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通常是說一種坐的方式,有古代的跪在地上的跽坐,也有在椅子上的端坐,還有以盤腿為主要特徵的靜坐。
這裡介紹以盤腿為主要特徵的靜坐。
靜坐的姿勢,包括七個要點。所以這種靜坐,也被稱為「七支坐」。這七個要點是,腿、脊、頜、眼、舌、肩、手。這裡的七個要點的排列次序,是按照靜坐時調整姿勢的順序排列的。
腿。可以分為雙盤、單盤和散盤,如下圖。雙盤是兩隻腳分別放於另一條大腿上。要點是雙腳儘量往大腿根部靠。單盤,是一隻腳放於另一條大腿上。要點是腳腕要放實,並且儘量往大腿根部靠。散盤,是兩腳自然伸展,平行放於墊上。要點,是腳踝骨不要著地。
脊。脊柱要自然伸直。要點是仿佛頭頂有一根絲線,將整個脊柱向上提溜著。這樣的脊柱既伸直又放鬆。
頜。下頜微微向後收。要點是感受頸椎被輕輕地拉開、舒展。
眼。眼睛微閉、或者全閉。微閉,是不全閉,也不全睜開。眼神保持既能看見,又看不清楚的狀態。眼睛看的方向(不管是微閉還是全閉)是前下方約一米五至兩米的地方。要點是,體會下頜微收後,眼睛自然看的方向。
舌。舌抵上顎嘴微閉。要點是不用力,舌尖輕輕地抵住。
肩。兩肩平且松。太極拳的沉肩墜肘,也適合這裡。要點是不能因為要放平而端著肩。
手。手有多種手勢,常用的是手結定印,即兩隻手掌五指並擾,自然伸直,上下相疊,拇指相觸,挨著腹部,放於盤好的腿上。也可以是兩手以最舒服的姿勢放於腿上的任意位置。
以上即為靜坐的七個要點。
要開始靜坐,還需要做些準備工作。
一套打坐墊和蓋腿毯,是必需的。靜坐時要坐在上墊(小墊)上。上墊一般不高於5公分。蓋腿毯用於蓋住腿,以免寒氣進入,也有助於盤著的腿不滑開。
再有寬鬆、柔軟、最好是全棉質的衣褲。打坐的環境最好是有安全感、空氣清新、整潔、無穿堂風;在空調環境中靜坐,要避免冷風吹;如感到脖頸涼,可戴上圍巾。
靜坐中,可取下眼鏡、首飾、手錶等物品,以免幹擾靜坐。
靜坐的許多好處,堅持一段時間,大都可以真切地體會到。靜坐,對身心健康以及生命狀態的改變,都有諸多好處。
歡迎大家在下面留言交流靜坐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