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理解題目所要表達的意思,在任何年級的任何科目都同等重要。否則做錯也就是預料之中的事情了。比如下面這道一年級的填空題。

從圖中可以看出孩子在理解題意的時候出現了一點小問題。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有1個十在十位上寫(1);有2個十在十位上寫(2),有幾個一在個位上寫(幾)。不過話說回來,這題對於一年級小學生來說是有點繞。
其實不僅學生有時候理解題目會有偏差,有時家長的理解也會與說話者的描述,所表達的意思產生不一致的情況。
由於理解的意思和大家有偏差,可能會引來一些尷尬。
比如說某幼兒園老師讓家長給小朋友第二天帶個水壺來學校。

大多數家長給孩子帶的是那種有帶子、可背在身上的小水壺。這一位家長讓孩子帶的是一個有提手的家裡用的大水壺。

有網友百度上查了一下水壺的解釋,就是這樣帶嘴的,所以說沒有問題。只不過一枝獨秀、與眾不同,大家會投來異樣的眼光。
幼兒園老師交代的另一項作業:請小朋友第二天帶一條小魚來欣賞,結果第二天……教室裡充滿了魚肉的香味。

結果就出現了幾種不同的情況,有人帶了鮮活的小魚;還有帶了煮好的魚過來,還有不同烹飪方式。哈哈,這是什麼造型啊?是請大家吃魚嗎?做成美味菜品的魚,讓小朋友看著都要流口水了。

一年級的老師要求學生把拼音寫在葉子上,第二天帶到學校來。
大部分家長是讓孩子帶來寫了拼音的一片樹葉。但是有一位孩子就比較特殊了。葉子是被他扛著來學校的,因為他帶的是寫滿拼音的芭蕉葉。扛在肩上還是非常有分量的。

不過孩子的父親說:我覺得很正常啊。
確實芭蕉葉也是葉子,只是有點大。
回到孩子們做題方面,下面這位小朋友或許是粗心,導致沒有理解題目的意思。

題目要求以給出的這個點作為頂點,畫一個比直角大的角,並寫出它各部分的名稱,但小朋友自己另外從別的地方作為頂點畫的角,所以說是錯誤的。
下圖中的第五大題,題目問的是這些角是什麼角?

不過學生以為是數圖中有幾個角?填的全是數字,出現大家所說的答非所問的情況。理解錯誤因此做錯也是在所難免。
準確理解題目意思與我們平常與他人交流一樣。需要完全理解對方所表達的意思,當然有些比較直白,而有些比較含蓄。如果沒有理解別人的意思,那就無法正常交流溝通。
解題也是一樣的道理,有些題給的條件是隱藏條件,比如說年齡問題,就有一個隱含條件:每個人每年都增長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