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娃是個精細活兒,就拿吃奶瓶這件事情來說吧,如果寶寶超過一定年齡不戒奶瓶,不僅會變醜,還危害身體健康! 下面我們就來詳細說說戒奶瓶這件事。
奶瓶吃到什麼時候?
美國兒科學會(AAP)建議:孩子6個月之後,要開始學習使用杯子,在1歲時停止使用奶瓶,最晚不應該超過18個月。
長期吃奶瓶的危害
1、導致齲齒
用奶瓶喝奶,會增加孩子的吃奶時長,特別是一些經常含著奶嘴睡覺的孩子,如果吃完奶不注意清潔口腔,很容易引起齲齒。
2、導致肥胖
長期使用奶瓶喝奶的孩子,不僅喝奶時間長,而且喝奶量也大。不知不覺孩子攝入的熱量就會變多,變肥胖的風險也就相應增加了。
3、導致唇齒變形
寶寶長期吃奶瓶會導致唇齒變形,出現「奶瓶嘴」或「齙牙」。孩子吸奶嘴時,上頜和舌頭會因為嘴部用力而受到擠壓,此時,上下排牙齒是無法對齊的,上排乳牙會被向前推、下排乳牙會被向後推。若孩子喜歡躺著喝奶,則情況相反,下排乳牙就會被向前推。
長此以往寶寶唇齒就會發生變形,可能出現上唇上翹、下唇懸掛、外眥下拉,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奶瓶嘴」,也可能出現牙齒無法正常咬合,出現「齙牙」或「地包天」。
4、影響整個頜面部骨骼的發育
1歲左右,孩子正處在一個頜面部骨骼快速發育的階段,若長期受到不正常的外力影響,就會使面部骨骼發育偏離正常的方向。
外力使得孩子的上頜骨向外凸,對鼻腔空間形成壓迫,使鼻腔變窄,導致孩子張開嘴呼吸,時間一長面容就會有所改變,孩子就會變醜。
5、影響寶寶咀嚼功能和吞咽能力
長期使用奶瓶,會讓孩子迷戀喝奶,如果總是以「流食」的形式進餐,就會影響孩子的咀嚼功能和吞咽能力,口腔肌肉缺乏鍛鍊,容易變成「大舌頭」,影響寶寶語言發展能力,此外還容易導致孩子挑食偏食,進而影響身體發育。
什麼時候開始戒奶瓶?
建議孩子1歲左右,就開始考慮戒掉奶瓶。1歲左右是孩子戒奶瓶的最佳時機,因為1歲左右孩子能坐穩,並能很好地抓住杯子。1歲左右孩子對奶瓶的依賴感還較弱,戒除奶瓶會比較容易。
戒奶瓶意味著寶寶要使用新的喝奶工具——杯子,我們不要等到一歲才讓寶寶接觸杯子,寶寶到了6個月,就可以讓ta拿水杯當玩具玩,混個臉熟。這樣從6個月到1歲這段時間,能有充裕的時間給孩子適應水杯,從而順利戒掉奶瓶。
怎麼戒掉奶瓶?
1、選擇一個寶寶喜歡的杯子
寶寶的水杯有很多款式,比如鴨嘴杯、吸管杯等,按照符合寶寶年齡的款式進行挑選即可,在顏色和圖案上,儘量讓寶寶自己選。不同年齡寶寶水杯推薦見下圖:
2、逐漸減少奶瓶的使用次數
可以先讓寶寶用杯子喝一次奶,比如早晨讓寶寶用水杯喝奶,等寶寶適應了,再逐漸引導寶寶在其它時間(比如中午)也用水杯喝奶,像這樣循序漸進,最終讓寶寶轉為全天用水杯喝奶。
3、提前跟寶寶溝通
提前跟寶寶說要使用杯子喝奶,給寶寶一個心理準備,讓他有一種安全感,避免奶瓶戒得太突然。
4、大人以身作則
喝水的時候,家長示範給寶寶看,並表現出很喜歡喝水的樣子,這樣寶寶看到了,就會對水杯感興趣,從而也願意嘗試用水杯喝奶。或者家長可以用遊戲的形式引導寶寶喝水,當寶寶嘗試用水杯喝水時,及時給予鼓勵。
5、家長要堅定立場
寶寶能否順利戒掉奶瓶,往往取決於家長的立場是否堅定,家長不要因為寶寶哭鬧就妥協,雖然寶寶短時間內會抗拒,但一段時間後都會慢慢接受。在戒奶瓶的過程中家長要有耐心,不要因為寶寶不配合就責備TA。
看了這篇文章,家長們是否有收穫呢?好啦,今天的內容就到此為止,科學育兒從現在做起,更多嬰幼兒育兒乾貨盡在公眾號嬰幼兒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