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能去造飛機的,現在卻甘願這麼辛苦地鑽『高壓鍋』。」
這句話,說的就是市特種設備檢測科學研究院壓力容器檢驗所的檢驗員們。
他們頭戴安全帽,臉上戴著防毒面罩,專門對球罐、臥罐等壓力容器進行定期檢驗,以確保這些存放液化石油氣、危險化工品的大號「高壓鍋」能夠安全穩定運行。
昨天,溫州市市場監管局舉辦「走進市場監管看特檢」活動,各界代表走近壓力容器檢驗員,了解他們的日常工作。
進罐戴防毒面罩,工作不能帶手機
昨天,記者來到浙江長江能源發展有限公司。這家企業主要從事瓶裝燃氣綜合經營(儲存、灌裝、供應)。近期有大型特種設備到期需檢驗,當天不少壓力容器檢驗員在此作業。
來到廠區深處,眼前出現一排15米高的大型球形儲罐,其中一個球罐被腳手架包裹著,頂部有三四名身穿橙色工作服的檢驗員,他們或站或蹲,正在進行「無損探傷」檢測。
溫州市特種設備檢測科學研究院容器所負責人易際研說,這是溫州最小的球罐,最大的球罐在洞頭,高30米左右。
記者對著球罐的洞口向下張望,不料一靠近球罐洞口便聞到猛烈的氣味,即使戴著口罩也很刺鼻。易際研說,這已經是工作人員反覆用肥皂水、清水浸泡多日的結果。這個球罐內裝的是液化石油氣,不慎吸入會出現嘔吐、噁心甚至昏迷的症狀。每次檢驗前,儲罐的清洗十分重要。工作人員需要將罐內介質放空,反覆用肥皂水、清水浸泡多日,中和儲罐內有害氣體。
在工作時,檢驗員都不能攜帶手機,以免發生意外。
儲罐體檢分「內科」「外科」,甚至要「做B超」
怎樣給壓力容器做體檢?一名檢驗員說,一隻儲罐的「體檢」可以分為「內科」和「外科」。「內科」,主要有焊縫檢查,鋼板硬度、厚度檢驗;「外科」,涉及部件功能檢查、外觀查驗等。
最重要的工作是焊縫檢查。最常見的方式是表面磁粉檢驗。只見檢驗員拿著一個氣罐瓶向著罐子的內壁焊縫噴射數次液體後,用一個把手狀的儀器沿著焊縫慢慢移動。檢驗員說,這是磁粉液和磁探儀。「磁粉液主要成分為帶磁性的鐵粉和螢光活性劑,在焊縫檢測過程中,首先要噴灑磁粉液,再用一個磁探儀進行檢查,依據電磁感應原理,如果磁粉液未按一定規律聚集,表明該焊縫存在缺損。」
對於球罐內一些鋼筋連接的部位,檢驗員將採取滲透液滲透顯形的方法進行檢驗。
對於更深層的檢驗,檢驗員還會對罐體「做B超」——使用超聲波檢測儀進行檢測。在做超聲波檢測時,也像人一樣,要對罐體塗上一層透明膠,再用探頭在內壁慢慢滑動,觀察儀器上的曲線有沒有發生大變化。檢驗員說:「曲線沒變化就是好事,說明金屬內部沒有缺陷。」
通過以上項目檢驗之後,球罐還需再進行一輪整體的氣密性檢測。都通過後,檢驗員將出具《壓力容器定期檢驗報告》,表明該壓力容器可正常使用。
現場作業的檢驗員介紹,「像這樣一個球罐,十幾名檢驗員需要2天左右的時間完成檢測。全市這樣的球罐有264個。」
壓力容器檢驗可用「髒、苦、累、險、毒」形容
「如果用五個字來形容這份工作,那就是髒、苦、累、險、毒。」一名檢驗員這樣說。的確,球罐內部檢測困難重重:檢驗員需要佩戴防塵防毒面罩、背負安全帶以及檢驗設備爬進去,在昏暗的環境中工作。如果是夏天,罐內溫度高達50多攝氏度,這是普通人難以承受的。很多工作地點在荒郊野外,有時候幹完活連飯都沒地方吃。
檢驗員爬進壓力容器內部,準備給容器做體檢
易際研說:「一次一位媽媽指著我們對孩子說,你們不好好讀書,長大就得和叔叔一樣鑽罐子。我一聽,真不知道該哭還是笑。」
其實,市特種設備檢測科學研究院壓力容器檢驗所人才濟濟。所內一共18人,有15位檢驗師、兩位檢驗員,其中碩士生10名、博士生1名,都是名副其實的高才生。他們要承擔全市13748臺壓力容器的檢驗工作,平均每年要檢驗4000個。溫州市特種設備檢測科學研究院院長金樟民感嘆:「他們有的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的高才生,是能去造飛機的,現在這麼辛苦地鑽『高壓鍋』,無怨無悔,真的佩服。」
特檢工作對企業來說重要嗎?「國家對壓力容器的監管非常嚴格,檢驗球罐既是高空作業,又是受限空間作業,裡面還涉及用電動火,尤其是高溫天裡更是難度加大。但考慮到企業實際困難,他們經常放棄休息加班加點。」金樟民說,「機器停一天,對企業來說就是損失。比如,瑞安一家企業,停工一天就損失600萬元。因此我們的檢驗員要見縫插針,在夜裡或者周末趕去檢測。」
特種設備檢測,關乎每個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據了解,溫州市現在有特種設備132874臺套,這些特種設備中,與百姓息息相關的有電梯、遊樂場大型設施,還有起重機械、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等。市特種設備檢測科學研究院每年可完成各類檢驗檢測約9.6萬臺次,檢驗率達100%,完成作業人員考試近7000人,發現隱患約2.5萬次並及時督促指導消除。
溫都記者 姜瑾瑾
編輯 孫立彭
校對 徐卉
版式 邵海若
審核 王思寧
監製 陳博盛
【來源:溫都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