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寶寶天性就是會找奶喝,在寶寶還小的時候,他們是不會用杯子和習慣喝水的。
為了模仿寶寶喝母乳的感覺,就出現了奶瓶這個偉大的發明,既方便,寶寶又很喜歡。
甚至有很多寶寶,就算不喝奶的時候,嘴裡也喜歡咬著奶嘴。如此,又催生了「安撫奶嘴」。
雖然寶寶很喜歡奶嘴,但事實上,不能讓寶寶一直使用奶嘴。
奶瓶和奶嘴最多使用到1歲半,超過這個年齡,容易讓孩子「變醜」
在大街上,我們經常看到,有的寶媽帶著孩子。
小孩子都2歲多了,仍然含著安撫奶嘴,有板有眼的抱著吮吸。有的孩子,可能都3-4歲了,仍然還在用奶瓶喝奶粉。
可能這些家長還不知道,孩子用奶瓶的時間,可不是越長越好。
那麼,孩子使用奶瓶(包括安撫奶嘴)可以使用到什麼時候?
兒科學家給出了專業建議:1周歲前,寶寶最好停止使用奶瓶,最長使用也不宜超過1歲半。
如果超出這個時間,寶寶仍長時間使用,會影響孩子的面部牙齒、頜骨、口唇等發育,一不小心你的娃可能就變醜了。
貝克漢姆的女兒小七,四五歲還在使用奶嘴,網友猜測,小七的顏值下降,或許與一直使用奶嘴有關。
長時間使用奶瓶,這些不良危害寶媽應知道
1)影響牙齒和口型外觀
餵奶的寶媽們一定都知道,寶寶喝奶一般需要把奶瓶傾斜成固定角度,才能讓孩子順暢的喝到奶粉。
在這個過程中,寶寶下頜前伸、上頜前牙受壓,如果長此以往,就會出現「地包天」。如果不多加注意,嚴重時,臉型真的會變成「鞋拔子」。這種結果應該引起寶媽們的足夠重視,不僅是使用奶瓶,安撫奶嘴也出現此類的問題。
寶寶一般在6個月開始長牙,長期使用安撫奶嘴。
寶寶用奶嘴磨牙,就會影響寶寶的牙齒咬合,極易導致寶寶的上下頜前牙間出現間隙,不能很好地閉合。
2)影響口唇功能
寶寶長期用奶瓶,在吮吸過程中會改變寶寶唇部肌肉的張力。
具體來說,就是會出現上唇上翹、嘴唇微張,進而導致寶寶愛流口水、舌頭習慣外伸等諸多毛病。
長期使用奶瓶喝奶,相對應的,寶寶的輔食就會吃的少。長期食用流食,寶寶的咀嚼功能就會比同齡孩子發育慢的多。由於缺乏必要的咀嚼鍛鍊,孩子很多食物咬不動、咽不下,長此以往,就會只愛吃流食,容易出現挑食、偏食,從而導致營養不良,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
3)影響語言功能發育
一歲,正是很多寶寶學說話的關鍵時期。
如果在這個時候仍然長期的使用奶嘴,會致使寶寶唇力不足、寶寶閉合音節控制不佳。不僅影響寶寶舌根音、舌面音的準確發音,還會影響唇音節的清晰發音。從而出現寶寶在學說話的時候,哼哼唧唧、發音不準、說話漏風等問題,要糾正起來就會花費非常多的功夫。4)影響口腔清潔
很多家長都經常抱怨孩子不愛睡覺,於是家長們費勁心思,安撫奶嘴、讓孩子睡覺前喝點奶,成了很多寶媽的「哄娃神器」。
不過很多寶媽都忽略了,寶寶吃完奶應該刷牙,有的是知道,但是怕刷牙影響孩子睡眠,怕孩子睡眠不夠影響發育,所以一直聽之任之。
其實這是非常不科學的,孩子的牙齒一旦長出來,就應該定期給寶寶進行清潔、護理,特別是孩子沒有斷掉夜奶前,吃完夜奶不刷牙,容易讓孩子齲齒。
奶瓶和奶嘴的使用時間,不能超過一歲半
從這些方面來看,寶寶在使用奶嘴的時間是非常需要注意的。
雖然有時候不讓寶寶用奶瓶,寶媽們會很心疼。
① 但是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發育,建議還是要在1周歲前停止使用奶瓶,最遲也不要超過1歲半。
② 如果過了這個時候,寶寶還有奶粉需要,建議寶媽們可以用鴨嘴杯,或者帶吸管的奶瓶進食,從而減少這類問題的出現。
【小貼士】
現在市面上很多寶寶們用來磨牙的小玩具,如果看到寶寶使用時,發現寶寶口水很多,出來的牙齒縫隙很大。
寶媽們就要看看這類小玩具,是不是適合自己的寶寶,不要貪圖玩具的安撫功能,而忽略了寶寶的健康。
【糖果媽媽寄語】
寶寶在還小的時候,很多方面都還沒定型,所以需要格外小心和注意。
【今日話題】
你家寶寶是多大戒掉奶瓶和奶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