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孩子記性差成績不好,還經常丟三落四,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們可能會覺得自己孩子天賦不好不認學,不如別人的孩子。還會不經意與別人談論攀比孩子、批評孩子。表面看這沒什麼,實際上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和信心。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記憶力差呢?記憶力和天賦到底有沒有關係?
記憶力和和天賦沒有關係,重在後天培養
記憶力是識記、保持、再認識和重現客觀事物所反映的內容和經驗的能力。記憶力與天賦、基因沒有任何的關係,而是和家長的平時的培養和教育息息相關。家長們一定要讓孩子養成科學正確的記憶方法,有助於提高記憶效率和學習成績。
掌握這3個方法,孩子過目不忘
1.理解內容、用心記憶
很多孩子在背課文的時候都是,句子是句子、意思是意思,在背句子的時候完全不考慮意思。正是因為沒有去了解文章的意思,所以才把握不住課文的關係紐帶,經常是這一句剛記住,前面的那一句已經忘得差不多了,所以始終記不住整段的內容。其實家長在陪孩子背課文的時候,一定要先讓孩子理解,然後讓孩子學會用自己語言梳理文章內容,等把基本內容基本掌握後,孩子再背課文就很容易聯繫起來。
2.大聲朗讀、聽覺記憶
家長還有必要知道在背誦課文時,聽覺記憶也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開始朗讀課文時,光靠視覺專注看課文還不夠,必須要還要大聲朗讀出來,讓自己的耳朵聽清楚所讀的每句話。當耳朵收集到自己的聲音時,會把聲音信號會同視覺信號同步保存在大腦記憶庫裡。
為了判斷孩子聽覺是否在發揮作用,家長可以讀一句課文裡的話,然後讓孩子原樣朗讀出來。如果孩子認真聽了,基本上能複述出來。如果孩子不能複述,就印證了孩子聽覺還不夠專注。反覆練習幾遍,直到孩子能原樣朗讀出來,家長再告訴孩子,你的聽覺完成能夠專注,只要認真即可。
3.做好心理預設、鼓勵記憶
其實有時候孩子不能圓滿地完成背誦任務。可能是被自己的消極心理所打敗,所以作為家長要儘可能的去鼓勵孩子放平自己的心態,讓孩子給自己做好一個積極的心理預設,心理暗示自己,一定能夠將這篇文章給完完整整順順利利的背出來。
除了掌握上述3個方法,還要營養內調!
記憶力的好壞不僅依靠記憶方法,還要注重營養的內調。平時家長一定要給孩子補充充足的營養,以免影響孩子的腦部發育。家長可以給孩子補充烯酸記憶素,它是腦細胞生成的基礎,刺激神經突出生長,使神經網絡更加發達,加快神經中樞的信息傳遞。這種物質不僅作用於給腦部供給營養,保護視網膜神經系統,提高記憶力的同時還能預防近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