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粉-烘焙的基礎材料介紹
1.高筋麵粉、中筋麵粉、低筋麵粉。
2.全麥麵粉:是用小麥的麥殼連米糠及胚芽骨胚乳碾磨而成,常用來製作全麥麵包、饅頭、餅乾。
3.玉米澱粉:簡稱玉米粉,是玉蜀黍澱粉,可作為勾芡稠化的材料,有膠凍能力,經加水調開後,加熱至65度時,即可產生膠凝作用,多用於派餡,布丁餡的作用。還可在蛋糕的配方中加入可適當降低麵粉的筋度等。
4. 玉米碎粒:是由玉蜀黍磨研而成細小碎粒,在烘焙產品中用作做玉米粉麵包和雜糧麵包,製作比薩、法式麵包時也可將其撒在烤盤上,作為整形後麵團防黏之用增加口感。
5. 元宵粉:泡過的糯米加水磨成米漿後,再乾燥成粉,極細緻。多用來製作湯圓、元宵、冰皮月餅等。 6.澄粉:即小麥澱粉,無筋性,用於製作蝦餃皮、水晶餃等(又稱水晶粉)。
7.糕粉:又稱鳳片粉,圓糯米泡水之後,炒熟,然後再磨成粉,因為是熟粉,所以要冷藏才不會產生油味,多用於製作老婆餅。
8.葛粉:葛根水磨成粉後,再脫水乾燥,屬澱粉類膠凍原料,常用於製作日式涼點,口感受滑糯,軟硬適中。
9.麥片:通常是指燕麥片,烘焙產品中用於製作雜糧麵包和小西餅等。
10. 裸麥粉:是由裸麥磨製而成,因其蛋白質成分與小麥不同,不含有麵筋,多數與60%-70%其他麵粉混合使用,不然麵包質地會太緊實,沉重,口感不佳。
11.小麥胚芽:為小麥在磨粉過程中將胚芽部分與本體分離,用作胚芽麵包之製作,小麥胚芽中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尤為孩童和老年人之營養食品。
12. 麩皮:為小麥最外層的表皮,多數當作飼料使用,但也可摻在高筋白麵粉中製作高纖維麩皮麵包。
油脂-烘焙基礎材料介紹
油脂可以分為液態和固態兩種形式。做海綿蛋糕或戚風蛋糕時用的是液態油,以便能融入麵糊中拌勻,故色拉油或融化的黃油都可以使用。做麵糊類蛋糕用的是固體油,如黃油、麥淇淋等等,目的是能拌入大量的空氣使蛋糕組織膨脹。
固體油 :
一、動物性黃油:也有的食譜上會稱為奶油,烘焙中要用到的是無鹽黃油,因為無鹽黃油的味道比較新鮮,且較甜,烘焙效果較好。黃油比較常用在一些重油蛋糕或餅乾中,主要是通過打發黃油使蛋糕膨脹,且味道比較香。有的配方中也會要求把黃油融化代替液態油使用。
二、植物性黃油:植物性黃油是一種人造黃油,可代替動物性黃油使用,價格也較低,但味道不如動物性黃油好。
植物性黃油又可分為:
(1)麥淇淋:是製作牛角麵包、酥皮蛋撻及需有層次感的麵團時,包入的片狀人造奶油。油脂含水分以不超過20%為佳。
(2)酥油:是一種無水人造奶油,而一般酥油是加工酥油,利用氫化白油添加黃色素和奶油香料配製而成。
(3)起酥油:起酥油是以低熔點的牛油混合其他動物油或是植物油做成的高熔點油脂,專用做起酥皮的製作。它的熔點通常都在44度以上,是油脂類中熔點最高的,所以做出的點心口感比較好。
三、豬油:由豬的脂肪提煉出來的一種油脂,可用於中式酥皮點心的製作。把豬板油切成塊,空鍋翻炒,就會熬出透明的豬油。
四、白油:俗稱化學豬油或氫化油,是油脂加工脫臭、脫色後,再給予不同程度的氫化,使之成為固體白色的油脂,可用於麵包製作或代替豬油使用。另有與白油類似的雪白油,打發性佳,油質潔白細膩,可用於重奶油蛋糕、奶油霜飾之用。
液態油 :
液態油:油在室內溫度(26℃)呈流質狀態的都列為液體油。常用於製作海綿蛋糕和戚風蛋糕(靠泡打粉或者打發蛋液產生氣泡)時,能夠使蛋糕更細膩美味。液態油要在蛋液打發,麵糊拌勻之後加入,如果油量過多,不能與蛋液和麵糊融合,就會沉澱在底部,使蛋糕分層,且過量的油會破壞已經產生的泡沫。 在製作麵包、比薩餅坯(靠酵母發酵產生氣泡)時,軟化的黃油或者色拉油必須在麵團揉好後再加入,否則會妨礙麵粉吸收水份形成筋度。在製作泡芙、蘇打餅乾時,用到融化的黃油或者麥淇淋,也可以用色拉油代替。
一、色拉油:最常用在戚風蛋糕或海綿蛋糕中,而花生油等其他液態油脂因為本身味道比較重,所以不太適合加過蛋糕中。
二、橄欖油:有些食譜會在麵包製作過程中在麵團中加入橄欖油,比較健康,但味道比較淡。
三、融化黃油:可代替色拉油加入戚風蛋糕或海綿蛋糕中,會使做好的蛋糕有比較重的油脂味。
工具-烘焙基礎工具介紹
在家裡操作比較常用到的稱量工具主要有以下三種:
一、量杯: 量杯的材質一般分為塑料和玻璃的兩種。量杯主要是用來稱量比較多的液體材料,比如水、牛奶、色拉油等等,有的配方中也會見到「1杯麵粉」,這時只要按照量杯上的標記來稱量就可以了。
二、量匙:量匙的材質有塑料和不鏽鋼兩種,一般是4個不同大小的量匙,分為1大匙(15ML)、1小匙(5ML)、1/2小匙(2.5ML)、1/4小匙(1.25ML),也有的還有1/8小匙。量匙主要用來稱少量的材料,比如糖、鹽、酵母粉或少量的液體材料等等。
三、稱:稱可以分為普通的磅稱和電子稱,一般一個1公斤/10克的稱就足夠用了。稱主要用來稱量分量比較多的材料,像麵粉、糖等等。
烘焙名詞-烘焙基礎操作中的常用名詞解釋
打發:打發這個動作幾乎在所有的西點烘焙當中都要用到,是指將材料以打蛋器用力攪拌,使大量空氣進入材料中,在加熱過程當中使成品膨脹,口感更為綿軟。一般如打發蛋白、全蛋、黃油、鮮奶油等等。一般在打發蛋白、鮮奶油中我們常常還會看到溼性發泡或乾性發泡這樣的詞,它是指我們要將材料打到一種什麼樣的程度。(1)溼性發泡:蛋白或鮮奶油打起粗泡後加糖攪打至有紋路且雪白光滑,拉起打蛋器時有彈性挺立但尾端稍彎曲。 (2)乾性發泡:蛋白或鮮奶油打起粗泡後加糖攪打至紋路明顯且雪白光滑,拉起打蛋器時有彈性而尾端挺直。 清打法——又稱分蛋法。是指蛋清與蛋黃分別抽打,待打發後,再合為一體的方法。
混打法:又稱全蛋法。是指蛋清、蛋黃與砂糖一起抽打起發的方法。
過篩:以篩網過濾麵粉、糖粉、可可粉等粉類,以免粉類有結塊現象。但要注意的是,過篩只能用在很細的粉類材料中,像是全麥麵粉這種比較粗的粉類不需要過篩。
隔水溶化:將材料放在小一點的器皿中,再將器皿放在一個大一點的盛了熱水的器皿中,隔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