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2020-09-05 完美好家長



著名教育家李玫瑾曾說:「千萬別太順從孩子,因為大部分逆子都是父母寵出來的。」
《圍爐夜話》中也說道:「教子勿溺愛,子墮莫棄絕。」
真正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源於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溺愛。


- 1 -被溺愛的孩子,到底有多可怕


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

「一切都為了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這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被溺愛的孩子,都不懂得感恩,這正是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
有這樣一則新聞:
一個10歲的男孩僅僅因母親沒有滿足他的小要求,就對母親拳打腳踢,每一拳都極其兇狠,打中其要害。

即使母親躺倒在地,卻依舊不依不饒,用腳狠狠地踹自己的母親,仿佛眼前的不是自己親人,而是多年的仇人。
生活中,這樣的案例也是屢見不鮮......
女子與母親發生爭執,當街給母親甩了兩個耳光;母親為了請求孩子去上學,當街給自己孩子下跪。
更為嚴重的是,溺愛孩子甚至會搭上自己的性命。
有個被溺愛的孩子,從小好吃懶惰,只想著如何快速致富。
為了一己私慾,給父母購買保險,在他們茶水中下毒,製造煤氣中毒假象,用父母的性命來謀取錢財。
這些事件無一不讓人感到心寒,被父母溺愛的孩子就像一頭白眼狼。
不僅毀掉了孩子,還反噬到自己身上,而且刀刀致命。
莎士比亞曾說:「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齒更痛噬人心。」
被溺愛的孩子,只懂得一味索取,在他們眼中只有利益,永遠也學不會感恩。


- 2 -慣子如殺子,溺愛不是愛


」這個故事眾所周知。
小時候偷竊東西,母親看到不制止,反而還誇讚自己的孩子「能幹」。
長大後,偷竊的東西越來越多,一次,偷竊別人家的金子被抓住,被判死刑。
臨刑前,兒子請求見母親最後一面,大家被他的孝心所感動,同意他的要求。
兒子對母親說:「我從小喝您奶水長大,現在我快死了,只有一個要求,想再喝您的奶水。」
母親答應,不料,兒子卻將母親的乳頭所咬掉,狠狠地說道:「要是小時候您阻止我做這種事情,我現在也不會淪到如此地步!」
印光大師曾言:「愛子之道,不是姑息。姑息非愛,乃害也。」
現在有很多父母生怕委屈了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無限度地滿足孩子。
要知道這樣的溺愛,根本不是愛,而是一把無形的刀,斷送孩子的一生。
它殺死了孩子的感恩、獨立,責任和成長,葬送了整個家族的希望和未來。


- 3 -愛他,就讓他「吃苦」


古人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不吃小虧將來會吃大虧,不吃小苦吃大苦。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都捨得讓孩子吃苦。
1.吃讀書的苦
2.吃勞動的苦
3.吃批評的苦
4.失敗的苦
5.分離的苦
6.不守規則的苦
真正有格局的父母,都捨得讓孩子吃苦,鼓勵孩子靠自己的雙手去贏得想要的。
只有經過不斷歷練,孩子的羽翼才能越來越豐滿,即使風雨來臨,也能學會自己撐傘,扛起希望和責任!

相關焦點

  • 李玫瑾: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的嘴
    雖說「愛之深,責之切」,可有些話一旦說出口,就成了鋒利的刀子,直接傷害了孩子。有可能你習慣性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就能親手毀掉孩子的一生!這句話可以被統稱為:語言暴力!男子在家威脅女兒。家庭暴力概念李玫瑾教授說過: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就是父母的語言暴力。
  • 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手機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在毀掉孩子這件事上,父母有絕對的語言天賦。教育專家李玫瑾,曾經對1000名未成年人做過一項調查,分析結果發現:在家裡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機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鬱」,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經常「暴躁」。
  •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在毀掉孩子這件事上,父母有絕對的語言天賦。教育專家李玫瑾,曾經對1000名未成年人做過一項調查,分析結果發現:在家裡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機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鬱「,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經常「暴躁」。
  •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作者 | 國文來源 | 國學生活(ID:gxsh789)在毀掉孩子這件事上,父母有絕對的語言天賦。教育專家李玫瑾,曾經對1000名未成年人做過一項調查,分析結果發現:在家裡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機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鬱「,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經常「暴躁」。
  •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在毀掉孩子這件事上,父母有絕對的語言天賦。教育專家李玫瑾,曾經對1000名未成年人做過一項調查,分析結果發現:在家裡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機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鬱「,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經常「暴躁」。
  •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而是......
    這裡是親情的叮囑,每二四六更新教育孩子的知識,如果喜歡請點個關注吧 在毀掉孩子這件事上,父母有難咎其責的責任 教育專家李玫瑾,曾經對1000名未成年人做過一項調查,分析結果發現: 在家裡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機率最大,而自卑,暴躁,冷酷,沉默寡言是最為常見的語言創傷後遺症
  •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在毀掉孩子這件事上,父母有絕對的語言天賦。教育專家李玫瑾,曾經對1000名未成年人做過一項調查,分析結果發現:在家裡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機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鬱「,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經常「暴躁」。
  • 李玫瑾: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或貪玩,是家長的語言暴力
    文/林琳育兒日記人的天性都是「趨樂避苦」的,尤其是孩子,他們的社會性能較弱,做什麼事情的動機都是發自本能,自然就更加的喜歡遊戲,更加的貪玩一些。很多家長都會擔心孩子喜歡玩遊戲或者是貪玩會毀了孩子的一生,其實比起遊戲、貪玩來說,父母的教育方式和說話態度,更直接關乎著孩子的成長與未來。李玫瑾教授曾經在一次講座中說過:「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孩子貪玩,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
  •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真正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源於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溺愛。要知道這樣的溺愛,根本不是愛,而是一把無形的刀,斷送孩子的一生。李玫瑾教授曾在演講中用一段話來說明:我的胃口是餵出來的,我的脾氣是帶出來的,我的觀念是嘮叨來的,我的殘忍是孤弱無助熬出來的,我的無恥是百般遷就溺出來的......
  •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福柯曾在《瘋癲與文明》中說過:在種種社會規條約束下,大部分人都已經捨棄身體的暴力,從而選擇一種更文明的暴力——語言暴力,用這種方式繼續侵害他人。與身體上的暴力相比較,語言的暴力帶來的傷害更加巨大!
  •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教育專家李玫瑾,曾經對1000名未成年人做過一項調查,分析結果發現:在家裡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機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鬱「,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經常
  • 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在毀掉孩子這件事上,父母有絕對的語言天賦。教育專家李玫瑾,曾經對1000名未成年人做過一項調查,分析結果發現:在家裡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機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鬱「,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經常「暴躁」。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
  • 李玫瑾:毀掉孩子一生,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這件事
    家長都明白,孩子身上要是有外傷了我們都看得見,但是孩子要是內心受到傷害,我們是看不見的,那些毀掉孩子前行的「道路」,便是家長們無形的語言傷害。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對多名未成年人做過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孩子的性格缺陷,絕大多數都是家長辱罵孩子,有的孩子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性格差異,比如,暴躁、自卑、抑鬱等,出現這樣的性格的孩子,在家都曾被家長語言「暴力」過。
  •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貪玩,而是.....
    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著名教育家李玫瑾曾說:「千萬別太順從孩子,因為大部分逆子都是父母寵出來的。」真正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源於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溺愛。,而是多年的仇人。有的父母在孩子做出危害社會的行為時,選擇包庇,辯解,甚至花重金去幫助他逃脫責任。要知道這樣的溺愛,根本不是愛,而是一把無形的刀,斷送孩子的一生。
  • 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然而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父母的語言,影響孩子的身心,給孩子帶來心理陰影,讓孩子一生抑鬱。不要為了發洩自己的怒氣和怨氣,而賠上孩子的一生,讓孩子走上犯罪的道路。
  • 李玫瑾: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語言暴力!
    作者:國文來源:國學生活(ID:gxsh789)在毀掉孩子這件事上,父母有絕對的語言天賦。教育專家李玫瑾,曾經對1000名未成年人做過一項調查,分析結果發現:在家裡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機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鬱「,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經常「暴躁」。幾米說:「小孩寧願被仙人掌刺傷,也不願聽見大人對他的冷嘲熱諷。」
  • 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在毀掉孩子這件事上,父母有絕對的語言天賦。教育專家李玫瑾,曾經對1000名未成年人做過一項調查,分析結果發現:在家裡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機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鬱「,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經常「暴躁」。
  •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這些事件無一不讓人感到心寒,被父母溺愛的孩子就像一頭白眼狼。莎士比亞曾說:「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齒更痛噬人心。」被溺愛的孩子,只懂得一味索取,在他們眼中只有利益,永遠也學不會感恩。《三字經》說:「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將來能成為什麼樣的人,走上什麼樣的道路,很大程度取決於自己的父母。
  • 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在毀掉孩子這件事上,父母有絕對的語言天賦。教育專家李玫瑾,曾經對1000名未成年人做過一項調查,分析結果發現:在家裡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機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鬱「,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經常「暴躁」。
  • 李玫瑾: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和貪玩,而是父母的嘴
    很多家長總是會說,孩子學習不好,孩子變壞都是遊戲給害的,所以就強烈去制止孩子,孩子玩遊戲確實有不好的影響,但其實影響孩子本身的罪魁禍首並不是它。李玫瑾:遊戲不是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李玫瑾教授曾對1000名少年進行研究調查,結果發現:經常被父母批評打罵的孩子,其中有25.7%的孩子會出現自卑、抑鬱的情況,22.1%的孩子不愛說話,給人一種生人勿進的感覺,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冷酷」,56.5%的孩子性格會特別暴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