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晉焰」的「拾柴者」

2020-12-17 新華網客戶端

點燃「晉焰」的「拾柴者」

——記山西長治市晉焰公益協會秘書長陳健

    日前,山西長治市太行中學舉行了第二屆「晉焰慈善陽光班」開班儀式。這是由長治市晉焰公益協會與太行中學聯合開展的一個教育扶貧專項慈善項目,旨在資助品學兼優而家庭貧困的在校高中生順利完成高中學業。按照項目具體規定,受助學生中考成績須達到或超過太行中學錄取分數線、思想品德優秀、家庭特別困難三個條件。

    「陽光班」學生為30人,採取分散辦班、集中管理的方式,每人每年接受2000元助學金,受助時間為3年,所需18萬元善款全部由長治市晉焰公益協會承擔。

    受助同學代表,長治市太行中學高一433班學生任同學在發言中,感謝長治市晉焰公益協會與協會秘書長陳健對他們所給予的精神與物質上的支持。她代表同學們表示,一定會牢記這份關愛,努力提高素質,認真完成學業,將自己鍛鍊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益的人才。

    《慈善公益報》記者了解到,目前長治市仍存在著許多貧困生求學艱難的問題,尤其是高中生,出於家庭經濟困難和精神負擔過重等原因,造成了他們在求學期間的重重困難與障礙。針對這一情況,長治市、縣兩級慈善組織通過組建「慈善陽光班」這一教育扶貧平臺,一方面把政府主導下的社會救助體系中的「短板」「盲區」「兜底」補足,幫助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另一方面也在不斷推動教育扶貧方略、慈善項目與慈善文化的有機結合,推動校園文化和善德文化的有機結合,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學校道德修養教育的有機結合。

    2014年,30名品學兼優的困難家庭學生經過個人申請、班主任推薦、學校審核、晉焰公益協會批准,正式組建了第一屆「晉焰慈善陽光班」。此後三年時間,在晉焰公益協會和協會秘書長陳健的無私資助下,同學們不僅順利完成了學業,而且都考入了重點大學。30名學生中有20名考入了985高校,其餘同學考入了211高校。今年舉辦的第二屆「慈善陽光班」中,30名貧困學子來自太行中學16個班,中考成績都在610分以上,其中16名同學中考成績在640分以上。

    開班儀式上,已考入山東大學的第一屆「陽光班」學生陳偉還專門寫信表達了他的感受:「『陽光班』不僅給我帶來了物質上的幫助,更是對我精神上的幫助!無論今後走到哪裡,我們都會把這份源於『陽光班』的愛心與力量傳遞下去、傳播開來。」

    作為長治市「晉焰慈善陽光班」的主要資助者,陳健的慈善腳步從來沒有停止過。2006年,他第一次走進長治市慈善總會,以個人名義捐善款500元。在隨後的每個季度,他都會主動登門捐出一筆善款,從未間斷。此外,他還積極向長治市福利院捐贈奶粉,為貧困地區捐獻衣服,第一時間為災區捐款……所做善事不勝枚舉。

    2015年元月,長治市、縣兩級慈善總會啟動「山區寄宿制貧困家庭學生生活補助工程」,陳健捐款20000元。長治四中為15名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提供「助力高考愛心餐補助」,他捐贈27000元設立了「晉焰慈善基金」,用於學生們高考前三個月的營養餐補助費,直至高考結束。2016年6月,陳健捐助惠豐小學教學電腦112臺。2017年起,資助一名貧困大學生每年8000元,共資助3年時間。截至目前,陳健已捐贈善款善物超過100萬元。

    陳健是一位年輕的個體經營者,不比億萬富翁,不比千萬大款,但他時刻用心領悟慈善,以愛關注社會、關注貧困、關注民生,從而贏得了社會的讚譽。陳健先後榮獲長治市慈善總會「慈善工作先進個人」、山西省慈善總會「慈善優秀志願者」等光榮稱號。

    陳健對《慈善公益報》記者說:「做人要有一顆感恩之心。取之於社會,回報於社會,是我經營企業、經營家庭、經營人生的宗旨。」他主張「快樂慈善」,即「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已成為他的一種理念,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態度。

    陳健投身慈善並不僅僅體現在捐款捐物,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顆明朗快樂的心。也無需更多言語,10多年來深深印在慈善之路上的足跡已說明了一切。

    張兆祥 本報記者 李濟慈

相關焦點

  • 攝影說丨我們都是人生的拾柴者
    炊煙來的地方,是灶,是柴。中國人淳樸,愛敬神,灶有灶神,每逢建新房,開灶儀式總是很濃重的一道程序。想起小時候守著高高的灶臺,看著大鐵鍋裡翻滾的食物而垂涎欲滴,那時油是買來肥豬肉自己煉,油渣兒算得上童年裡的頂級美味,哪裡需要像現在一樣去辨別植物油是否轉基因。
  • 村中素描:拾柴
    隨著經濟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用了電磁爐、煤氣灶後除了老年人還喜歡燒柴在大鐵鍋裡炒菜做飯,年輕人幾乎都不用這老傳統的東西。 我也有二十多年不太用大灶臺做飯,偶爾想吃大鍋蒸的饅頭,才動用一次。一是嫌燒柴麻煩,而是洗鍋刷碗弄得髒兮兮的。 今年一場疫情,有種回歸田園的感覺。
  • 拾柴網攜手眾圓廣場PARTY讓紅包飛!!!
    楚天都市報副刊訊 武漢眾人拾柴商貿有限公司 (拾柴網)為感謝大眾的支持厚愛,定於2015年2月8日攜手武商集團建二眾圓廣場主辦「眾籌免費裝修現場盛大PARTY」,當場捐贈30000元現金給湖北經視歡樂送「談笑愛心基金」,用於幫助更多困難家庭。眾人拾柴火焰高,武漢每天不一樣!拾柴人,武漢人不忽悠武漢人!
  • 用愛心為全面小康抱薪拾柴——關於閔行區政協委員開展消費扶貧的...
    用愛心為全面小康抱薪拾柴——關於閔行區政協委員開展消費扶貧的倡議 2020-07-23 09: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布衣天子作品:風雨兼程話縴夫 朗誦/拾柴女生
    作者/布衣天子  朗誦/拾柴女生文審/豆粒丸
  • 人民日報評論員:拿出眾人拾柴的心勁兒
    展望新的一年,改革要「一馬當先」、攻堅克難,各項事業要再上新臺階、展現新氣象,同樣需要我們堅定信心、不畏艱險、同心協力,拿出眾人拾柴的心勁兒。   全面深化改革,必然面對不同的改革訴求、複雜的利益關係。處理不好,勢必掣肘改革的推進,阻滯發展的轉型,消解開拓創新的幹勁。當此之時,尤其要凝聚共識、群策群力,這是改革成功的根本保證。今天的中國,什麼是最大的共識?
  • 50W獎金李子柒說捐就捐,為眾人拾柴者,不可使他凍斃於風霜
    為眾人拾柴者,不可使他凍斃於風霜,希望大家能多點包容,多點耐心。
  • 高盈量化雲「拾柴計劃」公益項目:你的舉手之勞=他們的全部未來
    高盈量化雲「拾柴計劃」公益項目:你的舉手之勞=他們的全部未來 有這麼一些村落,遍布湘西的偏遠的山窩窩裡,那裡只有滿是泥濘的道路、破舊不堪的房屋和漫山遍野的荒草,沒有網際網路沒有手機電視
  • 眾人拾柴、涓滴匯海的中國力量
    正是因為有這麼多普普通通的中國人,正是因為有這樣眾人拾柴、涓滴匯海的中國力量,才讓我們更加堅信疫情防控阻擊戰一定能打贏!02---華星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爆發,武漢華星物業所有項目迅速行動起來,高度重視,項目經理值班,各部門各司其職、堅守陣地、相互關愛、攜手抗疫、共度難關!
  • 【尋龍訣二十六】柴飯不柴酒,「柴」怎麼讀你真不知道!
    《說文解字》:「柴,小木散材。」《禮記·月令》:「乃命四監,收秩薪柴。」注云:大者可析謂之薪,小者合束謂之柴。由「柴」的本義加以引申,有了乾瘦、不鬆軟、鬆散、纖維多而不易咀嚼的意思,比如與肥雞相比,柴雞肯定是乾瘦而羽毛沒有光澤;用瘦肉做小燉肉吃起來會比較柴;骨瘦如柴讓人想起《包身工》中的「蘆柴棒」。詞義進一步引申,指質量低或品質、能力差,比如:這支鋼筆剛用了兩天就不下水了,質量太柴了。
  • 那年那月之拾柴火
    莊稼秸稈根本不夠用,做飯和冬天煨炕用的燃料只得依靠拾柴火、鏟野草、掃樹葉來補充。大人們要參加生產隊組織安排的統一勞動,掙取工分,養家餬口,拾柴火的事自然而然地就落在了孩子們的身上。對我家來說,拾柴的任務當然就由我這個在弟兄姊妹中排行老大的小學生來擔當。
  • 老婦拾柴不穿鞋健步如飛 身體硬朗或與常年赤腳有關
    心態樂觀的劉婆婆。  花都梯面鎮有個「赤腳婆婆」  花都有個「赤腳婆婆」,年約八旬幾乎從來不穿鞋,上山拾柴仍如履平地,哪怕是大冷天仍打赤腳,她的雙腳也不會龜裂。可能是常年打赤腳的關係,儘管年近八十,劉婆婆身子還十分硬朗,精神頭也很好,正可謂腰不彎、背不駝,依舊耳聰目明,還能穿針引線。
  • 八旬老婦拾柴不穿鞋 赤腳或為健康長壽秘訣
    圖片說明:花都梯面鎮有個「赤腳婆婆」  花都有個「赤腳婆婆」,年約八旬幾乎從來不穿鞋,上山拾柴仍如履平地,哪怕是大冷天仍打赤腳,她的雙腳也不會龜裂。
  • 童年趣事:拾柴火
    一到夏天,勤勞的家人們把這些路邊野草、多長出的一些小樹枝全都處理掉,趁著烈日曬乾,儲存到冬天做柴燒。 那時候燒火用的燃料主要有稻草、麥草、玉米杆以及油菜杆等當然煤炭也普及,只不過買煤需要花錢而且不便宜,大家更願意就地取柴。況且大家更願意吃用柴火煮出來的飯,味道香噴噴的。
  • 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切身感悟
    眾人拾柴,得法火焰才會高!雨夜醉語(文/詩般雨 平水韻一東)永夜瓊醇酣暢韻,雨來月匿透酸風。眾人拾柴火焰高,但人總有個多事的毛病,自個加了柴,又要在火上拔弄拔弄,結果是煙又起了,火又熄了,又要吹吹風,架空柴,火才又起。還有不會分辨柴火好壞的,分不清柴禾的乾濕,一鼓腦搬來,堆上燒,溼柴架上,可想而知,不是火焰高,而是烏煙瘴氣,房內實在嗆人。
  • 七一文學|雲物如夢·老寨系列⑨拾柴記|黎世澤專欄
    在我童年少年的記憶裡,少不了柴。柴,一捆捆一堆堆,堆在記憶和歲月裡,熊熊地燃燒,溫暖著記憶,照亮著歲月。柴,長在莊稼地裡。因此,收拾這些柴時務必穿上長衣長褲,把身體、手臂和腿腳都嚴實地包裹起來,即便是經過肩挑背磨、太陽暴曬後的男人,皮膚粗厚如銅錢,油亮如牛皮,仿佛百毒不侵、刀槍不入,還是不敢只穿一條「火把」,打著「光胴胴」晃來晃去。每家每戶都有一間柴屋,這些柴收集攏來先堆在柴屋裡,柴屋堆不下,就整齊地碼在屋前屋後的屋簷下。屋簷下碼不了,就在野外堆積柴火堆。
  • 《大明王朝1566》裡,上下眾人拾柴,卻都說火不是自己點的!
    上行下效,層層貪剝,窮了民與國,富了經手者。因為有幾分功,也導致嚴黨倒臺的時候,沒有引來群眾的歡呼,而是持久的沉默。這種忠與奸的辯證探討,才更像一個完整的人,更接近歷史真相。朱七在抓嚴世蕃時,將沈漣與楊繼盛這樣的骨鯁之臣一帶而過,被嚴家父子迫害的忠良不可計數,二十年間黨羽遍布,泯滅良心共同發財。
  • 我的少年耕讀時光:打草拾柴、牽垧放牛,是每天放學後的「作業」
    下午放學後,幾乎的男孩子們,都是要去山坡田間裡打草拾柴的,家裡的豬狗雞鴨的生計,生火做飯的柴禾,全賴孩子們協助大人的勞動呢。勞動的家什,便是上學時順便帶著的竹筐,籃子,鐮刀之類的。我是這夥娃子們中間的當然一個。就像現在的孩子,放學後,就是做作業。那時,孩子們放學後的打草拾柴是必須的「作業」。
  • 男子丟失錢包後找到拾包者 現金被花光證件丟失
    失主通過警方找到拾包者,原以為錢包可以失而復得,沒想到拾包者花光了包內現金不說,還丟棄了失主的相關證件。當失主提出索賠時,不僅遭到拾包者的拒絕,原本答應歸還的現金,拾包者也拒絕歸還。昨日,失主與拾包者多次協商後,仍然沒有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
  • 發生口角記恨在心半夜點燃了柴草垛,男子酒後縱火燒著了兩家
    事發深夜柴草垛火光沖天11月5日深夜,夜幕下的肇州縣永勝鄉勝利村,村民們已進入夢鄉。事發當晚他喝完酒來到徐老漢家後院,用打火機將柴草垛點燃。看著火越來越大,大天害怕了,第二天一大早就跑到親屬家躲了起來。目前,大天已被移交肇州縣公安局刑偵五隊,此案正進一步審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