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河南中考歷史試題命題說明,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指導思想
2020年河南省中招歷史考試,在《教育部關於加強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工作的意見》(教基【2019】15號)等文件精神的指導下,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和課程改革精神,依據《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與課程內容,從學生應掌握的主幹知識、關鍵能力和歷史素養等方面進行命制,體現課標中所弘揚的思想性、基礎性、人文性、綜合性。
二、命題原則
(一)關注學生發展,踐行立德樹人
2020年河南中考歷史試題的命制,以學生熟知的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線索和歷史現象為立足點,以唯物史觀為指導,從歷史事件的時空聯繫中選材,注重史料實證、論從史出的歷史認知方法,關注學生解決問題的關鍵能力和史識認知上的收穫。同時,引導學生從歷史角度思考現實問題、從實際生活認知歷史、從不同視角追溯人類不同階段的文明成果,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
(二)保持試題穩定,穩中求新
2020年河南中考歷史試題總體上保持穩定,但穩中求新。整套試題在題型、題量、分值等方面基本保持不變。在此基礎上,以學生的基礎知識、主幹知識為依託,以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水平的語言表述,適當減少文字量,選用新材料、增加材料出處、創設新情境,設計新的題目形式,考查學生獲取信息、分析歸納等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維品質。
(三)堅持開放性試題命制,引導學生創新思維
2020年河南中招歷史考試仍採用開卷考試的形式,試題命制與設問在緊扣課標要求的基礎上,堅持開放性原則,側重考查學生歷史認知的能力和方法,探究學習歷史的不同途徑,發散學生的學習思維,引導學生創新意識,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
三、試題特點
(一)體現唯物史觀的立意引領
唯物史觀是科學的歷史觀和方法論,只有運用唯物史觀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才能對歷史有全面、客觀的認識。2020年河南中考歷史試題,運用唯物史觀引領試題的立意,引導學生學會用唯物史觀看待問題、分析問題。例如第10題,用政治對經濟的反作用,來解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對經濟的促進作用;第20題,用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觀點,解釋貝多芬的音樂內容與特點。再如第5題、第12題、第14題也都體現了唯物史觀。
(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關注河南鄉土資源,滲透家國情懷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成就輝煌,對人類進步做出了偉大貢獻。河南人傑地靈,中原文化博大精深。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考查有助於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加深對祖國歷史文化的認同感。對河南鄉土歷史資源的挖掘與考查,既是河南中考歷史試卷的地方特色的體現,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例如第21題通過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的傳播與改進,引導學生認知中國古代科技對世界文明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第1題以「姓氏文化」作為試題的切入點,突出河南悠久的歷史文化。第2題選擇與河南有關的名醫張仲景的中醫理論,考查中醫對生活的影響,既弘揚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也有助於學生了解家鄉名人。
(三)體現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和建設的歷程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領導核心,引領中國社會不斷進步與發展。因此,在2020年河南中考歷史試題的命制中,對我黨革命和建設的奮鬥歷程進行了多角度的呈現。例如第6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第7題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第8題人民熱切盼望新中國成立;第9題艱苦奮鬥的時代精神;第11題澳門的回歸;第23題1971年我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等,均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在革命鬥爭和建設年代的英明領導及遠見卓識。
(四)關注社會與時代的發展,增強歷史聯繫現實意識
引導學生全面、客觀地認知歷史問題,學會從歷史的角度思考現實,以史為鑑,是歷史課程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要求。2020年中考歷史試題密切關注社會發展,增強學生歷史聯繫現實的意識。例如第9題通過文字和圖片,再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河南林縣人民修建紅旗渠,創造人間奇蹟的歷史,引導學生認知中國人民不怕困難,艱苦奮鬥的時代精神。第24題通過對日本明治維新的追溯,引導學生感受日本各種社會力量在日本社會轉型中的貢獻,在歷史問題探討過程中形成責任擔當意識。第25題通過習近平發表題為《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夥伴,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講話,引導學生形成合作共贏的思想意識,這些試題的選材和立意,緊貼社會,緊扣時代,使學生能夠聯繫身邊的生活實際,使整套試卷洋溢著鮮明的時代氣息。
(五)語言敘述簡潔平實,題目形式有所創新
用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水平的語言可幫助學生更好地認知歷史,題目形式的多樣化可擴展學生了解歷史的途徑。2020年中考歷史試題減少了文字閱讀量,試題語言敘述儘量簡潔、平實,指向明確。例如第7題語言精練簡潔,題幹雖短但信息量豐富,涵蓋西安事變的背景與作用,該題的表述幫助學生更好地認知西安事變這一主幹知識。第14題題幹通過呈現西方近代人們思想的變化,來解釋文藝復興在歷史上的作用。第25題的小短文有所創新,題目材料由過去兩幅圖片變為年代尺的形式,學生任意選取中外有關聯的歷史事件各一例進行敘述,進一步增加了試題的開放性,並引導學生認識人類歷史是不斷向前發展這一趨勢。
相關推薦:
2020年全國各省市中考真題及答案匯總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