到,所有套餐服務中,主要分產後護理、新生嬰兒護理和月子餐三大塊。記者比較了一下29800元跟59800元的套餐,住的天數一樣,主要是房價因朝向大小不一樣,還有就是產後康復項目上次數多寡的區別。標價在十多萬元的套餐,還在月子餐上做「營養」的文章,如配上了燕窩、海參、鮑魚等補品。
曾在月子中心坐過月子的黃女士感嘆,一年前她去一月子中心時,選的套餐價是18800元/套,前段時間其表妹準備生小孩也想去月子中心,打電話問,當年她選擇的套餐已漲到了38800元/套,套餐的內容並沒什麼變化,但價格漲了一倍多。
陳女士也感嘆,她2017年生雙胞胎兒子時,多一個寶寶,月子中心收費只需要多交8000元。可過了一個星期,另一名生雙胞胎的產婦入住,只因晚一個星期預訂,多一個寶寶的收費則變成了1萬元,「月子中心套餐的價格想漲就漲,也太隨意了」。
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採訪發現,目前南寧市場上絕大部分月子中心的定價在1.8萬元/套以上,高的則達20多萬元/套。部分月子中心的負責人坦言,套餐的價格,沒有經過物價部門審核,都是月子中心根據市場來確定的,「是漲還是下調,都是月子中心說了算」。
亂象2:宣稱「專業護理」 可能是家政轉行
除了套餐價格,月子中心部分從業人員的素質,也讓不少產婦感到與宣傳的所謂「專業」不相符。
一名寶媽告訴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當初她進月子中心時,聽接待的工作人員介紹感覺很「高大上」,如每天醫院退休兒科主任巡房,一對一服務。住進去了才發現,巡房的所謂「主任」就穿了一件白大褂,也沒有掛胸牌,產婦既不知道對方叫什麼名字,月子中心也沒公示對方的行醫資格證,到底是哪家醫院退休的、對方是不是主任,她在月子中心住了一個月,月子中心也沒有給出明確的答覆。
市民劉女士也說,去年她在雙擁路的一月子中心坐月子時,每天負責給寶寶洗澡、遊泳的護理工作人員,只是掛了一張護士的胸牌,也沒顯示姓名和執業資格。有一次她見一名剛進月子中心的護理人員連抱孩子的姿勢都不對,而每天幫寶寶肚臍消毒時,相關的工作人員業務也顯得生疏,她不知道所謂的「專業」從何談起。
曾在月子中心工作的一名人士透露,如今南寧市面上很多月子中心的「育嬰師」都走「年輕化」路線。然而這些人並無育兒經驗,有的甚至連畢業證都沒拿到。到了月子中心「老帶新」基本培訓兩三天就上崗,邊幹邊學,採取的是快速「催熟」培訓。
一年多前,彭女士在南寧某月子中心訂了38800元28天的月子套餐,平均每天消費達1385元。然而,高消費卻沒換來優質服務。入住月子中心,晚上打鈴叫阿姨(護士),有的阿姨來了後語氣很生硬,還甩臉色,服務態度很不好。有的年輕姑娘,培訓兩三天就上崗了。
業內人士透露,很多月子中心在宣傳上都會打著「24小時一對一專業護士產後陪護」「資深專家團隊服務,健康護航」等專業承諾,但這些所謂的「專業」機構實際水平無從考究。而且,很多「專業護理」人員其實是家政人員轉行,根本沒接受過什麼專業培訓,金牌護理之類的證是買來的,一本幾百元錢。
記者採訪發現,還有一些月子中心在招攬顧客時強調,將月嫂按服務水平分為星級或中、高、特級等。不過,這類評定沒有官方部門或行業組織的認可,因而既不透明,也缺乏權威性。
亂象3:「特製營養餐」 實則普通食品
蝦+豆腐炒黃瓜+蛋花湯+麻油豬肝、黃瓜炒蝦仁+炒杏鮑菇+菜心+炒肉+魚湯麵……提及月子餐,市民全女士在接受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採訪時說,她在月子中心坐月子全部費用5萬多,服務還不錯,有營養師全程跟蹤。不過,總體感覺月子餐有不少都是「家常菜」。
對坐月子的產婦來說,「吃什麼」絕對是一件大事,月子中心當然抓住機會吸引消費者。滋養進補,代謝排毒、清補修復、均衡調理……記者採訪注意到,很多月子中心都打出了「營養」牌,有的還宣稱,月子餐中的有機食材來自專門的生產基地。此外,還有不少月子中心打出木瓜燉燕窩、蝦仁南瓜、蟲草花燉雞等特製餐食,並宣稱營養師每周會檢測媽媽們的各項身體指標,從而調整個人飲食,是特製的。
南寧某月子中心推出的月子餐。
對此,有業內人士透露,月子中心的宣傳多有誇張成分,各種所謂的「特製食品」營養餐,其實不過是平日所見的普通食品。而且,消費者花了幾萬元坐月子,享受到的月子餐,實際上有部分餐食是半成品加工。
廣西家政服務行業協會秘書長周弈均表示,目前,月子中心的餐飲並沒有統一的標準。不少推出的由營養師量身打造的所謂月子餐,自稱是營養均衡,實則並不是宣傳中所說的那樣,大多是月子中心「黃婆賣瓜,自賣自誇」。
亂象4:合同約定含糊 增值服務有名堂
「月子會所在產婦母子入院之前,只是說明了一下大致的服務項目名稱,合同內容上則沒有相應細則。」市民王女士回憶道。
此前,王女士選擇的月子會所每月收費4萬多元,這一價格在南寧市月子會所市場算是中等。她告訴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數萬元的月子護理費用,只是一個開端。對於新生兒及產婦月子期間的常見狀況護理,五花八門的收費層出不窮,「比如經常推薦『揉肚子減肥』之類的服務,服務結束了才告知要另收費」。
有業內人士透露,很多月子中心為了吸引消費者,將重點放在產後塑形、美容、產後肌體檢測等簡單易操作的美容保健項目上。「一定要多搞點最新潮的花樣,讓人覺得很前沿、很高端,客戶才願意掏那麼多錢住進來。」與此同時,這種「高大上」的包裝有助於掩蓋專業和資質的不足。
對此,有律師認為,一些月子中心擅長在合同上「做文章」。合同約定簡單含糊,服務內容爭議大,
來源丨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 徐慶成 經小飛 實習生 蒙春燕 文/圖
編輯丨莫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