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學丨羅素悖論與邏輯發展

2021-03-01 浙裡哲理

羅素本人在《數理邏輯導論》中由簡短的提到過他的類型論,這是一個有待完善的理論,但還是想在這邊稍微分享一下。

這裡,先定義「導出的外延函項」這個概念。若原函項為「函項φx有性質f」,它便是:「有一個函項有性質f,且與φx形式等價」。這樣的函項我們稱為「導出的外延函項」

由此我們可以定義出「類型」

也就是,我們可以定義如下: 斷定「由函項φx決定的類有性質f」就是斷定φx滿足由f導出的外延函項。

由此我們還可以的得出另一個公理:還原公理。

有一個α函項的類型(譬如說τ),使得給定任何α函項,有屬於所說類型的某個函項與它形式等價。

他的性質:

(1)每一個命題函項必決定一個類,這個類所包括的分子就是使函項為真的那些主目。

(2)兩個形式等價的命題函項必決定同一個類,兩個不形式等價的命題函項必決定不同的類。也就是,一個類由它的分子所決定,並且沒有兩個不同的類有完全相同的分子。(注釋3)

(3)我們必須找到某種方法不僅定義類,還定義類的類。

(4)無論在什麼情形下,假定一個類是它自己的一分子或者不是它自己的一分子都是沒有意義的(並非假)。(自指會導致惡性循環)從關於一變元能夠取的值的語句我們常可以得到一個新的對象,這個新的對象必須不在前面所說的變元所能取的值中,如果它在其中,那麼變元涉及的值的全體會只能由它自己來定義,於是我們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5)必須能夠作出關於由個體組成的一切類的命題,或者關於屬於某一邏輯「類型」的對象所組成的【一切】類的命題。如其不然,類的許多用法會走入歧途

特別提一點,類型論否認了一切自指。如S={x丨x∉x}在這裡是不成立的。

羅素對於對象進行了分階:

Type 0:對象,現實中存在的實體。(直謂的a函項,不涉及任何函項集合的函項)

Type 1:對象構成的集合

Type 2:集合的集合

……

高階可以包含低階,但反過來確實不行的。


同樣的,回到開頭那個案例,n,2^n,等等並不屬於同一個階,n個元素的集合2^n與n並不同階。所以我們無法通過這種方式來規避無窮公理。

我們同樣可以用類型論的方法來證明S並不存在。

S不屬於任何一階的集合。

對任意的n,若S是n階集合,那麼對於n+1階的集合x來說,由於x∉x,那麼就有x∈S,那違法了類型論的規定,故假設錯誤。

這樣,就否定了S 避免了羅素悖論的發生。(否定大全集的存在) 

進一步解釋一下命題的分階命題其實也有分階,一階命題就是用一階謂詞(課上講的那些的)描述具體的0階對象。如:存在一個蘋果是紅的。

二階命題想要描述的是一階的東西,簡單的講,就是描述一階命題的性質

如:「藍的」:一階謂詞 「用來形容海的顏色的」:二階命題

注釋3:如果一個類是由一個函項φx決定的,如果φa為真,我們說a是這類的一個「分子」。

相關焦點

  • 科學網—羅素悖論引發第三次數學危機
    羅素 這就是英國著名數學家、邏輯學家、哲學家羅素於1903年6月16日提出的轟動一時的「羅素悖論」。 19世紀下半葉,德國數學家康託爾創立了著名的集合論,在集合論剛產生時,曾遭到許多人的猛烈攻擊。但不久這一開創性成果就為廣大數學家所接受了,並且獲得廣泛而高度的讚譽。數學家們發現,從自然數與康託爾集合論出發可建立起整個數學大廈。因而集合論成為現代數學的基石。
  • 老子的「道可道」與「羅素悖論」
    此文涉及到數理邏輯與老子之大道,閱讀時仍需讀者有相當的平心與靜氣。倘若讀者心浮氣躁,一心欲求刺激或尋可辯之瑕謫,則建議跳過此文,去讀娛樂新聞和時事評論吧。以上兩個小故事,是由西方哲學界著名的集合悖論——即「羅素悖論」(Russell's paradox)演變而來。當集合論建立後,數學家們興奮地發現似乎一切數學成果都可建立在集合論的基礎上。但早期的集合論的漏洞導致了「羅素悖論」。「羅素悖論」一提出就在當時的數學界與邏輯學界內引起了轟動。
  • 1901年春天,羅素發現了「理髮師悖論」
    1901年春天,羅素發現了後來被所有研習邏輯學和數學的學生熟知的「理髮師悖論」。開始時,他試圖將數學建立在邏輯學基礎上,認為可以很快輕鬆地解決該悖論提出的難題。但是到了那年末,他開始意識到,某種基本的東西出了差錯。
  • 羅素悖論後,下一次的數學危機在哪兒
    在數學發展史上還有另外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並且也是劃時代的事情,就是羅素悖論這個羅素悖論最早是在1901年羅素提出的。羅素是一個大科學家,他最重要的成就是數理邏輯方面。這個數理邏輯學用人話講就是吵架,抬槓,這麼一個學科。
  • 亂說:理髮師悖論(羅素悖論)
    羅素羅素悖論:由羅素發現的一個集合論悖論,其基本思想是:對於任意一個集合A,A要麼是自身的元素,即A∈A;A要麼不是自身的元素,這個悖論:缺少時間線,時間是一直向前,永不停歇、停頓的,而且時間不能回走。過去的我與現在的我與將來的我,肯定是不一樣的。如果用數學表達:A≠B,B≠A。而數學的基礎(邏輯基礎)A=B,B=A。
  • 對於羅素悖論的解決丨羅素的理髮師困惑究竟為何以及如何克服
    羅素悖論中說,在一個村子裡有一位理髮師,這位理髮師聲稱:「給而且只給那些不給自己理髮的人理髮」。現在問理髮師是否要給自己理髮。如果理髮師不給自己理髮,那麼根據定義,他要給自己理髮;如果理髮師給自己理髮,那麼根據定義,他不能給自己理髮。這就是著名的「理髮師悖論」。
  • 羅素悖論:數學家禁止套娃!
    羅素老師說:「簡單。禁止套娃集根本不是個集合,大家散了吧~」禁止套娃集聽到趕緊溜了。如果苯酚們去問一個數學家羅素悖論是什麼,他們會甩過來兩行字:正如上面羅素老師所說,解決這個悖論的唯一辦法,就是不允許「不套娃集合」的整體形成新的集合。但是,集合無非就是把一些東西放在一起考慮,為什麼居然會有東西不能放在一起考慮?問題到底出在哪裡?一些數理邏輯大佬認為問題出在「不套娃集合」是「萬物集」的「子集」。而萬物集太大了,大到一定會出現自相矛盾的東西。畢竟,人類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的想法還不多嗎?
  • 羅素悖論(理髮師悖論)
    羅素悖論Russell’s Paradox設S是由一切不屬於自己的那些集合所組成的「集合「,即S={x|x∉x}S是一個集合嗎?如果S是一個集合,那麼我們問:S屬於它自己嗎?如果S屬於S,則S不符合「不屬於自己「的條件「,於是應該有S不屬於集合S。
  • 說謊者悖論
    ——(古希臘)歐幾裡得作為一級學科的哲學下面還分很多子學科,邏輯學可以說是其中最難的一種,因為它所涉及的素材,並不是我們宜觀可見的東西,它所尊祟的是純粹抽象的元素。但是,邏輯也沒有那麼困難,因為它所面對的自始至終都只是我們自己的思維。思維的邊界在哪裡,邏輯的疆域就在哪裡。
  • 羅素悖論與數學危機
    前一晚,這個劍橋才子發現了一個關於集合的悖論:設性質P(x)表示「x不屬於x」,現假設由性質P確定了一個類A——也就是說A={x|x不屬於x}。那麼問題來了:A屬於A是否成立?若A屬於A,則A是A的元素,那麼A具有性質P,由性質P知A不屬於A;若A不屬於A,也就是說A具有性質P,而A是由所有具有性質P的類組成的,所以A又屬於A。  您是不是看得有些繞?
  • 《易簡·微哲學》:「羅素悖論」李永樂老師你搞錯了!
    在一期關於《第三次數學危機》的節目中,李老師講到了數理邏輯領域的《羅素悖論》並將羅素悖論跟大數學家康託爾的集合論聯繫在一起。其實羅素悖論根本不是針對康託爾,而是弗雷格,李永樂老師你搞錯了!誰是弗雷格呢? 弗雷格全名弗裡德裡希·路德維希·戈特洛布·弗雷格,是德國數學家、數理邏輯學家、哲學家。
  • 數學與邏輯學的大碰撞
    然而打臉的是,第二年英國的數學家、哲學家羅素給出了集合論的一個悖論——羅素悖論,矛頭直指數學基礎,引發第三次數學危機。羅素悖論的通俗形式「理髮師悖論」:某鄉村理髮師宣布了一條規則:他決定給所有不給自己刮臉的人刮臉,並且只給村裡這樣的人刮臉。試問:理髮師是否給自己刮臉呢?
  • 邏輯主義——算術是邏輯的一部分
    邏輯主義的主要人物羅素和弗雷格都是柏拉圖主義的支持者,他們認為:自然數是客觀存在的,人要認識這種存在,並不需要引進特別的假定,也不需要康德所主張的某種關於數的先天直覺,只要從一般的邏輯出發就可以了。於是他們親自動手,在邏輯的基礎上建立算術,進而建立整個數學,以證明數學是邏輯學的一個分支。弗雷格和羅素的這方面的工作,在第五章我們已作過介紹。
  • 認知悖論及其邏輯問題
    認知悖論是挑戰人類理性思維和科學發展的難題,研究認知悖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認知邏輯(Epistemic Logics)作為哲學邏輯的一個分支,是採用現代邏輯方法研究知識和信念的邏輯。我們認為,「美諾悖論」這種推論,不僅是對人們日常思維能力的挑戰,也是對哲學和邏輯學的挑戰。真正解決「美諾悖論」,既需要我們從哲學上分析產生這類問題的認識論根源,又要求我們通過構造關於知道的模型,採用邏輯語義學的方法,來刻劃同一主體的認知表達式及其推論的導出機制。
  • 數學手抄報:羅素_數學手抄報_教育_太平洋親子網
    羅素構造了一個集合S:S由一切不是自身元素的集合所組成。然後羅素問:S是否屬於S呢?根據排中律,一個元素或者屬於某個集合,或者不屬於某個集合。  3.6 羅素其實,在羅素之前集合論中就已經發現了悖論。如1897年,布拉利和福爾蒂提出了最大序數悖論。1899年,康託爾自己發現了最大基數悖論。但是,由於這兩個悖論都涉及集合中的許多複雜理論,所以只是在數學界揭起了一點小漣漪,未能引起大的注意。羅素悖論則不同。它非常淺顯易懂,而且所涉及的只是集合論中最基本的東西。所以,羅素悖論一提出就在當時的數學界與邏輯學界內引起了極大震動。
  • 數學上的三大危機——羅素悖論
    上一次,我們談了第二次數學危機,今天我們繼續來談一談第三次數學危機——羅素悖論。
  • 漫畫解讀數學家的故事——評《瘋狂的羅素》
    肇始於古希臘芝諾悖論的無窮數學處理問題,也隨著微積分和無窮集合的出現而被重新提了出來。數學到底能不能建立在邏輯的基礎之上,這成為當時數學基礎研究領域需要著重加以探討的問題。  以羅素、弗雷格、皮亞諾、康託爾等為代表的邏輯主義學派,通過將自然數劃歸為集合,認為數學最終可以建立在集合論的基礎上。但由於在集合論中發現了悖論,即集合論悖論,邏輯主義最終被迫宣布失敗。
  • 糾正李永樂老師的數學錯誤,講講真正的羅素悖論是什麼?
    備受全網千萬粉絲喜愛的知名網絡科普大咖李永樂老師,居然犯了一個極大的錯誤,講錯了第三次數學危機中的羅素悖論,也就是說,你從李永樂那裡聽到的羅素悖論,居然是假的,也許你就是被李永樂誤導的百萬觀眾中的一員。我自從揭發李永樂講了假羅素悖論之後,有很多網友向我詢問,真正的羅素悖論又是什麼?所以在這裡給網友們答疑解惑,講講真正的羅素悖論究竟是什麼?
  • 數理邏輯簡介
    而解決數學問題就需要正確的邏輯推理和正確的運算。這周學習的命題其實是數理邏輯初步知識。數理邏輯又稱符號邏輯、理論邏輯。它既是數學的一個分支,也是邏輯學的一個分支。是用數學方法研究邏輯或形式邏輯的學科。其研究對象是對證明和計算這兩個直觀概念進行符號化以後的形式系統。數理邏輯是基礎數學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雖然名稱中有邏輯兩字,但並不屬於單純邏輯學範疇。
  • 【每日哲學辭典】羅素悖論
    羅素悖論:由羅素在其《數學原則》(1903)一書中表述的與類是否是自身的元素相關的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