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國際航運稅收優惠新政實施滿兩月 區域動能加速釋放

2020-12-14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2月9日消息(記者王業豐 劉柏煊 張鴻昊)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啟運港退稅政策和國際航運保險業務稅收優惠政策從今年10月1日起在粵港澳大灣區落地。兩大新政實施已滿兩月,成效如何?

作為華南最大的單體碼頭之一,此時此刻的廣州港南沙港區已恢復到疫情前的忙碌景象。不同顏色、不同規格的貨櫃密密麻麻地堆疊在碼頭旁等待裝船,出港貨輪在岸線一字排開,其中還有難得一見的、長達近400米的超大型貨櫃船舶。

面對這樣的強勁復甦場景,不少一線企業在接受採訪時都談到一個關鍵詞——啟運港退稅。今年10月1日起,以珠三角9座城市37個港口為啟運港、以廣州南沙保稅港區和深圳前海保稅港區為離境港的水運貨物,可以享受啟運港退稅新政。這既是為了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也是為了在特殊時期幫助出口企業減少資金佔用成本、釋放恢復性增長的動能。

廣州南沙海港一家航運企業的業務拓展部負責人沈佳瑜說,原來的流程是到了離境港口才能退稅,而現在從腹地碼頭就能退稅。新政實施已滿兩個月,從一線出口企業的獲得感來看,拿到出口退稅的時間縮短了將近半個月。

「以順德出口型家電企業為例,以往的操作需要在當地上駁船、運到南沙港裝上大船並辦理結關手續以後才能拿到退稅款。現在,直接在腹地碼頭上駁船、報關單結關之後就可以拿到退稅款。和以前相比,新流程會節約15天左右的時間,相當於企業會提早15天拿到退稅款,款項可以用於企業自身周轉。」沈佳瑜說。

受益於新政落地,出口企業的現金流狀況得到改善。廣州南沙海港貨櫃碼頭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張友新說,自己感受到的一個細節變化是,在今年出口最低迷的時候,出口企業一度用匯票與船公司結算,船公司再用匯票與碼頭企業結算。而現在,匯票不多見了,基本都是用現金結算。「這從側面也證明了這一新政給出口企業的財務狀況帶來了一定改善。另外我們看到出口貨物的總量在增加,截止到11月底,我們廣州港的箱量同比增長了4%。整體上來說,這個政策確實起到了穩外貿的作用。」

統計數據顯示,新政實施第一個月裡,廣東省內就有12家出口企業的33份報關單辦理了啟運港退稅業務,涉及出口貨值超過1700萬元人民幣。進入12月,啟運港退稅政策繼續在廣州落地。就在7日,廣州市森大貿易有限公司提交了啟運港出口退稅申請的「廣州第一單」,出口額約16000美元,可退稅約12000元人民幣。

除了啟運港退稅新政,國際航運保險業務稅收優惠新政同樣從今年10月1日起在粵港澳大灣區落地——對註冊在廣州市的保險公司向註冊在南沙自貿片區的企業提供國際航運保險業務取得的收入,免徵增值稅。

國家稅務總局廣州市南沙區稅務局貨物和勞務稅科科長胡麗珊說,初步估算,這一新政將為廣州南沙自貿片區帶來3200萬元人民幣左右的國際航運保險業務增量,並在未來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長,港口經濟的區域動能將加速釋放。

「國際航運保險免徵增值稅政策的落地,對於南沙的自貿區定位是一個很好的配套。包括啟運港退稅政策、國際航運保險免稅政策,這些都將進一步促進南沙成為粵港澳和東南亞的貨物集散地和物流樞紐。」胡麗珊說。

相關焦點

  • 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稅收「新政」:企業所得稅、個稅、增值稅均有優惠
    119.5平方公裡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先行啟動區域將建立投資貿易自由化為核心的制度體系,其中稅收政策是一個關鍵環節。《方案》第十條要求實施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稅收制度和政策,並給出具體政策。8月6日,國新辦舉行介紹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總體方案發布會。
  • 海南自貿港建設加速 15%個稅優惠政策、零關稅政策等紅利將至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海南自貿港建設加速 一大波紅利落地在即 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下稱《總體方案》)發布近100天之際,海南自貿港建設步伐正進一步加速。近日,海南省政府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享受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高端緊缺人才清單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明確了享受15%個稅優惠政策的細節,優惠範圍較廣,並自今年起執行。除了個稅新政,第一財經記者從多個權威渠道獨家獲悉,與《總體方案》相關的其他一系列具體落地方案與政策也將在不久後向社會公布。
  • 四部委發布晶片行業稅收優惠新政 最高免10年所得稅
    四部委發布公告 集成電路行業迎稅收利好   據新華社報導,財政部等四部委昨日發布《關於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的公告》。《公告》明確,根據國家鼓勵的不同類型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項目制定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
  • 稅務總局明確2018年稅收工作明確六項重點任務
    營改增減稅2萬億「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形成了一套堅決依法收好稅的科學高效工作機制,劃清描粗了一條堅決不收『過頭稅』的紅線,在強化堅決打擊偷騙稅高壓態勢的同時,樹牢了堅決落實減免稅政策的任務觀。」國家稅務總局黨組書記、局長王軍表示,這幾年,稅務部門不折不扣落實國家出臺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充分釋放減稅政策紅利。
  • 稅收優惠政策調整有利於提高外資利用水平
    我國的稅收優惠政策,特別是所得稅優惠政策,是在改革開放的20多年中陸續制定實施的,主要的優惠方式包括:免稅、減稅、加速折舊、虧損結轉、投資抵免、再投資退稅等;主要的優惠對象包括:外商投資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第三產業、利用「三廢」生產加工的企業、農林牧漁企業、安置失業人員的企業及社會福利企業等;優惠政策主要集中在各類開發區、各類開放城市、西部地區、東北老工業基地、老少邊窮地區等。
  • 青島打造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
    自青島國際航運服務中心成立以來,一直把人才培育作為中心重要工作,特別是在高端航運人才的培養與引進上下足功夫,盡力補齊青島港航發展短板,促進青島港航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的圓滿成功舉辦,給青島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 ...激發經濟新活力——五大看點解讀股權激勵、技術入股稅收新政
    現行四大優惠政策支持股權獎勵和技術入股如此多的股權激勵方式,受益的企業高管和科研技術人員稅收上有何優惠?據兩部門介紹,現行有關稅收優惠政策則主要集中在股權獎勵和技術入股兩方面,具體包括4項政策:一是對科研機構、高校轉化職務科技成果給予個人的股權獎勵,允許個人遞延至分紅或轉讓股權時繳稅。
  • 浦東實施更加開放的人才制度 將建"國際人才自由港"
    經逐項研究學習對照上海人才新政20條,8月5日,被稱為「浦東人才14條」的《浦東新區深化人才工作體制機制改革促進人才創新創業的總體方案》正式發布。  記者從浦東新區區委組織部了解到,「浦東人才14條」所涵蓋的54項政策舉措,目前已有20項進入實施階段、8項有了具體方案。
  • 稅收「軟環境」釋放企業發展新動能
    今年上半年,各級稅務機關緊緊圍繞「優惠政策落實要給力,『非接觸式』辦稅要添力,數據服務大局要加力,疫情防控工作要盡力」的「四力」要求,紮實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落實落細各項稅費優惠政策,積極拓展「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服務,持續為納稅人緩解資金壓力,推動企業復工復產,不斷優化稅收營商環境,釋放經濟發展動能。
  • 2019年度 全市88戶企業享受稅收新政減免稅額1.95億元
  • 新增航運物流企業110餘家!青島市南區打造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
    青島市市南區加快招引高端項目,聚焦世界500強和全球行業領軍企業,著力引進企業總部、大型電商總部、區域總部、服務中心和營運中心,吸引山東港口集團科技總部、日日順國際供應鏈等一批海陸空運物流大企業、大項目落戶,全年新增航運物流企業110餘家,行業營業收入突破300億元。
  • ...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區人民政府,市府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烏海市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實施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實施方案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意見》(國辦發〔2017〕4號)和自治區政府辦公廳《關於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實施意見
  • 將打造成為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區域性國際物流中心、商品交易...
    青島前灣保稅港區一期項目由此成為率先享有集港口作業、國際貿易、國際物流和港航服務等四類功能與出口入區退稅政策的特殊經濟園區。  2008年9月7日,青島前灣保稅港區獲國務院批覆設立,是目前我國第一家按照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功能整合、政策疊加」要求,實現區(保稅區)、園(保稅物流園)、港(臨近港口)整合升級發展的保稅港區。
  • 賀強:完善稅收優惠推進員工持股計劃
    根據國際經驗,稅收優惠制度的完善是推進員工持股計劃的重要因素。而我國目前在此方面很不完善,由於有關稅收政策的不明確,已對員工持股計劃實踐造成了一定的困擾甚至是阻礙,有關稅收政策亟待明確、規範。  一、國外員工持股計劃的稅收安排  從境外成熟市場的實施情況來看,員工持股計劃的有效實施依託於稅收優惠的制度安排。  如美國對員工持股信託基金分配給員工的股票紅利部分和還貸部分均予以免稅,參加員工持股的員工在離開公司或退休時得到的股份收益,可以享受稅收優惠。
  • 三個階段: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稅收政策回顧
    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有助於企業在一個較長時期內平衡稅收負擔,減輕企業生產設備投資初期的稅收負擔,改善企業現金流狀況,引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和開展創新活動。回顧我國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稅收政策,大體上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
  • 落實稅收優惠 為企業發展添動力
    「虹泰光學能夠從初創期的小型鏡片廠成長為國內市場知名的太陽鏡片企業,和國家出臺的多項支持企業創新創業的稅收優惠政策以及稅務部門的輔導幫助密切相關。」近日,廈門虹泰光學有限公司財務部經理許真鴻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虹泰光學集研發、生產、銷售光學鏡片為一體,主要受益於高新技術企業可享受15%的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以及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和固定資產一次性扣除等優惠政策,近三年實現減稅約530萬元。
  • 兩部門:到2035年全面建成天津北方國際航運樞紐
    中新社發 薄承 攝為推動天津北方國際航運樞紐高質量發展,更好支撐國家重大戰略實施,2020年7月,經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批准,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關於加快天津北方國際航運樞紐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國家發改委網站8月3日刊文,對《意見》進行政策解讀。
  • 稅收優惠政策惠及企業初創、成長、成熟期,您別錯過!
    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的稅收優惠政策:1.企業初創期稅收優惠;2.企業成長期稅收優惠;3.企業成熟期稅收優惠政策。具體包括:(一)小微企業稅收優惠1.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銷售額未超限額免徵增值稅;2.小型微利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3.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減免資源稅等「六稅兩費」。
  • 上半年稅收增速回落 減稅效應釋放
    上半年全國新增減稅降費11709億元,其中減稅10387億元——稅收增速回落 減稅效應釋放製造業等行業受益大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今年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預計全年將為企業減輕負擔近2萬億元。「減稅降費效應不斷釋放,上半年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1709億元,其中減稅10387億元。」國家稅務總局減稅辦常務副主任、收入規劃核算司司長蔡自力介紹。隨著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落地,上半年稅收收入增速明顯回落。
  • 頭條 「房產新政」解讀:享受契稅優惠以繳稅時間為準
    新政執行時間為2月22日,這個時間到底以繳納契稅時間為準,還是以購房時間為準?市地稅局稅政管理科科長王俊表示,湖北省地稅局已對此作出了明確答覆:「凡是於2016年2月22日及以後到稅務機關申報繳納房地產交易契稅、符合財稅[2016]23號文件規定稅收優惠條件的,均可享受優惠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