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溺愛

2020-08-26 有聽故事FM

著名教育家李玫瑾曾說:「千萬別太順從孩子,因為大部分逆子都是父母寵出來的。」


《圍爐夜話》中也說道:「教子勿溺愛,子墮莫棄絕。」


真正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源於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溺愛。


被溺愛的孩子,到底有多可怕


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


「一切都為了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這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被溺愛的孩子,都不懂得感恩,這正是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


有這樣一則新聞:


一個10歲的男孩僅僅因母親沒有滿足他的小要求,就對母親拳打腳踢,每一拳都極其兇狠,打中其要害。



即使母親躺倒在地,卻依舊不依不饒,用腳狠狠地踹自己的母親,仿佛眼前的不是自己親人,而是多年的仇人。



生活中,這樣的案例也是屢見不鮮......


女子與母親發生爭執,當街給母親甩了兩個耳光;母親為了請求孩子去上學,當街給自己孩子下跪。



更為嚴重的是,溺愛孩子甚至會搭上自己的性命。


有個被溺愛的孩子,從小好吃懶惰,只想著如何快速致富。


為了一己私慾,給父母購買保險,在他們茶水中下毒,製造煤氣中毒假象,用父母的性命來謀取錢財。


這些事件無一不讓人感到心寒,被父母溺愛的孩子就像一頭白眼狼。


不僅毀掉了孩子,還反噬到自己身上,而且刀刀致命。


莎士比亞曾說:「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齒更痛噬人心。」


被溺愛的孩子,只懂得一味索取,在他們眼中只有利益,永遠也學不會感恩。


慣子如殺子,溺愛不是愛


《三字經》說:「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將來能成為什麼樣的人,走上什麼樣的道路,很大程度取決於自己的父母。


「小時偷針,長大偷金」這個故事眾所周知。


小時候偷竊東西,母親看到不制止,反而還誇讚自己的孩子「能幹」。


長大後,偷竊的東西越來越多,一次,偷竊別人家的金子被抓住,被判死刑。


臨刑前,兒子請求見母親最後一面,大家被他的孝心所感動,同意他的要求。


兒子對母親說:「我從小喝您奶水長大,現在我快死了,只有一個要求,想再喝您的奶水。」


母親答應,不料,兒子卻將母親的乳頭所咬掉,狠狠地說道:「要是小時候您阻止我做這種事情,我現在也不會淪到如此地步!」


印光大師曾言:「愛子之道,不是姑息。姑息非愛,乃害也。」


現在有很多父母生怕委屈了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無限度地滿足孩子。



對於孩子的錯誤,不批評,不指責,一句「他還只是個孩子」就簡單帶過。


有的父母在孩子做出危害社會的行為時,選擇包庇,辯解,甚至花重金去幫助他逃脫責任。


要知道這樣的溺愛,根本不是愛,而是一把無形的刀,斷送孩子的一生。


它殺死了孩子的感恩、獨立,責任和成長,葬送了整個家族的希望和未來。


愛他,就讓他「吃苦」


古人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不吃小虧將來會吃大虧,不吃小苦吃大苦。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曾說:「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


小時候,父母為孩子遮風擋雨,可是父母終究會老去,即使能幫一時,但幫不了一世。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都捨得讓孩子吃苦。


1.吃讀書的苦


孟子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只有累過,才能知道閒的滋味;只有苦過,才能享受極致的甜。


讀書雖苦,卻是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今日吃讀書的苦,往後都會成為一條寬廣的路,指引他走向自己想要的生活。


2.吃勞動的苦


左師公曰「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父母疼愛孩子,才為他的將來長遠考慮,捨得讓孩子吃勞動的苦,正是深愛的表現。


勤勞的品質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永不會過時。


勤奮獨立的孩子思維能力和獨立能力更強,幸福度也相對更高一些。


3.吃批評的苦


《左傳·宣公二年》:「人非聖人、孰能無過,善莫大焉。」


孩子犯錯實屬正常,父母應正確引導,適當批評,讓孩子學會自我審視,不斷改錯,不斷成長進步。


若是選擇包庇和寬容,則會養成孩子自私自利的性格。


4.失敗的苦


常言道:「失敗乃成功之母。」


身為父母,需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失敗觀,提高他們的抗挫折能力。


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告訴孩子每一次的失敗都是離成功更進一步。


5.分離的苦


人生就像一場旅途,來來往往,離別總是常態,要學會坦然接受。


孩子就像父母手中的風箏,想要他飛的更高,就要捨得剪掉手中的線;想要他學會真正的獨立,就需吃分離的苦。


孩子越早獨立,越早分離,越是成功。


6.不守規則的苦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孩子漠視規則,不守紀律,父母若是一味偏袒,則會養成肆無忌憚,目中無人的性格。


要知道一味的縱容,不是愛,而是害!


孩子犯錯,接受適當的懲罰,才是對他最好的愛。



真正有格局的父母,都捨得讓孩子吃苦,鼓勵孩子靠自己的雙手去贏得想要的。


只有經過不斷歷練,孩子的羽翼才能越來越豐滿,即使風雨來臨,也能學會自己撐傘,扛起希望和責任!


正如泰戈爾所說:你今天受的苦,吃的虧,擔的責,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後都會變成光,照亮你的路。


希望你看完這篇文章,能夠分享出去,願天下所有的父母引以為戒,願世間所有孩子都能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真正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源於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溺愛。即使母親躺倒在地,卻依舊不依不饒,用腳狠狠地踹自己的母親,仿佛眼前的不是自己親人,而是多年的仇人。有個被溺愛的孩子,從小好吃懶惰,只想著如何快速致富。為了一己私慾,給父母購買保險,在他們茶水中下毒,製造煤氣中毒假象,用父母的性命來謀取錢財。這些事件無一不讓人感到心寒,被父母溺愛的孩子就像一頭白眼狼。不僅毀掉了孩子,還反噬到自己身上,而且刀刀致命。
  • 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圍爐夜話》中也說道:教子勿溺愛,子墮莫棄絕。」真正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源於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溺愛。有個被溺愛的孩子,從小好吃懶惰,只想著如何快速致富。為了一己私慾,給父母購買保險,在他們茶水中下毒,製造煤氣中毒假象,用父母的性命來謀取錢財。這些事件無一不讓人感到心寒,被父母溺愛的孩子就像一頭白眼狼。不僅毀掉了孩子,還反噬到自己身上,而且刀刀致命。
  •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圍爐夜話》中也說道:「教子勿溺愛,子墮莫棄絕。」真正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源於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溺愛。即使母親躺倒在地,卻依舊不依不饒,用腳狠狠地踹自己的母親,仿佛眼前的不是自己親人,而是多年的仇人。
  • 李玫瑾: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真正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源於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溺愛。 01 被溺愛的孩子,到底有多可怕 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一切都為了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這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即使母親躺倒在地,卻依舊不依不饒,用腳狠狠地踹自己的母親,仿佛眼前的不是自己親人,而是多年的仇人。
  • 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這些習慣
    即使母親躺倒在地,卻依舊不依不饒,用腳狠狠地踹自己的母親,仿佛眼前的不是自己親人,而是多年的仇人。更為嚴重的是,溺愛孩子甚至會搭上自己的性命。有個被溺愛的孩子,從小好吃懶惰,只想著如何快速致富。這些事件無一不讓人感到心寒,被父母溺愛的孩子就像一頭白眼狼。不僅毀掉了孩子,還反噬到自己身上,而且刀刀致命。莎士比亞曾說:「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齒更痛噬人心。」
  •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貪玩,而是.....
    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著名教育家李玫瑾曾說:「千萬別太順從孩子,因為大部分逆子都是父母寵出來的。」《圍爐夜話》中也說道:「教子勿溺愛,子墮莫棄絕。」真正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源於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溺愛。
  • 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 .....
    溺愛不是愛,而是害!著名教育家李玫瑾曾說:「千萬別太順從孩子,因為大部分逆子都是父母寵出來的。」《圍爐夜話》中也說道:「教子勿溺愛,子墮莫棄絕。」真正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源於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溺愛。
  • 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
    著名教育家李玫瑾曾說:「千萬別太順從孩子,因為大部分逆子都是父母寵出來的。」《圍爐夜話》中也說道:「教子勿溺愛,子墮莫棄絕。」真正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源於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溺愛。,而是多年的仇人。
  •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作者:雅言 來源:國學生活(ID:gxsh789)真正有格局的父母,都捨得讓孩子吃苦,鼓勵孩子靠自己的雙手去贏得想要的。著名教育家李玫瑾曾說:「千萬別太順從孩子,因為大部分逆子都是父母寵出來的。」《
  • 阻礙孩子優秀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溺愛。
    溺愛不是愛,而是害!著名教育家李玫瑾曾說:「千萬別太順從孩子,因為大部分逆子都是父母寵出來的。」《圍爐夜話》中也說道:「教子勿溺愛,子墮莫棄絕。」真正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源於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溺愛。
  •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真正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源於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溺愛。,而是多年的仇人。不僅毀掉了孩子,還反噬到自己身上,而且刀刀致命。要知道這樣的溺愛,根本不是愛,而是一把無形的刀,斷送孩子的一生。孩子漠視規則,不守紀律,父母若是一味偏袒,則會養成肆無忌憚,目中無人的性格。要知道一味的縱容,不是愛,而是害!孩子犯錯,接受適當的懲罰,才是對他最好的愛。
  • 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然而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父母的語言,影響孩子的身心,給孩子帶來心理陰影,讓孩子一生抑鬱。不要為了發洩自己的怒氣和怨氣,而賠上孩子的一生,讓孩子走上犯罪的道路。
  • 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手機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在毀掉孩子這件事上,父母有絕對的語言天賦。教育專家李玫瑾,曾經對1000名未成年人做過一項調查,分析結果發現:在家裡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機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鬱」,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經常「暴躁」。
  • 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在毀掉孩子這件事上,父母有絕對的語言天賦。教育專家李玫瑾,曾經對1000名未成年人做過一項調查,分析結果發現:在家裡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機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鬱「,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經常「暴躁」。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
  • 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真正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源於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溺愛。被溺愛的孩子,到底有多可怕    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一切都為了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這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有個被溺愛的孩子,從小好吃懶惰,只想著如何快速致富。為了一己私慾,給父母購買保險,在他們茶水中下毒,製造煤氣中毒假象,用父母的性命來謀取錢財。這些事件無一不讓人感到心寒,被父母溺愛的孩子就像一頭白眼狼。不僅毀掉了孩子,還反噬到自己身上,而且刀刀致命。
  • 李玫瑾: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的嘴
    雖說「愛之深,責之切」,可有些話一旦說出口,就成了鋒利的刀子,直接傷害了孩子。有可能你習慣性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就能親手毀掉孩子的一生!這句話可以被統稱為:語言暴力!男子在家威脅女兒。家庭暴力概念李玫瑾教授說過: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就是父母的語言暴力。
  • 毀掉孩子的是什麼?遊戲?貪玩?都不是!而是.....
    然而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父母的語言,影響孩子的身心,給孩子帶來心理陰影,讓孩子一生抑鬱。不要為了發洩自己的怒氣和怨氣,而賠上孩子的一生,讓孩子走上犯罪的道路。
  • 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在毀掉孩子這件事上,父母有絕對的語言天賦。教育專家李玫瑾,曾經對1000名未成年人做過一項調查,分析結果發現:在家裡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機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鬱「,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經常「暴躁」。
  • 李玫瑾: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或貪玩,是家長的語言暴力
    文/林琳育兒日記人的天性都是「趨樂避苦」的,尤其是孩子,他們的社會性能較弱,做什麼事情的動機都是發自本能,自然就更加的喜歡遊戲,更加的貪玩一些。很多家長都會擔心孩子喜歡玩遊戲或者是貪玩會毀了孩子的一生,其實比起遊戲、貪玩來說,父母的教育方式和說話態度,更直接關乎著孩子的成長與未來。李玫瑾教授曾經在一次講座中說過:「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孩子貪玩,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
  • 李玫瑾:毀掉孩子一生,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這件事
    家長都明白,孩子身上要是有外傷了我們都看得見,但是孩子要是內心受到傷害,我們是看不見的,那些毀掉孩子前行的「道路」,便是家長們無形的語言傷害。,絕大多數都是家長辱罵孩子,有的孩子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性格差異,比如,暴躁、自卑、抑鬱等,出現這樣的性格的孩子,在家都曾被家長語言「暴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