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嬌:希望爸爸不要覺得自己是拖累
10月13日早上7時,陝西省慈善協會曹警官志願者服務隊的三名志願者從西安出發,三個人兩輛車,迎著一路的秋雨,向陝西省商洛市鎮安縣的青銅關鎮進發。他們此行要接一個女孩去上學,確切地說,是一個帶著父親上大學的女孩。
堅強身影:雷嬌從小就開始照顧癱瘓在床的父親
女孩名叫雷嬌。都說「沒媽的孩子像根草」,當5歲的雷嬌只有癱瘓在床的父親和年邁的奶奶時,她連草都顧不上當,而是被生活磨練成了家裡能幹的小勞力。這要從她2歲時說起。
在雷嬌兩歲時,他外出打工的父親雷昌成出了交通事故,導致癱瘓臥床不起。3年後,不堪生活重負的母親帶著年幼的妹妹離開了家。雷嬌至今都記得,在父親要去籤那張離婚協議時,那時只有5歲的她雖然不清楚那是張什麼紙,卻是下意識的去搶,只知道那一定是不好的,不讓父親籤。一直搶一直搶,父親還是籤了。母親走的時候,小雷嬌把所有的門都關起來,抱著母親的腿不讓走,可她還是走了……每每回想起這一幕,雷嬌都忍不住抹眼淚。
沒了母親照顧的雷嬌顧不上玩,顧不上享受童年的童趣,因為要幫年邁的奶奶照顧臥床不起的父親。
6歲的雷嬌就學會了燒火煮飯、下麵條,端給爸爸吃;雷昌成下半身完全沒有知覺,起初經常將大小便弄到床上,雷嬌也從不讓奶奶插手,她毫無怨言的替爸爸換上乾淨的衣褲,清洗弄髒的被褥。要說母親離開她時,除了爸爸還有奶奶,但在雷嬌14歲那年,疼愛她的奶奶也去世了。雷昌成記得,母親去世的時候,雷嬌扒在母親跟前哭得不成樣子。
此後,雷嬌的小身影,每天除了上學,就是圍著灶臺、圍著爸爸。而雷昌成也儘量學著自己照顧自己,每學會一項生活自理能力,面對雷嬌,內心的壓力就能少一點兒。
愛心接力:志願者資助她上學 學校了卻她的後顧之憂
今年暑假,雷嬌以480分的成績考上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得知消息的那一刻,雷嬌開心極了,她馬上想到要帶著父親一起去上大學,就跟進縣城上高中一樣,把父親帶在身邊。
正當雷嬌著手向學校遞申請時,一直資助她上學的中國好人馬華,將她的想法告訴給了同樣做志願者工作的班理。班理是陝西紅鳳工程發起人之一,在她眼裡,雷嬌比她的孫女還要小几歲,但就是這樣一個女孩,一邊照顧癱瘓在床的父親,一邊還在努力學習。她特別聯繫媒體、對雷嬌照顧癱瘓在床父親的感人事跡進行了報導。
雷嬌的孝心一傳千裡。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得知此事後,派人專門進行了家訪,實地了解後經研究商討,最終給雷嬌提供了帶父上學的便利——安排了一間職工宿舍給雷昌成居住,而雷嬌仍然住宿舍、儘量的讓她像正常學生一樣完成學業。
帶父親上學的願望終於得以成行。13日是雷嬌入校報導的日子,一早,她便起床為父親收拾。當日上午,志願者的車開進青銅關鎮銅關村的移民搬遷安置點,雷嬌的家夾在這一群小樓房的中間,是村裡最矮的一間,村民們說,即使是這一層平房,也是村裡東拼西湊借錢蓋起來的,欠的外債至今都沒還。
走進雷嬌家裡,設施雖簡陋,但物品擺放整齊。客廳的水泥地上放著兩個行李箱。
得知雷嬌要去學校報到,從小一直很照顧她的鄰居焦曉慧抱來兩床新被褥,一床是給雷嬌上學用的,一床是雷昌成的,「長時間臥床,墊在身下能舒服點。」
一直資助雷嬌上學的馬華也來了。因為一次車禍,馬華高位癱瘓,常年臥病在床。但他不想成為一個無用的人,於是從2008年開始,他就積極參加公益組織,和很多愛心人士一起幫扶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至今已經陸續資助了上百名學生,雷嬌就是他的幫扶對象之一。
2010年,馬華在陝西省青銅關鎮的青銅小區院做扶貧公益。雷嬌因為來自貧困家庭,而且成績優異。那天她代表全校學生發言。小雷嬌的經歷讓馬華留下了眼淚。在那一場愛心救助的的儀式結束後,馬華坐著輪椅來到雷嬌家走訪,從此之後馬華對小雷嬌的資助就沒有間斷過。這次雷嬌考上了大學,馬華坐著輪椅,給她送來了愛心人士捐贈的3000元錢。
傳遞愛心:自己的學費湊夠後 多出的1500元她轉捐給了其他貧困生
對於馬華多年來的資助,雷嬌說:「特別感謝馬華叔叔,因為這十幾年來他就是一直像對親孩子一樣對我,叔叔其實和我第二個爸爸一樣,他身體健康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而馬華對於能資助這麼優秀的孩子也感到很自豪。他說,之所以一直資助,就是覺得她是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半個月前,馬華在微信朋友圈發起對另外一個貧困應屆畢業生胡寧進行募捐,雷嬌看到後就問他能不能也出點力。當時他還想雷嬌報考的院校每年的花費要2萬多元,都擔心湊不夠?沒想到雷嬌說已經湊夠了,於是她就把愛心人士捐給她的1500元捐給了胡寧。她說要把愛傳遞下去。
坐在輪椅上的雷昌成看著氣色不錯,女兒就要帶著他去上學了,這讓他覺得心裡的壓力小了許多。當初面對媳婦離家出走,母親撒手人寰,自己身體殘疾,很多次他都想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每次看到女兒,他又極為不舍。「如果孩子沒生在我這樣的家裡,如果我不拖累她,一定可以考上更好的大學。」
下午5時,雷嬌帶著父親,在志願者曹金生、馬慧和張鵬飛三人的護送下,到達西安,並進入學校。學校的工作人員和高年級的志願者早已等候著,幫助雷嬌和雷昌成順利入住,二人住的距離約300米。
學校給雷昌成準備了洗漱用品和一些生活必需品,從微波爐到牙刷洗臉盆一應俱全。雷嬌說,等父親適應後,學校可能會安排一個力所能及的工作讓他來做。「這對他也是一種鍛鍊吧,對他身體也好,也希望爸爸不要覺得自己是我的拖累,有他在,就還有家在。」
對於所有好心人的付出,雷嬌收起感動,默默記在心裡,她說優秀的成績就是對好心人最大的回報。
無法選擇出身,但能選擇人生。願雷嬌能夠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精彩。華商報記者 苗巧穎/文 鄧小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