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遵循自然規律,健康的成長,這幾乎是每個媽媽都贊同的事,但在養孩子的過程中,她們常常被周圍的環境所影響,而忘了自己的初衷。
前幾日,鄰居林姐跟小區裡的另一位寶媽聊天,那位寶媽家的孩子8個月大,現在已經可以站立了,偶爾還能走上幾步。但林姐的女兒7個月大,還只會爬行,人扶著都站不穩。
聽到這些,林姐心裡出現了一絲擔憂,為了不讓孩子落後,她決定開始訓練孩子站立,便常用雙手支撐著寶寶的腋下,讓寶寶學著站立。
但實際上,每個寶寶的身體發育狀況都各不相同,對於那些腿部肌肉和骨骼都發展緩慢的孩子來說,過早地培養他站立是不利於成長的,甚至還會導致寶寶出現腿部畸形,形成o型腿或x型腿。
鍛鍊寶寶的大運動發展需要遵循孩子的發展規律,三個錯誤做法爸媽要避免,否則容易誤傷他。
01過早、過多鍛鍊孩子站立
很多人都覺得孩子發育得越快,比如很快學會爬、站、走路,說明孩子時很聰明。但這是一種誤解,雖然孩子們的發育過程大體一致,但每個孩子又有著自己的獨特發育歷程。
正如上文提到的林姐訓練自己孩子站立,這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操作,過早、過多都對孩子的發育不利。
寶寶站立是需要條件的。首先,寶寶的骨骼要發育到一定的程度,脊柱要出現頸前屈、胸後屈、腰前屈等;其次,寶寶的肌肉也要發育到一定的程度,能扶著東西站得穩。這樣,孩子才能開始練習站立,否則,對孩子的脊柱和腿部發育不利。
當孩子的發育還無法滿足站立的條件時,過早、過多地對孩子進行站立訓練,容易導致孩子出現o型腿、x型腿等情況。因為孩子在生長發育比較旺盛的極端,骨結構主要是軟骨,骨骼有彈性,可塑性較強,而肌肉的力量是較為薄弱的,從而容易導致腿部骨骼變形彎曲。
那麼,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可以學習站立呢?
一般情況下,寶寶到了9個月左右的時候,會發展出站立的能力,扶著東西可以走路,然後再慢慢地學會獨立行走。
當家長想幫助寶寶學習站立時,要先判斷孩子是否有站立的欲望和能力,其次要看孩子站立的姿勢是否正常。如果孩子的腳掌能夠輕鬆著地,並且能扶著東西站立,那我們可以開始鼓勵孩子或幫著孩子練習站立了。
另外,趴是孩子大運動的基礎,孩子學會了爬,並且爬「夠」,這對孩子的發育是很有幫助的。
02過早訓練孩子獨坐
在寶寶的脊柱還沒發育完善的情況下,過早地訓練寶寶獨坐,他的脊柱缺乏肌肉與韌帶的支撐,時間長了容易引起脊柱側彎、駝背等,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其他器官的發育。
一般來說,孩子5-6個月大時,可以做一些靠坐練習。將孩子放在有扶手的小沙發或者小坐墊上,需要注意的是,用個小枕頭墊著寶寶的背。
另外,要注意孩子的安全問題,避開牆角,地面也要打掃乾淨,防止孩子抓到不乾淨的東西,然後在孩子周圍放一些柔軟的保護物,以免孩子摔倒的時候磕傷。
在訓練孩子坐的初期,可以每天練兩次,一次三分鐘左右,後期再慢慢地增加靠坐的時間。
03用力抓著孩子的手學走路
當孩子站得很穩之後,家長們便開始關注孩子走路,為了防止孩子摔倒,父母們便會抓著或牽著孩子的手,來引導孩子走路。
但這樣的情況下,孩子的手會申得很直,一旦不小心跌倒,父母會用力拽住孩子,而孩子的身體有很脆弱,一旦力度過大,就容易造成寶寶骨折或者手臂脫臼。
所以,在引導孩子學走路時,要慢慢來,從培養孩子一步一步走穩開始,不要操之過急。
我們可以蹲在孩子前方,張開雙臂,鼓勵寶寶走過來,先是一兩步的距離,然後再慢慢增加。等孩子走得更穩之後,爸爸媽媽可以分別站在兩頭,讓寶寶站在中間,來回走。
還可以讓孩子自己扶著周圍的東西走路,比如沙發、牆壁等。
04孩子的大運動發展要遵循規律
幫助寶寶健康地成長是所有父母的心願,但我們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大運動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操之過急。
首先是抬頭。一般來說,在孩子出生後15天左右,就可以慢慢地鍛鍊孩子的抬頭能力了。
需要注意的是,最好在寶寶吃奶前一小時練習,免得孩子吐奶,還需要幫孩子拖住下巴,以免窒息,每次鍛鍊幾秒鐘,每天鍛鍊幾次。
等孩子長到兩個月大時,可以拿個玩具在孩子面前晃,以此來訓練孩子抬頭,這時可以鍛鍊30秒至一分鐘左右。
孩子三個月大時,他大概可以做到抬頭到45度至90度,運動的範圍逐漸增大。
然後是翻身。當寶寶會俯臥抬頭之後,就可以慢慢著手進行翻身訓練了。
可以拿個玩具引誘孩子翻身,還可以睡在寶寶身旁,親自示範給他看。前一段時間,有很多寶媽都採用了這個親身示範的方式,效果很不錯。
如果孩子總是無法翻身,可以在孩子翻到一半時,輕輕地推一下孩子的肩部或者屁股,幫孩子翻過去,也可以用雙手輕輕推寶寶的腳,鍛鍊他的腿部力量。
接著是坐。一般是在孩子5個月左右,進行靠坐訓練,主要是鍛鍊孩子的背部力量,為孩子的站立奠定基礎。
當孩子6-7個月左右,差不多可以獨坐。這時要注意在周圍鋪上些柔軟的毯子或墊子,以防孩子不小心倒地上。
接下來是爬行。一般來說,孩子7-8個月大時,需要多多練習匍匐爬行。可以放些玩具在寶寶的面前,吸引他往前爬。
當寶寶9個月左右大時,就爬得很熟練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會在這個階段心急,希望孩子早點學會走路,但其實寶寶的爬行對他的發育是很有幫助的,這能促進他的運動協調能力,所以,一定要讓寶寶爬「夠」。
最後是站立和學步。9個月左右的孩子可以開始訓練扶站能力,先讓孩子能扶著東西站立,等孩子站穩之後,再慢慢引導孩子走路。一般一歲左右的孩子能夠獨自站立較長的時間,也可以開始學著扶著走路。
另外,也需要注意,在寶寶學走路的過程中,最好不要使用學步車,也不要用錯誤的扶走姿勢引導孩子,比如站在寶寶身後用雙手扶著走,而是多讓寶寶自己走,從一步兩步開始練,走穩之後再稍微增加點距離。
當孩子學會走之後,會慢慢地學會跑、跳等大運動,這些可以尋找相應的遊戲陪孩子一起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