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允許孩子「犯錯」的家庭,正在悄悄毀掉孩子一生,希望沒有你

2020-09-09 智維力—美藤博宇教育

生活中我們會發現這樣一個怪圈:有些人做事的風格是從不嘗試新事物, 從不做出頭露面的事,他們每天按部就班的重複著機械式的工作,想犯錯卻很少有機會。他們最擅長的卻是對做事的人喋喋不休、指手畫腳、評頭論足,如果對方一旦做錯事,或者失敗了,都逃不過他們的指責與非議。

為什麼這樣的人不敢嘗試創新,不願敢為人先?智維力美藤博宇託尼老師認為,那是因為,這類人的童年時期,曾經由於錯誤或失敗,招來父母太多的指責與批評。

所以,再來看看身為父母的我們:

1、你允許孩子犯錯嗎?

2、孩子如果犯錯了,你是怎麼做的?

在我們的教育觀念裡,出了差錯往往就代表著失敗。我們本身在童年時期就不被允許犯錯,現在有了孩子,同樣也不允許自己的孩子犯錯。

我們很多家長為了保證孩子的人生「正確、順利」地成長,有意無意間在"剝奪孩子探索的機會、嘗試的願望。我們習慣於用自己生活中通過多次失敗獲得的經驗教訓,為孩子開闢一條通往成功的「捷徑」。

但是孩子雖然是我們的孩子,但他也是一個獨立的人,他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獨立意志,孩子需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需要用自己的雙手去觸碰世界、了解世界。他們需要經歷歷思考、探索、失敗的過程後才能真正成長,才能適應社會生活。

如果因為孩子淘氣、害怕孩子學壞,就特別害怕孩子犯錯,牢牢的看著孩子,把他的各種想法給抹殺掉,要求孩子按照我們的設定的規則下去成長,時間久了,孩子會變成沒自信,膽小,悲觀,不敢嘗試新事物的一個人。等到孩子長大,他會變成一個逃避,很多事情不會做、不敢做,把家中當作溫房的一個普通人。

所以,家長們,想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有好的未來,請我們相信孩子,在可承受的容錯範圍內,給孩子一個充裕的空間讓他去嘗試。如果孩子犯了錯誤,我們要溫和地引導孩子來理性地對待他的錯誤缺點。而不是用打罵來解決。

人的成長,本身就是從不斷的犯錯和失敗中開始的,不是嗎?

我們需要明確的是:試錯也是孩子成長路上所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

相關焦點

  • 孩子是父母的心肝,是家庭的希望,稍有不當就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孩子是父母的心肝寶貝,是家庭的希望,父母承擔著教養孩子的偉大使命,稍有不當就會毀掉孩子的一生。現在社會的呼籲,家長的心聲,都說遊戲害了孩子。其實,真正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這不是教育,而是發洩自己的情緒,孩子成了出氣筒。這樣的父母大有人在,他們在生氣時怎麼痛快怎麼說,完全不顧及孩子的內心感受。
  • 父母這五種行為,正在悄悄毀掉孩子,可惜大部分父母都沒有察覺
    如果父母整天在孩子面前刷手機,想讓你的孩子喜歡上讀書很難;如果父母之間經常慪氣,吵架、冷戰,想讓你的孩子婚姻幸福也很難;如果父母情緒不穩定,每天爆粗口,對人斤斤計較,對事兒很難釋懷,您的孩子長大以後也不會成為一個大度的人。
  • 你的不自律,正在毀掉孩子的一生
    你有沒有一邊限制著孩子吃零食,一邊自己偷偷捧著薯條看電視?你有沒有一邊指責孩子學習沒有計劃,拖延懶散,一邊自己過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日子?你有沒有一邊讓孩子按時睡覺,說教早睡早起的種種好處,而自己卻趁著孩子睡著熬夜追劇?
  • 不被允許犯錯的孩子,終其一生都無法愛自己
    孩子們怒刷存在感,尤其是家有倆娃的,媽媽,弟弟在牆上畫,媽媽,姐姐搶我玩具,爸爸,弟弟拉粑粑在褲子上了,而媽媽門的日常,是罵老公孩子,這樣的場景在疫情期間更加嚴重。 近日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男孩把新買的衣服弄破了,被他母訓斥:剛買的衣服就破了,你說說你有啥用,都不會珍惜媽媽的血汗錢,每次新衣服買來沒兩天就破了,你再這樣我下次不給你買了。
  • 這3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悄悄毀掉孩子,多數家長卻都還不自知
    「世上只有媽媽好」等等劇中的那個小主角簡直是所有家庭父母奢望擁有的天使寶寶。但是任何事情都不可操之過急,更不能過度要求了,就像教育孩子如何成為一個懂禮貌的孩子,如果過於嚴格或引導不當,嚴重的話可能會慢慢毀掉一個孩子,你還在為自己那樣培養出一個「懂禮貌」的孩子而引以為傲嗎?那麼哪幾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悄悄毀掉一個孩子呢?
  • 不允許孩子犯錯的媽媽,是有多可怕
    教育學家尹建莉說:「犯過錯是孩子生長中的必修課,只要修夠一定課時,他才會真正獲得觸類旁通、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才幹。」犯錯沒有什麼大不了,能讓孩子從過錯中汲取經驗,還能讓他們記得更牢。孩子性本善,接納孩子犯錯,並允許孩子犯錯,才能給孩子更大的健康心理發展空間,樹立正確的自我評價體系。
  •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貪玩,而是.....
    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著名教育家李玫瑾曾說:「千萬別太順從孩子,因為大部分逆子都是父母寵出來的。」真正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源於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溺愛。被溺愛的孩子,都不懂得感恩,這正是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
  • 「允許孩子犯錯」到底什麼意思?
    這段時間,孩子的錯誤越來越多的被大家看到,因為有些甚至嚴重到讓某些人口誅筆伐的地步。所以,我想說說允許孩子犯錯到底是什麼意思?1. 允許孩子做不好,做不到你期望的好。例如:你認為這些簡單的數學題,他早都應該會做。2. 允許孩子做不到,看看是不是我們定的目標太遠或標準太高。例如:孩子還沒有學多久的鋼琴,就讓他每天1個小時,紋絲不動,不能休息的練琴。3.
  • 這「中國式禮貌」看似在培育孩子的品行,卻正在悄悄毀掉孩子
    這5種常見的「中國式禮貌」,看起來是在培育孩子的品行,其實正在悄悄毀掉你的孩子,家長沒必要教,如果你也有,請一定要注意起來。孩子的教育,應當該表揚就表揚,該責罵就責罵,不過分誇大,也不刻意抹殺。有的家族中的一些成年長輩,卻不值得孩子這樣去做,孩子的尊敬和不甘違抗只會讓孩子受到傷害。
  • 「別讓你的驕傲」,毀掉了孩子的一生
    毀掉孩子的一生現在眾多家庭裡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孩子,「孩子」成了一個家庭中的核心,作為父母,最關注的就是孩子!為什麼說「別讓你的驕傲,毀了孩子的一生」,其實有些家庭裡家庭關係並不是那麼和諧(他)的未來,「做什麼職業、組建怎樣的家庭」等等,孩子的一生可能都得按照父母的安排度過。
  • 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 .....
    著名教育家李玫瑾曾說:「千萬別太順從孩子,因為大部分逆子都是父母寵出來的。」《圍爐夜話》中也說道:「教子勿溺愛,子墮莫棄絕。」真正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源於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溺愛。被溺愛的孩子,到底有多可怕 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一切都為了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這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被溺愛的孩子,都不懂得感恩,這正是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
  • 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
    著名教育家李玫瑾曾說:「千萬別太順從孩子,因為大部分逆子都是父母寵出來的。」《圍爐夜話》中也說道:「教子勿溺愛,子墮莫棄絕。」真正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源於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溺愛。被溺愛的孩子,都不懂得感恩,這正是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
  • 夢語分享:毀掉孩子一生的是父母的溺愛!
    真正有格局的父母,都捨得讓孩子吃苦,鼓勵孩子靠自己的雙手去贏得想要的。著名教育家李玫瑾曾說:「千萬別太順從孩子,因為大部分逆子都是父母寵出來的。」《圍爐夜話》中也說道:「教子勿溺愛,子墮莫棄絕。」真正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源於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溺愛。
  • 「跟你說多少次了,怎麼就不長記性」:你的嚴厲正在悄悄毀掉孩子
    朋友氣呼呼地說:「沒有,你不知道,每次好好跟他說都不聽的,總是要我發火,你說剛剛那樣我能不急嗎?太不懂事了這孩子!」 管教孩子真的是「好好說都不聽」嗎?我看未必,如果你們家也總出現這種場面,那就證明你的教育方式錯了。 而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我們經常對孩子說「你不要」、「你不能」、「你不該」等等,卻很少說「你要」、「你可以」等。
  • 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真正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源於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溺愛。01被溺愛的孩子,到底有多可怕 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一切都為了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這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被溺愛的孩子,都不懂得感恩,這正是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有這樣一則新聞:一個10歲的男孩僅僅因母親沒有滿足他的小要求,就對母親拳打腳踢,每一拳都極其兇狠,打中其要害。
  • 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真正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源於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溺愛。被溺愛的孩子,都不懂得感恩,這正是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有這樣一則新聞:一個10歲的男孩僅僅因母親沒有滿足他的小要求,就對母親拳打腳踢,每一拳都極其兇狠,打中其要害。
  • 整天跟孩子哭窮的父母,可能正在毀掉孩子一生的幸福
    可是,他始終沒有從「家裡很窮」的陰影裡走出來。後來,父母花60多萬給他買了輛寶馬車,告訴他該找媳婦了。還告訴他家裡的收入,說娶媳婦的一切早已準備好。不過,父母早已從小就在他和弟弟心裡種下了「窮」種子,讓他不敢戀愛、不敢結婚,怕媳婦跟著他受苦。他不想要父母的錢財,無論父母擁有多少財富,對於他,只有一個字:窮。
  • 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溺愛
    真正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源於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溺愛。被溺愛的孩子,都不懂得感恩,這正是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有的父母在孩子做出危害社會的行為時,選擇包庇,辯解,甚至花重金去幫助他逃脫責任。要知道這樣的溺愛,根本不是愛,而是一把無形的刀,斷送孩子的一生。它殺死了孩子的感恩、獨立,責任和成長,葬送了整個家族的希望和未來。
  • 「不許哭,憋回去」,是毀掉孩子最簡單的方式,父母別再犯錯了
    導讀:「不許哭,憋回去」,是毀掉孩子最簡單的方式,父母別再犯錯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不許哭,憋回去」,是毀掉孩子最簡單的方式,父母別再犯錯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犯錯家長應該「說教」,而不是罵孩子,越罵孩子越不自信
    記得孩子小時候經常犯錯。時不時的打破東西,時不時的把東西整壞了。而家長的反應又是什麼呢?動不動就罵孩子。說他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在這種狀態下成長的孩子,慢慢的就會很自卑,性格也會很內向。批評這個詞彙,相信大家都不用不陌生。因為很多的家庭在孩子犯錯的時候都會批評。因為很多的家長認為孩子不批評不教育,以後孩子再遇到這種情況的話,就不知道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