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都明白,孩子身上要是有外傷了我們都看得見,但是孩子要是內心受到傷害,我們是看不見的,那些毀掉孩子前行的「道路」,便是家長們無形的語言傷害。
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對多名未成年人做過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孩子的性格缺陷,絕大多數都是家長辱罵孩子,有的孩子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性格差異,比如,暴躁、自卑、抑鬱等,出現這樣的性格的孩子,在家都曾被家長語言「暴力」過。
小董今年8歲了,每天放學回到家不管做什麼都會被媽媽「大喊大叫」的指責,有一次我去他家做客,剛好看到小董在書房裡寫作業,於是我走進去想看看他寫的怎麼樣,可當我走到孩子面前時卻發現孩子正在抹著眼淚寫作業,我當時就去到廚房問小董的媽媽:你是不是有罵小董了啊,小董媽媽跟我說小董最近成績一直下降,而且也越來越不愛說話,也不願意跟我們溝通,所以我沒忍住就大聲斥責了他,現在孩子真是越來越難管了。聽到這裡我無奈的搖搖頭,讓他多多關懷孩子,否則孩子將來會被你親手毀掉的。
李教授說過: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因為孩子貪玩,也不是因為遊戲,而是來自於父母的「語言暴力」。
一、語言暴力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傷害
對於未成年的孩子來說,語言的傷害比身體的傷害來的還要大,如果家長經常否定孩子,責罵孩子,甚至侮辱孩子的自尊,比如說「你怎麼什麼都做不好啊,要你有什麼用,丟人,你給我滾遠點,你看看人家的孩子怎麼那麼厲害......」等等這樣的話語,很可能會導致孩子產生極端心理,做出讓家長後悔一生的事情。
二、語言暴力會讓孩子產生什麼樣的心理
1、情感表達障礙
長期處在「語言暴力」下成長的孩子會變得沒有情感,也不會很自如地向別人表達出讚美等這些誇讚的話語,腦海裡出現的都是是較為消極的話語,正因為是長期處在家人對他的「語言暴力」下。家人也從來沒有用讚美的話語來誇讚過孩子,因此孩子的腦海裡根本就不會有誇讚的語言。
2、人際關係較為敏感
在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極其容易相信外人,因為在他們的心中,親人只會傷害自己,而外人不會責罵他,會關心自己,因此讓他們產生了外人會比親人還要親的想法。
3、孩子很自卑
曾經讀到過一本心理學書籍,裡面就提到關於自卑的解釋,自卑是自我「攻擊」和否定的一種方式,那麼大家肯定會奇怪,為什麼會「攻擊自己」呢,是因為孩子潛意識「攻擊」的對象其實是家人,但是孩子天性單純,所以轉化成「攻擊」自己。
如果語言暴力是家長長期的一種行為,那麼對於還沒有建立完整的人格而言,在自我、人際關係、情緒等的問題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1、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
教育孩子是一條漫長且需要極大耐心的路程,孩子的心理格局本身就是不夠成熟的,在成長的道路,常常會感受到迷惑,也會常常沒有好的指引而犯下了錯誤,這時候就需要我們的家長耐心的陪伴孩子度過迷茫無知期,要做孩子的『引路人』。
2、最完美的教育是接納孩子的不完美
相信在各位家長內心深處都住著一個完美的孩子,家長往往忽略孩子的感受,都會想讓孩子按照自己心目中的樣子培養。其實呢,孩子都是各有各的特點和不完美,就像世界上根本沒有相同兩片的葉子,更何況是孩子,所以我們要接受孩子的不完美,發揚優點,要讓孩子身心健康快樂的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小編寄語:孩子出生時是一張白紙,需要我們父母做出正確的指引和教育
我是米姐,九年帶娃經驗,想第一時間了解更多的育兒知識和育兒有趣的事,歡迎您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為大家帶來育兒小知識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