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對溶解度曲線這一知識點的教學要求不是很高。但溶解度曲線是學生初步認識利用圖像來處理數據的形式。這種方式可以把抽象的問題簡單化,非常的便捷和高效。因此,溶解度曲線圖像題幾乎是各省市中考題的常考題型。下面以2017年和2018年黑龍江省龍東地區中考題溶解度曲線圖像題為例,來詳細剖析這種專題的解題思路。
一、命題的立意及考點例題一: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三種物質中_____ 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趨勢與氣體溶解度的變化相似(填甲或乙或丙)。(2)將t2攝氏度時,將甲、乙兩物質飽和溶液分別蒸發等質量的水,析出固體的質量甲_____ 乙。(填><或=)。(3)當甲中混有少量乙時,可採用_______ 的方法提純甲。(4)將t2攝氏度時等質量的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同時降溫到t1攝氏度,所得溶液中溶劑質量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 。(2018年黑龍江省龍東地區中考題23題,試題圖像見圖1)。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及命題立意如下。
第(1)題旨在培養學生分析概括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能夠利用所學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繫來類比和歸類,從而構建具有相同特徵的一類知識體系。第(2)題考查的是:理解溶解度曲線上的各點的含義,試題考查的角度很新穎,一改以往直接對比某溫度下溶解度的大小,而是將溶解度概念的具體含義和比較溶解度曲線上的點以及讀圖能力有機結合起來一起考查,可謂「簡單一問,意味深長」。第(3)小題以解決生產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為出發點,考查了混合物的分離方法。第(4)小題試題的考查難度加大,需要學生運用抽象思維聯繫溶液的特點,全面細緻剖析和解決問題。
第(1)小題,先觀察三條溶解度曲線的走勢,甲物質為陡升型,乙物質為緩升型,只有丙物質屬於「不走尋常路」的下降型,然後回顧氣體溶解度的特點:是隨溫度的升高反而減小。從而確定物質丙和氣體性質一致。解題後要提醒學生快速逆向檢查,聯繫生活中喝汽水打嗝的例子,倒推氣體溶解度的特點,然後再比對丙物質曲線,從而判斷此題解題正確無誤。
第(2)小題,先確定飽和溶液的特點,飽和溶液中溶劑和溶質是一一對應的正比例關係。即如果減少一定量的水就會對應析出一定量的固體。聯繫溶解度的含義,溶解度大的物質在100克水中溶的多,溶的多的物質當然析出多,從而確定此溫度下,甲的溶解度大,甲析出的多。|
第(3)小題,此題是實驗方法的考查題。甲物質為陡升型,乙物質為緩升型,要提純陡升型的物質,採用降溫結晶法,而如果要提純緩升型物質,則要採用蒸髮結晶法。
第(4)小題是難度較大的綜合分析題型,它結合了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結晶、溶解度、變溫等多方面的知識和因素,解題的關鍵是明確溶解度概念的內涵及溶解度曲線上點的含義。解題時指導學生讀透已知條件,包括溶液均飽和、原溶液溶質相等、同步降溫等條件。要指導學生細緻嚴密審題,要字句斟酌,反覆推敲,避免因審題不細造成南轅北轍的失誤。
例題二:如圖是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請回答下列問題:(1) p點的含義____________。(2)t2攝氏度時,將15克a物質放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後,形成溶液的質量為_________。(3)若a物質中含有少量的b物質,提純a物質的方法是 。(4)t3攝氏度時將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攝氏度時,三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2017年黑龍江省龍東中考卷25題,試題圖像見圖二)
上題也採用三種不同類型的物質為背景,可見三條曲線題型為常規考查題型。試題第(1)小題,考查的是交點的含義,答題時特別注意焦點所對應的溫度及對應的物質不要讀串,第(2)小題考查了溶解度曲線上某一點的含義,解答時要結合溶解度的概念來分析,此題重點考查學生理解概念的能力,所涉及的計算均能口算完成。通過試題的比對分析,我們可以感受到深入理解溶解度的概念以及讀懂曲線上的點、線、面所代表的含義是解決此題型的關鍵所在。本試題的第(3)小題和原題第(3)小題均是混合物分離的同一問題,答案也是一致的。最後一問為區分度較大的變溫情景題,考查的是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變化,落腳點為溶液的濃度大小比較。答題時,指導學生抓住問題的關鍵,記住一個口訣,那就是「溶質不變,濃度不變;溶質變小,濃度變小」利用口訣判斷,從而分析得出b>a>c的正確結論。
此類試題主要特點是將多個概念打包後有機結合,放在溶解度曲線圖像同一情景下,多角度多思維的考查溶液和溶解度等相關知識體系,試題既注重考查學生對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又考查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創造性地解決生活和生產中的具體問題的能力。試題設計上難易適度,導向作用突出明顯。
重視對基本概念的理解,越是重點的基礎知識,越要從一開始切入時就講細講透,辨析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