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哥德式的建築外觀,絕美的玫瑰花窗!

2020-12-22 白展堂的武林

巴黎聖母院(港譯鐘樓駝俠,臺譯鐘樓怪人)是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所著,於1831年1月14日初版的小說。故事的場景設定在1482年的巴黎聖母院,內容環繞一名吉卜賽少女拉·愛絲梅拉達和由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羅養大的聖母院駝背敲鐘人卡西莫多。此故事曾多次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及音樂劇。是一座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教堂建築,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聖母院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屬哥德式建築形式,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德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

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裡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另有小說,電影,音樂劇等以此為名。黎聖母院這座位於巴黎市中心的西堤島上的教堂建築,是歐洲早期哥德式建築和雕刻藝術的代表。集宗教、文化、建築藝術於一身。巴黎聖母院不僅因雨果的同名小說而出名,其歷時180多年於1345年建成的巴黎最古老、最宏偉的天主教堂,在歐洲建築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閃爍著法國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

巴黎聖母院被稱為塞納河上的明珠,同時它見證過法國歷史上的許多重要時刻,聖女貞德的冤屈在這裡洗雪,拿破崙在這裡加冕,二戰中巴黎的解放在這裡紀念,戴高樂將軍的國葬在這裡舉哀,歷史的厚重與聖母院今天的輝煌相得益彰。教堂裡面空間很高,十分安靜,大家進入教堂就自覺降低了說話的音量。巴黎聖母院也屬於哥德式建築,走進大教堂裡面,就被它的宏偉氣勢所需驚。

和所有教堂一樣,它也有一個巨大的穹頂。巴黎聖母院的內部並排著兩列長柱子,柱子高達24米,直通屋頂。兩列柱子距離不到16米,而屋頂卻高35米,從而形成狹窄而高聳的空間,給人以向天國靠近的幻覺。巴黎聖母院也是世界管風琴演奏家嚮往的聖地。聖母院有三架管風琴,其中一架具有近800個音管,是世界最大的著名管風琴之一。我們去的時候正好遇上教堂在作禮拜,靜靜的坐下,聆聽最接近天堂的天籟。

教堂入口在面對教堂的右側。一進入聖母院,一種教堂特有的莊嚴肅穆便讓我們一下子平靜下來。聖母院內部空間很大,大廳可容納9000人,中間擺著可容納1500人的坐席供信徒做禮拜。雖然我們並非信徒,但也跟著長椅上坐了一會,感受這特有的氣氛。坐席前設有講臺,講臺後面置放三座雕像,左、右雕像是國王路易十三及路易十四,兩人目光齊望向中央聖母哀子像 (Pieta) ,耶穌橫臥於聖母膝上,聖母神情十分哀傷。廳內的大管風琴也很有名,共有6000根音管,音色渾厚響亮,特別適合奏聖歌和悲壯的樂曲。聖母院內部最引人著目的莫過於教堂兩端玫瑰花狀的大圓窗。色彩絢爛,給人一種似乎一顆燦爛星星在閃爍的感覺。教堂內部拍照是不允許用閃光燈的。環繞著教堂牆壁擺著一排排的蠟燭,可供遊客祈福,但是要投幣請蠟燭

希望祈福的同志可要備好零錢哦,大概是兩歐到五歐之間。在教堂出口處,有賣紀念品的的,旁邊的一排柱子也十分好看。「長廊」上面第二層兩側為兩個巨大的石質中欞窗子,中間是彩色玻璃窗。裝飾中又以彩色玻璃窗的設計最吸引人,有長有圓有長方,但以其中一個圓形為最,它的直徑有九公尺(約10米),俗稱「玫瑰玻璃窗」,其直徑,建於1220—1225年, 這富麗堂皇的彩色玻璃刻畫著一個個的聖經故事,以前的神職人員藉由這些圖像來做傳道之用。中央供奉著聖母聖嬰,兩邊立著天使的塑像。兩側立的是亞當和夏娃的塑像。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巴黎人很怕德國人把它搶走,所以拆下來藏起來了。

第三層是一排細長的雕花拱形石欄杆。在這裡的設計中,瓦雷裡勒迪克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像力:他在那些石欄杆上,塑造了一個由眾多神魔精靈組成的虛幻世界,這些怪物面目神情怪異而冷峻,俯著腳下迷濛的城市;還有一些精靈如鳥狀,但又帶著奇怪的翅膀;出現在教堂頂端的各個角落裡。它們或在尖頂後面,或在欄杆邊緣,若隱若現,它們這些石雕的小精靈們幾百年來一直就這樣靜靜地蹲在這裡裡,思索它們腳下那群巴黎城裡的人們的命運。左右兩側頂上的就是塔樓後來竣工,沒有塔尖。其中一座塔樓懸掛著一口大鐘,也就是《巴黎聖母院》一書中,卡西莫多敲打的那口大鐘。主體部分平面呈十字形,向所有的哥德式建築一樣,兩翼較短,中軸較長,中庭的上方有一個高達90米的尖塔。塔頂是一個細長的的十字架,遠望仿佛與天穹相接,據說,耶穌受刑時所用的十字架及其冠冕就在這個十字架下面的球內封存著。

相關焦點

  • 巴黎聖母院「荊棘王冠」被救出 玫瑰花窗遭損毀
    法國巴黎聖母院當地時間4月15日傍晚發生大火,導致其標誌性的塔尖轟然倒塌。面對著燃燒中的法國象徵之一,悲痛的群眾們跪地吟唱頌歌祈禱。據參與救援的消防員說,火災可能與巴黎聖母院的修繕工程有關。有一名消防隊員在火災中嚴重受傷。
  • 巴黎聖母院,法國哥德式建築的曠世傑作
    ……小編今天的話題,就來聊聊這巴黎聖母院以及它獨特的哥德式建築風格!它的地位、歷史價值無與倫比,是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建築之一。巴黎聖母院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裡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正面雙塔高約69米,後塔尖約90米,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德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
  • 哥德式建築風格是什麼,帶你一口氣看懂哥德式建築
    扶壁早在羅馬式建築中就有大量使用了,但哥德式建築中的扶壁,不同於羅馬式將其隱藏在屋頂下,而是直接暴露在外,與建築外觀成為一體。其次是外觀上的特色:花窗玻璃/花飾鏤空窗格Tracery 巴黎聖母院這裡的特點說的是兩件事,一個是窗格設計,一個是彩色玻璃裝飾。
  • 除了巴黎聖母院,還有這些著名的哥德式建築!你打卡過幾個?
    哥德式建築是一種興盛於12世紀中葉至16世紀末期的建築風格,採用並改造了羅馬式建築的元素,其特點是誇張的拱門、增加的拱頂和擴大的窗戶,整體風格為高聳削瘦,且帶尖。以卓越的建築技藝表現了神秘、崇高的強烈情感,對後世其他藝術均有重大影響。
  • 巴黎聖母院——哥德式建築的極致終將迎來又一次新生
    今日所見的巴黎聖母院,從立面石材、飛扶壁、正門、彩色玻璃窗,到滴水獸、壁畫、雕塑等等重要元素的修復和更新,都是在勒-杜克的嚴格指導下進行的。巴黎聖母院令人驚豔的玻璃窗,圖/巴黎聖母院官網。火災中最令人惋惜哀嘆的一幕,是教堂標誌性的尖塔在烈火中轟然倒塌,但這並不是巴黎聖母院最初的尖塔。
  • 繼巴黎聖母院大火已過去180天,哥德式建築應當被更多人所熟知
    當地時間2019年4月15日下午6點50分左右,法國巴黎聖母院發生火災,整座建築損毀嚴重。著火位置位於聖母院頂部塔樓,大火迅速將聖母院塔樓的尖頂吞噬,很快,尖頂如被攔腰折斷一般倒下巴黎聖母院作為哥德式建築的代表,發生了大火,這無疑是哥德式建築的一次浩劫哥德式建築的起源哥德式建築是一種興盛於歐洲中世紀高峰與末期的建築風格
  • 全球四座全石結構哥德式教堂之一,媲美法國巴黎聖母院,就在廣州
    教堂建築總面積為2754平方米,東西寬35米,南北長78.69米,由地面到塔尖高58.5米,耗資40萬法郎,歷時25年建造,於1861年才告竣工,是天主教廣州教區最大教堂,國內現存最宏偉的雙尖塔哥德式建築之一,東南亞最大的石結構天主教建築,可與聞名世界的法國巴黎聖母院相媲美。也是全球四座全石結構哥德式教堂建築之一。
  • 巴黎聖母院遭遇大火,卡西莫多失去了心愛的鐘樓
    新華社記者在前往巴黎聖母院的路上看到,大量消防車、警車趕往火災現場,空中有救援直升機盤旋。火勢很大,數公裡外就能看到滾滾濃煙。起火地點最初位於閣樓,此後蔓延至屋頂。巴黎聖母院標誌性塔尖坍塌後,所有木製框架都在燃燒。巴黎聖母院的發言人稱:「一切都在燃燒。」
  • 法國「巴黎聖母院」——大文豪筆下的哥德式教堂
    法國「巴黎聖母院」——大文豪筆下的哥德式教堂雨果筆下的巴黎聖母院住著一個與世隔絕、相貌醜陋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為難之際救下吉普賽女郎的故事。這座哥德式建築風格的天主教教堂,佇立在巴黎市區的中央,在艾菲爾鐵塔未建成的時候,是法國巴黎的地標式建築和巴黎的象徵。相信許多人了解巴黎聖母院也是從雨果的書和改編而成的電影開始的,這部書的傳奇和精彩使得許多人從小就埋下了好奇的種子:巴黎聖母院究竟是什麼樣子的?那裡是否真的有一個駝背又醜陋的敲鐘人?那位美麗動人的吉普賽女郎還在嗎?
  • 被火燒掉的巴黎聖母院是一座怎樣的建築
    前幾日,一場熊熊大火把巴黎聖母院燒毀。聖母院內的照片顯示了祭壇周圍的碎片,但周圍的石雕似乎完好無損。在潮溼的地板上看到一堆倒下的石塊和燒焦的木頭,建築物屋頂的三分之二被摧毀。這是一場可怕的災難,這座建築令人驚嘆的哥德式基督教教堂建築變得面目全非,實在是讓人悲痛。好在主體建築得到保存,一些重要的文物也沒有被摧毀。讓人不覺得不可思議的是,有些人竟然對此冷嘲熱諷,拿火燒圓明園和這次災難作比較。正如央視官博所說「愛國沒有錯,請保持理智」。希望人們能正視歷史,把時間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面。
  • 除了巴黎聖母院,還有這些著名的哥德式教堂,你值得一去!
    有著800多年歷史的世界著名古建築——巴黎聖母院,在經歷幾個世紀屹立不倒後,就在北京時間的今日凌晨突發大火,三分之二的屋頂在這次大火中被燒毀。儘管在數百名消防員全力撲救下,巴黎聖母院的整體結構得以挽救,大量文物得以搶救,但其頂部基本上已被焚毀,標誌性的塔尖更是已經倒塌,整座建築損毀嚴重。
  • 【巴黎聖母院】失火後重新開放,這些有關它的絕美藝術,你都知道嗎?
    巴黎聖母院的標誌之一,自1260年起便存在的玫瑰花窗被高溫融化,也沒了....那麼,有關巴黎聖母院的絕美藝術你都知道嗎?600多年來,經歷著不斷的修整和升級,管風琴發出莊嚴渾厚的聲響,就像這座建築最美的低吟。《巴黎聖母》雕像▽巴黎聖母院中的標誌性雕像便是位於教堂中與大堂十字交叉的耳堂中的聖母雕像。自12世紀巴黎聖母院建成之初,便專門在這裡設立了聖母祭壇,這也是巴黎聖母院內37個聖母像中最知名的一個。
  • 濟南的「巴黎聖母院」,老城也有西方建築,感受哥德式建築的魅力
    說到濟南的巴黎聖母院,可能都猜到是洪樓了吧。濟南洪家樓天主教堂全稱洪家樓耶穌聖心主教座堂,簡稱為洪家樓教堂。洪家樓教堂是典型的哥德式建築,東西走向的拉丁十字布局,高聳入雲的尖頂,修長的束柱、飛扶壁,尖形拱門、拱窗,這些都是典型的哥德式建築的特徵。洪家樓教堂為雙塔哥德式建築,與聞名世界的坎特伯雷大教堂、巴黎聖母院、夏特爾大教堂和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極為相像,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這是巴黎最美的哥德式建築之一,有著極為精緻的彩色玻璃!
    這是巴黎最美的哥德式建築之一,極為精緻的彩色玻璃,是巴黎聖禮拜堂的最大特色。靠近巴黎聖母院的大教堂,相較於聖心大教堂外觀看上去很普通,但是進去後才感受到了它的壯觀。陽關透過彩色玻璃,讓人安靜下來,聖禮拜堂像是教堂中的紅寶石小巧、璀璨。此堂幾乎無牆壁,三面全為大面積的彩繪玻璃窗。
  • 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這是什麼梗 巴黎聖母院突發大火
    這座擁有超過800年歷史的絕美建築,除了是法國文豪雨果《巴黎聖母院》的「主角」之一,也是眾多影視作品中的「常客」。時光網訊 法國當地時間4月15日下午,有著超過800年歷史的巴黎聖母院突發大火,目前火勢已得到控制,雖然巴黎聖母院的主體結構保住了,但其三分之二的屋頂已經蕩然無存,其中就包括最具標誌性的哥德式塔尖。
  • 所幸有這些電影,留住了巴黎聖母院的容顏和魂魄
    當地時間4月15日傍晚18時左右,法國著名地標、哥德式建築巴黎聖母院發生大火。熊熊大火導致哥德式尖頂倒塌,左塔上半部被燒毀,玫瑰花窗也因高溫被毀壞。世界各地的人們都為這場大火心痛不已。在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筆下,巴黎聖母院是「偉大的石頭交響樂」。
  • 瀋陽唯一的哥德式建築,入選「中國十大最美教堂」,非常宏偉
    提到哥德式建築,最典型的一定是位於法國的巴黎聖母院了。可惜巴黎聖母院因大火尚在維修當中,深感遺憾。其實,我們國內也有不少壯觀的哥德式建築。在遼寧瀋陽就有一座,你能猜到是哪裡嗎?小南天主教堂,因位於瀋河區小南街上而得名,也稱南關教堂。
  • 慶幸玫瑰花窗還在!有空就去尋蹤上海那些有故事的彩繪玻璃窗
    原標題:慶幸玫瑰花窗還在!有空就去尋蹤上海那些有故事的彩繪玻璃窗  據樂遊上海,當地時間4月15日下午,法國巴黎聖母院突發大火,導致木製框架基本被燒毀,塔尖坍塌,屋頂燒毀,建築受損嚴重,引發全球關注,#玫瑰花窗沒了#一直佔據微博熱搜榜!
  • 巴黎聖母院發生嚴重火災 頂部塔尖已倒塌
    一場大火吞噬了建於中世紀的巴黎聖母院,這裡是法國最著名的地標式建築之一。 法國官方表示,這座已有850年歷史的哥德式建築的塔尖和屋頂已經倒塌,但包括兩個鐘樓在內的主體結構保存了下來。 spire [spaɪə]:n. [建]尖頂;尖塔
  • 巴黎聖母院有何特殊意義?不僅是卡西莫多的家,也是政治的見證者
    巴黎聖母院的大火吞噬了這座有著近800年歷史的人類文明瑰寶,摧毀了屋頂和塔尖,大火仍在蔓延……旅居巴黎的作家張佳瑋寫道:「最近巴黎聖母院在整修,大火有可能是修復工程的腳手架著火所引起。」大火致使塔尖倒塌,左塔上半部被燒毀,世界著名的玫瑰花窗也被燒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