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天很忙,三更半夜才從單位匆忙趕回,畢竟天亮了是周四,還是工作日。看到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實驗室身亡,警方排除他殺的時候,也沒在意漫不經心撇了一眼就關上了頁面,放下手機繼續工作,當時覺得大學生自殺好像都不算是新聞了。
這會兒夜深人靜準備睡了,忽然想起這事兒,又重新搜出來看了一遍,看完了他留下的遺書,我好像看到了他離去的身影,那麼孤寂和滄桑,就像是在無邊無際蒼茫的原野,沒有方向沒有希望沒有陽光。
他在凌晨兩點整發布了遺書,他寫了很多話,如果能夠略去其中佔比並不算多的幾段,大體看下來就好像是他就坐在對面與我們嘮嗑。他說——謝謝你,謝謝你看了這麼多,我其實是一個很內向的人,第一次和別人傾訴那麼多。
看著他的遺書,時不時讓人產生一種錯覺,那就是他只是在傾訴一下自己這段時間遇到的不如意,天亮了他就會回來。他說,他的實驗總是做不對,相同的條件每一次都不一樣。他說,因為今年特殊的形勢,就業壓力大的他選擇考公務員,可是實驗不成功,數據有問題就可能被延遲畢業。他說沒日沒夜的做實驗,也沒時間準備考公務員。他說,畢業的要求又嚴了,但這些要求今年自己達不到。看似都是些平平常常,
可是他又說,他所在的組還沒出現過延遲畢業的,為了保持這個優良傳統,他選擇消失好了。畢竟他在開始時就說了,自己只是來告個別,待會兒就要一掛解千愁了。他說他時常在心中自問自答,要延遲畢業了,真丟人,幾百萬研究生不缺你這麼一個廢物,去死吧,那好吧。他說,如果他身上有哪個部位還能用,都拿走吧。他說請把他燒成灰,隨便埋到哪裡,好歹能貢獻點養分。他說以前做過一塊錢公益活動時許下一個願望——希望下輩子變成一隻貓,野貓也行,畢竟貓可以活十幾年,自己也才活了25年。
那時那刻他就要準備離開了,可是他腦海中不僅僅只有自己的願望,他還記得別人和國家。他說,希望親友順順利利,祝願國家繁榮昌盛。
這是25歲的他留給這個世界最後的話,一瞬間淚如雨下。我不關心我們有沒有權利結束自己的生命,我不會怪他是為了逃避而選擇自殺。我不忍心看那些在他遺言下面哀傷的評論,我更不忍心看那些指責他的話。
我知道他選擇離開的原因,我知道他堅持不下去的理由。因為他覺得自己活著的25年沒有意義,因為他覺得自己的人生沒有價值。在遺書中,他覺得自己笨、懶、沒用,他覺得家人二十幾年給自己的關懷那麼多可自己還是廢物,他覺得既然是廢物還不如去死,因為不缺。
可是他是多麼希望自己能夠發揮價值啊,他是多麼渴望自己能夠給這個世界帶來一些什麼意義——哪怕是在自己死了以後。所以,他說如果自己身上的哪個部位能用都拿走,要把自己燒成,哪怕貢獻點養分也是好的。
我們在世間活著,我們要經歷挫折,我們要克服困難,我們要受傷,我們要流淚,可是我們很可能找不到堅持的意義。所謂價值,所謂意義它本身就是一種主觀判斷。社會發展的很快,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我們緊趕慢趕跌跌撞撞生怕看不到潮流的尾巴,可是時間久了可能就漸漸忘記了,我們為什麼而活。舉目望去,處處無依。天下雖大,在靈魂的深處卻無立錐之地。不知道,把精神上的那一點寄託,究竟安放在哪裡。
此時此刻他走了,所有人都那麼包容——書念不下去可以不念,工作總會找到的,這個坎跨不過去,就不跨。可翻過這一頁,現實照樣是赤裸裸血淋淋。
他說,他希望下輩子可以做一隻貓,哪怕是一隻野貓。因為他覺得貓可以活十幾年,而自己只不過也才活了25歲。這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他真的沒有找到,他也不奢望下輩子可以找到,所以他選擇了做一隻貓。
好多網友說,他現在一定是一隻貓了吧,看了他的遺書後餘生自己會善待所有遇到的貓。
時光如果能夠倒流,6年前即將到大連理工報到的他在貼吧裡問——冬天的雪大嗎,來自南方的娃沒有看過雪,求教一下前輩們。
那會兒的他天真爛漫,那會兒的他還沒有長大,他還沒去想過活著的意義,存在的價值。可是每個活著的人都要長大,而長大是一件極其無趣的事情。大連又到了大雪紛飛的季節,長大了的他永遠留在了有雪的冬天。那就讓我們一起祝願他變成一隻貓吧,從今以後我們都要善待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