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月,白宮網站發布公告,稱自2020年6月1日東部夏令時下午12:00開始,禁止「與中國軍方有關」、持 F 籤(學生籤證)和 J 籤(訪問學者籤證)的中國留學生和學者入境美國。
消息一出,很多準備申請和留學的同學都不禁焦慮起來,一下子不知道這是否會直接影響自己的留學安排。
乍一看,這個禁令對赴美留學的同學有不小影響,其實簡單概括來說,可以理解為「將少部分想去美國深造的同學拒之美國國門之外」。
今天小曼就給大家大概梳理一下整個禁令的影響範圍,以及後面同學們該採取怎樣的應對方式。
01
是所有中國留學生都受到影響嗎?
通過查看公告的具體內容,可以看出禁令主要針對了中國留學生群體,但不是所有中國留學生。
禁令中寫出的受限對象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F籤證和J籤證持有者(H-1B和OPT並未被提及);2、研究生(碩士和博士)、博士後、訪問學者;3、就讀的大學或者專業是與MCF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Military-Civil Fusion Strategy)有關的院校。
在此可以看出,並不是去美國讀研的同學都會被拒絕入境,受不受限主要還是看學生的本科學習背景。所以並不存在「美研申請被團滅」一說。
具體來說,這幾類學生群體不會受到禁令影響:
1、申請去美國讀本科的學生2、在美國、英國、新加坡、香港等非大陸高校就讀本科的學生3、綠卡持有者、公民及其配偶4、已經在美國境內的相關留學生暫時不會被驅逐出境5、與MCF無關的專業領域將不會受到影響
在這裡跟很多人影響較大的應該就是第一點,所以給大家劃個重點:本科申請者基本不會受到該政策影響。
首先,美國大學本科階段的教學重點還停留在基礎學科,學生往往接觸不到多麼專業或者高科技的知識技能。其次,很多所謂的「敏感專業」本來就不向國際學生開放。最後,大部分美國大學的運營比較商業化,而國際學生帶來的收入極為可觀。
因此,申請美國本科的同學基本不需要擔心自己因此入不了境。
《紐約時報》在一篇報導中指出:雖然這次頒布的禁令至少會影響 3000 名中國留學生,但是對於每年 36 萬在美中國留學生來說,仍是一個比較小的比例。
02
哪些學校及專業受到了影響?
在這次的公告中出現了一個很多人陌生的概念——MCF(軍民融合發展戰略,Military-Civil Fusion Strategy)。
白宮文件裡是這麼定義的:
相應的,美國在另一份文件中做了相關專業的列舉:如量子計算、大數據、半導體、5G、先進核技術、航空航天技術和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
雖然官方沒有給出確切的學校列舉,但可以推測這次禁令針對的主要是有軍方背景的學校,理工科尤其是「STEM」專業的學生受影響會比較大。
考慮到軍方背景,國內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的七所國防高校勢必會受到非常大的限制:
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
另外,北京郵電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山東大學、武漢大學等在STEM領域較為突出的高校也曾被白宮關注過,因此也不能排除這些院校學生的申請難度會增大的風險。
在此之前網上流傳一份美國官方沒有證實的目標院校名單,一時嚇到了不少同學,所以大家在看到相關信息的時候還是先求證一下比較好。
03
留學生們該怎麼做?
在上周四,美國就發出公告,16號起與中國「斷航」(點擊閱讀),當時就好多同學跟小曼訴苦「開學遙遙無期」。
但結合這陣子的許多事情,總讓人感覺一切都有點充滿變數。在小曼看來,與其操心政策的變化不妨可以換些角度看待這個「史上最難留學申請季」。
對每個同學而言,時刻關注最新消息,並且能夠理性分析求證辨偽在當下已變得非常重要。
其次,雖然申請留學還充滿變數,但就自身而言,還是需要做好準備,無論軟實力還是硬實力都要儘快提升。在當下允許的條件下,充分利用好時間,做一些科研、實習等方面能夠提升自己實力背景的項目。
如果你是有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相關院校背景的同學,可以在按原計劃準備的同時,採取多國、多地混申的策略,多留幾手準備,多了解美國以外其它地區的留學市場情況,做好風險規避的工作。
假如你對此感到迷茫沒頭緒,可以後臺私信聯繫小曼,或者發送「諮詢」,小曼將給你足夠的幫助~