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設計表格時,一般情況下都會增加序號(No)列,但是遇到合併單元格等特殊情況,填充序號就需要一定的技巧。
一、常規序號(No)填充。
目的:快速填充序號(No)。
方法:1、在第一個目標單元格中輸入數字1。2、拖動填充柄,並選擇【填充序列】。
二、雙擊填充法。
目的:快速填充序號(NO)。
方法:1、在第一、二目標單元格中分別輸入數字1、2。
2、選中第一、第二目標單元格,雙擊填充柄。
三、Countif函數法。
Countif函數為單條件計數函數,語法結構為:=Countif(條件範圍,條件)。
目的:快速填充序號(No)。
方法:選中目標單元格,輸入公式:=COUNTIF(B$3:B3,B3)。
解讀:此公式的關鍵在於參數的引用,每次計算個數時,都是從B3單元格開始到當前單元格結束。所以有相同部門的逐一增加,達到了填充序號(No)的目的。
四、Subtotal函數法。
Subtotal函數的作用為返回一組數列或資料庫的分類匯總,語法結構為:=Subtotal(功能代碼,數據範圍)。
目的:快速填充序號(No),並且在篩選,隱藏時序號(No)保持連續。
方法:在目標單元格中輸入公式:=SUBTOTAL(103,B$3:B3)。
解讀:代碼103對應的函數為Counta,即統計非空單元格的格式,而已10開始的代碼僅對「可見單元格」有效。
五、Max函數法。
Max函數的作用為計算指定值或區域中的最大值,語法結構為:=Max(值或單元格區域)。
目的:填充合併單元格的序號(No)。
方法:在目標單元格中輸入公式:=MAX(A$2:A2)+1。
解讀:此方法的關鍵也是參數的引用,計算時從當前單元格的上一單元格開始統計,並+1作為輔助值。
六、Counta函數法。
Counta函數的作用為:計算指定區域中非空單元格的個數,語法結構為:=Counta(值或單元格區域)。
目的:填充合併單元格的序號(No)。
方法:在目標單元格中輸入公式:=COUNTA(A$2:A2)。
解讀:此方法的關鍵也是參數的引用,從第一個目標單元格的上一單元格開始統計,並在上一單元格終止。但如果上一單元格為空值,就需要稍加變化。
結束語:
本文從實際出發,由簡入難,介紹了填充序號(No)的6中技巧,常用的方法為「常規填充法」和「雙擊填充法」,但如果能夠掌握「Countif函數法」、「Subtotal函數法」、「Max函數法」、「Counta函數法」,在序號的填充方面,你絕對是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