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最大化,橫屏觀看,視覺效果更佳哦!)
電子課本
課後作業
1. 如果15+x=28,那麼15+x-15=28○□;
如果3x=42,那麼3x÷3=42○□。
2.解方程。
4X+2.4=27 13.5X-X=100
3.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進入冬季後,學校用電量大幅上升,12月份比11月份多用電2000度,12月份用電量是11月份的2.6倍。11月份用電多少度?
更多同步練習和答案電子檔下載:
關注「數學與奧數」微信公眾號,在公眾號下方對話框內輸入:課時練
參考答案
1. -15 ÷3
2. 4X+2.4=27 13.5X-X=100
解:4 X=27-2.4 解:12.5 X=100
4 X=24.6 X=100÷12.
X=24.6÷4 X=8
X=6.15
3. 解:設11月份用電x度。
2.6X-x=2000
1.6X=2000
X=1250
答:11月份用電1250度。
教學設計
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問題。(教材第8~12頁)
1.使學生初步了解列方程解應用題的特點和解題的基本步驟,掌握列方程解答簡單應用題的分析方法,能正確地用列方程的方法解題。
2.使學生初步建立未知數和已知數可以相互轉換的思想。
3.培養學生分析題意、認真審題的解題習慣。
重點:掌握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
難點:準確迅速地找出等量關係。
課件。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方程,學會了解只含有加、減或乘、除法一步計算的方程。那學習方程有什麼用呢?用處可大了!在你今後的學習中,特別是到了中學、大學階段,會經常用到方程。在實際生活中,用列方程、解方程的方法也能把一些數量關係複雜的問題,很容易地解決。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設計意圖:初學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數量關係即使隱蔽一些,但對於五年級的學生來說用算術方法解決也不太困難。相反地,學生會認為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寫的字太多,太麻煩,會以為這是多此一舉,這是學生學習本課內容時一般都會存在的心理障礙。鑑於此,教師進行這樣的學習動員,從今後的數學學習和解決生活問題兩個方面闡述學習新知識的必要性,對於克服上述心理障礙會起到作用】
1.教學例7。
師:請同學們先看下面的問題,說說題中的條件和問題,再找出數量之間的相等關係。(課件出示:教材第8頁例7題)
生1:小紅去年的體重加上2.5千克等於今年的體重,也就是36千克。
生2:今年的體重減去年的體重等於2.5千克。
師:你能用方程解決問題嗎?試一試。
學生嘗試獨立解答;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師:把你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學生可能會說:
·可以根據「去年的體重+2.5=今年的體重」列出方程。去年的體重不知道,可以設去年體重為x千克。
解:設小紅去年的體重是x千克。
x+2.5=36
x=36-2.5
x=33.5
答:小紅去年的體重是33.5千克。
·可以根據「今年的體重-去年的體重=2.5」列出方程。去年的體重不知道,可以設去年的體重為x千克。
解:設小紅去年的體重是x千克。
36-x=2.5
36-x+x=2.5+x
36=2.5+x
2.5+x=36
x=33.5
答:小紅去年的體重是33.5千克。
師:這個答案對嗎?你打算怎樣檢驗?與同學們說一說。
生1:先檢查方程列得是否正確,再檢驗方程的解。
生2:看兩種方程的解答結果是否相同。
師:回想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想一想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時要注意什麼?
學生可能會說:
·先弄清題意,找出未知量,並用字母表示。
·要根據題中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列方程。
·求出答案後,還要檢驗結果是否正確。
2.教學例8。
師:你能找出題中的等量關係嗎?(課件出示:教材第9頁例8題)
生1:題中大雁塔與小雁塔的高度之間的相等關係是「小雁塔的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
生2:題中大雁塔與小雁塔的高度之間的相等關係是「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
師:嘗試自己解答。
學生嘗試獨立解答;教師巡視了解情況,個別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組織學生交流訂正,重點說說想法;給予解答正確的學生以表揚鼓勵。
【設計意圖:由以前算術法解決實際問題到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是學生認知和技能的一次跨越。鼓勵學生相互交流,彼此啟發,其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準確地找出數量間的相等關係。同時,通過對比歸納明確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和步驟】
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你認為本節課有什麼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列方程解決問題和用算術方法解決問題有什麼不同?
【設計意圖:讓學生談收穫,是對本課知識的梳理和深化,可以很好地將所學知識納入到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中】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孩子學習與家庭教育方法分享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