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
2019年4月份,在網絡上看到一則報導,一名17歲的男孩從上海盧浦大橋一躍而下,自殺身亡。原因是男孩因為在學校犯了錯誤而遭到母親的責罵,目前在沒有聽孩子的任何解釋的情況下,直接否定了孩子,最終這個男孩寧願選擇死亡,也不願意再承受這種挫敗感。
其實我很不能理解這個母親的行為,為什麼孩子一出錯誤就被指責,甚至不問原因,給孩子一個解釋的機會,讓孩子再做一次嘗試,不就可以解決了嗎?當看到「試誤說」這個概念的時候,我瞬間就明白了這個母親錯誤的根源。
很多父母都認為孩子不應該在某件事上犯錯,但他們可能忘記了,自己也是從嘗試到犯錯再到糾正,才一步步成長起來的。而將這種不犯錯的錯誤觀念強加給孩子,顯然違背了「試誤說」的規律。2015年上映的《虎媽貓爸》這部劇在教育孩子時,出現了同樣的錯誤。
那麼什麼是「試誤說」呢?本文以《虎媽貓爸》為例,在第一部分解讀「試誤說」的概念;第二部分通過桑代克的餓貓迷籠實驗對這個概念進行深層解讀;第三部分本文將結合現實和影片中的故事為父母們提供三個遵循「試誤說」規律的方法,幫助大家更好地看待孩子們的成長。
01、什麼是「試誤說」?父母違背這個規律,可能導致孩子不敢嘗試
通常來說,孩子的成長包含三個階段,分別是教學、學習以及習慣。在第二個學習階段中,孩子需要將父母教給他們的知識、技能和方法經過多次練習和糾正後,才能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和能力。而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嘗試錯誤、將錯誤遞減的過程。這種「嘗試錯誤」的學習過程就被稱為「試誤說」。
「試誤說」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首次提出的。而違背「試誤說」的家長往往會給孩子帶來很多的負面影響。比如當孩子第一次嘗試刷碗時,不小心打碎了一個盤子,此時家長就會指責孩子,甚至用過分的語言責罵孩子,嚇得孩子不敢再嘗試。這種批評的教育方式就違背了「試誤說」的學習規律。
因此可以看出這種違背「試誤說」學習規律的家長在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父母認為批評指正孩子,就能使他們下次避免發生錯誤,然而事實卻是錯誤的減少必須經過大量的嘗試,否則很難形成習慣。而批評可能會讓孩子們恐懼嘗試,恐懼錯誤。
那麼在《虎媽貓爸》中,父母是怎麼樣違背「試誤說」的學習規律呢?
·在一次親子課上,茜茜第一次嘗試做蛋糕時,因麵粉放多了,所以遭到母親的批評和指責,並且畢勝男責令孩子再去打一個雞蛋。而此時孩子已經表現出牴觸行為,告訴媽媽自己不想再做了。
·狼爸杜峰對自己的兒子一諾更是批評不斷,當一諾剛開始嘗試第一步時,就遭到杜峰的指責,嚇得孩子都不知道要不要進行下去。因此也造成了孩子膽小怕犯錯的性格。
·當茜茜說錯了一句話時,畢大千立刻用筷子打孩子的手以示懲罰,導致孩子被嚇哭,甚至每次一提到姥爺的名字就感到害怕無助。
正如影視中的虎媽狼爸一樣,很多父母對孩子的嘗試都表現出不耐煩,甚至很多父母要求孩子們必須一次性做對,否則就會遭到謾罵和指責。而這種違背「試誤說」的教育方式,很多時候會讓孩子們對新鮮事物產生恐懼,害怕一旦做錯就會受到指責,結果就是停止嘗試最為保險。
在現實生活中,「試誤說」是每一個人成長必將經歷的階段,所有的學習過程都是通過不斷嘗試、減少犯錯的機率,從而熟練掌握一項技能。但如果連嘗試都成問題,那麼成功顯然遙不可及,並且對孩子未來的身心健康發展也會起到負面作用。
02、父母遵循「試誤說」為什麼對孩子如此重要?從餓貓迷籠實驗進行深層解析
桑代克的「試誤說」說明了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犯錯的過程。而此時父母不應該予以批評,而是鼓勵孩子們努力付出,敢於嘗試、敢於犯錯,並及時改正,從而將真正將所學的知識化為己有。
如同影片中的唐琳一樣,在活動中看到不敢嘗試的孩子總是去鼓勵他們,並且對他們的做法給予肯定和表揚,這樣的做法也使得孩子們放下自身的恐懼,開始慢慢嘗試,即使做不好,也不會被指責,經過反覆嘗試後,孩子們都可以做出好看的蛋糕。而遵循「試誤說」規律正是每個父母和孩子都應該學習的。
桑代克曾經有一個著名的實驗被稱為餓貓迷籠實驗。他將飢餓的貓關在籠子中,籠子外面放一條魚,此時的貓肯定會瘋狂地撲向外面的魚,但是想要打開籠子,它需要學習一些動作。實驗觀察到:當貓第一次被關進迷籠時,只是盲目亂闖,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打開籠子。
當將餓貓再次關進籠子時,桑代克開始記錄每次貓正確打開籠子的時間。經過反覆試驗,得出的結論是貓逃出牢籠所用的時間越來越少,以至於到了最後,貓能夠立刻正確打開籠子,獲取食物。桑代克將貓通過不斷嘗試、不斷排除錯誤的學習方式稱為「嘗試—錯誤」理論。
而桑代克的理論足可以說明,無論是動物還是人類,想要熟練或是精通一種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不斷嘗試,獲取經驗和反饋,從而減少錯誤的發生率,實現最後的目標。但是現在很多的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孩子能一次性就做好,這種錯誤的想法也會讓孩子不敢嘗試。
如影片中的一諾因為經常受爸爸的指責,所以做什麼事情都小心翼翼,生怕做錯一點就會被罵。導致孩子看起來特別虛弱,雖然短時間內學習成績會很好,但是長期以往,對孩子未來獨立面對錯誤,進行再嘗試的訓練卻產生了不好的影響。
現實生活中同樣如此,在我教的眾多學生中,很多家長都會和我說,老師,您能不能讓我家孩子一次性做對,別出錯。每當聽到這類建議時,我都驚奇萬分,居然有人能夠不出錯,一次性做對。從科學研究就可以看出,這種想法本身就違背了「試誤說」規律。
03、父母該如何遵循「試誤說」規律?與現實和影視接軌,細談三個解決方法
學習的規律很多時候就是一聽就會,一做就錯。但只要父母能夠針對孩子的努力給予正向的反饋,那麼孩子就會願意再次嘗試,這個錯誤也會隨著嘗試的次數而逐漸減少。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孩子積極主動地嘗試,而不是被父母強迫而為之,因此本文提供了三個方法,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①按下「情緒暫停鍵」,認真傾聽親子之間的聲音
在《別讓不懂教育害了孩子》一書中,作者提到了「暫停法」。即當孩子犯錯誤時,父母和孩子應該嘗試「按下情緒暫停鍵」,避免自己的情緒失控,待情緒恢復到正常狀態之後,再與孩子進行交流和溝通。
因為孩子更加感性,因此一有情緒就會馬上發洩,而且孩子對錯誤的認識也不足;而父母有時缺乏耐心,當孩子一出現錯誤時就立刻糾正指責,這樣很容易影響孩子的自信心。所以唯有讓雙方的情緒都暫停下來,才能更客觀地認識到錯誤帶來的影響,而這也正是溝通和改正的開始。
比如劇中的狼爸杜峰,當看到一諾做錯一道數學題,不問緣由,立刻破口大罵,導致孩子每次做作業都緊張害怕。但如果父親能夠克制一下自己的情緒,孩子就會在一個溫馨的家庭氛圍中成長,對孩子的自信心建立也非常必要。
「試誤說」就是通過一次次嘗試而降低錯誤率,但這前提是孩子能夠正確認識錯誤,而不是受到責罵後開始逃避,因此想要遵循「試誤說」的規律,就必須要先「按下情緒暫停鍵」,讓彼此冷靜下來,泰然處之。
②發揮「赫洛克效應」,讓孩子的積極性得到正面強化
不同的反饋和評價會影響孩子們對嘗試錯誤的態度和學習的積極性。赫洛克曾做過一個心理學實驗,他將受試者分為四組,分別為表揚組、受訓組、被忽視組和控制組。控制組為對照組,不予以任何評價且與其他三組隔離。
實驗結果表明教育過程中,對孩子進行適度的表揚對孩子的學習可以起到促進作用。而不斷對孩子的錯誤進行反饋和正向評價可以讓孩子正確認識到錯誤的作用,提升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因此當孩子在進行嘗試時,父母要對孩子進行必要的鼓勵和正向的引導。
《虎媽貓爸》中的畢勝男在一開始教育茜茜的時候非打即罵,當孩子不願寫作業時,她強行將孩子從床上拽起來學習,導致孩子又哭又鬧,也不喜歡學習。但如果她能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對孩子之前的行為予以肯定和表揚,也不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反感。
孩子的內心其實非常脆弱和敏感,過度的責罵和批評就會使孩子自尊心受挫,嚴重的會讓孩子一蹶不振,拒絕嘗試,甚至患上抑鬱症。因此父母要遵循「試誤說」的原則,鼓勵孩子們,對孩子的錯誤加以引導,正確的地方要給予讚賞,讓孩子正確面對嘗試,面對挫折。
③利用LEAD工具,提升孩子的逆商
挫折是人生歷程中必不可少的,所有人在嘗試中都會遇到挫折和痛苦。而一個孩子能否從失敗中走出,也是逆商表現的一個重要方式。因此,保羅·史託茲在《逆商》這本書中提到了LEAD工具,來改進應對逆境的方法。
·L指的是傾聽自己的逆境反應,意思是父母要教會孩子對逆境的識別能力,當孩子面對困難時,能否第一時刻平靜下來,覺察到逆境的降臨。並且對當前逆境進行判斷,是高逆商反映,還是低逆商反映。
·E指的是探究自己對結果的擔當,也就是說這個困難自己是否可以獨自面對,其中哪部分是自己的責任,我應該承擔什麼,不應該承擔什麼。
·A指的是分析證據,父母等到孩子情緒平復之後,要詢問孩子有什麼證據可以表明此次困難和錯誤讓他失控,感到無助。
·D指的是做點事情,此時父母要讓孩子對環境具有掌控感,讓他們勇於嘗試去自己解決問題,通過思考和行動來提升逆商。
正如劇中的羅素在教育患有抑鬱症的女兒時所說的那樣,人的一生會遇到許多壓力和挫折,但是我們不能害怕、不能退縮,爸爸希望這回你能自己邁過這條河。而女兒茜茜也沒有讓羅素失望,終於從抑鬱中解脫出來,戰勝了自己。
在現實生活中,孩子的成長就是面對挫折的過程,如果第一次走路失敗就放棄了,那麼他怎麼能學會走路呢?但隨著孩子的心智不斷成熟,對挫折會充滿更多的恐懼,但如果家長遵循「試誤說」規律,給予孩子正確的鼓勵和引導,孩子就會對逆境有一個客觀的判斷,從而勇於嘗試,最終戰勝它。
總結一下:
《虎媽貓爸》自2015年上映以來,就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和好評,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這部劇展現了家庭教育中很真實的一面,如何教育孩子面對困難,培養孩子的主動性和逆商是每個父母應該學習的。
因此,為了父母能夠更好地遵循「試誤說」的規律,本文提出了三個方法,分別是:按下「情緒暫停鍵」,讓彼此的情緒平靜下來,利用「赫洛克效應」,發揮「赫洛克效應」,讓孩子的積極性得到正面強化,利用LEAD工具,提升孩子的逆商。希望這三個方法能為大家提供幫助。
PS:本文配圖來自網絡,和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